中华简氏网
标题: 简恩承发稿:西湖礼赞 ---谨以此文纪念简梅松先生为族牺牲8周年 [打印本页]
作者: 简恩承 时间: 2021-8-6 20:24
标题: 简恩承发稿:西湖礼赞 ---谨以此文纪念简梅松先生为族牺牲8周年
本帖最后由 简恩承 于 2021-8-7 11:16 编辑
[attach]10180[/attach]
西湖礼赞
---谨以此文纪念简梅松先生为族牺牲8周年
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来礼赞西湖---荆州沙市岑河西湖村,那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有词为证:
满庭芳
西湖
沙市西湖,长江汉水,合力滋润芳标。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骄。
五谷鱼虾百果,水陆市、亘古无凋。
烽烟昔、锄奸剿匪,抗战灭倭妖。
韶韶,生态居,双区一轴,有凤还巢。
看英烈陵园,红色添豪。
八寅流芳嗣旺,诸业盛、名气凌霄。
尤驰誉,将军谱圣,青史载功劳。
在长江、汉水的共同滋养下,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西湖,水盈土沃,鱼肥粮丰。但在不同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也呈现出不同时代的景况。
[attach]10181[/attach]
[attach]10182[/attach]
革命根据地,红色基因传
明朝正德年间,西湖简氏寅字辈先祖伯仲八人,为避宁王“宸濠之乱”,从江西丰城落籍于此,谱称:“八寅避乱居荆州”。数百年风雨沧桑,在西湖这片热土上简氏后人谨遵祖训,恪守家教,耕读传家,诗书启后,“歌于斯,哭于斯,聚家族于斯”,成为当地一方望族。
他们深深眷念和热爱脚下这片土地,每当家国危难之际,西湖村简氏家族都以民族大义为先,挺身而出,不畏强暴,投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大革命时期,西湖村的简功臣在此创建了中共沙西北区党支部,建立苏维埃政权,成为贺龙领导的湘鄂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抗战爆发,西湖村简氏家族举族抵御日寇,书写了江汉抗战的血色篇章。
1940年6月8日,荆州沦陷。当时,国民党逃亡江南,政权失控,乡村匪霸横行,残兵游勇四处流窜。为了大家的安全,西湖村村民简舜卿成立了岑河“黄学会”, 周边简姓青壮男丁几乎都自发加入到这一保境安民的民间自卫组织,黄学会的“学堂”就设在简氏祠堂。祠堂所在地,即是今天西湖村四组的“八寅亭”所在地,原称为祠堂台子的地方。后来,简舜卿经彭祥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原黄学会的基础上,成立新四军第五师襄南独立十四营,彭祥麟任政委,简舜卿任营长。以岑河西湖村为中心,成为革命根据地。
1941年4月至7月,独立营发展成有4个连、两个突击队共100多人、几十支枪的游击队,成为打击日伪、保护根据地的一支强有力的地方抗日武装。
2017年4月,西湖村在襄南独立十四营指挥所原址修建了烈士纪念碑,简仕龙将军为纪念碑题词,后改名为西湖村烈士陵园。
在岑河这片热土上,西湖村表现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一直是砥砺人们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如今,这里早已成为红色教育阵地,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attach]10183[/attach]
红色旅游点,绿色幸福村
随着党中央两个百年目标总部署,脱贫攻坚,第一个百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新时代进程,西湖村的发展日新月异。党支部书记简朝洲在党支部这个先锋堡垒中一直起重要的引领作用。积极争取和配合上级,把西湖村建设成宜居生态村,并正式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宜居村庄” , 2015年又升级为“省级生态村”。建设西湖烈士陵园,把岑河全镇200多名烈士墓碑敬立此园,现在已建烈士墓3个。还拟建西湖民俗村,抢救荆州凤文化,复活和安徽“徽派”相对应的荆州“凤派”民居,让美丽西湖成为凤凰翔集的地方。 西湖村以“一轴两区”乡村规划为基础,努力打造“西湖八景”,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围绕烈士陵园打造“红色美丽村庄”,打造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地,以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绘入荆州全景红色地图,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课堂。以此助力红色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西湖村已被确定为省“绿色幸福村”试点,成为湖北省建成30个能代表当地民俗民风、历史特色的示范村之一。
[attach]10184[/attach]
简仕龙将军
文武双星,名人西湖
西湖,在上世纪40年代初,史学界称为“抗战根据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被称为“革命老区”,名气响亮,由来已久。而当今,西湖村由于出现了一文一武两位杰出人物,更是名声远播。
简仕龙,1952年出生于西湖村。1976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无线电系遥测遥控专业,曾任总装备部某基地司令员,正军职,200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简仕龙将军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副总指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参加了我国洲际导弹、潜艇导弹发射,及国内外各类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发射。指挥远望号测量船队在三大洋预定海域五次出色完成了对“神舟”飞船的测量、控制和通信任务。1999年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任务(“神舟”一号 ) 突出贡献奖。
将军不仅精忠报国,对简氏宗族事业亦热心关注,鼎力支持。简梅松先生编著的《简氏通志.荆楚卷》第一部,成稿后无经费出版不了,向将军求援。仕龙将军面对家族长辈当年的老师,这样一位长者,在十分尊敬的同时,慷慨解囊,一把付出10万元人民币。由此开始,各地宗亲积极支持,《简氏通志》便一卷接一卷出版发行。而且,将军对简氏宗族的文化事业、公益活动、宗亲大会等多方面,一次又一次捐善款。仕龙公对宗亲很是和霭,谁想和他合影留念,他都愉快地接受,很随和地和大家碰杯祝福,还设宴邀请宗亲。有宗亲到了北京拜访他,都热情地设家宴款待。有宗亲要求他赐字,便挥毫泼墨,赠送书法墨宝。宗亲们纷纷赞扬:仕龙将军当前是我们老简家族最大的官,可是,他一点儿官架子也不摆,真正的一家人,一家亲。
简梅松先生,西湖村人。对他老人家“天下简氏大同”的思想,和他对宗族的丰功伟绩,海内外简氏宗亲耳熟能详。不赘。我想写的是,上文叙述到建设西湖烈士陵园,围绕烈士陵园打造“红色美丽村庄”,创办红色旅游景点,伟承红色基因。桩桩件件,都是松老生前打下的基础。
这不是瞎吹捧,牵强附会,而是实事求是。
2011年12月,我们豫斓堂简氏宗亲会(江南)第三届祭祖节邀请梅松先生光临。他和时任秘书长的简永龙公如期而至。晚上,我安排他俩在我家对面宾馆住宿。
这是继上年在江西新余之后,我第二次见到梅松先生,上次没有面谈的条件,这次机不可失。我到宾馆当面聆听老人家的高见宏论。
[attach]10185[/attach]
简梅松先生
梅松先生首先谈到的是简氏文化。他说,我们要以雍公文化为依托,以《简氏通志》为载体,去实现天下简氏大同。要以雍公文化为依托,就得有个实体。通过谈话我得知,老人家未雨绸缪,已经着手取得一块地,用于建设雍公文化园。文化园内要搞些建筑,要布展。还要把革命烈士的故事搜集到园里,把烈士的墓碑建起来。他指了指身边的永龙公说:“他的祖父叫简舜卿,是抗日打鬼子的独立营营长,牺牲了。当年我们老简家族的男丁,大多参加到这个营,牺牲了很多,都是烈士。”永龙公插话:“汉爹说的是。”松老说,要向上面争取支持,上面一支持,事情就会好办得多。我手中有块地,上面来人,带他们看看,人家心里就会踏实得多。空口说白话,拿什么让人相信,让人支持!
接着,他说开发风能,创办多能公司的构想。他说:现在我们办事,都是伸手向宗亲要求,捐款赞助,一次两次还行,什么事都要宗亲捐款不是个办法呀。我们要有自己的经济实体,要有收入……
我相信读者阅读到这儿,和前文联系起来,一定明白了,现在西湖村的一些规划与发展,确实是松老打的基础起到重要作用。见过“八寅亭”,拜谒过简梅松先生陵碑的宗亲,一定瞻仰了简仕龙将军亲自题写碑名的高耸入云的烈士碑。梅松先生告诉过我,雍公园那一块地的面积,是多少亩,现在我想不起来了。总之,看到的那么大一片地方,都是松老生前费了不少心血的。
2013年8月15日梅松先生在云南为族捐躯后,荆楚简氏宗亲会在简贵琰、简朝洲、简斌全等宗长的努力下,终于实现了梅松先生征地遗愿——就在梅松先生修建“八寅亭”的周围征地10亩。
这么多年来雍公文化园以“八寅亭”发轫,陆续修建了梅松先生陵、新四军江汉独立营抗战纪念碑、西湖村烈士陵园,目前抗战革命遗址——西湖简氏祠堂“耕读堂”的恢复也在筹措中。现在一个占地10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既具乡村耕读文化,又有革命红色基因的特色文化园地,已颇成规模的屹立在西湖村这片土地上。眼前的这一切,无不让人万分敬佩松老高瞻远瞩的水平和超前布局的眼光。
简梅松先生是为了我们简氏宗族的事业牺牲的,他是我们老简宗族的烈士!我们永远怀念简梅松先生!
8月15日,我们纪念简梅松先生,就是要紧密团结,以雍公文化为依托,以《简氏通志》为载体,以先烈先贤的精神作动力,努力实现天下简氏大同。
向光荣的西湖致敬,诚挚地礼赞西湖!
雍公57世 豫斓堂鸾公19世 简恩承(尊农)
2021年8月5日
欢迎光临 中华简氏网 (http://www.chineseji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