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标题: 在邻水县坛同简氏宗祠落成庆典上的讲话------- 简泰铭 [打印本页]

作者: 简斌全    时间: 2015-7-30 06:00
标题: 在邻水县坛同简氏宗祠落成庆典上的讲话------- 简泰铭
在邻水县坛同简氏宗祠落成庆典上的讲话
                                                                                                    简泰铭
各位宗亲:
大家上午好!
在这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万紫干红的清明节,我应邀特来参加你们的建祠立位落成庆典和清明节祭祖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在此,我代表邻水县简氏宗亲联谊会、城南宗亲会以及我全家向你们建祠立位落成表示最衷心、最热烈的祝贺!同时,我以薄礼“范阳世家”横扁一块赠送,以表心意。
“范阳”是我们简姓的堂号,是我们简姓宗族的标志。我们简姓之所以用。已作堂号,是因为我们的得姓始祖——简伯的第四代孙——简克谄定居在范阳,后繁衍生息而成旺族。所以,凡是从范阳迁出来的简氏宗亲都用范阳作堂号。
我们简姓的人口同全国各姓氏的人口相比,算少的。但是,我们有自己的族训、家训和传统精神。
我们的族训是:于国忠,事亲孝,待人慈,为官廉,与邻友,处事和,交友信,做事恒,修身正,立志远。
我们的家训是:贫不断书香,求财要正当,穷不丢志气,为官莫贪赃。、
我们的传统精神是:敬上慈下,诚信奋进。
正是在这些严格的族训、家训和传统精神的陶冶下,一代延续着一代,创造着简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上,简氏的文官武将、贤士豪杰,不胜列举,如宋朝、明朝年问,江西渝川的简氏,人杰地灵,美名远播,以桐村世昌家为例:登第者非一人,出仕者非一代,实为旺族。
我们邻水城南、坛同两支简姓,城南的入川祖公荣、公亮两兄弟,于公元l 7 02年从广东乳源迁来邻水南外三十里的大营地买业居住;坛同的简姓入川始祖是贵文、贵龙两兄弟,他们于公元1725年迁来邻水坛同买业居住。尽管住在同一个县,但由于分别都住在山
区,交通不便,生产落后,经济困难,后代上学的条件都没有,各自为了谋生,那有精力探亲访友,寻根问祖,尽管同住一个县,老是没有往来。
在那艰苦的条件下生活,城南入川的第四代中25兄弟,只剩两个,其他不知去向,坛同的人口流失少些,大家都在贫困中生活,虽然没有出名人贤士,但也没有被群众怨恨,社会抛弃的败家子。这也是邻水简氏宗亲没忘记族训、家训和自己的传统美德的结果。
解放后,我们邻水简氏宗亲,同全国各族宗亲一样,当家作了国家主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面貌焕然一新,家家户户有吃有穿,有房住,经济上富裕了,子女都入学了,普及了小学、初中,不少上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国家公务员,工、农、
商、学、兵,企业各条战线人才齐备,在各自岗位上显现出非凡的才干。
在这国强民富的盛世年华,国家给了全国各族寻根问祖、续修族谱的平台,全国各地各姓氏兴起了一股续修家谱风,于是我和伦均弟、远云等几位关心家旅事业的宗亲也从各方面找资料,清线索寻根问祖,经过一年努力,我们找到了得姓始祖足简伯,理清了从黄帝到
现在有120多辈的辈分,也找到了坛同、城南两支的关系。坛同、城南两支不是外人,而分别是600年前,简雍的三十六代孙简千一郎和简千四郎的后代,两地宗亲是正中的一家人。
坛同宗亲有志气,在伦均弟的带领下建祠立位,缅怀祖德,激励后代,这是简姓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坛同宗亲宏扬祖德,凝聚亲情,团结和睦,兴旺发达,奋发向上的具体表现,我为你们高兴,为你们喝采,我再次向你们致以最衷心的、最热烈的祝贺。
最后,我希望坛同、城南两地宗亲,既然知道了我们是一家人,那就更应该通过宗亲联谊会这个桥梁,走得更近,团结得更紧,牢记族训、家训的教导,发扬祖宗留下来的传统精神,共举先人事业,为简氏争光,为实现民族梦、家族梦而奋斗。


作者: 简斌全    时间: 2015-7-30 19:16
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者: 简恩承    时间: 2015-7-31 11:54
宏扬祖德,凝聚亲情,团结和睦,兴旺发达,奋发向上!




欢迎光临 中华简氏网 (http://www.chinesej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