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标题: 龙翔宇|| 诗评:清健笔致下的秋兴与哲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简恩承    时间: 昨天 10:10
标题: 龙翔宇|| 诗评:清健笔致下的秋兴与哲思
[attach]17493[/attach]

诗评:清健笔致下的秋兴与哲思
                 □龙翔宇
        
              
简希刚先生原玉:
            七律    秋兴
犹觉霜华初起念,但看秋色已成城。
丹枫燃岭霞千叠,白雁摩空阵几横。
篱畔菊香侵袖冷,阶前梧叶逐风轻。
凭栏莫叹流年疾,且把芳樽对月明。


          简希刚先生这首七律《秋兴》以“秋”为骨、以“兴”为魂,笔致清健,意境浑成,是一首难得的秋日佳作。
          一. 章法与炼字:层层递进,诗眼点睛
         1. 起联破题:“初起念”与“已成城”形成时间递进,将抽象秋意化为“围城”般具象的笼罩感,开篇便立住秋之氛围。
         2. 颔联绘景:“燃”字赋丹枫以动态与温度,“摩”字写白雁凌云之姿,一“燃”一“摩”,一静(岭)一动(空),色彩与气势兼备,秋日壮阔尽收眼底。
         3.颈联转细:从远山高空收回,聚焦“篱畔菊”“阶前梧”,“侵袖冷”暗写秋凉,“逐风轻”暗含秋声,由景入情,为尾联抒情铺垫。
         4.尾联升华:以“莫叹”破悲秋俗套,“且把芳樽”转生出旷达,将秋日的萧瑟感化为对时光的从容,余味悠长。
          二 、引典与喻今:化典无痕,意接当下
        全诗未用显性典故,却暗合古典“悲秋”与“旷达”两大母题:
        1、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的隐逸意,却不写避世,反以“菊香侵袖”衬生活细节;
        2、借鉴李白“对酒当歌”的豪迈,却摒弃悲切,以“对月明”传递平和心境。
         于今而言,这首诗恰似一剂“心灵缓冲剂”——在快节奏的当下,诗人“莫叹流年疾”的提醒,让读者在秋日的静美中学会慢下来,以豁达之心面对时光流逝,极具现实共鸣。


龙翔宇,原名刘立荣。现任深圳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世界传统文化研究院常务理事,曾任深圳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赋网》创始人、《中华诗赋诗刊》创刊人及主编。


[attach]17494[/attach]  ‌






欢迎光临 中华简氏网 (http://www.chinesej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