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标题: 回家的路 ------2016年8·15有感-------洪湖简文爵 [打印本页]
作者: 简斌全 时间: 2016-8-16 20:09
标题: 回家的路 ------2016年8·15有感-------洪湖简文爵
回家的路------2016年8·15有感
小时候,听爷爷说,我们简家潭子的始祖是从监利迁来的,朦胧之中的我,对于祖先的家是什么样子,不知想了多少幅村落的图画。爷爷说,我们监利的先人还是从荆州的黎湖搬来的咧。那时,我只十来岁,正值文化大革命,烧族谱,挖祖坟,拆庙宇,毁古书的年代。天天背语录,早请示,晚汇报,端个板凳站岗、查路人,晚上找地主、富农,背守法公约,排着队满村里喊口号。对爷爷说的族谱之事是知非知,但我爷爷说:伢呀,我们监利简氏修谱的时候,正是你父亲出生那年,兵荒马乱,洪水成灾,爷爷我去监利参加过修谱,谱修的不理想,监利的“四寅”公的后代都没有完全登录清楚,祖人们的栖息之地查无史料,更谈不上合宗同族了。“朝廷哪!(我的乳名)跟你说个秘密,我们的族谱没有完全烧掉,首部谱呀你二爹(家托公)藏在他屋的楠竹檩子里呢,等你长大了,只要我还在,就领着你按照族谱寻祖宗的根,回到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地方去。我们这里的简姓不多,但顺着根哪 可以找很多很多的家门(家门,土语,宗亲的意思)咧”。爷爷对我讲的这些话那时是不能在公开场合说的,造反派知道了,是要挨斗的。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爷爷同床而卧,同枕而眠,爷爷摸摸我的头,捏捏我的脚说:“你呀将来有口饭吃的。我想呀,我们族的事你长大了能管就管些吧!”每当爷爷跟我讲族谱的时候啊,我就觉得自己像个小大人似,真能帮爷爷做点什么事咧。我有时也问爷爷:“您能带我去修谱吗?”我爷爷很庄重的说:“你知道你父亲的小名为什么叫谱清吗?如果赶上好时代,能有口饭吃。我一定帮族人清一回谱,把我们的根寻明白,祖宗的事说清楚,才不枉此身哪!”。爷爷的话,一遍一遍,一回又一回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上烙印,扎下了根,从小我就不止一回问自己,我有机会参加寻根吗?我能从简家潭子找回我上十一代祖先的家吗?老家是什么样子呢?那里的家门认我吗?我想啊想啊,幼小的灵魂早飞到那寻亲的梦想里去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文革”结束不久,我爷爷就秘密地串连远茂、远洪、远高、远志几个侄儿,拉上我二叔远昆,到监利朱河口找家门。可谱上的朱河口没有姓简的,他们一行人问当地的老人得知,新沟镇沙洪村有简姓,还人不少咧。那时乘车要站队买车票,吃饭要粮票,手里的钱不多,只有从朱河镇步行走了两天到了新沟镇,寻访到沙洪村,果然是简氏村落,几个生产队的人都姓简,找到了简纯阶老爷爷。我爷爷说:“我二十多岁到这里打谱是坐船来的,根本不知道这里的方位,时隔五十年了,大变样了,找不到家了”。谱上说“明万历十五年间,乃有寅范、寅汉二公之后人竹亭、竹轩者,秉先人之遗愿,置址十余所,手植桑林,将散居之族人迁于一片,竟成一大村落。”这样可以推断,“朱河口”之说是迁徙的先人进入监利居住的主要村落之一,后竹亭、竹轩二公置址十余所时,族人们聚居这里统一迁到了现在沙洪村,这里就成了监利的简氏的繁衍生息之地。洪湖、建始和江陵的始祖都是从沙洪迁出去的,这里就是我们“寅范、寅汉、寅辅、寅弼”四公后人真正的家。找到家后,爷爷就和监利的族人联合一起,先修好监利洪湖一支的谱序。查到了道亨公五世孙“八寅”昆仲从江西避乱荆州黎湖的源流。顺着谱上提供的线索,年近八旬的爷爷追根溯源找到江陵,去过荆州,访过简梅松先生。那时梅松公老伴刚逝,孩儿尚幼,有心无力。爷爷访问到潜江,找寻续谱热心人仙桃的简道山先生,和道山公结成生死谱友。访问过仙桃通海口的简臣林先生,其子简希刚兄弟和我爷爷情同家人。也去过天门、荆门,到了崇阳、通城、嘉鱼、黄陂、孝感等县市。在我爷爷七十八岁生日时,通城崇阳的族人开着车来简家潭子为我爷爷拜寿。我的爷爷——简家祥老人,以年轻时立下宏愿,毕一生心血在有生之年,将洪湖、监利、潜江、荆门、天门、仙桃、嘉鱼、通城、崇阳、黄陂、孝感十一县市的族人请到简家潭子,理祖源,寻根脉,统一字辈,合修十一县统谱,开启了荆楚简氏修谱统谱之先河。我深深地怀念着我的爷爷,我对我爷爷充满着敬仰与崇拜。
爷爷走过的路,孙儿接着走。2004年,梅松公发出邀请函,诚请荆楚简氏宗亲莅临荆州,商议重修荆楚简氏宗谱之大业。接到邀请函,我二叔简远坤电话通知我,停下客运生意去荆州开修谱大会。我当时刚过不惑,儿女两双待我培育,四位老人尚待赡养(我和妻属独子独女),身负重债,当听说为族谱重修之事,我二话没说,赶去荆州宾馆和梅松公汇合。从那时起,梅松公和我们荆楚修谱人,从当初参加第一次会议的18人起,一年一年地发展壮大,到2008年已经是涵盖荆楚周边四省八十余县市的庞大修谱理事会了。由于梅松公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四处寻访,到2009年在武当山成立了中华简氏宗亲会、中华简氏续修宗谱理事会。
今年6月,我和斌全公重走梅松公、家祥公修谱的路,回到了我魂牵梦绕的新沟镇沙洪村,见到了我洪湖始祖简世昌公曾经生活的的故乡。看望了还健在的当年修谱人纯阶公、纯金公,见到了家珍公、家适公。家人相见,百感交集:列祖列宗们!我,简文爵、简世昌公的后人在迁徙洪湖三百余年后的今天回家啦!爷爷,您天上有知,一定会高兴的!
我作为荆楚修谱的一份子和见证人,做了自己作为一位宗亲该做的事。得益于梅松公的言传身教,得益于中华大地政通人和、路通、信息通、衣食丰足、人心思安的大好时机。究其源流,得益于我爷爷在我小时候到成人阶段的教诲、培育。我们这些离散宗亲在这些前人的引领下,从分散到认识,从一盘散沙到宗亲大团圆。我们家祖孙三代参与修谱统谱,竭尽全力,无悔此生。让我们一簇簇群落的宗亲在梅松公、斌全公的大旗下,聚集在一起,让一个个迷茫的游子找到了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家。我们有一个小家,就是我们的始祖一脉的支派的家,支派的理事会是这个家的当家人。我们有一个大家,她的名字叫“中华简氏宗亲会、中华简氏续修宗谱委员会”。当家人是以斌全公、贵琰公、祖亮公、恩承公为首的一班人,我爱我的小家,我更爱我的简氏大家庭!
简雍公五十九世孙 简文爵
作者: 懒散庸夫 时间: 2016-8-23 00:00
赞!松公精神永存!
作者: 简恩承 时间: 2016-8-26 07:11
简梅松先生永远在宗亲心中!
欢迎光临 中华简氏网 (http://www.chineseji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