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标题: 祁家沟里简家人(三) [打印本页]

作者: 简国志    时间: 2017-1-26 00:45
标题: 祁家沟里简家人(三)
本帖最后由 简国志 于 2017-2-27 09:54 编辑

祁家沟里简家人(三)



   祁家沟里简家人

   昔日上学的路旁已经长满荆棘,不堪行走。



老屋后山上的柿子树。


    沟垴上日益繁茂的植被。20多年前,我离开老家时,这里还是父亲开垦的耕地,如今都长成松树林。

    山顶上,族人种植的小麦。


   
   薄雾笼罩下的远山外面还有些什么?这是我当年放牛时最渴望找寻的答案。


    朝阳映照下的祁家沟山坡。

    山坡上生长的鲜红野果。


   老石磨。


    昔日的“碾道”如今已经被泥石流淤埋。图为老石碾。


    传说中,爷爷的爷爷挖的水井。近百年的老水井,如今依然滋养着20多户族人。


    大哥是篾匠,虽然多年不再做篾活,但他对竹子仍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图为大哥栽种的竹园。


    族人在贫瘠的山坡旱地上种的油菜。


    村前枝头上的喜鹊窝。


    村子里除了狗和鸡的叫声,几乎没有其他噪音,年前老坟头祭祖的几声鞭炮也让人感觉十分稀罕。

    国林兄弟在为两年前去世的母亲修建墓碑。该墓碑后面埋葬着祁家沟简氏先祖、我爷爷的爷爷。

      
    祁家沟流入来家河的水,再向东南5公里,注入到中国唯一最清洁的河流---汉江。汉江中上流的水被丹江截流后,用南水北调工程送往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祁家沟虽然贫穷落后,但老家的天空是湛蓝的,水是碧绿的,山是青翠的,人是厚实的。在过去30多年的计划经济时代,祁家沟人和全国绝大多数农民一样,
含辛茹苦,忍饥挨饿,把最好的粮食、猪肉、鸡蛋、棉花等农副产品无偿上交国家,为支持国家发展工业和国防科技
作出了重大牺牲
    今天,祁家沟人又拒绝一切有污染的发展项目,坚守环保底线,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当京津冀等地的人们喝上干净的丹江水时,可曾想到,正是汉江中上流无数个祁家沟这样山村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用赤贫呵护着一江清水,才保证了今天汉江的水源清洁。这里的族人在老家已经无法生存,无力承担起教育、养老和医疗等费用,他们纷纷外出,在煤矿、深井、高楼等场所,从事着有毒、有害甚至危险的工种,用透支生命的方式,履行着支撑家庭的重任。当年支援国家建设的祁家沟人老了,国家却没有让他们享受到城市人同等的公民待遇。每当看到一个个祁家沟人老无所养、学无所教,病无所医时,我总感觉党和政府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祁家沟,我永远的老家!
    2017年1月24日记于孝感。
   (注,本文为笔者今年回老家祭祖时的随笔,不能算是完备的家谱资料。文中的
口语称谓和对族人其他描述,如有谬误或不妥的地方,敬请家门指出。)








作者: 简恩承    时间: 2017-2-25 10:35
是不是图片格式问题?国志公可否发给我试试?对老家的印象刻骨铭心,对老家的感情至深至浓!同感啊!
作者: 简国志    时间: 2017-2-27 09:49
简恩承 发表于 2017-2-25 10:35
是不是图片格式问题?国志公可否发给我试试?对老家的印象刻骨铭心,对老家的感情至深至浓!同感啊!

谢谢您,已经处理好了。年前我保存的网址打不开了,今天又重新搜索,网络运行正常了。
作者: 简恩承    时间: 2017-2-27 10:11
国志公拍照技术性艺术性都棒棒哒,赞!这么多喜鹊窝,证明了环境好哦!
作者: 简国志    时间: 2017-2-27 15:51
简恩承 发表于 2017-2-27 10:11
国志公拍照技术性艺术性都棒棒哒,赞!这么多喜鹊窝,证明了环境好哦!

绝对无污染,绝对纯天然。过两年,我准备把老屋的房子收拾一下,欢迎恩承公到我老家作客。




欢迎光临 中华简氏网 (http://www.chinesej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