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标题: 吃破贺 《渭南晚报》 通讯员 王安宁 本报记者 黄 玮 [打印本页]

作者: 简斌全    时间: 2015-11-23 08:49
标题: 吃破贺 《渭南晚报》 通讯员 王安宁 本报记者 黄 玮
吃破贺
《渭南晚报》                通讯员 王安宁         本报记者  黄 玮
前些日子,临渭区官底镇开饭店的简德福王焕玲夫妇的独生子简军添了个大胖小子,这可乐坏了一家人。老两口在简家人缘好,三天过后,村上的近邻对门叔伯婶子们都赶到他的饭店吃羊肉泡,吃完饭回家时,老两口还特意让再提上一份。再加上街道的一大帮朋友和儿子简军的同学哥们,不几天就把四只整羊吃光了。好客的主人还请这些前来道喜的人们又吃了一次麻辣鱼、一次炒菜。喜糊涂了的老两口晚上静下来一算计,眼睛瞪大了:这样下去怕是有些撑不住了!原打算给孙子过二十天,现在只好来个急刹车--改成过十天。
孙子十天那天,众亲戚和乡亲们带上小孩子用的衣服、鸡蛋、黑糖等贺礼正式前来贺喜。简家又摆了二十多桌,为此主人花销不下一万元。
这就是流传在渭北的独特民俗--“吃破贺”。农村一般随礼都是客人送的多,主人只招待一次,在招待之后还有盈余。唯有“吃破贺”是个例外,吃多少吃什么都由客人决定,主人只管掏钱,客人送的钱或礼物远不及吃得多。意在让主人以破财之举实现与众食客同喜同贺。“吃破贺”折射出中国人对传宗接代的重视。添丁进口被看作家族人丁兴旺,历来都是家庭大事,不可等闲视之。
“吃破贺”多为男孩举办,女孩则鲜有此幸运,男尊女卑在这里仍有市场。“吃破贺”的名堂很多,家道好的、得子孙晚的,有些从儿媳显怀(大肚子)即开始吃,叫“吃望喜”。相好者中一人挑头,邀上一帮朋友,或到街上割几斤大肉,包一次肉包子;或买来白糖食油炸一次油糕;或偶尔上食堂搓上一顿。事后由主人去买单打扫战场,也有先从主人处要钱吃喝的,一直要吃到主人正式过事请客(十天、二十天、或满月)。因为是前来道喜,因此吃的人越多主人越高兴,说明主人人缘好。即使吃的有些过火,主人亦不能表现出一丝不悦,那样会拂了吃者的一番好意。因为人们把此看作是一件抬举人的事。
“吃破贺”一般都看主人的家境而定吃的多寡。1945年抗战胜利之时,官底镇保王村家境殷实、有240亩土地的王福杰时年已36岁,盼子之心如久旱等雨之禾苗。恰在这当儿儿子降生了,民族之幸和家庭之喜恰逢同时。初识文墨的王福杰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乡亲们都赶来“吃破贺”,王福杰仅猪就杀了八头,支了几个饸饹床子,谁来都可以吃。那些有头脸的还在下吉街的饭馆挂下账。当年王家种的几十亩棉花仅够“吃破贺”开销。
笔者儿时曾听爷爷讲过一大户人家“吃破贺”的事,主人不光搭席棚连日设筵摆席,还请来大戏演出三日。戏台下面炸油糕的、压饸饹的、卖琼锅糖、推甜杆的,由管事者一一造册登记。台下看戏之人随便吃喝,事后统一到主人家领取酬金。除庆祝得子之外,亦不无夸富之意,可谓财大气粗。
作为当官的或有权势的,“吃破贺”也是一次敛财机会。解放前,官底有一个姓王的“把把子客”(有枪的歪人),“吃破贺”来的人特别多,除一帮狐朋狗友外,其中不乏有求于他的人,还有大批得罪不起他的普通人。据上一辈知情的老人说,事后仅小孩子的银项圈、银手镯、银锁子等银器就装了一小笼。对这些人而言,“吃破贺”除敛财之外,还是显威风的机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扎势。
“吃破贺”作为一种传统民俗自有其传承至今的理由。一家有喜,大家同乐,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繁殖的高度关注。借此还密切了乡邻关系,现在看来仍不失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润滑剂。只应加以适当引导,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不要因此造成浪费和给主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作者: 简朝阳    时间: 2015-11-23 10:15
渭南也有简姓人,好!




欢迎光临 中华简氏网 (http://www.chinesej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