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标题: 看三哥演大戏 [打印本页]

作者: 简国志    时间: 2016-4-13 22:16
标题: 看三哥演大戏
本帖最后由 简国志 于 2016-4-14 13:30 编辑

      上世纪70年代末,我老家小山村的文化生活依然匮乏,人们平常没有其他娱乐方式,除了每半年能看一场生产队包的电影外,看小戏和大戏就成了大家最重要的精神享受了。
    我的老家在湖北、陕西和河南三省交界处,因为离湖北中心地带较远,所以传统戏剧受外省的影响较大一些。有被我们称作“小戏”的陕西皮影戏,也有被称为“大戏”的河南豫剧、曲剧。 看小戏的机会不多,我的记忆中只看过一次,看大戏就很平常了。
    唱大戏在文革时期一直列为“四旧”,只有一些老年人才会演唱,年轻人根本没有听说过。那几年,人们刚刚解决了吃饭问题,我们河丰二队和四队几个中老年人就成立了一个戏班子。刚开始,戏班子的演员主要有四队的陈家兄弟和二队的李家兄弟。后来,戏班子又在年轻人中发展青年演员,我三哥名列其中。三哥的加入,填补了我们生产队简姓演员的空白。
    我们大队戏班子主打曲目有《卷席筒》、《屠夫状元》、《墙头计》、《铡美案》等。其中最受群众欢迎的,还是《卷席筒》。除了这个剧目情节曲折感人外,还因为我三哥担任了其中的男一号--曹张仓。三哥虽然个子不高,但长相俊美,嗓音洪亮,动作流利,眉目传神,是唱豫剧和曲剧非常难得的人才。用老一辈人的话说,三哥把这个曹张仓演活了。
    唱大戏一般选择在农闲季节,通常会在大队收割完的秧田上方的公路边搭起一个戏台,装上高音喇叭,戏台正面拉起一个大幕。其他工作人员沿戏台一侧就座。当看戏的人还不够多的时候,锣鼓就敲响了。老人们在那种节奏感非常强的声音中,拿着板凳、椅子纷纷占居最有利的位子。孩子们则赶集一样跟着叫嚷起哄。我当时虽然只有十来岁,因为三哥当主演的缘故,却对看大戏产生了深厚了兴趣。
    顺便介绍一下《卷席筒》主要剧情。剧中的主人公张苍娃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少年,他从小失去父亲,跟着母亲嫁到曹家。可是心术不正的母亲害死了曹老爷,并嫁祸于曹家兄长曹保山之妻张氏。正直的苍娃为了两个年幼的侄儿侄女有人扶养,他
一人承担了杀人的罪名,救出嫂嫂张氏,被判斩刑。幸亏新到任的巡抚是苍娃进京赶考取得功名的曹家哥哥曹保山,苍娃获救。他接来了嫂嫂张氏,一家团圆。
    随着三哥扮演的张仓娃出场,台下的观众就沸腾了。那个场面一点不亚于今天港台明星的演唱会,叫好声此起彼伏。随着剧情的深入、曲折,台下的观众会跟台上的人互动。三哥笑的时候,台下的人跟着大笑。三哥哭的时候,台下的人跟着流泪。特别是故事高潮,当曹张仓被批准斩首的时候,大家在台下的心都揪起来了。后来,出现转机,新任巡抚正是他当年赶考的哥哥,大家都静心听三哥哭唱所经历的悲苦遭遇。看三哥演戏时,我最得意的就是向旁边的同学介绍男一号,“他是我三哥!”。我们在山上放牛的时候,还时常哼唱三哥在《卷席筒》中曾经的经典唱段。
    现在很少年轻人对大戏感兴趣了。其实,大戏中所弘扬的传统思想,是新文艺所无法替代的。我童年中的很多价值观,如忠孝、诚信、正直、仁义等就是当年在观看三哥唱的大戏中形成的。
    三哥在《卷席筒》中扮演的男主角,带活了生产大队的剧团。他们不仅在我们全乡有名气,还被受邀到全县多个乡镇演出。三哥演戏是成功的。比这更成功的是,他在戏班子中收获了甜美的爱情,他追到了当时戏班中最美的女演员,她就是我今天的三嫂。







作者: 简恩承    时间: 2016-4-14 06:50
      国志公的描述,勾起了我少小时的回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4年“四清”)之前,逢年过节,村子里都有请戏班子来唱戏,可热闹啦!多数家庭都要来亲戚,住两三天,日场夜场,看个尽兴。台上台下,喜怒哀乐,共生共鸣,确实如此!
      为农民喜爱的名角 --- 国志公三哥点赞!
作者: 简国志    时间: 2016-4-14 07:06
简恩承 发表于 2016-4-14 06:50
国志公的描述,勾起了我少小时的回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4年“四清”)之前,逢年过节,村子 ...

谢谢恩承公浏览点赞。有人说人老了,就喜欢回忆,我才47岁,是不是已经老了啊?
作者: 简恩承    时间: 2016-4-14 08:01
国志公年富力强,黄金岁月!
作者: 简国志    时间: 2016-4-14 08:46
[attach]4495[/attach]《卷席筒》剧照。

作者: 简齐勇    时间: 2016-4-14 14:17
写的非常好,我小时候还有看戏,但不多,我大姐二姐都是村戏团的主角
作者: 简国志    时间: 2016-4-14 20:04
简恩承 发表于 2016-4-14 08:01
国志公年富力强,黄金岁月!

我是转业干部,解甲归田的人到地方都靠边站了。虽然年富力强,但有力使不上。
作者: 简国志    时间: 2016-4-14 20:05
简齐勇 发表于 2016-4-14 14:17
写的非常好,我小时候还有看戏,但不多,我大姐二姐都是村戏团的主角

谢谢齐勇公浏览。同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故事。呵呵!
作者: 简恩承    时间: 2016-4-15 06:12
      嗯,部队转业干部到地方的工作安排是有变化。我在做公社党委书记时(上世纪80年代初及之前)是平职或低一职安排,营长、营教导员来地方都作科级职务安排,到公社是副主任(即副乡长)或人武部部长、党委委员(组织、宣传),在机关办、局,有任正职的,多数是副职。后来,部队转业干部越来越多,在职务上也越排越低。正团职军官到地方,只能副科(营)职,最高也只是正科职。级别待遇不变,但职务上比在部队差多了。不是靠边站,是确有压抑感。在更早的时候,部队正团职(级)干部转业地方,都是任县长、县委书记的,或者在行署机关任部长、局长。
作者: 简国志    时间: 2016-4-15 10:40
简恩承 发表于 2016-4-15 06:12
嗯,部队转业干部到地方的工作安排是有变化。我在做公社党委书记时(上世纪80年代初及之前)是平职或 ...

军转安置必须改革。最好的方法还是实行货币化安置。
一则,部队的工作跟地方工作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强行安置不利于地方干部的成长晋升;
二则,实行货币化安置后,可以给转业干部更自由的空间。
按照美国的做法,他们从来不搞行政安置(也安置不了,因为他们的公务员是聘用制),而是实行货币化安置,即根据军官服役年限,采取一次性货币安置政策。这样,很多军官退役后,可以当老师,当运动教练等等,有效避免了政府机构臃肿不堪。
作者: 简恩承    时间: 2016-4-15 11:12
很有思想、有见地,赞!




欢迎光临 中华简氏网 (http://www.chinesej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