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2740|回复: 0

简良开先生自传《成就梦想》--连载(28)第 三部 奠基扛鼎 创立品牌 第三章(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0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8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318

    主题

    1万

    帖子

    4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10165
    发表于 2020-8-14 11: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简恩承 于 2020-8-14 11:41 编辑

    本篇第三章1--3节

    第三章 皓首穷索  边屯领军


                                                                                          

                        2011年7月15日,简良开向前来调研和督察边屯文化博物馆和毛泽东祖先纪念园工程的
                云南省副省长李江讲解永胜品牌文化。                                                                      

                                                                                            第一节、感悟边屯文化

           边屯文化是政府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产物,是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土司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屯戍边特点的文化现象。简言之,边屯文化是中原汉文化与边地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
    说起永胜边屯文化这个概念提出的一些背景,的确感慨颇多。经过较漫长的酝酿奋斗,逐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重视。
           永胜历史悠久,人文积淀丰厚,尚文传统扎实,随着近年来地方特色文化挖掘、整理工作的深入,文化主题和地方名片提到了本土志士的研究日程。
           在20世纪80年代初,永胜文史前辈唐兆坤与我和刘汝璋等人商谈《永胜县志》(稿)时,我提到一个思考已久、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座城市、一个企业的文化定位、文化主题或标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在红太阳广场毛泽东塑像对面有一对纳西族夫妇播种的塑像;宁蒗彝族自治县,县城中心有赤格阿鲁奔马射日的塑像;永胜是以汉族为主的县份,脱胎于中原汉文化是永胜文化的主要特征。那么怎样才能展示这一特征呢?唐兆坤沉思良久说,若用简明扼要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夷娘汉老子”。这虽是实情,话丑理正,一语中的,但作为标识似乎欠妥。
           1995年3月,由文化馆退休老干部汤立功倡议,对永胜前人书画墨迹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出版。县里给予重视和支持,4月成立了永胜前人墨迹选编辑委员会,文化局长王文新、副局长苏尚武和汤立功分别任主任、副主任,刘作武、徐鲤、高体运、冯如道、黄经梁、阮凤麟、贺汝霖、赵宾、周景贤、曾必孟、简良开、杨崇荣、刘汝璋、张顺彩、周开祥为成员。我负责书样设计和版面编辑,贺汝霖负责照片拍摄,冲洗印制。经过艰辛努力,于一九九六年十月底拿出样稿,准备付印。我在撰写前言时,对永胜历史文化发展作这样概述:
           我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和汉文化的传播、文字运用能力、一般文化知识的普及程度,把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永胜历史文化发展划为三个时期:蛮荒时期(原生文化)——从有史记载至唐初;告别蛮荒启文明时期——唐宋元(属南诏、大理国和段氏总管统辖);开创文明史新纪元时期——以明初“洪武调卫”,朝廷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为标志。           这一说得到官方的认可。
           随后我在研究他留文化和毛氏文化时为破译“天书”,解读厚重历史,遨游于书海。《云南简史》一句平淡的话引起我的注意“明代设置在边境线的军屯称为‘边屯’”。永胜汉族先民大都是从洪武调卫来的中原军民,中原文化的传承与边地文化有机结合的再创造,“边屯”与“边屯文化”从迷雾中向我移近。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终于从永胜文化资源富矿中掘得“第一爵金”。我的研究成果,起初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直到世纪之交云南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之后,特别是丽江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永胜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地方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推介,着力打造“他留文化”和“毛氏文化”两个品牌。毛氏宗祠重建开光,六德营盘村古墓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两个文化品牌的确立。为“边屯文化”的复兴举行了坚实的奠基礼。

                                                                                             
               2009年3月10日简良开、马继典、郭廷华、胡姬惠、杨得伟聚会,确定边屯文化研究会筹备组成立
    第二节   边屯文化定位

           2003年7月下旬起,县长江勇请我出山,参与恢复重建毛氏宗祠,“边屯文化”概念就开始启用。当时“边屯文化”仅仅是概念,怎样表述和界定这个概念还有个较长的思考过程。
           2007年6月后,我应聘到丽江烟草公司工作期间,晚餐后邀约着施国用、彪金科、白成福等退休老干部、老朋友一起在古城街上散步,畅谈丽江历史文化,讲到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摩梭文化研究会、傈僳文化研究会、彝学学会相继成立,现在又在酝酿成立白族文化研究会、普米文化研究会等各类文化研究的社团组织,永胜是丽江市以汉文化为主的典型县份,而汉文化是明朝初年大规模中原军民移入屯垦,即民间所说的“洪武调卫”从根本上改变民族结构,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是中原汉文化与边地土著文化有机结的文化现象,也应该成立一个研究会,这个组织的名称怎么定呢? 经过反复考虑,觉得“边屯文化研究会”为好。我们在漫步交谈\思考、筹划“边屯文化研究会”,提到几个重要人物:马立超、郭廷华、张建华、李世碧、高世祥、乐文鹤、何守伦、胡继惠、苏学武、张金云、张顺彩、胡延平、马继典等人。
           2007年7月12日,丽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世碧,副市长杨一奔,文化局副局长王虎林、干部朱峰、统战部九工部主任崔再娟等人组成市委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调研组来永胜举行调研汇报会。永胜参会的有县长木崇根,宣传部长张建华,副县长乐文鹤,人大副主任文红芳,政协副主席张汝华,文史委主任瞿清华、文管所长张顺彩,文艺创作室刘晓雁,政府办主任李绍荣等,退休老干部曾必贵和我应邀参加会议并作重点发言。
           会上,李世碧着重讲了丽江市委文化立市,丽江文化发展的六大战略,市县文化品牌、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在文化立市中的重要作用。这次调研的目的,一是推进文化立市作出安排部署;二是要对各县文化立市发展有较大的推动。张建华首先汇报了永胜几年来宣传文化建设特别是毛氏文化、他留文化两大人文品牌的创立和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后的打算。县长木崇根在汇报中讲到,永胜是文化大县,但不是文化强县;是农业大县,但不是农业强县。要文化立市就等于资源加手段。文化要繁荣,经济要发展。打造好毛氏文化和他留文化两大品牌,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我就永胜文化主题词和主体文化作提纲式发言,明确提出永胜文化主题词是:“灵海沧阳,太华名郡”;主体文化是边屯文化。因是调研会,在会上只能作提纲挈领的概述。我的发言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与会人员顿感惊奇而喝彩。
           同年国庆前夕,李世碧部长在张建华陪同下来我家看望我,我就对永胜文化主题词与永胜历史文化脉络、主体文化问题的一些想法同他们作了详细汇报,得到李部长的充分肯定,指示张建华组织人力配合我写成一本书。我认为当时写书条件还不成熟,先把论文拿出来,搭好框架再写书较妥。其后张建华与我多次磋商,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开始在相关文章和讲话中对永胜边屯文化概念的表述逐步趋于一致。
           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初,我作为丽江文化研究会的重要成员,经常为研究会刊物《丽江文化》撰文,到丽江市方志办与编辑人员杨树高、和文垠等资深的学者交谈学术问题。谈及丽江城市品牌案例“天雨流芳,梦幻丽江”荣获中国顶级营销奖项——“2006中国十大最佳品牌建设案例”,杨一奔副市长代表丽江出席颁奖典礼。我从中受到启示,纵观永胜的历史文化脉络,提出“灵海沧阳,太华名郡”主题词理念。在梳理永胜历史文化脉络过程中,边屯文化概念渐趋清晰。开始思考撰写论文《灵海沧阳,太华名郡》,谈起此事,杨树高、和文垠都说以中国或世界知名城市而言,目前也只有十来个城市将城市品牌提到议事日程,更多城市尚未意识到,你却想到了一个县、一个地方的名片,你的前瞻意识太厉害啦,超前意识至少提前了半个世纪。
           2008年4月,在丽江文化研讨会上我的论文《灵海沧阳,太华名郡——永胜文化主题之我见》;张建华的论文《永胜地域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我们对边屯文化概念一致表述为:
         “洪武调卫”六百多年来,无论官方或是民间,逐步形成了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融合本地和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事屯驻为特点的主体文化——边屯文化。
           时任永胜县副县长随后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乐文鹤女士对我的这篇论文产生浓郁兴趣,对永胜文化主题词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边屯文化的广义性,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永胜文化可以直接定为“边屯文化”。我认为主题词和主体文化的称谓是有区别的,各是一个概念。的确,永胜文化就是边屯文化,但对边屯文化概念要作出界定,定性定位,就要进行专题论述。
           乐文鹤将永胜主体文化是边屯文化的提法多次与县委政府领导汇报交谈,达成共识。随后永胜县委、政府在正式档和相关领导的讲话中开始使用“边屯文化”概念。同时,县内外众多文化人开始从更深层次、更广的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开展 “边屯文化”的挖掘、整理和推介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引起了各级各界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
           2009年初,歌唱家杨得伟先生找到我,共商发起筹备成立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的相关事宜,我明确表态,乐意支持他,并起草《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章程(草案)》。随即,杨得伟依此章程草案登记注册了“丽江边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我作为市政协委员,在丽江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将此情况同市县的相关领导同志作过多次反映和交谈,引起他们的浓郁兴趣和重视。
           3月10日,我和杨得伟、郭廷华、胡姬惠、马继典5人聚会,宣告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筹备组成立。
           我采纳了乐文鹤女士的建议,结合起草《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章程(草案)》撰写专题论文《边屯文化论——以永胜县为例》,参加2009年4月由丽江文化研究会举办的“丽江文化旅游研讨会”,对边屯文化概念作出明确的定性定位,把“边屯文化”界定为:
           边屯文化是政府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产物,是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土司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屯戍边特点的文化现象。
           论文从边屯文化的定性、定位、形成和发展、边屯文化的主要特征、丽江文化中的边屯文化等几个方面作了全面系统论述。论文出版后,多家报刊作了转载,成为纲领性文献。《边屯文化论》得到省市县政界的认同,高度重视并予立项,启动这一文化品牌工程。
           2009年3月,在永胜县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上“边屯文化”概念及其研究发展目标写入永胜县委、县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同年,《永胜文艺》复刊,开辟专栏发表有关边屯文化的系列文章和文艺作品。
           对边屯文化与毛氏文化概念表述,我有专题论文《海纳百川,壁立千仞》,概要表述为:
           边屯文化是个广义概念,是中国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综合体,大文化。它的形成是各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它不是单纯地域性和单一民族形式的文化,而是一个大融合的产物。
           我的《边屯文化论——以永胜县为例》,在2011年7月,荣获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论坛杂志社举办的大型系列文献征文活动优秀论文特等奖,论文刊载《党旗飘飘·优秀共产党人思想宝库》一书。

                                                                                              

                             2011年4月2日,丽江市委书记王君正专门招见简良开,支持出版《边屯之光》
    第三节  水到渠成

           2010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也是永胜边屯文化研究发展一个不平凡的新起点。
           云南省政府决定8月下旬在永胜县程海召开水污染防治现场办公会议,前期工作由副省长和段祺承办。和段祺原在永胜任过副县长,随后相继升任丽江地区副专员、专员,他非常关注曾经任过父母官而经济一直滞后的这片热土,积极为其创造发展良机,建议把永胜程海毛家湾的毛氏宗祠作为秦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一个考察点,得到秦省长认可。
           2010年5月31日下午,永胜县委书记陈星元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有关省政府程海湖水污染防治现场办公会的筹备问题。随着毛氏文化知名度的提高,来毛氏宗祠参观的游客纷至沓来,为适应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需要,把毛氏宗祠作为单独景点,另择地室新建毛泽东祖先纪念园已势在必行。研究确定利用毛家湾村后3500亩荒坡搞毛氏文化和边屯文化系列工程建设。筹划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关于边屯文化的建设项目,待秦省长一行到毛氏宗祠考察时进行汇报,并请求省政府给予支持。毛泽东祖先纪念园《解说诩》由我来撰写,经县委宣传部审定。
           6月至8月,云南日报社、社会主义论坛杂志社、《丽江日报》、云南电视台、丽江电视台、永胜电视台、云南网、百度网站、新浪网站等新闻媒体先后参与永胜边屯文化报导,舆论宣传形成优势。
           6月9日,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会员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云岭剧场召开,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成立。会议选举产生常务理事67名,选举原丽江市政协副主席、退休干部郭廷华为会长,张金孔、卢启亮、李世明、柳宗顺、乐文鹤、郭廷明、谭国仁、王化新、何守伦、张金云、简良开为副会长,苏祥为秘书长。会议通过了副秘书长成员名单和顾问名单。第一批会员为334人,同时该研究会刊物《边屯文化》杂志问世。
           7月6日,云南省副省长和段琪率省环保厅等省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丽江市委书记王君正、市长和良辉等领导前来为云南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筹备工作。在毛氏宗祠,和段琪副省长为进一步做好永胜边屯文化博物园的项目规划、设计、布展、解说和迎接省市领导来毛氏宗祠调研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领导的英明就在于高瞻远瞩,赋有超前意识,为民着想,善于出“金点子”。和段琪明确指出,省长秦光荣是湖南人,对毛主席、毛泽东思想的感情非常深厚,若能找个会讲湖南话的人来参与接待就好了。我说有,他不仅会讲湖南话,韶山话,而且讲主席话,很像毛主席,人称比古月(毛泽东特型演员)还古月。众领导惊喜地问是谁?我说杨立达。陈星元恍然大悟,他们听说过,却又不知道他在哪儿?我说:他就在永胜。杨立达,永胜凤鸣人,原在丽江建筑公司工作,后来自谋职业,前个月他带妻儿来灵源买房落户啦,前两天我还到过他家。陈星元说:那好,把他请来参加接待。
           我把毛泽东持型人物杨立达请来,经过几天培训,效果比较理想。
           8月1日,市长和良辉、副市长张仁彬等来毛氏宗祠视察,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的相关事宜。
           8月20日,省政府副秘书长叶燎原来检查落实省政府办公会议筹备的具体细节。
           8月21日,云南省政府程海水污染防治现场办公会召开,省长(继为省委书记)秦光荣乘此机会在副省长和段琪、省九湖治理督导组组长牛绍尧和市县镇领导陪同下,到凤羽毛家湾调研视察。秦光荣来到毛氏宗祠大门前一见杨立达就感到惊奇,激动地迎上前与他握手:“太象了,太象了!”杨立达用毛主席口音讲话,幽趣,潇洒,活跃。
           在解说员王凌、蔺阳两位女士相继向秦光荣等领导讲解的过程中,我按照和段琪副省长的吩咐,就毛太华是永胜边屯文化第一村开拓者;毛氏文化是国学精华、永胜边屯文化的集中体现;韶山毛氏族谱对祖籍来历、始祖和对永胜毛氏的认可,收族归宗的记载;毛太华夫人是永胜施蛮女(彝族)王氏;内迁年代、子女情况,永胜毛氏与韶山毛氏的派代、人数对比等几个重点地方作了说明,。
           在边屯文化陈列室门前,当时在秦省长身边的我和毛泽东特型人物杨立达,身旁依次是讲解员王凌、蔺阳,丽江市委书记王君正、市长和良辉,永胜县委书记陈星元、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艾永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乐文鹤、副县长杨建龙、县政府副调研员秦正业等。我指着“边屯文化陈列室”的牌子,向省长讲解边屯文化概念、定性、定位。秦省长高度的政治敏感,认真听了,说道:“边屯文化是云南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永胜具有典型性,有代表性,你们最先研究,确立这一概念,很好!”
           由于杨立达特象毛泽东,讲韶山话、主席话,风趣幽默,加之富有魅力的朗诵表演,赢得秦光荣的赞扬,得知杨立达无业时指示王君正、和良辉解决杨立达的就业问题。随后,杨立达被安排到丽水金沙音像公司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毛泽东先纪念园规划展览板面前,陈星元向秦省长汇报了利用毛家湾村背后那片有3500多亩的荒山坡新建毛泽东祖先纪念园,全面展示永胜边屯文化的规划、设想,预计投入,请省支持资金。
           秦省长高瞻远瞩,对永胜边屯文化研究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指出:边屯文化是中国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永胜最先进行研究定位,很好!永胜边屯文化作为云南边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边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有特色的文化,永胜边屯文化以毛氏文化为代表,其闪光点就是边屯文化与毛氏文化的结合。把永胜作为云南边屯文化示范基地,就在凤羽毛家湾建设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并确定了博物馆的名称“中国永胜·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将程海的生态保护与边屯文化研究结合进行总体开发。秦省长当场拍板,决定由省财政拨款一千万元,作为建设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起动经费。(当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原定确定秦省长在毛氏宗祠的时间只有20分钟,结果秦光荣省长在了72分钟。20分钟与72分钟,日理万机的省长能在这里持续恁长时间。这不能不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道路已铺平,水到渠成,一锤定音。
           2011年5月至10月,中央电视台和云南电视台为边屯文化相继制作专题电视纪录片《边屯重影》、《边屯丽影》。作为重点,摄制组对我连续进行了专题采访。

                                                                                        
                                                          2010年6月9日,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成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预报多云,却是下雨,天不由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