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品牌文献(一)永胜文化主题词/简良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13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523

    主题

    3196

    帖子

    40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041034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4-8 09:4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灵海沧阳  太华名郡
    ——永胜文化主题之我见
    简良开

      摘要:本文述及永胜文化主题词的提出与释义、永胜文化的基本脉络(时期划分)、永胜文化的主题定位、永胜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永胜文化在丽江的地位和作用等。本文前瞻性很强,由于较早涉及并探索这一重要命题,所以论证合理,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永胜文化  主题  历史脉络  体现形式  地位和作用

    这里所说的文化,一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三是泛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我们谈文化,首先就涉及到文化主题。2007年7月12日,我在中共丽江市委实施“文化立市”调研组永胜调研汇报会上发言,提出永胜文化主题词是:灵海沧阳,太华名郡。
    一、主题词的提出及释义
    各地各个城市各行各业都在发掘、塑造自己独具的特色鲜明的主题坐标,以主题文化贯穿始终,并统领自己的发展。我从中受到启示,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对毛氏文化、他留文化两大人文品牌的创立,近两年间编纂《永胜县军事志》,以及对部分名牌城市、企业主题文化(又称名片)的接触和了解,纵观永胜的历史文化脉络,拟提出“灵海沧阳,太华名郡”这一主题理念。释义如下:
    灵——有多种解释,如神、灵魂,善、美好,聪明、灵巧,灵活,灵验,灵性等等。为便于对永胜文化主题的理解,以永胜现存最早的文物古迹灵源箐之灵和永胜人之灵性取“ 灵”。
    海——指大湖;比喻容量极大,事物或人众积聚非常广大;宽容,博大。程海是永胜人民的母亲湖,永胜人民的摇篮,故取“海”。上下相连为“灵海”。
    沧——通苍,青绿色,沧江、沧海。原永胜郡城又称“沧城”。
    阳——与“阴”相对,如太阳与太阴(月亮);凸出的、外露的;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彀梁传•僖公二十八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温和,鲜明;阳刚之气。阳春,比喻盛世惠政。灵源石刻观音像系吴道子真迹,宋朝时由世守高多罗生镌刻并筑庵供奉,游人若织,声名远播,拓摩者甚多,为显示真迹,需加盖“滇沧阳世守高氏之章”,以为证明。说明永胜喻称“沧阳”由来已久。
    把永胜历史、事物、景观、人文、地域喻称融为一体,这“灵海沧阳”的理念,自然天成。
    “太华名郡”,是用永胜毛氏始祖毛太华的名字点缀的区域名片。毛泽东的祖先毛太华是在元末明初从江西吉水县避乱西迁,先于“洪武调卫”的中原军士入主永胜(时称北胜府),落脚小吉都兵寨,成为世守高斌祥的得意帮手,娶当地土著施蛮女王氏为妻,成家立业,是中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早期传播者。毛太华在洪武十五年就地从军,成为征滇明军主力撤走后留驻北胜的中原军士之一,十七年晋升为百户长,参与构筑北胜州城,十九年移驻凤羽屯垦,此地即以毛姓命名为毛家湾,后来成为永胜毛氏发祥地。洪武二十九年,毛太华率本百户军士参加建筑滇西北军事重镇澜沧卫城,并立下军功。三十三年实际是建文二年(1400年),毛太华年事已高,奉朝廷调遣,携妻和长子清一、四子清四内迁湖南,成为韶山毛氏之始祖;留下次子清二、三子清三在澜沧卫继承军户,成为永胜毛氏之始祖。故此,毛太华是永胜毛氏和韶山毛氏的同一始祖。在韶山毛太华之二十世裔孙中出了个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世纪伟人毛泽东,韶山冲从此名扬天下。毛泽东是世纪伟人,千古伟人,他以无与伦比的杰出才华和彪炳千秋的历史地位确定了他是中国乃至世界永远注目的焦点之一。人们在探索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历史轨迹的过程中,把永胜推上了毛泽东祖籍溯源热的潮头,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毛氏文化是永胜汉文化和边屯文化的集中体现,既是永胜文化的鲜明个性,又是永胜独有的特质。
    太华名郡,即毛泽东祖先毛太华生活并留下后裔的地方,享有太华盛名并以毛氏文化品牌为主题坐标的地方。
    “灵海沧阳,太华名郡”,既是永胜文化的主题坐标,又是永胜的文化名片。
    二、永胜历史文化的基本脉络
    文化伴随人类社会而来,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物质生产能力的同时获得精神生产能力,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精神财富。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对文化有不同的提法。这里,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和汉文化的传播、文字运用能力、一般文化知识的普及程度,把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永胜历史文化发展划为三个时期:
    (一) 蛮荒时期(原生文化)——从有史记载至唐初
    从永胜邻县出土的元谋人和丽江人的文化实物表明,人类在金沙江两岸活动的历史已有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1985年,在永胜程海河口、马军河一带出土石锄、石斧、石锛等新石器百余件。1954年和1973年相继在三川的翠湖龙潭出土青铜兵器戈、矛、剑、石棺等和陶纺轮。从兵器形式看,与昆明晋宁石寨山西汉滇王古墓、湖北战国曾侯乙墓,以及四川凉山州各地出土的青铜兵器风格基本相同。说明永胜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原始人类就开始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只不过当时处于原始社会,所创造的文化是粗犷的雏形的文化。秦汉时期,永胜是“君长以什数”,“椎结,耕田有邑聚”的邛都区域,已经有人口定居了。
    汉唐时期,中原文化就已传播到永胜。早在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在阿富汗、波斯湾见到产自中国四川的布匹、丝绸、锦缎、竹杖,经了解得知是从蜀身毒道运去的。蜀身毒道在金沙江上有两个主要渡口,一是今攀枝花市的拉笮(史称姚州古渡)进入云南楚雄的大姚,即诸葛亮五月渡泸的地方;一是永胜的金江古渡,金江古渡史称川蜀至大理之孔道。这两个渡口历史上是官渡。公元前130年,司马相如奉命招抚西南夷,是滇西北最早有军事活动的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开发西南,设立郡县,永胜属越嶲郡(郡治在今四川西昌市)遂久县(辖区范围包括今丽江一区四县和四川盐源等县地)。公元225年,蜀相诸葛亮南征,在永胜南片擒释孟获一次并从金江古渡过江,入大理、楚雄继续征战,在弄栋(姚安)七擒孟获。南中遂平,诸葛亮将遂久县划入云南郡。今永胜境内仍有当年诸葛亮留下的古迹祭锋台、诸葛寨、驻军地(猫猫山)等。
    唐初,永胜属朝廷管辖,称谓多变,先称糜州、磨豫县,划归姚州都督府,后称嶲州归入越嶲郡。
    永胜游牧部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变化,开始出现“耕田有邑聚”。古代游牧民族定居某地后,不再迁徙的称为“土著”(颜师古注:言著土地而有常居,不随畜迁徙也。后指世居本地的人,与“客籍”相对)。无论游牧还是定居,生产力水平都非常低下,经济基础异常脆弱,其自身文化形式是原生性的,表现为游牧文化、习俗文化,口头文化,篝火文化、结绳记事,积粒记事,等等。永胜县城东山箐中的石岩上镌刻有形似蝌蚪的文字,是永胜最早的文字,史书上称为蝌蚪文。
    (二)告别蛮荒启文明——唐宋元(属南诏、大理国和段氏总管统辖)时期
    唐天宝年间(751—754),南诏国主阁罗凤在姚州都督府的支持下击败唐军,称强云南。南诏蒙氏在程海东岸山上建崀峨城(兵寨),作为与唐王朝和吐蕃争夺盐池(四川盐源)的军事前卫。贞元十一年(795年),南诏主异牟寻从西洱河、洱海周围移来今之彝、傈僳、白等族之先民,以实其地,称永胜为北方赕(赕,僰语,坝子)。这是永胜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由外迁入。南诏的奴隶制度已经在这一地区形成,南诏文化进入永胜,突出的是宗教文化。大理文化或者说白族文化在永胜根深蒂固。
    永胜境内现存的文化实物及遗址有:
    崀峨古城(兵寨)。觉斯楼铜钟,注明“铸自唐贞观四年”,现在县文物管理所,仅存钟顶和底圈。马伍寺,在三川坝西山下,南诏时赵善政建,内供马伍木神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每年春节,村民抬着马伍寺木神像游村逛乡奉祀。白马庙,南诏时建,在永北镇凤鸣西山麓,是僰人祭祀的白马将军庙。拜佛台,在城西西关坡,是城区、三川坝少数民族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向鹤庆玄化寺瞩拜的寺庙。还有各地的土主庙,供奉着三头六臂、青面獠牙的神像,以及公山神、母山神等等,都是唐代南诏以后本地少数民族祭祀的偶像,图腾崇拜的标志。
    善巨郡治署,在永胜县城北五里,南诏后期改北方赕为善巨郡,由郡守高方建。高方助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后,善巨郡即为高氏世袭领地。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大理相国高智升之孙(高升泰第四子)、一级大军将(称演习)高泰惠率重兵在此镇守,改赕为甸。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这里指放牧的草地,当时的土著部落(族群)大都以游牧为生。甸名延续至今的有习甸、丙甸、甸头、甸尾,等等。高泰惠在善巨郡治基础上建筑成纪镇,成纪镇是大理国的四大军事重镇之一。高氏世居永胜由此始。此时起,永胜进入封建地主经济社会。
    高氏崇尚中原文化,且是佛门世家,屡向中原求取文化经典和佛经,其下属大都委以佛教徒佐理,而佛教徒又多读儒书,滇中佛教遗迹多为高氏所为。永胜城西高氏祖茔太守坟是历代世守的坟茔。据民间传说并经就地发现的江西景德镇古代青花瓷片证实,由于此处茔地窝凹,湿度大,下葬时为了不让井(墓穴)里的地下水淹着棺材,就用瓷器垫底。再就是高氏日常用的碗、碟、盘、花瓶等类器具都是从江西运来,说明高氏早在宋元时期就使用江西景德镇瓷器,并与中原内地有着密切联系。在土司姓氏上,明代顺州子清妻高观音铭,曾袭土州同职;丽江木定妻名高氏延寿妙香。在高氏的影响下,北胜土州同有章观音奴、章观音海等。1972年,在期纳清水螃蟹箐出土的三戟叉,造型与四川西昌博物馆和1981年大理崇圣寺三塔出土的三戟叉相同。三戟叉,又名金刚波罗密,是佛教密宗所用法器之一。这些,均是大理国时高氏所为。
    元宪宗二年(1252年),世祖忽必烈率军自北南来进攻大理,驻日月和。次年,其中一路经过永胜,分别从梓里、中江、金江古渡三处渡过金沙江,进入大理。善巨郡、成纪镇守(时为郡镇合一)高俊和牛赕(顺部落)土酋子日内附,元军故称“首捷此土”,为将此地改名北胜埋下伏笔。元军在永胜留下的遗迹有:城西山上的鞑子井,顺州阳保的鞑子坟,原金江街西和板桥的鞑子场,江边的鞑子渡等。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成纪镇为施州,牛赕改称顺州,这是根据南诏时移来的施顺二部人口命名的。至元十七年(1280年),施州改为北胜州(今永胜大部和华坪县地),顺州一名延用至今。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升北胜州为府,管辖江东五城(北胜二,顺州、永宁、蒗蕖各一),属丽江路。原丽江摩梭人章吉因助忽必烈进攻大理有功,赐名帖木儿,为北胜府土知府兼管丽江宣抚司事,与世守高氏翼居州治,高氏为知府。从此,在北胜这块土地上就有权力相当,势均力敌的高、章两个土司,直到清朝末年。
    永胜境内自唐代以来数百年间一直很平静,几乎没有重大战事,战事都在境外进行,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元代没有朝廷驻军。元朝末年,由于朝廷腐朽没落,全国各地爆发以红巾为代表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旨在推翻元朝统治。随之几大枭雄争夺天下,烽烟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避乱逃难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入云南、涌入滇西北。在这种态势下,为确保一方平安,应付行将可能发生的事件,北胜知府高斌祥经大理总管段功授意,营造了高氏府衙和驻军之地小吉都兵寨,将施蛮之一游牧部落以下千户之数组建成常备武装,土司武装称土练,称为360户伍,即他鲁苏(他留人之先民)。不久,高斌祥奉段功调遣,率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土练与红巾军明玉珍作战,立下大功,高斌祥功升云南行省右丞,资善大夫。后来,高斌祥收留了从江西吉州避乱来的毛太华、蔡长甫、郭会、戴友伦、李某等人,传为千古佳话。
    唐宋元时期,经历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两个社会,实现了两次大转变,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汉文化仅在土酋族中传播。在民间还是土著社会,亦称“民俗社会”,即以小型、封闭,不开化和同性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形态。以血缘关系组成,成员凝聚力很强,人的行为是自发的,但受传统习俗和神权的严格制约;社会文化基于口头传授。
    (三)开创文明史新纪元时期——明至清、民国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三月,傅友德率征滇明军进北胜,土酋高、章、子氏内附。十七年,朝廷推行羁縻政策,“改土设流”,降北胜府为北胜州,设流官知州,高氏为土知州,章氏因在上年随傅友德、郭英进攻元右丞普彦笃盘据的松川(鹤庆松桂)佛光寨时兵逃于伍而降为副州同。同年,首任流官知州陶勤在组织构筑北胜州土城的同时兴建文庙,创办儒学,拉开传播汉文化、把学校教育推向民间的序幕。二十八年(1395年)调云南中卫于北胜州,置澜沧卫。翌年,首任澜沧卫军民指挥使王佐率督本卫官军和所辖北胜、永宁、蒗蕖三州土司军民构筑滇西北军事重镇澜沧卫城。从洪武十五年、二十年、二十八年入主的军士、移民,以及随后移来的屯户,在澜沧卫实施屯民实边的中原军民已超过一万五千人。澜沧卫实行屯伍制度,卫设官署,城内官署:省级派出机构有金沧道、布政司分司、都司分司,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署,北胜州署,永宁府掌印同知署;城外官署有金沙江堡、澜沧驿、清水驿、军哨(南山哨、北山哨、西山哨、羊坪哨、板山哨)、演武场、僧纲司(负责宗教事务的机构)等;骑兵设置有前后马军、东西马场、马伍。卫辖左右中前后中六(后调为五)千户所,正副千户十一员(后为八员、五员);各领所镇抚一、百户所十;百户又称百户伍,每伍以千百户领之。上述设置名称一般以首任长官的姓氏命名,大都延续至今,如金官、梁官、顶官、王官、季官、宋官、赵官、满官、刘官、等等村名地名,形成人文背景的地名文化。这一史实民间称作“洪武调卫”。
    明王朝称屯卫制为“足兵食、固边陲、扩耕地、兴水利、发兵源、广教化”。在明代前期,上述要求都已有明显的成效。
    1、社会经济成就显著。明初,由于政府奖励扩大耕地面积,实行减免数年田赋课税,贷发耕牛、籽种,发展生产,各安生业。到正德年间,屯田增至四万多亩。在明代兴修水利很多,其中比较著名、规模较大载入省志的有九龙潭堤、盟庄坝、河草坝、长沟坝、观音箐坝、海闸、包家闸等。改变耕作制度,建卫前本地居民耕田实行二牛三夫,即前牵中压后犁;或二牛二夫,即前牵后犁,功效不高。建卫后改为一牛一夫,功效倍增。同时引进了外地籽种,种牛,改变了刀耕火种,“广种薄改”的状况。兴建桥梁,永胜地处滇西北交通枢纽,是秦汉时的蜀身毒道、唐宋时的清溪道、宋朝以来的茶马古道(明清时又称盐官道)的重要关津道口之一,道路交通尤其重要。明代北胜州境内兴建改建、规模较大的石桥有永济桥、通川桥、通江桥、上江桥等数十座,交通状况大有改观。集市贸易繁荣兴旺,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澜沧卫北胜州由于人口剧增,集市贸易随之发展,从少量的以物易物,或以贝为交易媒介,逐步发展到使用白银、铜钱。当时境内称为“皇街”的主要集市有卫城街、金江街、清水(邑)驿街、中洲街、金官街。
    2、军饷自给,保卫边疆。澜沧卫军官职田6223.5亩,士兵屯田35539.16亩,合计41762.66亩。当地土司、客户、民屯的面积除外。以全省屯田数占全部土地的62%比较,屯田面积亦占相当比例,而且是本地上好粮田。年产夏粮1674.967石,秋粮10613.125石,确保了军饷自给有余。澜沧卫卫所设置后,明代在境内未曾发生过重大军事行动,相反,多次奉调率领卫军和土兵到境外参加战斗。高斌祥建小吉都兵寨时组建的土练他鲁苏,是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的地方常备武装,不仅参加了构筑北胜州城和澜沧卫城的浩大工程,而且平时生产劳动,自给自足,如有战事由世守高氏统领随征。据不完全统计,从正统六年(1441年)至隆武二年(1646年)的二百余年间,卫所官军和土练先后随征麓川、杨林、新兴、荞甸、赤石崖、螳螂、古底、沅江那鉴、宾川铁索箐、永昌、镇康、耿马、腾越、陇川、蒙化、困蚌、蛮蜡、定嘉、顺宁、云南省城、武定、腾冲、大陇川、沾益米郎、必善、大理等府州县地,屡计征战30余次。这些征战,虽然目的效果不一,但却在境外活动,保全了地方。在军事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3、文化教育。在屯民实边政策推动下,学校教育发展到民间,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据1996年6 月永胜县政府兴建办公楼时基建工地掘出的明嘉靖九年(1530年)九月立的《北胜州科贡题名碑记》记载:“学校乃科贡出身之地,科贡实朝廷取士之途。”北胜州自正统十年(1445年)建学,至嘉靖九年科贡人才,进士1名,举人10名,贡士57名。当时州衙内就有《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等国家经典书籍100余部;可见那时的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和程度。谭昪,本郡人,天顺壬午(1462年)科中举,成化丙戌(1466年)在京中进士,为滇西北进士之第一人。整个明代,澜沧卫(含北胜州)共有文举人17名,副榜3人,岁贡140多人。其中出任行政官吏至外省的有知州1人,府通判4人,南京副兵马司1人,知县18人,山东都司知事1人,州判2人,府经历3人,县丞8人,县卫主薄9人,府知事2人,吏目2人。又在省内外任教职的有:府教授9人,州学正4人,县教谕8人,府州县卫训导22人,共计96人。
    简言之,明初的“洪武调卫”在社会、军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史无前例的积极推动作用,而现今尚存于永胜县城东郊响塘的“明澜沧卫都指挥使(省级派出官员、从二品)杨贵文墓”,墓碑上镌刻的《筑城图》、《垦荒图》即是象征开创文明史新纪元的真实写照。《明史》、《明实录》、《明会典》及正德《云南志》、万历《云南通志》、天启《滇志》等对北胜州、澜沧卫都有明确系统的记载。万历至崇祯年间《北胜州志》、《澜沧卫志》成书,这是永胜最早的两部志书,为永胜历史文化发展创立了里程碑,为后来编纂乾隆《永北府志》、光绪《永北直隶厅志》提供了主要依据。尽管失传已久,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不可磨灭的。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北胜土州同章氏奉调随官兵征四川盐源腊肉窝,畏怯不前,而其土弁李苴奋勇当先,屡立战功,钦命大将军固山贝子封其为土千总,将章氏领地一部分(羊坪)划给李氏世袭。这样,在金沙江东永北府管辖的区域内就有北胜土知州高氏、北胜土州同章氏,永宁土知府阿氏、蒗蕖土知州阿氏,顺州土州同子氏(古称罗罗民),羊坪土千总李氏(彝族)六个土司。除宁蒗的两个摩梭阿氏土司外,其他四个土司在永胜。由此可见,研究和发掘土司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雍正年间,永北府知府江峤孙在城内兴办文庙、私学的基础上立学宫,设泮池,兴书院,开设了七个义学馆(其中有四个设在夷区,即永宁、蒗蕖、他留、崀峨),为把学校教育扩展到民间,培养人才铺平了道路。清代,永胜有殿试文进士6名,其中刘慥官至布政使,署理巡府;黄恩锡任至理部主事;黄耀枢、杨嵘、何现龙、谭精品授知州、知县、国子监教授等。文举人43人,拔贡、副榜、恩贡、岁贡500多人。武进士马弘道任至朝廷侍卫官,将军标副将;武举11人。这些都谓之正途出身。
    明清两代,滇西北科甲人选首推永胜。在清代,永胜的民间教育发展到相当程度。至民国,永胜经济富庶,财税名列云南省一等县,以鱼米之乡盛名享誉于世。1934年永胜中学问世,拉开普及现代教育的序幕,永胜从此进入现代文化、教育的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永胜文化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应列为当代文化时期,另作阐述。
    三、永胜文化主题定位
    从历史的角度看,永胜自西汉时期就已经创造了辉煌的地方文化,尤其是元末明初以来,以“洪武调卫”为代表的中原移民,把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成为永胜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为后世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永胜的地域文化具有三大特征:
    (一)历史文化发展的高度连续性。永胜地处边疆,加之地理位置上的边缘化,长期以来远离中央政权,使得永胜对外界重大社会变革的冲击具有一种独有的缓冲力,历史上各种重大变革对永胜的影响都是缓慢的、渐进式的。因而,永胜在文化的发展轨迹上存在着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并且具有相当明显的连续性。
    (二)永胜历史文化的纵向二元性。“洪武调卫”六百多年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逐步形成了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融合本地和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事屯驻特点的主体文化——边屯文化,这是永胜地域文化的基本特色。而永胜是多民族杂居地,各种土著民族千百年来始终保持了旺盛的、连绵不绝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各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群。从历史发展进程和汉文化传播脉络看,形成了汉族边屯文化与相对独立的少数民族文化群落同生共存,共同繁荣的现状,构成永胜地域文化的二元性。
    (三)永胜历史文化的主体构成具有横向多元性。文化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囊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的体现形式去理解分析,可分为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文化、旅游文化、语言文化、地名文化、谱牒文化、行业文化等等。从永胜文化典型受关注而且日趋走热程度来看,主要是以汉族边屯文化为核心的毛氏文化,以他留人的原始宗教、婚俗、碑林为核心的他留文化。
    简言之,永胜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底蕴非常丰厚,而且具有其独特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的特点,构成高度连续性、纵向二元性、横向多元性,“天、地、人”合一的永胜文化主题: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汉文化与土著文化有机结合,各民族文化、多元文化互相交流,区别、融合、取舍,互相认同,互相尊重,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体现整体性、具有区域特色的永胜文化。
    四、永胜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
    文化包括一切意识形式,涉及方方面面,包罗万象,不胜枚举。这里仅以体现永胜文化特征的主要方面略举几种。
    ——毛氏文化和他留文化,是体现永胜文化主题的典型代表,永胜的两大人文品牌。毛氏文化是永胜汉文化和边屯文化的集中体现,既是永胜文化的鲜明个性,又是永胜独有的特质。我把毛氏文化囊括为四句话:红色品牌,博大精深,世泽绵长,魅力永久。
    他留文化。他留先民是施蛮之一游牧部落,元朝末年,高斌祥建小吉都兵寨时,以下千户的形式组建为世守高氏的一支常备武装,称“他鲁苏”。他鲁苏是一支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土练,元末明初曾随征红巾军,参与构筑北胜州土城和澜沧卫城的浩大工程,从那时起就开始接受和使用汉文化。明万历年间,世守高承祖将其移驻茶马古道之关津要塞营盘“屯戍”,继而扩建城堡,这就是他留人及其开基先祖360户伍的来历。数百年间,他留土练奉调征战近百次,屡立战功,多次受到朝廷和官府奖赏,有过历史的辉煌,创造过灿烂文化,却也隐射出不少历史之谜。今六德营盘村古城遗址及他留坟山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域、民族文化。永胜是多民族杂居县,世居的有汉、傈僳、彝(包括彝语支系他留人、纳咱人、崀峨人、支里人、水田人、他谷人、土家人、乡谈人等)、白、纳西、回、普米、傣、苗、藏、壮等11种民族。全县15个乡镇,其中有六德傈僳族彝族乡、东山傈僳族彝族乡、光华傈僳族彝族乡、松坪傈僳族彝族乡、大安彝族纳西族乡、东风傈僳族乡、羊坪彝族乡等7个民族乡。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各个民族都曾创造过灿烂文化,大都保留并传承下来。因此,各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讲地域文化就包含着民族文化。这里以海拔为线,综合阐述。沿程海一线海拔1400米至2200米的坝区和山间盆地,主要是汉族、回族及彝语支民族居住;2300米左右的河谷、半山区,主要是傣族、白族及彝语支系等少数民族居住;2500米以上的冷凉高寒山区,主要是彝族、傈僳、纳西、普米、苗、藏等民族居住。据此,大致可分为永北、三川、程海、期纳、片角等坝区乡镇为主的汉族边屯文化区;羊坪、东山、六德、仁和、光华等乡镇为主的彝族文化区;东风、松坪为主的傈僳族、普米族文化区;大安、顺州为纳西族、苗族、藏族文化区;顺州板桥、涛源太极、片角、仁和、期纳为白族、回族、傣族、壮族文化区。
    ——宗教文化。永胜汉族大都是明初入主的中原军士和移民的后裔,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封建礼教、儒释道观念非常浓厚,崇拜三官“天、地、人”,自称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居民家里中堂上摆的是“天地国亲师神位”。红白喜丧以及祭祀礼仪严谨而庄重,程序完备而规范。这在《乾隆永北府志》、《光绪永北直隶厅志》中有明确记载。世居的少数民族,崀峨人的土主崇拜,他留人崇拜多神教,每户村民的房后都有一座小山神庙。宗教文化的传承者是神职人员、祭司铎系,铎系在主持祭祀活动时,咏诵铎系唱经,书画(写)铎系文。他留人的铎系与纳西族的东巴为同一性质。傈僳族的十个月为一周年的自然历,受到紫金山天文台的重视。
    ——饮食文化。有人说,游遍丽江,吃在永胜。永胜人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其一,在城区和坝子里,主人接待宾客用餐,十分文雅细腻,而且烹调技术很有造诣。一般居民的伙食或红白喜丧之事宴席上摆的菜,无论生菜腌吃,还是熟食凉拌,无论煎炒还是清煮、馄炖都很讲究。荤菜素菜搭配,冷热对等,每桌12样菜,冷热各6盘,席面花样品种多,色泽鲜艳,味美可口,醇正飘香。永胜人饮酒搛菜很斯文,文质彬彬,显得有修养有风度有气质,民间称为“温然处世,恭谦待人”,而不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给人一种粗犷得不太雅观的感觉。其二、返朴归真。永胜人喜欢吃山茅野菜,特别是近年来田地里随着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多,蔬菜性质发生变化,人们对山茅野菜的兴趣更浓,称之“情有独钟”,如苦马菜、车前菜、蒂蒂菜、地豇豆、蒲公英、枸杞尖、燕儿尖、青棡藤、刺老苞、棠梨花,等等。这些纯天然的草木本植物,无任何污染,营养丰富,既清凉润胃泄火,又能增添食欲,而且大有药用价值。
    ——建筑文化。永胜汉族民居有中原建筑的传承性,一般一式三间,二层楼房,土木结构,四帖屋架或墙抬木;房高以中柱计算,分两个等级,当官的和有权势人家为一丈九尺九寸,普通百姓为一丈八尺九寸,瓦屋面;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建造的是走马转过楼、四合五天井的四合院,正房方方一式三间,每间顺身(宽)一丈二,进身(纵深)一丈八(留出六尺作坎沿,还可隔为套间),即正房四幢每层十二间,两层二十四间,四角处每角两间平房一个小天井,共计三十六间;三川坝和程海之南河谷因气候偏热,民居以扯厦避热。明清至民国的建筑现在还尚好的有永北城隍庙、杨氏四合院,程海凤羽毛氏宗祠、贡生院,期纳清水瑞光寺、东岳庙、阮氏宗祠等,三川、涛源等处还能见到一些。少数民族的建筑,因受土司统治,等级森严,除酋长外,把目的正房中柱不能高于一丈五尺六,普通百姓则限制在一丈四尺九寸。因此,他留人的建筑特点是低房宽屋,上楼只能躬着腰,不能站立。由于受大理文化的影响极深,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的是大理白族风格,一般人家的院落是三方一照壁的四合院。在六德他留山村的双河二村,有一所建于清同治年间的蓝氏祖屋,尚存,可一饱眼福。
    ——旅游文化。永胜地处滇西北中部,北连宁蒗至泸沽湖,东接华坪与四川攀枝花市相邻,南连大理宾川鸡足山,西与丽江古城、大理鹤庆隔金沙江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温暖适宜,环境优美,自然条件好,风景名胜古迹甚多。明清时期就以灵源胜境、东圃群芳、笔岫晴岚、寓门三汲、西关远眺、龙潭莲锦、夏雪奇峰、秋霖瀑布、程海渔灯、金江晚渡等十大奇景闻名于世。随着时代前进,社会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提升,又发现和增添了兴文土林、仁和高寨仙人洞、太极毛公山、城关红石崖、凤羽毛家湾、六德他留山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每个景点的文化氛围都很浓郁,充满诗情画意,有着不少动人的故事,给人以文学艺术创作灵感。特别是毛泽东祖先纪念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营盘村他留人城堡遗址和坟山墓地,红石崖国家级地震遗址,是五彩永胜的三彩。一经开发利用,必将成为丽江市乃至滇川黄金旅游环线上又一亮丽的风景线。
    五、永胜文化在丽江的地位和作用
    谈永胜文化在丽江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从宏观上看,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幅员土地,56个民族共存共荣,和谐昌盛的东方大国,又是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56个民族统称中华民族或华夏民族,通用汉文化,以汉民族和汉文化为主体的大家庭。其次,从微观角度看, 2005年末,丽江市总人口1132849人,其中永胜县38738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4.2%,汉族261876人,占全市汉族总人口的53.4%,占全县总人口的67.6%;永胜县少数民族人口125507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9%,占全县总人口的32.4%。全市共居住着26个民族 660951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8.10%。几个主要少数民族的比例:纳西族235540人,占总人口的20.7%;彝族223343人,占总人口的19.63%;傈僳族107405人,占总人口的9.44%;白族47672人,占总人口的4.19%;普米族16472人,占总人口的1.4%;傣族10428人,占总人口的0.92%;摩梭人17163人,占总人口的1.5%。民族比例说明文化格局和阵容,汉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其三、从丽江市的地域文化角度看,全市世居的各种民族永胜都有,永胜的毛氏文化、他留文化,既是永胜的两大人文品牌,也是丽江市的品牌。
    从体现形式看,一是唐宋以来,无论是善巨郡、成纪镇,还是澜沧卫、永北府时期,江东三县都属永胜统辖,长达一千多年,直到1912年分治。二是汉文化较发达,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文素质较高。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负重图强,开拓进取,勇于拼搏,争创一流”的永胜人精神,无论置于什么平台,都能竭尽全力发挥聪明才智,一展神通。丽江党政军民学工商科各层各界,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有永胜人,而且大都是中坚骨干。三是永胜地理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绿色资源丰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勤劳智慧的永胜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建了世代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农业和农村经济比较发达,在平坝、河谷、半山区,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一直处于温饱有余,以“鱼米之乡”享誉于世。四是永胜绿色产业产(商)品占据丽江市场。如主粮、农副产品大米、蔬菜、肉食类、天然螺旋藻……工业产品有永保水泥、砖瓦、瓷器、铜器、珐琅银器、锅瓢、铁木农具,等等。五是永胜饮食文化在丽江独占鳌头。走在丽江街头,永胜油茶、腊猪脚、肝花酱、辣参、肉食类、青椒童子鸡、三川火腿天麻鸡、他留乌骨鸡、热河野山药、高寨稻田鱼、片角草墩罗非鱼、程海酸菜鱼、清汤乌骨鸡、油鸡土从               、天然螺旋藻、风味小吃……永胜风味饮食比比皆是,琳琅满目。
    “2•3”大地震后,丽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由于丽江旅游业的突飞猛进,给永胜人一个大显神通的平台,使永胜文化在丽江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永胜文化是丽江区域文化格局和和丽江文化有机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足轻重。丽江文化发展了可推动和促进永胜文化的兴旺和繁荣,发掘、开发、利用永胜文化,既能丰富和充实丽江文化,又为丽江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增色生辉,增添活力。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互相辉映。丽江是名副其实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区域文化典范。丽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纳西族东巴文化、摩梭母系大家庭文化、小凉山彝族毕摩文化、永胜毛氏为代表的军屯移民文化、他留人文化、华坪花傈僳文化、丽江古城多元一体文化。这些丰富独特的传统文化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共同丰富丽江的文化内涵,为丽江实施“文化立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文化立市,不仅要牢牢地站在这一基础之上,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这一基础。

    2008年3月23日修订   

        注:本文收入《丽江民族研究》第二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 版。本文荣获丽江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笑对晨光,迎来吉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