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品牌文献(二)边屯文化论/简良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13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523

    主题

    3196

    帖子

    40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041034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4-8 09:5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边屯文化论
    ——以永胜县为例
    简良开
    提要:文章以云南永胜为例,介绍了边屯文化的定义、形成和发展,其主要文化特征:发展的高度连续性、文化的二元性和多元性。并进一步总结出边屯文化主要包括毛氏文化、他留文化和村落文化等内容,是一种具有典型历史文化特点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边屯文化  形成  发展  特征
    我在2008年4月丽江文化研讨会上的论文中明确提出“灵海沧阳,太华名郡”,既是永胜文化的主题坐标,又是永胜的地方名片,永胜的主体文化是“边屯文化”。这里就谈谈“边屯文化”。
    边屯文化是政府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产物,是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土司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和周边各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屯戍边文化特点的文化现象。
    永胜县是以汉民族和汉文化为主体的县份,我们讲边屯文化就以永胜县为例。
    一、 边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汉代以后历代王朝在实行军事征服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随即实行屯兵戍守,以期稳定和巩固其对云南地区的统治。为了解决军食给养,以组织戍守士兵开垦田地,就地屯种,从事农业生产以求自给,或募民屯垦以供军食。这种屯种养兵的措施,史称“屯田”。但西汉和蜀汉时期云南的屯田规模较小,随兴随废,大规模屯垦,则始于元而盛于明。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故又称“边屯”,边屯文化随之应运而生。
    元代在云南组织军民屯田生产,始于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是元代较早实行屯边的行省。《元史·兵志·屯田》载有“云南行省所辖军民屯田一十二处”,即:威楚提举司屯田,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军民屯,鹤庆路军民屯田,武定路总管府军屯,威楚路军民屯田,中庆路军民屯田,曲靖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军民屯田,乌撒宣慰司军民屯田,临安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军民屯田,梁千户翼军屯,罗罗斯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军民屯田,乌蒙等处屯田总管府军屯。按今天的地区分划,其分布情况是:滇中有中庆(今昆明)、威楚(今楚雄)、武定、澂江、新兴(今玉溪)等处;滇东有曲靖、仁德(今寻甸)等处;滇南有临安(今建水);滇西有大理、永昌(今保山)、腾冲等处;滇东北有乌蒙(今昭通)、乌撒(今贵州威宁)、东川等处;滇西北有鹤庆、罗罗斯(今四川西昌地区)等处。从这十二处军民屯田地点看来,元代在云南的军民屯田已遍及云南的整个靠内地区,而又比较集中地分布在舍利畏起义的滇中、滇东一带。统计元代的军民屯屯户,军屯为爨僰军3217户和畏吾儿及汉军5700人;民屯为云南各族边民15052户。总计屯田数为140156亩。民屯户数大于军屯户数四五倍,反映了元代云南屯田是以民屯为基础。据《明实录·洪武实录》载:“自元世祖至今,百有余年,屡经兵燹,图籍不存,兵数无从稽考。”“元末土田,多为僧道及豪右隐占”,这当是元代云南屯田衰败的主要原因。至于元朝末年,北胜府知府高斌祥以下千户之数组建的小吉都兵寨,则属于土练屯戍,不在上述之列。
    明太祖朱元璋在统一全国之前,在攻城掠地过程中就已在占领地区实行过屯田,统一全国后,也以屯田作为增加军事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重要措施。《明史·兵志》说:“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明王朝拥有庞大的武装,军队中实行世袭的“军户”和“军籍”制。这样众多的队伍,单靠财政收入是无法很好解决庞大军队的给养问题的。明王朝认真总结历代的屯田经验,加以改善,建立了一套“兵自为食”的卫所屯田制度,在各地推行。
    明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派名将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将军,统率30万大军挺进云南。结束了云南长期存在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祖国的版图和政令的统一,为后来明朝在云南设置承宣布政使司并推行“土流兼治”、“卫所制度”和“屯田制度”等一系列稳定边疆的措施打下了基础。明统治者在洪武至永乐年间曾大批地征调军队、组织民力在云南省各地大力开展屯田。
    万历《云南通志·兵食志》载有云南省都指挥使司所辖卫、御、所三十六,其分布是:云南左卫,云南右卫,云南中卫,云南前卫、云南后卫,广南卫,宜良守御千户所,安宁守御千户所,易门守御千户所,杨林守御千户所,云南十八寨守御千户所,武定守御千户所,木密守御千户所,凤梧守御千户所,曲靖卫,马隆守御千户所,平夷卫,越州卫,六凉卫,临安卫,通海卫,新安守御千户所,楚雄卫,定远守御千户所,姚安卫,中屯千户所,大理卫,鹤庆御,洱海卫,大罗卫,蒙化卫,景东卫,澜沧卫(今永胜县),永昌卫,永平御,腾冲卫。这三十六卫所分布于内地区的平坝区,若按相连的府州来划片,大体是云南、澂江、广西三府为一片,曲靖、寻甸、武定三府为一片,楚雄、姚安、蒙化、景东四府为一片,大理、鹤庆两府及北胜州(今永胜县)为一片,临安府为一片,永昌府及腾越州为一片。全省除丽江、永宁、镇沅、元江、广南、乌蒙、东川等府与边境的御夷府、州以及土司区域未设卫所外,整个靠内地区各府的平坝都有卫所的屯田,军屯人数约33万人(包括族军、屯军、舍丁、军余),军屯田土面积1320642亩(包括职田、屯田)。当时布政司所掌握的全省在籍官民田为1788450亩余,加上军屯及职田土数,则全省耕地总面积为3109092亩余,军屯田土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2%。明代卫所屯田规模之大,远非元代的军民屯田所能比拟。
    正如《云南简史》中所说,屯田制在云南的推行招来了四、五十万汉族劳动人民,他们对云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以前,云南境内的汉族大都融合于少数民族之中。明代在云南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先后迁来云南的汉族人口总数远远超过当时云南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代与当地少数民族朝夕相处,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共同生活和斗争,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拓了西南边疆。
    边屯文化就是在历代王朝尤其是明代实施屯田制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云南屯田卫所文化就是边屯文化,永胜的边屯文化则有其特殊个性。
    二、“洪武调卫”开创永胜边屯文化格局
    永胜的边屯文化是在实施屯田制的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积淀 形成的,环境和时代是边屯文化形成的基本要素。
    永胜地处滇西北中部,地理位置上有其特殊性。《永北府志卷之一》载:永郡在金沙江外,界接吐番。三面临江,千峰绕郭,郡治在焉。南连宾(川)邓(川),北拒番彝,东至元谋(又作东界盐源),西通鹤(庆)丽(江),作大理之藩篱,引控诸土司;为姚(安)武(定)之屏蔽,地交乎滇蜀。人杂汉夷,边陲重地。有“扼要拊背”之势,宛然天险。是四川入云南的重要门户,被称为云南“北门”、“入云南之门”、“北国胜门”,冷兵器时代,是兵家必争之地。唐宋以来,这里便是南诏、大理国的军事前卫,派有重兵镇守。境内虽无重大战事,社会秩序较好,人民生活稳定,但境外经常发生战事,当地驻军和土司武装随时奉调出去征战。
    洪武十五年三月,傅友德率定远侯王弼进北胜,世守高氏内附;同年秋,元平章高生与云南元右丞普彦笃啸聚松川(今鹤庆松桂)佛光寨复叛。十六年二月,傅友德自七星关回军大理,平蒙化,克邓川、破佛光寨,并率部将、指挥使郭英再次进兵北胜,追擒高生。傅友德两次进北胜,对北胜军事、人文地理,自然环境有了较为全面深透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与沐英交过底,为后来置卫屯戍打下基础,并留下大批兵马屯垦实边。十七年又送屯军家属数千定居鹤庆,其中一部分来到永胜。同年,实行“改土设流”,降北胜府为北胜州,设流官知州,世守高氏为土知州,章氏为土州同,并在原善巨郡、成纪镇旧址兴建北胜州城(此城毁于1515年大地震,现列为国家级地震遗址)。
    由于各地土酋初归,蛮性难抑,反叛事件时有发生,朝廷随时调兵征战平乱。十七年十二月,丽江宝山州土官生拗叛乱;十八年丽江宝山州土官剌密如吉复叛;二十年剑川州土官知州杨奴叛乱。这三次叛乱,由丽江土知府木得随从大理卫李指挥收捕平乱。当时,沐英就提出在北胜设卫之议。
    二十四年八月,云南布政使张枕奏:维摩、云龙、永宁、蒗蕖、越、顺等州蛮民顽恶,不遵政教,宜置兵戍守以控制之。接着上报:蛮民习俗,自昔与中国不同,为政者羁縻之可也。二十五年九月,西番酋长卜八如甲与拓榆水寨头目刺塔等叛乱,从永宁攻至蒗蕖,即将进取北胜。沐英派都督冯诚统领丽江土知府木得之子木初、北胜土知州高策及北胜土州同章观音奴率土司武装平乱,兵到蒗蕖白交山,捕获卜八如甲。二十六年十二月,四川盐井卫左所土司马氏贾哈喇和永宁摩梭洞西番反乱,攻至蒗蕖北胜一带。时黔宁王沐英已故,其长子沐春率都督何福征剿,木初、高策、章观音奴等率土酋武装从征。二十七年一月,贾哈喇等降服,乱平。二十七年三月,建昌打冲河、西宁堡土酋与云南摩梭洞合谋叛乱,攻占永宁,进至北胜与蒗蕖边境。沐春、沐晟与四川中军都督佥事徐凯以成都等卫兵力征剿,将其击败。
    基于如此紧迫态势,派重兵镇守滇西北,打破金沙江上游两岸土司称雄割据,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建立由中央王朝一统天下的制约机制,在北胜设卫之事已迫在眉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沐英之子沐春奉朝廷之命将驻省城的云南中卫移驻北胜州,置澜沧卫。二十九年,首任澜沧卫军民指挥使王佐率督本卫官军和所辖北胜、永宁、蒗蕖三州土司军民,在北胜州土城南构筑滇西北军事重镇澜沧卫城(今永胜县城),以作为新设立的澜沧卫官署和军队驻地。正式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
    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建置之初,权力较大,除管辖本卫官军,还管辖北胜、永宁、蒗蕖三州土司军民。明军常规编制每卫5600人,澜沧卫经调整后的编制为6500人,属于加强卫,实际人数已达万余人。编制和实际人数在不同年代有所变动,增减。
    至此,入主北胜的中原军民有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进云南时留滇的征南军,毛泽东祖先毛太华等人虽然在元末明初先入,但在这年就地从军,算在这一范围;陆续增调的征滇屯军;随后迁移来的屯户,共计15000余人,相当于北胜州土著民族总丁口数。他们之中军士又称军户,因随同前往的有军人,家属(称舍丁和军余,一人为伍,全家为军户)和民户。他们的原籍以湖广长沙府为主,其余是江西、江苏、南京等地。他们是永胜汉族的先民。他们的入主,从根本上改变了永胜的民族结构,开创了永胜文明史的新纪元,这一史实,民间统称为“洪武调卫”,至今妇孺皆知。
    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在建立卫所的同时,由卫所驻军负责,大规模进行包括“军屯”、“民屯”和“商屯”等形式的屯田制度。军屯所产生的效果则是生产足够的粮食,供给军队本身,就地生产,就地供给,减少了运输过程,减轻了国家和人民的负担。军队屯田耕战两不误,最终起到了强兵足食的作用。
    澜沧卫自明洪武二十八年设置,清康熙二十六年裁卫,以屯赋并入北胜州,共延续了二百九十二年。
    当时,由于“府卫相兼”、“军民交错”,使得大量的中原汉族屯戍永胜,并逐步成为永胜的主体民族。从内地迁入的汉民是手执兵器的军人,亦民亦兵,训练有素,能征善战,加之有中央王朝作为强大后盾。因此,外来汉民族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力量对比陡然发生改变,外来移民占据绝对优势。这种民族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相处的不同民族的血缘以及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永胜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叫“夷娘汉老子”,说的是永胜很多家庭都是汉族男子娶少数民族女子为妻繁衍下来的。从内地迁来的汉族军士大多是青壮年单身男子,在社会条件不允许他们返回原籍的情况下,就象毛太华娶施蛮女子一样,不少汉族男子只好娶当地少数民族女子为妻,繁衍生息,最终落籍永胜。这既是血缘的融合,也必然伴随文化的融合。还有云游之士寓居澜沧卫者,史书称为寓滇或流寓。寓居者多为博学多才的文化人和居士,他们与当时进入澜沧卫的军屯、民屯、商屯和当地官员、名流的结合,形成了开拓澜沧卫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原文化的传播者、开拓者。
    屯田制促进了澜沧卫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明初,遵奉明太祖提出的“足兵食,固边陲,扩耕地,兴水利,发兵源,广教化”的皇帝令实施屯田制后,至正德年间,屯田增至四万多亩,其中澜沧卫屯伍有军官职田6223.5亩(又名准俸田),士兵屯田有35539.16亩,年产夏粮1674.967石,秋粮10613.125石,确保卫军兵食自用。
    汉唐时期,中原文化就已传播到永胜,但发展缓慢。明军平定云南以后,在“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主”的方针推动下,学校教育也发展起来。云南府、州、县学普遍建立。明代同元代一样,各级政府设立的学校,称为儒学,并且都是建在政区治所。《明史·选举志》谓:“迄明,天下府州县卫所,皆建儒学”。学校,明代“学校有二:曰国学;曰府、州、县学”。清代,国学又称永北府儒学教授署:永北府儒学训导署:还有义学,为普及文化教育,培养人才铺平了道路。
    明末清初兴办儒学的同时,兴办了书院,相继成立了凤鸣书院,几山书舍,中川书院,鸿才书院等。书院与学校不同,学校主要是进行程式化教学,而书院里常有的是学者们的学术演讲与研究活动,教学同样是有的,但从形式到内容都较为灵活、丰富。北胜州政区卫所中还兴办了义学,东门馆、西门馆、南门馆、北门馆、北山馆、中洲馆、金官馆、期纳馆、金江馆、片角馆等十二馆;还有夷馆四处:他留馆、崀峨馆、永宁馆、蒗蕖馆,为永胜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兴起官办儒学、义学和民间办学的热潮,促成了民众学习文化的风气。
    明清两代,永胜在云南省和滇西北地区(包括丽江、怒江、迪庆)的文化教育方面创造了殿试进士第一、征辟神童第一、名列全国教科书为云南第一、孝义著述第一、高科名宦第一、王公府第授徒第一等六个第一。
    至民国,永胜经济、财税名列云南省一等县,以鱼米之乡、文化名邦享誉于世。1934年永胜中学问世,拉开了现代教育的序幕,永胜从此进入现代文化教育的新时期。
    目前,永胜是整个滇西北地区总人口和汉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是汉文化居于主导地位的地方。这是永胜在历史上的军事战略地位所决定的。边屯文化成为永胜主体文化有其客观必然性。
    三、土司与土司文化
    永胜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原始人类就开始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只不过当时处于原始社会,所创造的文化是粗犷的雏形的文化。秦汉时期,永胜是“君长以什数”,“椎结,耕田有邑聚”的邛都区域,已经有人口定居了。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开发西南,设立郡县,永胜属越嶲郡遂久县。至今,永胜建置沿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而汉民族以及汉文化的大量进入是明代以后的事,就是600多年,不足三分之一。土著民族、土司的历史长于汉族,为汉民族的边屯文化积淀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基础。讲边屯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土司文化为依托,必然联系土司与土司文化。
    土司是宋元明清时期在西北、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世袭的官职。“世领其土,世长其民”,即世世代代的在有限范围内统治人民。这种制度就叫土司制度。土司的地位和作用,丽江古城木府中的一副对联表达得恰如其分:“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
    明初在云南采取“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的方针,同时在一些地区(北胜是其中之一)实行“土流兼治”、“府卫参设”。
    永胜、华坪土司,其来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两宋及以前即为本地民族酋长,早已形成封建统治阶级,如北胜土知州(包括永胜、华坪大部地区)高氏,为大理国主高升泰之后;顺州土州同,为唐宋时牛赕酋长之裔,世代相传,直至民国。一种是元代以后,为皇朝效劳有功,裂土分治的;如章吉帖木儿,原为丽江木氏武弁,随忽必烈征大理立功,将高氏领地划给部分,成了世袭土司。但是,到了清初,章氏随官兵出征,畏怯不前,而所属土弁李苴又屡立“战功”,于是又将章土司领地割一部分给李氏世袭,即羊坪土千总。
       永宁土知府:古名楼头赕,又名答蓝么梭域,阿土司之祖泥月乌平定吐蕃,遂居其地。唐属南诏蒙氏,后为么摩蛮所居,旋即恢复。宋属大理段氏。元世祖忽必烈驻日月和即此;宪宗三年内附;至元十四年始置为答蓝管民官;十六年改置永宁州,属北胜府。明洪武二十九年改属澜沧卫。清康熙三十七年,升北胜州为永北府,改永宁府同知为永北府同知,以永宁土知府属永北府管辖。
    蒗蕖土知州:原地名罗共、罗落,摩西蛮居之。元至元九年(1272年),阿的内附,置为蒗蕖州。明洪武中投城,仍授土知州职,正统间属澜沧卫;后属永北府。
    这里,我们着重讲讲北胜世守高氏。打开云南、永胜的地方史志,关于高氏在云南和永胜土司统治的记载比比皆是。高氏在永胜的历史长于在云南其它地方的历史。
    高氏源远流长,是一个在云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家族。据永胜、姚安、鹤庆等地高氏家谱记载,蜀汉时的越巂郡守高定为一世祖,祖籍江西吉安庐陵县井岗村。
    高氏始祖高定汉代即已移居云南,可谓源远流长,但真正发迹于永胜是南诏后期时为善巨郡守的高方,崛起于大理国时的高智升。方国瑜先生在《高氏世袭事迹》中称:“高氏发迹于北胜,治理其地不始于泰慧。惟高氏为相国,后命泰慧镇守耳。高氏居北胜至今已逾千载,尤有高姓为豪门。”《南诏野史》等古籍载明,高方为善巨郡郡守,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助段思平开创大理国,次年国主段思平封董伽罗为相国,高方为岳侯,并分封善巨、巨桥(昆明)等云南八府四郡成为高氏世袭领地。高氏即为大理国权臣、世袭布燮(丞相)之职。也记述了高智升为岳侯高方之后裔。方国瑜、林超民两位史家根据有关史籍记载、年代推算,以及当时起名用字的习惯,均认为高方当是家谱记载的二十四世祖高君辅。故此,高氏统治永胜从高方算起,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大理相国高智升派其孙高泰慧(又作大惠,高升泰第四子,授演习职,一级大军将),在善巨郡置成纪镇(大理国四大军事重镇之一)率重兵镇守,高氏世居北胜由此始,历宋元明清民国数朝代,直至民国后期彻底废除土司统治,末代土司高长钦为第六十世,长达千余年。因此,研究永胜历史文化,离不开土司和土司文化,特别是高氏家族的历史文化。
    对于汉文化在云南以及永胜更早的传播,高氏家族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氏从江西移居云南,虽然一度被当地少数民族同化,但一直视中原文化为正统。
    据永胜县志载,南诏后期的善巨郡、大理国时的成纪镇、元末的小吉都兵寨、明末清初的他留城,以及传播宗教文化的马伍寺、元化寺、白马寺、皇经宝塔等均由世守高氏所为。公元1103年,被称为高氏三雄之一,曾经分守滇西,并担任过大理国宰相的高泰运奉命前往宋朝国都开封求取佛经及汉文典籍,取回佛经、汉文典籍69家,药书62种,史称崇信三宝。这些典籍在大理国的传播大大加速了汉文化在云南大理国境内的推广。现在永胜灵源观音寺,初建时即北胜世守高氏的家寺,其中有名的落款为唐吴道子笔的观音像即为永胜高氏第34世族人高多罗生所刻。现存鸡足山迦叶寺的“常住田碑”为北胜高氏47至50世祖孙四代知府所立。碑文也载明建寺檀越(大施主)为北胜高氏,在明正德年间知州高秦与僧圆成在鸡足山建铜瓦殿传灯寺,鸡足山方丈接到峨眉山方丈的飞鸽传书将南岳衡山运来两尊铜墙铁壁佛像转赠鸡足山传灯寺,已派两位师太专程运来。只因运送铜佛像的师太在永胜他留山遭受大地震遇难现时成为后来的他留大德寺及铜佛像来历之说。为什么他留坟林是少数民族墓葬,而其外在形式全部是汉文化,同样可以从高氏对汉文化的推崇,高氏与他留人的关系,以及高氏50世土司高斗光留在他留山的众多文化遗迹中得到合理解释。
    综观云南及永胜高氏家族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说,一部高氏家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族的融合史。
    永胜高氏经历了一个汉族被夷化,夷人又被汉化的历史过程。民族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相处的不同民族的血缘以及文化相融合的过程。
    四、边屯文化的主要特征
    由于永胜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史称民族大迁徙的走廊,在历史长河的淘冶与积淀中,孕育了永胜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赋予了共存相容,兼收并蓄的多元复合的文化结构。各民族在各方面都还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多元复合文化的现实基础。
    (一)永胜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是地域文化发展的高度连续性。由于地理位置上的边缘化,长期以来远离中央政权,使得永胜对外界重大社会变革的冲击具有一种独有的缓冲力,历史上各种重大变革对永胜的影响都是缓慢的、渐进式的。因而,在文化的发展轨迹上始终存在着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并且具备了相当明显的连续性。
    二是地域文化的二元性。永胜是多民族杂居地,各种土著民族千百年来始终保持了旺盛的、连绵不绝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各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群(土著文化)。从历史发展进程和汉文化传播脉络看,永胜汉族边屯文化与相对独立的少数民族文化群落同生共存,共同繁荣的现状,构成了永胜地域文化的二元性。
    三是多民族杂居的文化多元性。永胜世居的主要民族有汉族、傈僳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回族、普米族、傣族、藏族、苗族、壮族等10多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明朝的“洪武调卫”来的汉族逐步成为永胜的主体民族,他们在政治上与当地土司相互依存,在生活上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结缘,在文化上相互交融互汇。六百多年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逐步形成了这种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土司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和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屯戍边历史文化特点的主体文化——边屯文化。
    (二)边屯文化的多元复合性
    在永胜,很多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的同时,汉族的不少文化习俗中又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如汉族方言说谢谢你,叫难为你,这个说法与大理白族语说谢谢你竟然分毫不差。姚安的一种原生态歌唱坝子腔,其唱腔音调与永胜农村对曲子也十分接近。永胜民居建筑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门窗木雕,屋背波势,半圆形哨角,与丽江、大理、姚安的建筑风格也如出一辙。白族放阴的经过,与永胜汉族民间的习俗一模一样。又如永胜汉族喜欢食用的饵块,与有名的他留饵块、他留粑粑只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名称而已。诸如此类,反映的都是多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边屯文化在其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因文化交流的需要,一般都具有多元的色彩,都显示出了文化融合的痕迹。也就是说,文化本身即具有开放性和调适性,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有将随着自身文化生存发展的需要产生一定的弹性适变。在这种变化过程中,文化的丰实表现出了一种两极的积累趋势:一方面是以本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产生向心力,形成一种对主体文化的凝聚与聚焦;另一方面则以主体文化为中心,产生发散力,形成一种对外来文化的吸蓄取纳以发展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文化内容。这种文化所产生的向心力与发散力的相互协调、吐故纳新是文化形态保持完整并不断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一。边屯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在对多元文化互渗互透,相辅而成,广采博收基础上的宽容与兼容。
    铺开多元文化结构之彩色图卷迎面扑来纳西、傈僳、彝、白、藏、普米等各民族风情与文化,相互交织,构筑了一处处异彩纷呈的亮丽风景。而这其中广泛汲取并富集周边各民族文化精华的边屯文化正在其中,在其它民族文化的映衬下更显耀眼。
    (三)边屯文化中的人文品牌
    1、毛氏文化。毛氏文化是永胜边屯文化的集中体现,既是永胜文化的鲜明个性,又是永胜独有的特质。我把毛氏文化囊括为四句话:红色品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永久。
    毛泽东的祖先毛太华是在元末明初从江西吉水县避乱西迁,先于“洪武调卫”的中原军士入主永胜,娶当地土著施蛮女王氏为妻,成家立业,是中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早期传播者。后因军功奉朝廷调遣,携妻和长子清一、四子清四内迁,成为韶山毛氏之始祖;留下次子清二、三子清三在澜沧卫继承军户,成为永胜毛氏之始祖。在韶山毛太华之二十世裔孙中出了个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世纪伟人毛泽东,韶山冲从此名扬天下。毛泽东是世纪伟人,千古伟人,他以无与伦比的杰出才华和彪炳千秋的历史地位确定了他是中国乃至世界永远注目的焦点之一。
    毛氏家族的传承经典和祖籍脉络独树一帜,如姓氏郡望,毛伯郑公这一支的郡望以西河郡最为古老和源远流长,永胜、韶山毛氏是毛伯(郑)的嫡系正宗。传承经典。“脱颖门第”、“注经世业”、“捧檄家声”,是毛氏家族的传承经典。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具有极为博大精深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其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开宗鼻祖毛伯起始至毛译东,延绵嗣续达百十代;历史跨度近三千年;其祖籍故里从“以国为氏”到河南原阳到浙江衢州到江西吉水到云南永胜再到湖南韶山,依次循进若干地方,成为中国家族最完整的世系之一。因此,毛泽东的家世披露于世,中华大地便掀起了毛泽东祖籍溯源热。把毛氏文化与旅游文化联系起来,开辟毛泽东祖籍故里黄金旅游线,可以发挥巨大的生产力作用,造福一方。
    2、他留文化。他留文化就属于边屯文化之列,堪称夷汉融合典范。
    他留人的祖先崇拜是族群崇拜,即祭祀开基先祖 360户伍,是边屯文化的一大标志。他留城堡毁于十九世纪中叶大理杜文秀起义的战事中。今六德营盘村他留城堡遗址及他留坟山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他留文化主要体现在:城堡遗址;堪称奇观的“彝汉融合结晶,隐射历史之谜”的坟山碑林;演译双系对偶婚姻制的青春棚;神职人员铎系和尼卜所能表达的宗教文化;带有原生文化特征的民风民俗等方面。
    3、村落文化
    “洪武调卫”及其前后移来的中原军民屯戍地称“屯伍”,其中三川称近屯,程海之南河谷的星湖、期纳、涛源、片角一线为远屯。卫辖千户所,千户所下辖百户伍,有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百户伍五十多个。随着人口的增长,有的一户发展到一村或数村。各卫所、屯伍以屯军为中心的村落,随着农业、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屯军首任长官姓名命名的村名、地名,从洪武延续至今,形成了中原汉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村落文化。这些村落中,大多数村民是屯伍军民的后代。由于各伍屯军民根据垦荒屯田任务又便于耕作,分散屯垦形成的。如三川坝村落只有少数依山而居,而大多数居住在田坝间,每个村落周围都是畦畦行行的农田,形成了“星罗棋布”的田园风光。夏秋时节,稻田里稻浪滚滚,随风起伏,星罗棋布的村庄像不沉的舟,一派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不少村落民居尽管近年来遭受现代经济文化的洗礼,已面目全非,但依然不失为边屯文化的见证。
    (四)多元复合文化
    民族融合最终是文化的融合,是进步的体现,是发展的结果。多元文化,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永胜边屯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多元文化,文化多样性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才使永胜边屯文化绵延不绝,千姿百态,推陈出新,丰富多彩。边屯文化本身就是多元复合文化,它包含包融着多元复合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各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伦理文化、语言文化、村落地名文化、谱牒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马帮文化、集市文化、永北骡马物资交流会形成的经贸文化等等。
    综观全世界千百年来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无不是文化融合与进步的历史,也是文化的借鉴、扬弃的历史。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是纯粹的本民族文化,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按照文化发展的自然生态规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会形成真正集大成的优秀文化。
    (五)其它。永胜还有蔚为壮观的国家级古地震遗址文化和以程海螺旋藻为代表的生物资源文化,都是永胜的个性特征。这些是生态文化、绿色文化,也是永胜的品牌。
    五、丽江文化中的边屯文化
    边屯文化与丽江文化的关系,跟永胜县与丽江市的关系一样,是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就行政区划而言,丽江的概念有二,一是大丽江,即原辖丽江、永胜、华坪、宁蒗四县的丽江地区,2003年后辖一区四县的丽江市;二是小丽江,专指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2003年撤地建成市时析置为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但人们依然贯称丽江,因古城区大研镇是市政府所在地。我们通常所说的丽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的指原丽江县,如讲丽江土知府木氏:一般指丽江市,如讲永胜在丽江的地位和作用,边屯文化与丽江文化的关系等。永胜踞南、华坪踞东、宁蒗踞北,都在金沙江东部,故称江东三县。千百年来,江东三县大都属永胜辖区。从民族角度看,丽江市是多民族杂居地,全市世居的民族永胜都有。以2005年末丽江人口看,全市总人口1132849人,其中永胜县38738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4.2%,汉族261876人,占全市汉族总人口的53.4%,占全县总人口的67.6%;永胜县少数民族人口125507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9%,占全县总人口的32.4%。民族比例说明文化格局和阵容,汉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可见边屯文化在丽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边屯文化是丽江区域文化格局和丽江文化有机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足轻重。丽江文化发展了可推动和促进永胜文化的兴旺和繁荣,发掘、开发、利用边屯文化,既能丰富和充实丽江文化,又为丽江文化繁荣昌盛增色生辉,增添活力。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互相辉映。边屯文化既是永胜的文化品牌,也是丽江的品牌。
    丽江市是名副其实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区域文化典范。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纳西族东巴文化、摩梭母系大家庭文化、小凉山彝族毕摩文化、永胜边屯文化、华坪花傈僳文化、丽江古城多元一体文化构成旅游文化的新格局:丽江的民族文化品牌,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在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中,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东巴文化研究会、摩梭文化研究会、彝学会、傈僳文化研究会等相继成立。边屯文化研究会也在酝酿中,行将填补空白,为五彩缤纷的丽江文化大观园中平添几分光泽。
    当然,边屯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文化体系,开始接受了工业文明的洗礼,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较浓的文化形式,它们赖以生存的载体正在逐渐消失,都在以很快的速度流失;文化人才队伍人才流失,缺乏相当数量的人才队伍,各种文化领域没有足够的坚守者;传统文化传承人员青黄不接,一部分乡土文化面临着末代传人去世后,相应的文化便随之消失的危险,如他留宗教文化传承者铎系正在消失。
    我们也要看到,永胜是一个边屯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县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建设文化大县,发展文化旅游,构建和谐永胜提供了强有力的历史文化支撑。
    边屯文化有着明显的优势,充满青春活力,可供我们在发展文化建设中汲取营养,搭建平台,着眼发展。但要形成政府、民间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给予扶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着力提升边屯文化品牌。
    我们坚信,在丽江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丽江文化研究会的引领下,在政府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提出的“文化立市”战略目标,不断深化对边屯文化的认识,加大对丽江边屯文化研究宣传,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力度。丽江边屯文化研究必将硕果累累,光彩夺目。边屯文化品牌,在丽江文化大观园中,必将重振雄风,与其它兄弟品牌一道,为推进丽江多元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打造丽江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丽江发挥积极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9415日于丽江古城,原载《丽江民族研究》第三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20117月,荣获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论坛杂志社优秀论文特等奖,并收入《党旗飘飘·优秀共产党人思想宝库》一书。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笑对晨光,迎来吉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