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品牌文献(三)边屯文化与毛氏文化的关系/简良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13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523

    主题

    3196

    帖子

    40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041034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4-8 09:5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简良开 于 2015-4-8 23:40 编辑

    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
    ——论永胜边屯文化与毛氏文化的关系
    简良开

    提要:本文解读了边屯文化与毛氏文化的关系,介绍了边屯文化的概念及其定位,边屯文化是云南的普遍现象,而永胜边与文化最具代表性,毛氏文化又是边屯文化的集中体现。据理据实论证:边屯文化是广义概念,大文化,“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毛氏文化“壁立千仞,独树一帜”。
    关键词:永胜边屯文化与毛氏文化的关系  概念定位  边屯文化的普遍性、代表性、独有的个性

    2010821日,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莅临永胜毛家湾调研,给予高度评价并作出重要指示。两天后,丽江市委书记王君正就贯彻落实省长重要指示,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同年1226日,中国永胜•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在永胜县程海镇凤羽毛家湾村奠基,这一宏伟工程正式启动。边屯文化和毛氏文化已成为当今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众读者都想把二者关系弄个明白。
    其实,省市领导已讲得非常明确:边屯文化是个广义概念,是中国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综合体,大文化。它的形成是各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它不是单纯地域性和单一民族形式的文化,而是一个大融合的产物。边屯文化是云南省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而永胜是最早进行研究的。永胜边屯文化是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文化,其中毛氏文化、他留文化等在全国都是独树一帜的。永胜边屯文化以毛氏文化为代表,其闪光点就是边屯文化与毛氏文化的有机结合。⑴
    据此,我们对边屯文化与毛氏文化的关系概括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独树一帜”。下面就作一解读。

    一、边屯文化概念及其定位
    简单地说,历代王朝尤其是明朝在边疆实施屯田制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屯田卫所文化就是边屯文化。
    我们针对明代开创的格局,把永胜边屯文化概念表述为——
    明朝的“洪武调卫”来的汉族逐步成为永胜的主体民族,他们在政治上与当地土司相互依存,在生活上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结缘,在文化上相互交融互汇。六百多年来,无论官方或是民间,逐步形成了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融合本地和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事屯驻为特点的主体文化——边屯文化。这是永胜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⑵
    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反复斟酌,随后对“边屯文化”下的定义是:
    边屯文化是政府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产物,是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土司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和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屯戍边特点的文化现象。⑶
    这个定义说明:① “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是边屯文化产生的根本前提,这一政策只有政府(中央政府即朝廷)才能制定和实施。是国家稳定边疆、巩固边疆、促进民族发展和融合,推进边疆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国策,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意义深远⑷。②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核心”是关键词。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也是云南的主体文化。③以边地土司文化为依托。土著民族、土司的历史长于汉族,为汉民族的边屯文化积淀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基础。④融汇当地和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重在“融汇”,是融合、汇集的统称。⑤又具有典型的军屯戍边特点的文化现象。这句话突出特征、典型性和代表性。边屯主要特征是“屯”,首先是军屯,以军屯为主,其次是民屯,再次是商屯。⑥时代和环境是边屯文化形成的基本要素。我认为这是较为完整科学的定义,每层意思都是特指的,不可或缺。
    边屯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屯文化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其内涵就是以国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
    国学,是“西学东渐”之后,针对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而提出来的名词。《四库全书》把国学分成经、史、子、集四部,简言之,国学,中国之学,主要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⑸。或者说,国学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⑹。
    中国文化悠悠五千年,深邃且广大,有四书五经、周易老庄,有史记汉书、唐诗宋词,还有元曲杂剧、红楼水浒……各类经典著作数不胜数。而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整个中华文化最至关重要的,是贯穿于内的传统精神!
    这种深厚的精神内蕴,历经千年风霜的磨砺,不仅见证过民族的鼎盛,也经受过民族的苦难。千百年来的风雨共济,使得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理想、价值伦常、行为举止、风格气质都独具魅力,深深植根于炎黄子孙骨髓之中。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边屯文化的内核。国学精神高扬,文明自然灿烂辉煌;国学精神衰萎,文明就会凋谢飘零。
    有人问:边屯文化的实质是什么?在此引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言作回答:“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⑺边屯文化是稳定边疆,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动力。
    二、边屯文化是云南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多民族省份,汉文化的进入和传播确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族融合最终是文化的融合,是进步的体现,发展的结果。
    (一)边屯最早始于庄蹻入滇
    庄蹻是楚国人,其活动年代大约是公元前四世纪末至三世纪初。云南和内地自古都有着经济文化的联系,而云南和内地建立直接的政治联系却是从庄蹻入滇开始的。在中国历史上,庄蹻是内地第一个开发西南边疆的伟大历史人物。他把楚国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了滇池地区,加速了滇池地区的社会发展,从政治上、经济上为秦汉时期在云南设置郡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灿烂的古代“滇”文化,是中华民族辉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滇”文化的最早渊源,就从庄蹻入滇开始。⑻
    (二)正规屯田制兴于元
    屯田制渊源于西汉,它是汉朝在北方边境地区推行的一种“耕战结合”的制度。汉代以后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在实行军事征服之后,随即实行屯兵戍守,以稳定和巩固其统治。为了解决军食给养问题,各级军事机构组织戍守士兵开垦田地,就地屯种,事农以求自给,或募民屯垦以足军供。这种屯种养兵的措施,史称“屯田”。但西汉和蜀汉时期云南的屯田规模较小,随兴随废,大规模屯垦则始于元而盛于明。
    元代在云南组织军民屯田生产,始于至元十二年至延祐三年止(公元1275——1316年),是元代较早实行屯边的行省,云南行省所辖军民屯一十二处。即:威楚提举司屯田,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军民屯,鹤庆路军民屯田,武定路总管府军屯,威楚路军民屯田,中庆路军民屯田,曲靖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军民屯田,乌撒宣慰司军民屯田,临安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军民屯田,梁千户翼军屯,罗罗斯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军民屯田,乌蒙等处屯田总管府军屯。按今天的地区分划,其分布情况是:滇中有中庆(今昆明)、威楚(今楚雄)、武定、?江、新兴(今玉溪)等处;滇东有曲靖、仁德(今寻甸)等处;滇南有临安(今建水);滇西有大理、永昌(今保山)、腾冲等处;滇东北有乌蒙(今昭通)、乌撒(今贵州威宁)、东川等处;滇西北有鹤庆、罗罗斯(今四川西昌地区)等处。从这十二处军民屯田地点看来,元代在云南的军民屯田已遍及云南的整个靠内地区,而又比较集中地分布在舍利畏起义的滇中、滇东一带。统计元代的军民屯屯户,军屯为爨僰军3217户和畏吾儿及汉军5700人;民屯为云南各族边民15052户。总计屯田数为140156亩。民屯户数大于军屯户数四五倍,反映了元代云南屯田是以民屯为基础。据《明实录·洪武实录》载:“自元世祖至今,百有余年,屡经兵燹,图籍不存,兵数无从稽考。”“元末土田,多为僧道及豪右隐占”,这当是元代云南屯田衰败的主要原因。
    (三)明代开创边屯新格局
    明代,朱元璋在统一全国之前,在攻城略地过程中就已在占领地区实行过屯田,统一全国后,也以屯田作为增加军事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重要措施。明王朝认真总结历代的屯田经验,加以改善,建立了一套“兵自为食”的卫所屯田制度,在各地推行。明政府对军屯制称之为“足兵食、固边陲、扩耕地、兴水利、发兵源,广教化”。在明代前期,上述要求已有明显的成效,是不可磨灭的史实。明统治者从洪武到永乐年间曾大批地征调军队、组织民力在云南省各地大力开展屯田,发挥了卫所军屯田守边的应有作用,并促进了云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发展。
    军屯按参加屯田人数的不同,又分为“正军屯”和“军赋屯田”。“军屯则领之卫所”,是内地和边境驻军的屯垦田地。
    明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明王朝对云南用兵,结束了云南长期存在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祖国的版图和政令的统一,为后来明朝在云南设置承宣布政使司并推行“土流兼治”、“卫所制度”和“屯田制度”等一系列稳定边疆的措施打下了基础。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云南都指挥使司(简称云南都司),隶属右军都督,听命于兵部,是云南平时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据明万历〈云南通志〉记载,云南共有卫二十处,云南都司直属守御千户所八处,分隶各卫的守御千户所八处,各按设置时间顺序排列是:
    云南左卫、云南右卫、云南中卫、云南前卫、云南后卫、永昌(今保山)卫、楚雄卫、大理卫、曲靖卫、平夷(今富源)卫、越州卫、蒙化(今巍山)卫、景东卫、临安卫、澜沧卫(今永胜县)、广南卫、六凉卫、腾冲卫、洱海卫、大罗(在今宾川)卫。
    木密(在寻甸)守御千户所; 通海御;鹤庆御;姚安千户所;
    宜良守御千户所;安宁守御千户所;易门守御千户所;杨林守御千户所;定远(今牟定)守御千户所;中屯(在大姚县)千户所; 永平御;马隆(龙)守御千户所; 新安(在蒙自县)守御千户所;云南十八寨(在今弥勒县)守御千户所;凤梧(在今寻甸)守御千户所;武定守御千户所。
    这三十六卫御所,分布于靠内地区的平坝区,“卫、御、所东西星立,此不惟开疆辟土,垂示远略,其镇压周密,殆雄视百蛮也。”⑼若按相连的府州来划片,大体是云南、?江、广西三府为一片,曲靖、寻甸、武定三府为一片,楚雄、姚安、蒙化、景东四府为一片,大理、鹤庆两府及北胜州(今永胜县)为一片,临安府为一片,永昌府及腾越州为一片。全省除丽江、永宁、镇沅、元江、广南、乌蒙、东川等府与边境的御夷府、州以及土司区域未设卫所外,整个靠内地区各府的平坝都有卫所的屯田,明代卫所屯田规模之大,远非元代的军民屯田所能比拟。
    万历《云南通志•兵食志》载有军屯人数约33万人(包括旗军、屯军、舍丁、军余),军屯田土面积1320642亩(包括职田、屯田)。当时布政司所掌握的全省在籍官民田为1788450亩余,加上军屯及职田土数,则全省耕地总面积为3109092亩余,军屯田土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2%。
    明王朝在实施军屯的同时,还广泛地发展“民屯”。“民屯”是军屯的一种补充形式。早在公元1384年,“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明统治者就把内地的汉族富家大室移来云南居住;公元1387年又规定湖广常德、辰州二府“民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往屯云南”。这些都是移民实边屯田的措施。
    “民屯”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凡移民垦田,招募流民或罪徙者垦种皆称为“民屯”,归所属州、县管理;另一类是所谓的商屯。明代中期主要是“商屯”。
    当时,盐由国家统管,商人要持“盐引”方能买卖。国家招募投标,让商人把一定数量的粮食交纳到指定的边地军队粮仓,换取官府国营盐场或盐井的“盐引”(即提盐单),这样得到的盐才能自由贩卖。商人为获取高额利润,就以少量本钱招募内地贫苦无地农民,到边疆地区开荒屯垦,用生产出来的粮食就地交纳军队粮仓,换取盐引。这样,云南各地出现了一批“商屯”。
    随着屯田制的推行,中原汉民大规模入主云南,边屯文化随之应运而生,成为云南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正如《云南简史》所说:“屯田制在云南的推行招来了四五十万汉族劳动人民,他们对云南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⑽
    其实屯田制已延续到当代,在西双版纳有东风、黎明、勐养、橄榄坝、勐腊、勐醒、勐满、勐捧等农场;德宏州有畹町遮放、陇川等农场,就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将内地知识青年安置到边疆建立农垦基地“知青农场”,实际上属民屯形式。这样,边屯几乎遍及云南全省。
    历朝历代特别是明初迁移来的中原汉族军民与边地各种民族相处融合,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淘冶与积淀,孕育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赋予了共存相容,兼收并蓄,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边屯文化基础。
    其他省份也有屯垦,如贵州、四川及东北、西北边陲亦然,不仅历史上有相当的屯田,而且当代也有,规模也不小。如东北的齐齐哈尔就是闻名遐迩的边屯之乡。后来又建有北大荒军垦基地,再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大荒和新疆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宏壮观的大军屯。那些地方的文化亦是边屯文化,说明边屯文化不仅是云南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而且其它相关省份也有的文化现象。边屯文化的确是个广义概念,是大文化,它不是单纯地域性和单一民族形式的文化,而是一个大融合的产物。边屯文化具有广博的包容性和涵盖性,地域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文化表现形式的多元性皆囊括其中。它能作为涵盖多元文化的主线,把异彩纷呈的文化“珍珠”串连起来,故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三、永胜边屯文化最具代表性
    永胜地处滇西北中部,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冲,三面环江,北靠绵绵凉山,境内有波光潋滟的程海,物产丰富的坝子,因而开发甚早。从县境内出土的早期铜鼓及大量青铜兵器推断,早在西汉以前,这里就已获得了相当的发展, 汉唐时期,中原文化就已传播到永胜,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世守高氏为云南传播中原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始祖高定,祖籍江西吉州庐陵县井冈村,蜀汉时任越嶲郡守,曾与诸葛亮交锋;其24世裔高方为善巨郡守,助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封为岳侯,云南八府四郡为其世袭领地;元代,高氏41世、北胜知府高斌祥兴建北胜府衙,同时组织亲军建小吉都兵寨,一开土司屯戍之先河;其49世高承祖将其亲军移驻营盘,为创建他留文化奠定先基,随后世守高斗光建他留城堡并为他留人定名,为他留文化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澜沧卫(今永胜县)是云南三十六卫御所中的二十卫之一。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朝廷调云南中卫于北胜州,置澜沧卫。在那一时期进入永胜“寓兵于农,屯民实边”的中原汉族军民共约一万五千余人。他们的入主,从根本上改变了永胜的民族结构,开创了永胜文明史的新纪元,这一史实,民间统称为“洪武调卫”,至今妇孺皆知。澜沧卫城及其所置卫所屯伍当年命名并延续至今的地名村名便是载体。
    ——多民族杂居县,永胜世居的少数民族有傈僳、彝、纳西、白、回族、普米、傣、藏、苗、壮等10余种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边屯文化的普遍性即共性永胜都具备,因而最具代表性。
    永胜最早进行边屯文化研究,本土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思考并着手这一课题,本世纪初恢复重后的永胜毛氏宗祠内就有“边屯文化陈列室”的牌子,“永胜率先打出中国边屯文化大旗”。⑾
    永胜自洪武十五年归入大明版图后,在“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主”的方针推动下,学校教育也发展起来。清代,国学又称永北府儒学教授署:永北府儒学训导署:还有义学,为普及文化教育,培养人才铺平了道路。
    明末清初兴办儒学的同时,兴办了书院、泮池,北胜州政区卫所中还兴办了义学,东门馆、西门馆、南门馆、北门馆、北山馆、中洲馆、金官馆、期纳馆、金江馆、片角馆等十二馆;还有夷馆四处:他留馆、崀峨馆、永宁馆、蒗蕖馆,为永胜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兴起官办儒学、义学和民间办学的热潮,促成了民众学习文化的风气。
    明清两代,永胜在云南省和滇西北地区(包括丽江、怒江、迪庆)的文化教育方面创造了殿试进士第一、征辟神童第一、名列全国教科书为云南第一、孝义著述第一、高科名宦第一、王公府第授徒第一等六个第一。
    永胜人世世代代饱受国学教养和熏陶,运用于精神和物质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各民族尤其是汉民族在教育文化,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行为举止、语言词汇、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衣着服饰、民居建筑等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以国学为核心的中原传统文化,而以文化名邦享誉滇西北。
    崇文尚义成为永胜人文主题。经过数百年的民族大融和,崇尚文化逐渐成为永胜人精神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永胜各地,以诗、书、画、联为代表的汉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保存了数百年的优良传统,以民歌、舞蹈、传说、小调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对文化的推崇逐渐成为永胜人最典型的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在永胜,作为文化人象征的诗人、书画家、毕摩、东巴、阿訇、铎系等乡村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在民间一直深受人们的尊崇,他们在各种生产生活中享受到了优厚的待遇,从而形成了永胜民众对文化的向往与亲近。
    如今,在永胜,不论贫富,无论官民,也无论是有知识,还是没文化,每家都要有一间象征尚文精神的书房,供子女读书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养心才能明智,读书才能识礼”早已成了永胜人崇文尚义的准则了。
    四、永胜边屯文化特色
    展现永胜边屯文化个性特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毛氏文化。
    永胜是毛泽东祖先毛太华生活并留下后裔的地方,享有太华盛名并以毛氏文化品牌为主题坐标的地方。“灵海沧阳,太华名郡”,既是永胜文化的主题坐标,又是永胜的名片。毛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值得探究的部分,是边屯文化中十分绚丽的篇章,在这个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时代,我们要继承创新民族精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开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而言,都具有十分特殊的个性和非常深远的意义。所以说,毛氏文化是永胜边屯文化的集中体现,既是永胜文化的鲜明个性,又是永胜独有的特质。
    (二)他留文化。
    他留远祖系施蛮之一游牧部落,元时由北胜世守、知府高斌祥将其集中起来,以下千户360户伍之数组建成一支常备武装“亲军”,驻小吉都兵寨(今永北镇灵源箐口原机械厂一片是其遗址)。他鲁苏成为土司的常备武装土练,明初参与构筑北胜州城和澜沧卫城,从那起就开始与汉人相处融合,接受、吸纳汉文化。
    明万历年间,世守高氏将这支土练整体移驻他留山(时营盘),与朝廷左营步战守兵一道驻守,实行屯垦,数年后化为农桑。这是他留人的祖先崇拜是族群崇拜,每年六月二十四粑粑节的来历。
    至明末清初,世守高氏将营盘扩建为城堡,将他鲁苏定名为他留人,“他留”一名正式载入史册。他留人长期与汉民族相处,融合,接受使用汉文化,发挥土著文化优势,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他留文化主要体现在:城堡遗址;堪称奇观的“彝汉融合结晶,隐射历史之谜”的坟山碑林;演绎双系对偶婚姻制的青春棚;神职人员铎系和尼卜所能表达的宗教文化;带有原生文化特征的民风民俗等方面。
    (三)边屯村落地名
    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按照明王朝关于设立卫所屯伍制度的规定,在城内外置有相应官署,实施屯垦,设置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千户所设正副千户(长),每千户辖十百户所,百户称百户伍,每百户辖二总旗十小旗,每小旗辖十户伍。当年以屯伍首任长官姓氏和军事设施命名的地名、村名。因毛泽东祖先毛太华百户早于“洪武调卫”称“毛家湾”外,随后置的屯伍皆以官、场、马、所、营、伍、驿、铺、堡等称谓。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澜沧卫的屯伍名不称“ⅹ屯”,也极少称“ⅹ伍”,而是以“ⅹ官”通称,这些地名村名延续至今。大略排列如下:
    左所村、前所村,右所村、中所村;骑兵驻地有前、后马军村,军和村、马伍村;驯养军马的有东、西马场;高选伍--高官村;杨资乾伍--讹名袁官;周甫伍--周官;梁从仁伍--梁官;段锦伍--段官;谭相上下伍--谭官;邵勇伍—邵官;金鸣时伍--金官;沈国佐伍—沈官;汤诏伍—汤官;唐兆伍—唐官;过仁伍--过营;张象伍—张官;顶朝鸣伍--顶官;顾国英上下伍--顾官;芮宦伍--芮官;王三锡伍—王官;李时伍—李官,孙元臣伍--讹名松官;杨武烈伍--杨伍,又名杨百户村;吴汉卿伍--吴官;冯敏功伍--冯官;陈君禄伍--陈官;包相伍--包官;陈谊伍--陈官,讹名陈广;彭延伍--彭官;翁永年伍--翁官;季瑞林伍--季官;周汝南伍--周伍;王世烈上下伍--王官营;满龙伍--满官;聂宗伍--聂官;文畅伍--文官;赵金伍--赵官;刘启伍--刘官;崇升伍--崇官;陶浚伍--旧名陶营,转音命名涛源。金沙江堡;澜沧驿;清水驿;演武场--大校场,小校场;海腰铺、秦家铺,等等。
    这些村名、地名,随着农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有的一户发展到一村或数村。从洪武延续至今,逐步形成了中原汉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村落地名文化。由于各伍屯军民根据垦荒屯田任务又便于耕作,分散屯垦。如三川坝村落只有少数依山而居,而大多数居住在田坝间,每个村落周围都是畦畦行行的农田,夏秋时节,稻田里稻浪滚滚,随风起伏,形成了星罗棋布的田园风光,一派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不少村落民居尽管近年来遭受现代经济文化的洗礼,已面目全非,但依然不失为边屯文化的见证。
    (四)永胜边屯文化缩影——清水古镇
    明清以来,由于朝廷官府政治军事的需要,在重要的道路站口和古渡设驿堡铺舍。其作用是:接待往来官军,解决夫马食宿;迅速传递军政文书;护送招待进京应试文武举人及朝考优拔贡;便利行商,保护行人安全。当时驿站设在城的为城驿,澜沧驿;在乡的则离城60里的交通要冲。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屯垦戍守,以经济效益及军事意义并重,在地处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的期纳坝子中段,两山夹峙的清水设驿站。以此为中心的期纳坝为重点置屯,称远屯。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置清水驿,在远屯区设有右、中、后三个千户所,并在清水驿之侧置冯相、冯升两个百户伍。
    明代以来,永胜汇中原多省文化于一地,清水逐步发展成了滇西北的“科甲之乡”。明清两朝,永胜金榜题名者,有进士8名,举人62名,贡生408名,而在永胜境内,金榜题名或仕途畅达、名声显赫者,又以清水为最:
    刘慥:清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四川顺庆府、重庆府、山东曹州府知府,镇杨道监司,福建按察使,河南、山西布政使,并署理巡抚职务。他诗文书法俱佳,有文《请免金课奏》载永胜新旧志书,现还能在县内找到他数量甚多的联对墨迹。他晚年负责主纂《永北府志》。
    黄恩锡: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授甘肃伯县知县,中卫县知县,朝廷礼部主事兼则例馆纂修等,参与制定典章制度。
    杨  嵘: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曾任广西武缘县知县和宾州同知,署理知府,文职五品官,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死于任上,其子无力归葬,后由其孙杨昙多方筹措得以扶柩还乡安葬;诗作有《张贞女》等。
    黄耀枢,道光壬午恩科(1822年)进士,曾任四川郫县和丰都县知县;福建省福清县、武平县和建安县知县;后入京城为国子监教授,文职四品官,为官颇有政声,人称“黄清天”。归乡后,主讲永北府“壶山书院”,传授中原文化;留下的文章诗作有,《汪氏捐资创修几山书舍记》、《张贞女》等。
    清水古镇还有不少的拔贡、恩贡、岁贡、副贡、举人、廪生和增生。明朝,还有阮嘉祥,明万历乙卯(1516)乡试经奎,历任四川潼州知州,陕西临洮少府,还有著名文人刘彬;清朝拔贡汪养度、黄伯颖和单镜;其他的文化名人还有刘思善、刘晟基、刘大英、刘裔彦、刘秉书、刘健运等。清代有“五子四教官”的家庭;民国时任过县长的还有王介眉、黄翰生等等。
    纵观清水四进士,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中进士后都在外地为官,并且从基层做起,根据政绩慢慢升迁;二是他们“做官都为民做主”,清政廉洁,颇有政声;三是告官回乡后,仍然为家乡的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发挥余热,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四是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诗词文集,成为子孙后代为人、为官的楷模。
    由于明清两朝清水文人辈出,清代曾经朝廷批准,在清水设“文道碑”,立碑后“武官到此下马、文官到此脱帽”。新中国成立后,清水的教育事业获得了更快发展,大中专毕业生数不胜数。前几年还出了一门四个大学生的家庭。
    明清时清水的物产经济曾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市场繁荣商贾云集,这里就是永胜向南过金江古渡,出大理、达保山、出使国外的必经站口。故永胜境内的很多“洋货”就是这一时期经清水流入。清水形成了一个商贸集镇,一条长达两公里的街道由南到北,贯通全村,街道两旁,铺面摩肩接踵,小巷曲折幽深,“四合五天井”、“三方一照壁”的“金包银”墙面封火山墙,雕刻精细,彩绘美观大方文雅的民居鳞次栉比。儒学、义学、私塾、官驿、官仓、寺庙齐备。现存的南阁楼、石拱门,残破的南北大照壁,被封起的铺台,幸存的三十余处明清古建筑,仍默默陈述着当年的繁华。民国时期,永北县政府在这里设镇。清末民国时,清水的手工业获得了更快的发展,有织布业主100多户,“染匠”十多户,造纸业主十多户(造草纸、绵纸),能染毛蓝、加水、扎花等多种工艺。当时清水产的小件土布以细密均匀、色泽光亮不脱色而名声很响,常供不应求。清水白豆腐、毛豆腐也成了过往客商首先想到的口福食品。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水明朝古建筑群”之一的瑞光寺。规模气势不凡。结构古朴严谨,建寺数百年“壁不染尘”,彩绘壁画鲜艳如初,相传是因有一“逼尘珠”埋于正殿之下所致,更使瑞光寺名声大振。明朝重臣钱邦芑(即大错和尚,传为明朝宰相)官场失意后,曾来此为僧三年后寓于鸡足山,其在此期间所写《寓瑞光寺》一诗,道尽其落魄时的心态。传说瑞光寺壁画为一印度和尚所绘(现有五幅佛教人物造像仍存),人物鸟兽栩栩如生,花草树木艳丽非凡。明清及民国时,来瑞光寺游玩的文人墨客,或陶醉于湖光山色,或迷离于寺庙氛围,兴趣所致,常即兴挥毫题诗于壁,你应我对,久而久之,形成远近闻名的“墙壁诗”。东岳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清水寺庙中的重要建筑之一,至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以道观为主的建筑群。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水文庙是清代在此办儒学之地,曾建有藏书楼。明清时,清水因寺庙多,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可与县城媲美。清水人的民间文娱活动多种多样,除特爱唱滇戏外,还可唱“花灯”、“调子”、“小调”等。明代以来均有“洞经”班子,特别是清代及民国时,这里有阵容整齐的洞经班子,流行的小调近二百首。洞经古乐长盛不衰。前些年,他们还组队到外县交流演出。清水古镇如同一个数十代同堂的大家庭,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朴雄浑、精美的古建筑群,古民居颇丰、人材辈出的文墨之地。现为永胜最大的自然村,全村4300多人,称为永胜边屯文化的缩影。
    (五)其它
    永胜还有蔚为壮观的国家级古地震遗址文化和以程海螺旋藻为代表的生物资源文化,都是永胜的个性特征。这些是生态文化、绿色文化,也是永胜的人文品牌。永胜不仅土地富饶,而且山川灵秀,有许多胜境奇观。如锦绣成林,奇蔬异卉的“东圃群芳”;窗开山色里,人坐水声中的“灵源胜境”;千村桑竹,万家烟树的“西关远眺”;堤畔人家总种荷,花香十里舞风多的“龙潭莲锦”;倒泻银河下峡流,天垂匹练落中洲的“秋霖瀑布”;碧海连天翠欲流,还讶晶宫宝炬浮的“程海渔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土林奇观”;明代杨状元留下千古名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金江古渡,等等。

    五、毛氏文化是永胜边屯文化的集中体现
    毛氏文化是永胜边屯文化的集中体现,既是永胜文化的鲜明个性,又是永胜独有的特质,堪称“壁立千仞,独树一帜”。
    (一)毛氏文化与国学。
    当今世界人们探索发掘毛泽东本人内涵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到博大精深的毛泽东家世及其宗族文化领域之中。
    毛氏文化是体现着优秀的民族精神、智慧、道德、品位的文化。是毛氏家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及道德规范。整个毛家都有学国学的传统,也有报国的传统。毛氏世家的内在传统贯穿着国学传统精神,毛氏文化是国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经史学分析论证,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认可,把毛泽东的祖源籍地界定为:“以国为氏”——毛氏的起源;河南原阳——韶山毛氏的古籍;浙江衢州——韶山毛氏的祖籍;江西吉水——韶山毛氏的原籍;云南永胜——韶山毛氏的客籍;湖南韶山——毛泽东的故乡。
    毛姓自立国以来,后世文官武将和名人辈出,崇文尚武是其优良传统。汉代的毛亨和毛苌因创立和传授古诗学《毛诗学》,保存下来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功不可没,且以《诗经》为毛姓家学,故有“注经世业”,“风雅诗宗”的美誉。毛姓文化以儒家礼教文化为主干,因此在其族谱中风雅礼仪(祠庙祭祀、婚礼、丧礼等)和规训、劝戒乃至堂联、派语,无不表现出儒家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规范,这也是毛姓文化的特点。
    毛氏文化是以国学传家,诗书名世为特征的宗族文化,是以国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胜边屯文化以毛家湾(毛氏文化)为代表,其闪光点就是边屯文化与毛氏文化的结合。
    (二)毛泽东祖先毛太华是永胜边屯文化第一村开拓者。
    毛太华,江西吉州龙城(今吉水县八都镇)人,在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左右避乱西迁,明洪武元年(1368年)到达北胜州,在小吉都兵寨落脚。洪武十年(1377年),与土著施蛮女王氏缔结良缘,安家落户。洪武十五年三月,配合明军先锋说服高氏带领率章、子氏等土酋内附,为明军平定滇西北立下汗马功劳,并应募就地从军,成为明军主力撤走后留守北胜的军士之一。洪武十六年夏配合傅友德、郭英擒获原元平章高生。洪武十七年毛太华晋升为百户,参与兴建北胜州城。洪武十九年,毛太华率本百户军士在程海之南的凤羽山麓屯垦,此地即以毛姓命名为毛家湾,后来成为永胜毛氏发祥地,永胜边屯文化第一村。洪武二十八年九月,朝廷调云南中卫到北胜州,置澜沧卫。次年,首任澜沧卫军民指挥使王佐率督本卫官兵和北胜、永宁、蒗蕖三州土司军民构筑滇西北军事重镇澜沧卫城(今永胜县城)。毛太华率本百户军民参加规模空前的筑城工程并立下军功,赐封为武德将军(正五品)。
    洪武三十三年(1400年)庚辰,实际是建文二年。毛太华与同乡蔡长甫以军功奉调内迁。毛太华内迁时携妻和长子、四子内迁,成为韶山毛氏始祖;留下次子清二、三子清三在澜沧卫继承军户,成为永胜毛氏始祖。因此,毛太华是湖南韶山毛氏和云南永胜毛氏的共同始祖。五百年后,在韶山毛太华之二十世裔中出了一个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世纪传人毛泽东而传为千古佳话。
    (三)毛泽东是学国学的典范                           
    毛泽东小时勤读四书五经,同时读一些课外书籍包括《三国演义》、《西游记》,打下了很深的囯学烙印。他的学习是跟国家和民族命运一起前进的。
    1936年12月,毛泽东亲自撰写《祭黄帝陵》,派遣林伯渠参加祭扫黄帝陵。“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冑衍祀绵,岳峨河浩。”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黄帝是毛家的始祖,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民族一脉相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我们弘扬毛氏文化的意义所在。
    毛泽东一生爱读史书。1952年,他订了一套《二十四史》。他的巨笔点评“华夏四千年正史集成,皇宫镇宅之宝,国基永固,泽被后世”。他曾说过:“顾吾人所最急者,国学常识也。”中国人一定要学国学。从上古史的《尚书》、《春秋》、《左传》,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历朝纪事本末》、《读史方舆纪要》、《清史稿》等史书以及明、清以来现当代许多著名史学家的著作,他都读过。他大量点评中国历史的批语,是他思想的精华,是国学的精华,也是毛氏文化的精华。对于学习国学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他是毕生学习的楷模。
    因此,可以说中华毛氏是跟国家和民族命运一起前进的。毛氏文化能生生不息是随时代前进而前进的。毛氏文化是国学精华。
    毛氏在历史上涌现了很多先贤名人,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毛氏文化应该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四)永胜毛氏宗祠的国学内涵
    当年毛太华的驻地百户所,在清康熙初年由其后裔改建为毛氏宗祠。2003恢复重建后,分正殿和南、北两个展厅,北展厅为“毛氏文化陈列室”,南展厅为“边屯文化陈列室”。
    宗祠即宗庙,“一姓祖宗栖妥之所,子孙拜瞻之地,理宜朝夕香烟缥缈,瑞霭祥云,夙夜灯彩辉煌,光争好月。”这是毛氏家族对祠堂的认识。永胜毛氏和韶山毛氏同一始祖,所以永胜毛氏宗祠和韶山毛氏宗祠传承经典一脉相承,将国学精华贯通其内。
    宗祠大门楹联“注经世业,捧檄家声”,以及宗祠各厅堂匾联都标有如下名言或内容:“洁廉世望、风雅诗宗”、“捧檄而往,脱颖而来”、“研经门第”、“洁廉以望”等,都是毛氏宗族的传承经典。
    “脱颖而来”,指战国,赵相国平原君门客毛遂自请出使楚国,说服楚王联合抗秦的故事。后比喻有才能者终能自显,建功树勋。杜甫《水上遣怀》诗:“美知应触类,各借脱颖乎。”
    “洁廉世望”,是指三国.魏尚书仆射毛玠廉洁奉公,知人选用,世称清官的典故。
    “捧檄”,意指拿到征召录用的通知书就赴任。“捧檄家声”,源于东汉学士毛义。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析安阳之捧檄,拟毛义之清尘”。
    永胜毛氏村民的大门或中堂对联都标明“注经”、“捧檄”、“脱颖”的字样或内容,显示出这一家族经典。如凤羽毛华诗家中堂联是“脱颖堂中增福寿,西河世代庆荣华”;河口毛部堂家的大门联是:“彩云南现研经第,紫气东来脱颖家”。人们一看就知道是毛氏门第。
    毛泽东世家的总堂号是毛氏族谱上的“西河堂”,“西河”是姓氏郡望,永胜、韶山毛氏宗祠正殿门匾“敦本堂”是分堂号,源于其始祖毛太华。敦,指厚,勉力,督促;同憝,恨恶,《荀子•••议兵》:“百姓莫不敦恶,莫不毒孽”;治理,《诗•••鲁颂•閟(bi)宫》:“敦商之旅,克咸厥功”,郑玄笺:“敦,治;旅,众;咸,同也。”本,指事物的根源或根基,如溯本穷源。《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敦本”集中概括了毛氏家族兴建宗祠的根本目的,就是敦促子孙不忘其本,追本溯源。
    永胜、韶山毛氏宗祠中堂黑漆巨匾高悬“聪听彝训”,寓意尤深,垂范千秋。“聪听彝训”的“彝”,辞书注释为法度,常规,一定的道理。《诗 •大雅•丞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彝训,旧谓尊长对后辈训诲的话。《尚书•酒诰》:“聪听祖考之彝训。”孔传:“言子孙皆听父祖之常教。”
    毛氏宗祠匾额联语生动的体现了这个古老、伟大的家族的优良家风和文化内涵。让人不由自主的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中,去深深遐想一代伟人指点河山、啸傲风云的雄伟气势,充分显示了永胜毛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永胜在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个必,因此,可以说永胜边屯文化和毛氏文化“海纳百川,壁立千仞”。



    注:
    ⑴(引自2010825日《丽江日报》)
    ⑵见《灵海沧阳 太华名郡——永胜文化主题之我见》,简良开,《丽江民族研究》第二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永胜地域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张建华,〈丽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四期。
    ⑶ 见《边屯文化论——以永胜县为例》,简良开,《丽江民族研究》第三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⑷(见《关心厚望  溢于言表》简良开,《丽江日报》2011年4月17日)
    ⑸引自〈国学知识全读本〉张铭一编著,武汉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⑹引自《四书五经》••《国学与我们同在——家藏四库丛书序》毛佩琦,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5月第1版。
    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1页)
    ⑻⑼⑽引自《云南简史》,马曜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第一版。
    ⑾(详见2010年12月29日《云南经济日报》,李雁华文《永胜率先打出中国“边屯文化”大旗》)
    ( 2011710日     约14000)

    附注:此文收入《丽江民族研究》等五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笑对晨光,迎来吉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