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6299|回复: 1

四川乐山荣县简德先发稿:先祖敕公修建荣县锁江桥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04
  • 签到天数: 318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318

    主题

    1万

    帖子

    4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10165
    发表于 2018-4-29 09: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简恩承 于 2018-5-3 08:42 编辑

                      

    这是以前古景,荣县锁江桥和罗星阁,是我们简姓修建的。        
    现在找到这图片所属不易

                

             

             

             

             

    先祖敕公修建荣县锁江桥记
    简德先

        德先,简氏裔孙,四川荣县成佳镇人氏。祖上遗《简氏族谱》一部,系清咸丰六年刻版印制。谱载入川始祖为日宏公、字子荣,于明洪武五年(1373)携弟日智、日贞由楚入川。俩弟均在重庆立足,日宏公则立业于嘉定府所辖之荣县。经数代人艰苦创业,在南街、沣水街,县衙街置业,后嗣繁昌,族人兴旺,荣县有“简家湾”等聚居地。土主湾为祖墓之地。
    现将族谱所载简氏(荣县)农商为本、重文修德,福泽地方数事简述于后。

    “父子地官”坊
        简氏在荣县不属大姓,亦非望族,但厚德重文,诗书伟家,科甲连绵,县人仰慕之。谱载“历传科目名臣”中有功名者达101名,计有进士、举人、禀生、贡生、庠生、拨贡、生员;有周朝晋国大夫、西汉尚书、东汉陕西节度使、三国昭德将军、明代吏部郎中等国家重臣,更不乏知县、千总、知州、守备等地方官吏。荣县简氏传承先祖文脉,在明、清两代,也是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唐宋以来,荣县在京都会试中共有进士301名,而明以后,简氏考中进士就有六名。中举人、秀才更是不胜枚举了。
        入川简氏第九世简敕公于明朝天启五年,乙丑(1625)与叔父简文瑞公在京都会试同中进士,这在科举时代绝无仅有,成为轰动朝野之美谈。叔侄二人身披彩绸,骑着高头大马荣归故里,万人空巷,共瞻风彩;鼓乐齐鸣,知县挂红,县人荣耀。圣上闻奏,龙颜大悦。朝廷恩准,在南街简宅建“父子地官”坊一座以彰显功名。
        此坊座北向南,横跨南街,处在由南门进城到县衙的必经之地。可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毁于“文革”。但60岁以上的老人都还有印象。坊高不详,但高于街两侧之两层房屋,足显其高大雄伟。坊为石结构仿木建筑,四柱三开间,中间可供大货车驶入,四柱上有抱鼓石和石狮。牌坊正面上端龛内阴刻有“父子地官”四个大字,行文从右至左。龛下和屋脊上圆雕、阴刻“双凤朝阳”、“戏剧人物”、“花鸟虫鱼”、“宝剑书卷”、“村落住宅”等等图案,每种雕刻十分精美唯妙唯肖,代表了明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不可再生的艺术珍品,被毁实在可惜。
        “父子地官”是简文瑞、简敕叔侄的功名牌坊,故县人多称之为“简氏牌坊”;由于地处南街,又称“南街牌坊”。

    两度建桥 造福桑梓
        据《简氏族谱》所载,先祖简敕公中进后曾任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令,后升宁州知州,再由州升任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为官十余载,作风正派,从政清廉。崇祯年间,简敕公从广西谢政归乡,就食于家,广施仁德,厚爱乡人,扶贫助弱,声望甚隆。修桥补路等利民善事,更是慷慨解囊,亲力为之。荣县最大河流上最大的桥——锁江桥,便是先祖倡导并捐资修建的。
        《简氏族谱》有“简氏修跃龙桥碑记序”一文,详述了两度修桥始末。照录于兹,以励宗亲,彰显贤德。

    《简氏修跃龙桥碑序》
        荣邑南门外有合江。通水道焉。数百步许。名擦耳崖。其间吾先祖敕公。故址遗事。至今犹存。左有白塔。连接大佛诸峰。胜迹森罗。右侧千佛。直引土主牌楼。名山星列。东水发源于分岭。西水衍派于东川。二水如带而来。众山如励而至。山水交会于城南之下。两峰耸然。夹壑而出。有谷口焉。我祖敕公大人。生当明季。奉命广西户部主事。谢政养亲。就食于家。置业于斯。观山川之环绕。慨南峰之独缺。爰捐金千余。构桥楼以连地势。以接诸峰。命其曰跃龙。取义于合邑之跃龙门也。尔时木石俱就。皆自北而南。无如工未告成而殒。此崇祯辛已事也。接继干戈扰攘。功竟废驰。厥后先君子先祖父等。欲董绪其事。未果。至不肖辈。物力维艰。埋没于沙洲者。今百有五载矣。幸逢  徐候。莅任兹土,清廉仁爱。素裕官葴。功业事绩。卓立旭阳。莅民策士之余。览其客山客水。寻访故事。绪修遗迹。因命予族率乡耆等。共勷我祖未成之功。不数月而告竣。侯亲题其桥曰安聚。是  徐侯之盛德以彰。吾祖之美德亦传。更且修建前人未创造之锣星。以壮荣邑之文峰。伫看异日人文蔚起。簪笏蝉联。莫不曰侯诚荣邑之甘棠。圣朝之良干也。承恩江汉,戴德嵩华,有怀结草。无计执鞭也,余学踈识浅。不善文辞。爰序其事。以垂不朽。
    此桥后经邑候黄大本更名为锁江桥

                      乾隆十二年岁在丁卯夏月嗣孙简  谨撰

    建锣星阁以状文峰
        清乾隆十年(1746),在跃龙桥(锁江桥)竣工后,简氏又在桥之下游河道中以条石建筑高大雄伟之“锣星阁”一座。阁高于大桥,基础、阁身均为条石筑成,上端由瓦土结构,四面雕花窗棂,八方通透。由水面有石级登顶,是观赏美景的好去处。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清代锣星阁、明代白塔、唐宋大佛,是荣县的标志性建筑,文人雅士必去之地。
        关于锣星阁,民间传说较多,一说修此阁可以镇住水怪,防止或杜绝洪水;二说是知县黄大本修建此阁是为了抑制刘姓地方权贵的势力(刘姓是荣县强势家庭。有“水打擦耳崖,刘姓官儿滚滚来”之说),敝水不打擦耳崖。据《简氏族谱》之记,修建此阁意在“状荣邑之文峰”鼓励县人读书以“人文蔚起,簪笏蝉联”,根本不在于“治水”和“制人”。
        1962年6月,东川、梧桐两支流猛涨大水,两水会合于城南,泥水夹着树木、杂物冲击锁江桥,桥虽安然无恙,但桥洞被塞以及锣星阻水,洪水倒灌而回,南门坝遭灭顶之灾,洪水再经南门,回灌于县城河街、南街。此次洪灾,县城损失惨重。
        灾后,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在锁江桥原址以现代技术、现代材料、现代理念重筑新锁江桥。今之锁江桥,四车道加人行道,宽阔气派,枯水下闸蓄水,南河碧波荡漾;洪期提闸泄洪,确保两岸安宁,今已近半世纪,旭水河再也不能猖厥。
        锣星阁因在河道阻水,一并拆除。但它屹立河水中的身影,永远留在荣县人心目中,简氏一姓的功德,也被县人传颂三百余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预报多云,却是下雨,天不由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04
  • 签到天数: 318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318

    主题

    1万

    帖子

    4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10165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08: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先公用心了!竟能找到这幅古图,赞!
    预报多云,却是下雨,天不由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