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0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简氏开基始祖会益公祖源考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2-5 14:49
  • 签到天数: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7

    主题

    92

    帖子

    13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12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3-10 12:1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关于福建简氏始祖会益公先祖是谁的问题在全国简氏宗亲中颇为引人关注,毕竟这是一个事关几十万会益公后裔祖先的大事。作为会益公后裔祖居地的我们,更应该有责任把这个问题理清脉络,辨明真伪,使结论更加接近于真相。
             据历代福建简氏族谱记载,福建简氏开基始祖会益公,名万五郎,原籍江西省临江府清江县。生于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成年后移居福建省南剑州(今福建省南平市)教读。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迁居福建省上杭县。乾道三年郑稷奏准将郭坊置上杭县城。公因筑城督理有功,县令赐里长一名,公辞之不已,遂受太平里一图四甲里长,就籍于杭。生三子:长驱、次骥、三骤。骥、骤二公移居广东,驱公仍居上杭。至三世祖致德公于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由上杭迁至今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洪源村居住。从此福建简氏族人即以洪源及邻近的大排两村为祖居地。番衍生息,瓜瓞延绵。而大量由祖居地往外迁徙的族人在福建南靖、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则更是枝繁叶茂、子孙众多。
            由于福建简氏族人居住相对比较集中,在永定和南靖均各有万人左右规模,因而福建简氏自始祖会益公以后的世系脉络非常清楚,自会益公以下几乎所有的福建简氏宗亲都能在我们的族谱中找到各自相应的位置。但会益公以前在江西的先祖情况却不甚了解,我们只能确认会益公来自江西清江,是雍公的后代。在1998年编修《范阳簡氏洪源會益族譜》时,由于条件所限,我们不能彻底查清楚会益公以前在江西的先祖情况,所以只能根据搜集到的一些资料,说会益公是韶公(世昌)的第十一世孙,为鲁仲公之子,讳孟一。但在主编简启梅先生所写的族谱序言中,已经明确指出:“會益公來福建開基以前,在江西省臨江府清江縣居住時的家族世系情况……由于從史书都尚未查到會益公的名錄和行狀,所以無法以史證譜。這些問題只好存而不論,有待今后進一步探討”。
            正是由于会益公的先祖情况没有明确,近年来,有不少简氏宗亲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对会益公的先祖情况加以考证探讨,提出了一些解答。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一是《简氏通志》编辑部提出的,说会益公是頀公(荣昌)的第九世孙,即:荣昌—邦宁—4仕和—5安周—1时用—3彦博—3诚叔—1兴国—(万五郎)(注:江西谱中只是注明兴国生一子,外出未详,并没有注明兴国儿子名叫万五郎);二是台湾世界简姓宗亲总会会刊提出的,说会益公是韶公(世昌)的第七世孙,即:世昌—4光裕—2念七—鹏举(1065年生)—冲霄—4正卿—1九万(会益)。
            以上两种说法都以书面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在简氏宗亲内部产生了一些影响。特别是第一种说法在公开发行的《简氏通志》荆楚、豫章等卷、《简氏通讯》杂志、中华简氏网等公开媒体上多次以长篇文章宣传,造成很多宗亲误解。更加使人担忧的是,这些媒体都是有正式书号的出版物,有的据说还被图书馆收藏,若干年后,后人查找资料时,其产生的误导作用将更是难以预料。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说法进行甄别,以明正是非,拨乱反正。
            我们认为,要确认会益公的先祖,就必须找到会益公在江西的身影,也就是说要在南宋初年出生的江西简氏先祖中找到一位有可能是会益公的人。根据福建简氏族谱关于会益公的记载,我们寻找的这位江西简氏先祖必须符合四个条件:1、在江西清江县(今江西樟树市)居住过;2、出生年份与会益公的出生年代 (1114年) 大体相符;3、一般情况下在江西当地没有娶妻生子;4、本人或同代人的名字中有类似“万五郎”的字词。根据以上四个条件,我们对前面提及的会益公先祖的三种说法进行甄别,看看有多少的可信度。
           第一种说法,《简氏通志》编辑部提出的会益公是頀公(荣昌)的第九世孙,是诚叔之孙、兴国之子的说法。首先,据《江西简氏合谱》记载,这一说法传承世代从頀公至兴国及其儿子均没有在清江生活过;其二,年代问题。虽然不能直接查到兴国儿子(也就是被其认定是万五郎的)出生年月,但可以通过跟他有关的先祖来间接确定。经查证《江西简氏合谱》,兴国父亲诚叔的五弟远叔(开基楼山)生于1133年。诚叔排行老三,远叔排行老五,由此可以推断诚叔出生年份不可能早于1100年,这样兴国的儿子作为诚叔的孙子,出生年份一般也要在1130年以后, 与出生于1114年的会益公绝无有任何交集的可能;第三,即使兴国的儿子,也就是诚叔的孙子,真的叫“万五郎”。那么,远叔的孙子万二郎,应该就是这个万五郎的堂哥,年纪应该比会益公大。而查阅《江西简氏合谱》,其中记载:远叔孙子,信普,行万二郎,生于宋光宗绍煦五年即1194年。比出生于1114年的会益公要年轻80岁。显然,这个诚叔的孙子“万五郎”并不是我们要找的会益公万五郎,他们只是同名而已。其实,宋朝年间,由于普通百姓习惯取数字名,他们的名字组成一般为:辈分+兄弟排行+郎(秀),辈分通常取万、千、百、小等字,兄弟排行则一般以曾祖父传下堂兄弟间的排行顺序,郎则表明是平民百姓身份,而豪绅之类一般用秀。象会益公叫万五郎,说明他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万是他这一辈的辈分名,郎则表明他出生于普通家庭。这样的取名习惯,使得重名的人很多。但由于宋人除了这个名以外,还有字、号等称呼,所以人与人之间还是很容易区别的。从以上分析可知,仅根据堂兄弟有叫万一郎(远叔的长孙)、万二郎的就认定标为“外出未详”的兴国儿子是万五郎会益公是非常谬误的。
            再来看看台湾世界简姓宗亲总会会刊提出的,说会益公是韶公(世昌)的第七世孙,是正卿的长子九万。首先,从韶公至正卿及其儿子九万均没有在清江生活过;其次,年代问题。虽然从韶公至会益公相隔6代总体上还是相符世代交替规律的(每代相隔30年左右),但分段计算的话,还是可以看出弊端。因为韶公的曾孙鹏举是进士,生平是有详细记载的,江西族谱明确记载鹏举生于1065年。如果说会益公是正卿的儿子九万,则是鹏举的曾孙,中间隔了3代,按每代相隔30年计算,则九万的出生年份应该是公元1155年左右。而会益公生于1114年,差了41年左右,是不是不大合理;而最为让人感到不可理解的是,其认定为会益公的韶公第七世孙九万,在《江西简氏合谱》中可是一个有妻子儿女的解元,《江西简氏合谱》记载:“正卿长子,九万,宋乾道戊子解元,配何氏,子三:七二郎、七七郎、季模。”只不过到韶公第15世的时候,其后人都已经搬离老家,因而在一些江西族谱中,对九万的记叙也许就会简略些。而福建族谱关于会益公的记载则是:会益公,妣邓孺人,生三子,长子驱生于1137年(会益公时年23岁)。两谱对比可知九万和会益公根本就是不同的两个人。这种情况下,仅凭姓名中有个“万”字就认定九万就是会益公就不大妥当了。
             最后,来看看我们福建谱中关于会益公是韶公第十一世孙的说法是否合适。按照福建谱中说法,从韶公到会益公的世系是这样的:世昌—光裕—念七—鹏举(1065年生)—冲霄—德卿—巨兴—禹玉—经伯—鲁仲—孟一(会益)。首先,韶公一支并未有子孙迁居清江;其次,从年代上计算,从鹏举到孟一,中间隔了7代,时间仅差了49年,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孟一就是会益公是不合适的。好在我们福建谱在序言中就已经明确说明:孟一是会益公的依据是不充分的,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既然以上关于会益公先祖的说法都不可取,那么寻找会益公先祖就成为我们会益公子孙们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经过几年时间陆陆续续的探索和思考,我们得出了前述确定会益公祖源的四项条件,而最为关键的是在清江生活过和出生年代相符这两项。2016年10月,在江西新余参加全国简氏宗亲聚会时有幸得到江西宗亲简云先生赠送的,由其主编的《江西简氏合谱》第五卷世系总图上、下册,使得我们得以比较深入地了解江西简氏宗亲先祖的分布和世系情况,并据此筛选出对寻找会益公祖源有用的线索。目前已经初步明确会益公的祖源方向,待进一步考查落实并经会益公宗亲理事会研究确定之后即可公开对外征求意见。
                                                                                                                                                 (会益公第29代孙、福建龙岩简洮庆  谨撰)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直面生活,勇气是你的宝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