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松先生纪念碑前的祭辞 湖北 郧阳 简永刚 尊敬的各位宗长,尊敬的各位宗亲: 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浮草痕。 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 古有二月初二龙抬头,三月初三轩辕生,今有简氏祭梅松。 在这大地回春、一片生机盎然的时节,我们怀着对梅松先生无比崇敬的心情,无不有慎终追远、庄重感恩。可谓:生死别离悲销魂,壮心筑梦在征程。 数千年以来,荆楚大地是中华民族三大主流文化圣地之一,生长在荆楚的各类志士仁人,无不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璀璨的文明。首先是在中华文化的总体框架中地位突出、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先秦时期的楚文化独树一帜,其后历代几乎都引领潮流。他们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当今时代的简氏梅松先生,继承了楚文化的优良衣钵,在先生的思想中积淀着丰富而厚重且有新时代的内涵,为简氏文化乃至中华姓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先生用如椽之笔,蘸满自己的心血,撰写了《简氏通誌》及其相关的典籍,出版发行以开姓氏文化之先河。从而扩大了我简氏族人在世界各地的影响,提高了简氏族人的知名度,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传承和弘扬,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明代心学家王阳明《尊经阁记》对孔子评价说:“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古人认为《六经》是先人留给后世子孙的最珍贵的财产,而今梅松先生用几十年的心血集简氏各支宗亲珍藏的孤本谱系之大成,撰写的《简氏通誌》及创刊的《简氏通讯》且传播于世界,为简氏子孙永年庚读,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如果说《六经》是中华民族家产的账簿,那么梅松先生的《简氏通誌》就是我华夏简氏子孙万古流芳的无价资产。其思想之主旨“八十八辈天下同,世界简姓一家親”,就是期冀我简氏子孙以进圣贤之道,这不正是圣贤之为吗?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这样说过:“伟大人物立身处世的原则有三。一是灾难临头坚持正道,二是将治理天下的法典传授给圣明的君主,三是使教化遍及万民” 。那么梅松先生呢?先生是华夏姓氏研究会精英,是简氏近代以来的先贤,是当代简氏宗亲中的智者、伟人。先生以大善为底色,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舍先生谁归! 呜呼!简氏族谱日臻未艾,先生负憾驾鹤,致使脊梁碎损,巨星陨落,谁与兴理?然则遗志壮怀,侪辈立誓不负重托。继而家谱卷宗续出,以飨慰先生之鸿愿。 太岁徐舜,立碑岑河,岁时致祀。嘉先生独列于简氏圣贤,作是祭辞,以敬感恩之诚。 顿首,叩呈。 雍公五十六世孙.永刚.字曲远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