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水月--与简冰先生书 书读得不少,小说却看得不多。花了两个晚上读完了简冰先生的长篇小说《水月》,好像经历了一次乡村旅行,一个人的旅行,穿越了金黄的油菜花地,半山上的缕缕炊烟,还有篱笆、女人和狗。 曾听人以调侃的语调提起过这本小说,然而,读完之后才会发现他的价值所在。触动人心的并不止床第之欢的指述,而是那一个个平凡、朴素、真实,像河岸那些青青的野草一样的生命。如果说池莉笔下的是城市版的生活秀,那《水月》应是乡村版的生活秀吧。 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是一部触动我心的电影,我曾为此去了一趟重庆的山村。我心想,悲与苦是否是人生的基调?佛家就一个悲字,由悲生慈,由慈生爱。我在想,当我们觥筹交错、侃侃而谈的时候,是否呼吸到了这些弥漫着油菜花香,宁静而又苍凉的乡村气息。 作家对生活是敏感的,有如诗人一样。我时常羡慕这样的一种状态,因为,它让我感受到真实的存在。 是为序。 2009年2月12日于湖北兴山县古夫镇 补记 今天,把两年前的一篇书评置顶,是为了纪念一位文友,他叫简冰。简冰是昭君故里兴山县的一位作家,出身贫寒,年少丧父,16岁那年因车祸右手致残。他的童年,是以饥饿、镰刀、背篓、猪草为主题,而在镰刀猪草旁边永远是他最喜爱的文学。早晨起来,他和弟弟每人一大碗凉开水灌下肚,便出门干活。多年以后,简冰与弟弟一见面,便念到“早晨透明的流水与希望”,兄弟俩便心照不宣地大笑起来。 和两年前不一样,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他已人在天堂,在人间行走了短短45个春秋,留下了450余篇诗歌散文。我在香溪河边工作生活过两年,山沟里那条恬静的小河曾孕育出王昭君和屈原,站在岸边看水月,他看到的是天上的人间或是水里的天堂? 人生苦短删繁就简,岁月悠长似水似冰。 2011年7月26日于琴园 作者系兴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志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