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简华兴 于 2015-3-16 11:09 编辑
关于进入统一字派复华兴宗亲 华兴宗亲:近好! 关于文山分支进入统一字派问题(即进入“雍公<昭德>世代”问题),现书面答复如下: 2010年江西新余祭祖会上,你为寻根十分着急。我当时安慰你:不要着急,这次是全国一起动。相信一定会找出来!时间没过半年,你与我的信件往返,证明了这件事。你来函称已找到了贵州一支,并且你又亲自访问了这支。不久,他们把世系资料寄给我,上面说“迁自江西瑞州府上高县西门外距城五里车上堡”,时间是“明末清初”是误记。我才说:“云南文山华兴宗亲说的可靠”,他说迁在明嘉靖间。 由于上高谱毁,俉州、俉倘二公以前世代不可考。上高始迁祖是高安白沙武公七世孙,字纪绍,号修已,谱记“迁上高枧头”。枧头后来改名简家陂,我去过三次,目前正在修谱,进入《简氏通志·豫章卷》第二版。1000年来,上高修已公后人未外迁者基本上都往上高县界埠乡范围(谱称“简家陂河下九门”)内,没有“上高西门外距城五里车上堡”一说。 你据老人回忆:“迁自临江府新喻县,约在明嘉靖间。”我对绥阳分支族人讲:云南文山华兴宗亲讲的流传是对的,应该是迁在明嘉靖间。 因上高谱毁,是不是有俉州、俉倘迁播州(明嘉靖时播州属四川管辖,后来 才划归贵州,改名遵义府),已无从考查,而字派“俉”在汉语里他表示什么意思?字典中根本找不出来这个字。我认为因为播州在明代是个“夷多汉少”的地区,“俉”是少数民族语音,二公到播州后为了融入当地居民中,便改了“俉州、俉倘”这两个名字。如果你硬要在江西老谱中找俉州、俉倘两个人名,肯定找不着! 是武公七世孙纪绍公后裔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上高简氏始自纪绍。俉州、俉倘二公既然迁自上高,自然是纪绍公后裔,白沙武公一脉。纪绍是武公七世孙,昭德30世。俉州、俉倘是昭德43世,这中间缺十二代无考。 中国人寻根都巴不得世系完整,缺个几代,心里总不是滋味! 依我看,纪绍公在江西的后裔(因为湖南邵阳、湖北兴山都是上高分迁的,也大都在明嘉靖间,他们都分自简家陂)没有“上高西门外离城五里车上堡”这个说法。何况,上高简氏聚族都在上高以东,上高西门根本没有简氏聚落,车上堡这个地名也不存在。我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错误! 上高纪绍公后人迁自明嘉靖间的根本没有“俉”字派,而且他们的字派相当漂亮! 若从你记的传说“迁自临江府新喻县”而且镇官溪谱》里有记载,那就是居善、居积二公了。也是昭德43世,也是迁在明嘉靖间,而且也是迁四川播州(遵义)。 要根源清楚,就是居善、居积二公,到播州后改名俉州、俉倘。 俉州、俉倘二公是昭德43世,《绥阳金字坝分支谱》的世系表很全面,该谱记载了文山世系,估计也是你今年到贵州联系后进入该分支世系的。 你们的凤玉公是俉州、俉倘十世,即昭德52世。到你这一代“华”字辈就是昭德58世。进入统一字派第58字是“崇”字。统一字派第一字是以雍公开始,以“简”作字派。 简梅松2011年1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