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简恩承 于 2025-8-8 10:35 编辑
四代同堂:前排简良开简秀丽夫妇与侄曾孙简祖元(中), 左侄孙简远涵、胡玉萍(右)夫妇;后排长子简传宗、媳王红艳, 侄儿简传文媳田应芳夫妇。2025-07-27留影
谆谆教导 终生铭记
——简传文一家三代看望良开公之行
雍公57世永康公21世简远涵(尊义)
乙巳年闰六月初二。在吾即将迈入新征途之际,家父简传文(康泰)携母亲田应芳,我和 媳妇胡玉萍,侄儿简祖元(崇光)赴永胜拜访看望家族尊者,长辈简良开一家。 时值伏日,气温颇高,夏蝉高语,凝露低垂;三川碧绿,望之无际,芙蕖飘香,藕实清 甜。远山怀抱,若聚福之于宝地,潭水点缀,似星辰之于天幕;开合之间,心旷神怡。 从小凉山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简良开(安毫),是我祖父的堂兄,三哥,我们称“三公” (三爷爷)。他青年时外出求学深造,在部队服役八年后转业到永胜县委宣传部工作,长 期从事融媒体事业,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致力笔耕,无私奉献, 著作颇丰,成就瞩目,是丽江边屯文化、毛氏文化和他留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他经不 倦之钻研考证,厘清世纪伟人毛泽东之家世,其先辈永胜定居之事实,促韶山永胜之谊, 功于当代,利于千秋。他又是谱牒文化学者,家族旗手、领军人。对于家族姓氏,文化传 承寥有兴致,遂走遍四方,搜集史料,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开公上得到了顶好 的表现。 开公于简氏家族而言,鞠躬尽瘁,更为甚已。自余记事起,余父常教导我与兄长简远浡( 尊民),为人做事,当以良开公为榜样,以家族为重,有为简氏贡献之时,才有为国添砖 加瓦之能力。于全国简氏而言,开公不辞辛劳,奔赴全国各简氏族人聚居之地,与宗亲攀 谈交流,共商简氏发展之大计。开公几尽所能,编纂丽江简氏族谱,绘制家族百代昭穆 图,其脉络之清晰,内容之详尽,当为罕见,实为后辈之宝贵财富,开公当为简氏丽江简 氏之定海针! 余等一行抵致开公府上之时,晌午已过,进入院落,神清气爽,花鸟聚齐,静谧幽香, 为避暑好地。开公携妻儿,儿媳于院落迎接,热情四溢,无不周到。吾侄子简祖元(崇 光)虽未启灵智,仍开怀大笑,好不高兴。而后,众人于庭院中合影留念,展开“坐” 谈。开公虽年逾八旬,身体依然硬朗,精神矍铄,气宇轩昂。交谈之时,中气十足,思 路清晰,循循善诱,不失风采。祖孙四代同堂,亲情融融,其乐无穷。畅谈如下:一、 简氏族谱续修事宜,简氏文化传承、宏扬和发展之路;二、随着社会发展,时代推进, 人员流动日益增大,加之不少年轻人家族观念日趋淡薄,同宗族人偶然相逢,陌生,或 者不懂辈分,不知称呼。如何加强信息沟通,加强联系等;三、家族人口发展近况、又 较为分散,家族要发展壮大,加强团结,经济建设欣欣向荣等。开展了广泛交流畅谈, 气氛良好,不偏不倚,达成共识:所以所谓国家,先有国,才有家,简氏后辈当有责 任,有担当,爱党爱国为前提之条件;所谓家国,家旺则国兴,中华简氏当团结奋进, 将简氏家族发展壮大,国家才能更加兴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遑论一百五十万简 氏族人! 谈话毕,已至饭点,余等一行与良开公一家共进晚餐,巳时遂返。 三公所述,高屋建瓴,远见博识,真知灼见,博大精深也。谆谆教导, 吾当终生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