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定立 || 故乡的云 一童年往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44
  • 签到天数: 37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766

    主题

    1万

    帖子

    41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29608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前天 1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乡的云
              一童年往事
    序:
    天上飘来一朵云,
    那是我心中的瞳景。
    轻轻的移动着他的脚步,
    那都是我童年的回忆!


    天边飘来一首歌,
    跳动的音符是我的思絮,
    他像一个传唱的童谣,
    唱着心里流淌的旋律。


    我的故乡是襄河边上的一个小镇,在湖北省天门市的最南边,它依偎在襄河的怀抱,紧跟隔岸的沔阳相望。小镇商贸十分发达,又处在富饶的江汉平原,她的名字叫彭市河,古老而又神奇,她历经岁月的滄桑坎珂和战乱,却仍不失她的纯洁和美丽。清清的襄河水流经他的身旁,伴随着我的童年慢慢长大,我的童年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一位青梅竹马的表姐相伴,无忧无虑,和表姐在一起,微风飘着淡淡的清香,喝口水也是甜甜的。表姐也很喜欢和我在一起玩,一起看小人书,一起上亍玩,一起吃花生和瓜籽,一起小声说说话,稚嫩的小手也会偶然牵在一起,因为年幼无知,两小无猜,一切都很随意和自然!
    彭市河紧靠襄河边是一排临河的掉脚楼,由于连年水患,把原本宽广的河滩亍道冲洗得残缺不齐,不宽的亍道也变得狭窄了一些,但依然不减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我的表姐叫晓云,她姓王,是我姑妈的小女儿,由于她的学名叫王述云,家里人都喜欢叫她的小名晓云。她比我大一点,还大不到一个月,都是45年生的,出生在离彭市河东南边五六里远的一个叫王家广的地方,他还有一个姐姐,叫述安,比晓云大几岁,出落的十分漂亮,不光身材好,而且学习成绩也名列前矛,她谈吐不凡,举止文雅,当时读初中的人不多,但她居然是京山县初中的高材生!成为一棵耀眼的明珠一校花。她出生后就过继给了她大伯,一直在她过继的大伯那边生活,后来就毕业在京山县参加了工作,嫁到了那边的一个国家干部,这些都是后话。
    解放前夕,晓云的爸爸不幸因病去逝,所以年纪才几岁的表姐和她母亲,便成了孤儿寡母,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只能又回到娘家,表姐的母亲是我的姑妈,人很善良,性格温顺,人也长得不错,很体贴人,由于姑妈母女的到来,我们有机会住在一个大房子里,我们家是五进五出的大合院,而且有两个大门面,一间大屋前面做生意,货架摆的杂货和糕点食品,另一间大屋开花行,家里请了帳房先生和一班伙计(员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大屋的后院就住着家人,伙计们是住在专门的房子里,与家人隔着两层天井。所以我们从小就有了相处一起的缘份。成了儿时的小伙伴,在大屋又与晓云过了两年无扰无虑的,快快乐乐的童年时光。
    解放初,形式发生了变化,做生意的商户组织起来搞公私合营,老板改造成公私合营商店的职工,店员组识起来成立了工会,农村则打土豪分田地,城乡到处一派革命景象,彭市河这个小镇也换发了勃勃生机,原来的个人商户改造成了公私合营商店,市面上一些短斤少两的投机商人也得到了工商行政管理所的管控,对全镇商业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商贸秩序井然,物流畅通,财贸一片繁菉景象。在新形势下,人人都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家也不例外,原来的店铺变成了公私合营的商店,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过去的老板成了员工,原来的店员成了真正的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姑妈考虑到再到娘家住下去不是个办法,与祖母和兄弟商量后,又经远房亲戚介绍,姑妈嫁给了襄河对岸的彭家大湾一户姓尹的人家,新姑父人很好,姓尹,是在沔阳襄河堤防管理段工作,是一个副段长,丧偶,(属国家干部)每月工资36元,那时堤防管理段管得很严格,为防水患,每年都要在河滩上植树造林,还要负责组织汉江大堤的维修和捡查堤防的隐患工作,特别是在襄河涨水的汛期由防讯指挥部统一管理,而且在堤上每五里建有一个哨棚,是用稻草塔建的,冬暖夏凉,是用来在襄河涨水时的汛期,做临时指挥部和堆放草包等防洪抡险的物资。但在平时就没人住了。由于姑妈在娘家是大家闺秀,养尊处优惯了,嫁到王家是当家太太,很少吃过苦,一下子要下地干活是不习惯的,姑父尹家还有一个婆婆,需要人照料,姑父的这点工资又难养活一家几口人,为了补贴家用,姑父的人缘很好,就与领导要求,在堤上搞了个小卖部,在哨棚里卖点香烟和茶水和少量的日用杂货,如毛巾,肥皂,牙膏,食盐,糖果等。这样表姐晓云就在乡里读小学,每到放假就到彭市河舅舅家来玩,由于我们家后来改行成做瓷器和窑货生意的,卖的是锅碗瓢盆和水缸窑货等东西,生意一般,但占地面积大,好在我们家有个大园子,这样解决了囤货的地方,那时刚刚解放,百废待兴,大人们忙于生计,经常会有亍道的治保主任通知开会,学习政府的政策法令,走公私合营的道路。
    大人忙得顾不得我们。所以,表姐来了就由我陪着玩,我会找大人要点零花钱,陪表姐到亍上去买她喜欢吃的东西,表姐很怕生人,在亍上与我走得很近,我也很畏手畏脚,又不敢靠得太近,也不敢离得太远,怕她跟丢了,从我们家走到二伯的家,差不多两里多路,亍上很热闹,沿途有卖糕点的,卖五香花生的,买小肉包子的,卖鍋奎的,卖盐茶鸡蛋的,卖湯元的,卖一些小玩具的,泥人泥牛,还有做糖人的,做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形态各异,十分可爱,很受小孩子的亲昧,我也很想买一个给表姐,我看着手里不到两三角钱的零花钱,只买了几个小麻花和几粒水果糖,还买了两个大麻饼,两个糯米糕和表姐一人一个,我们都吃得很开心,那时的人很纯真,很知足,都觉得好高兴的,在亍上有一个书店,书店的人认得我,我问表姐想不想去看书,她点点头,我们就进去了,那时我们还不到十岁,觉得小人书很好看,表姐也是,我们就边吃糖食边看书,不知不觉己过了近一个小时了,我突然记起还要带表姐去二伯家,就赶忙放下书催表姐不要看了,再看就赶不上去二伯家吃饭了!表姐很随和,笑着说:不要慌,赶得到的。我们走到二伯家,二伯家前面的房子很大,是一个大五间,前面的房子租给了食品站卖肉,二伯和二伯妈,还有小哥培林哥住在后面的偏房里,他们家靠房租来维持生活。大哥同香哥不在家,据说去荆门找工作去了,偏房后面还有一个厨房,姑妈也在那儿,我们喊了二伯和二伯妈,还有俊英姑妈,他们大人在说话,我们就在园子里玩。我就跟表姐说,我要回去了,叫她晚一点告诉二伯,免得二伯说我。表姐说也好,约我下次去河那边去她家玩,我愉快的答应了。
    这以后我去过对河她们哨棚里住的地方玩过几次,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放署假去哨棚那边玩,我和表姐走到河边,那里有一片沙滩,沙滩后面昰一排排的杨树,形成了一道壮观的防浪林,那是堤防管理段特地栽下的,为的是在洪水上涨时防止巨浪泊打堤岸,减少洪水对堤岸的冲击力,也是保护大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我回过头来,看到表姐望着天空飘浮的一片白云,很深沉的若有所思,我就问她,想什么呢?那是上小学最后一个署假,她说,马上要考初中了,我心里空着呢!就象这天上的一片浮云,不知飘向何方?我说,还能去哪?她说,我想去我姐那里读初中,又怕妈妈没人照顾,想到三伏潭读初中,离家又太遠,怕姑妈沒人招扶,我说,你问过姑妈吗?她说还没有,我说你问问姑妈,听听姑妈的意见?她沉黙了片刻说,是要问一问了。然后她看到飘着的白云说,象你们真好,不用想这些事情,我当时不理解她的心思,现在想起来也很同情她,一个小女生,虽然跟着妈妈,但妈妈是靠继父生活的,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和亲人依靠,就象天上的这片浮云。不知飘往何处?这种心情不是当事人是很难体会的,现在想起来都为她担心,我们在河边又坐了一会儿,我看她还是忧心忡忡,就劝慰到叫她回去后和姑妈好好谈淡,把想说的活说清楚。我和她就回到哨棚那里。姑妈叫我和表姐先回大湾的家里等姑妈回来了烧火做饭吃。
    我们从哨棚往堤下走就是彭家大湾,那湾里有两个大水塘,中间一座小木桥从中穿过,池塘滿池長满了荷叶,有很多荷花盛开,池溏有鱼儿在游,好一幅“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看了另人心旷神怡,那村里还有很多桃树和梨树,几乎每家都有,春暖花开的时候很好玩,到时都是桃花绽放,梨花含露,鸟语花香,美不胜收,到放署假去时就有鲜桃和梨子品尝了!那段时光旣濛泷又甜蜜,天真无邪,无忧无慮,只盼着有好吃的,有好玩的人陪着玩,表姐也很高兴,他平时不多说话,总是两眼含笑,不时插上几句,在他湾里他继父有间房子,虽不大,但收拾得很整齐,很干净,因为表姐就住在这里,我们进屋坐下不久,就有人送来了莲蓬和菱角,那是她继父的侄子送来的,村里人质朴善良,热情好客,虽然我那时才十多岁,但那里的人都把我当客娃了,那娃陪我们说了说话就准备告辞了,我也很客气的邀请他到彭市河去玩,他礼节性的表示感谢就告辞了。他走后,我就问表姐,你们这里的人这也太好客了,我们素不相识,一听说我们来了就这样招待我,这也太令人感动了!表姐说,他们家跟她家关系很好,又是她继父的侄儿,当然就会更好了。我很感慨,农村人很厚道的,从这件小事上看到了他做人的本性和品质了。我玩了两天就要回彭市河了,虽然依依不舍,家里还有事,还要准备上学了。还是得回彭市河了,哪知道这次与表姐离开再也没有会面的机会了,也不知她到底去哪儿了。
    到了一九六四年,彭市河搬迁,我们家搬到了新建亍,和二伯家搬迁在一条亍上,而且是斜对面,过了一年,到了一九六五年好象是快过中秋节了,有一天下班回家,听说俊英姑妈来了,我很惊喜,问表姐晓云来了没有?她说来了,但马上就要走,怎么这么忙?听姑妈说是来转户口的,我急忙到二伯家一看,就看到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正含笑看着我,我赶紧喊了一声表姐,上前与她见面,真是又惊又喜,我说你怎么来了?都不提前说一声,都七年了,像人问蒸发了一样,她同样感概的说,是啊,日子过得真快啊,记得还是那年小学读完了,放署假时到我们家玩的时候吧!以后我就去我姐那儿去读初中了。我说,你好歹来个信嘛!她说,我地址都不知道,就写个彭市河简燮香收?我说,是啊,错怪你了,(我赶紧拿笔将现在的地址写给她留着,並嘱她放好),我说,这次回来多玩几天,她说,不了,这次是回来转户口的,马上就要去赶车,以后有时间再来。我说迟一天也不怕,玩一天吧?她说,户口的事不能当过,还有好多手续没办呢!我说那吃了飯再走,她说,不行了,要赶这班车呢。姑妈也说,晓云你先走,我等两天再回去。她说好吧,便匆匆与我道别,一阵微风吹来,带着淡淡的香味,我幌忽了一下,等回过神来她巳经走出门了。我急忙赶到外面去,送她去汔车站。心里很激动,想送送她,我好不容易赶上,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就这么走着走着,心里全是无奈和不舍,我问他参加了工作没有?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打祘?她也说不上,只能说是在想办法。眼看就要到车站了,我突然冒出一句话,你有没有谈男朋友?她平静的说,过几年再说吧。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好象有泪水在眼晴里打转,我心里也五味杂陈,眼框也湿润了,不知说什么好,眼看就要到检票要上车了,我多么希望她能留下来,不要走啊!不想她巳上了车,车马上就要开了,我只能站在车窗下大声说到了写信来,她打开车窗挥了挥手,我凝望着她那张美丽而温柔的脸,七年了,都长成大姑娘了,多想再看她一眼啊!车慢慢启动了,车就要开走了,我的心也随着车轮的启动也跟着她走了!她带走了我的思絮和稠胀!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思念和蒼茫…
    这就是相隔七年后的匆匆一别,那些童年往事却再也挥之不去,我那时还不到十九岁…
    人生如梦,而今,我已年近八十岁了,虽然过去了六十年,但回忆往事却仍然历历在目,久久不能忘怀…
    一谨以此文纪念流逝的岁月,迎接即将到来的八十周年!
    简定立(尊燮)於竞陵寓所     
          二O二四年  甲辰年冬至初稿
          二O二五年  乙巳年中秋完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