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6-6 06:3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六)
    三、精神准备
    探路摸底,搜集了解信息,是为了作出是否迁川抉择的精神准备。尽管清初以来外省迁川活动已成一股不可遏阻的浪潮,但具体到一个家庭说来,作出挈家离乡的抉择,绝非轻率之举。除了那些因为某种冲动,盲目跟随迁大流者外,一般说来,一个移民家庭在举家外迁前,大都还经过了一个慎重的商议决策。
    例如,有《王氏族谱》记载,原居湖广的王氏兄弟4人,仅有恒产8亩,不足以养活8口之家。"父母兄弟一堂相商",决定留下两个兄弟"在楚守旧,以事父母",另外两个兄弟"迁蜀谋新,以求生活"。如果在川一切顺利,"倘得佳境",再接父母入川,"父子重逢,后会有期"。这样,决定先行的两兄弟,择定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启行人川,后来,在简州定居落业。
    从这个实例中可见,在一个家庭内部,在作出重大的迁川决策之前,往往需要"父母兄弟一堂相商"。商议的内容包括:是否需要迁川?派哪些成员迁川?哪些成员留守?约定迁川成员在何种情况下再接留守的成员陆续跟进四川,何时与家人团聚等等。商议的目的是取得认识上的一致,以做好迁川前的精神准备。
    如果在家庭内部商议的时候,出现不同意见,一时无法作出决断,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商议范围,征求同族人意见也是免不了的。
    光绪《陈氏族谱》记载,原籍广东长乐县油田约高车堂人陈宏典,于乾隆乙亥(二十年,1755年)偕妻朱氏,携6子3媳,共11口人,告别原乡,启程到川,在简阳县鸭子堰定居创业。他在迁川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决策过程十分完整清晰,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其过程大致如下:
    (1)打听消息,产生迁川意向。陈宏典在广东虽有祖业,但"虑其偏窄,恐无以为子孙久远计"。一天,听说有人自西蜀回老家,于是专门前去拜访。通过访问得知,"西蜀田地肥美,风俗淳厚,遂欣然有迁蜀之意。"
    (2)商之家庭,谋之族众。在产生了迁川意向后,陈宏典首先是进行"父子商议",接着又"谋之族众",以便听取同宗族人的意见。其中有一个名叫陈泮若的"胞叔"说道:你若往蜀,须将自己名下所分的田地出售,以便作为盘费方可。陈宏典回答说:我自己名下的田产不多,愿存在兄弟等人名下,"永作清明祭扫之需"。陈泮若又说:"侄有此孝心,入蜀自然发达。"
    (3)最后决定,求之神明。接下来,陈宏典又来到庙里,"谋之神,求得签云:'铁船过海难为保,滥桨轻摇遇顺风'之句"。他于是与妻并6子3媳,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告别故里,启程到川,在简阳县鸭子堰定居创业。
    有意思的是,这里提到了外省移民在迁川前,还要"谋之神明"的情况。陈宏典在同家人、族众商议之后,尽管得到的都是一片赞同之声,但是,他还是对迁川的前程有几分担心,尤其是对此行的吉凶祸福未可卜知。为了从精神上获得更大的支持,他想到了向神明求助。于是,他按照传统习俗,来到庙里烧香拜神,求签占卜。结果,得到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谶语:"铁船过海难为保,滥桨轻摇遇顺风。"显然,这是所有谶语所蕴含的共同特点:灵活多解。从字面上既可理解为"前程艰险,困难重重",也可理解为通过努力,得到化解,终于"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一切全在求签人心领神会,解谶人随机应变。
    本来,陈宏典的迁川意愿强烈,事前商议充分,准备周全,得到谶语的心理暗示后,对长途迁徙更加充满信心,坚定意志,因此,其结果自然是较为理想的。但是,事后有人对他的这句谶语作了宿命的考释,称他的迁川之举之所以能够平安顺利,定居四川后事业之所以一帆风顺,全在于得到了祖宗的保护、神明的庇佑:"且考之签云:'铁船,虽难过海,而'桨'遇顺风可卜,利有攸往。公之感孚何其诚也。此不独祖宗保之,即神亦佑之矣!"此说把所有的主观努力仅仅归结于心诚,把家业发达归结于感动了祖宗神明的结果,岂不显得有点牵强附会、故弄玄虚了么?
    又如,还有一个名叫张巫氏的客家妇女,原籍广东惠州府龙县兴乐图了结约仁里围居住,生有3个儿子。雍正三年(1725年)丈夫张习英刚刚去世,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一天,她在圩市上遇到一个星士。该算命先生对她说:我看过许多人的相,"如贤太婆之命,富贵大发之命也"。巫氏疑惑地回答道:"衣食维艰",从何处去发祥?接着,星士给她指点说:"今岁贼蹂躏四川,空虚无人",你何不迁到那里去,以兑现我许给你的"发祥之言"?巫氏"慨然允之",断然决定迁川,遂"偕子携孙,始迁川东,继迁绵竹,终迁德阳蕉芭滩,遂家焉"。到巫氏去世时,"家仅中产,尚未达到目的",但后来,到了民国年间,该家果然"大发祥"。于是,有人又借机渲染迷信,宣称"昔年星士之言于今有验矣"。后人对她的作为称赞说:
    凡人生于斯,长于斯,聚族于斯,未有不恋恋故乡,不忍轻弃者。而太君因星士一言而辞粤,何其智也。服阙后始入蜀,何其礼也。偕子孙而迁之,何其仁也。择良地而居之,何其义也。四端克备,有成而有终,亦闺阃中不可多得者。
    正因为移民在摸底决策的过程中,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所以,在迁川之前和路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外省移民在追随时代潮流中,上演了一场壮志辞故里的激情活剧。
    例如,原籍广东长乐县、以教书为业的范端雅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根据《范氏族谱》记载,面对清雍正年间粤东大荒,迄至乾隆之初,仍然"凋敝未复"的窘困局面,这位执教原乡的私塾先生,奋然而起,兴致勃勃地说道:"丈夫志四方,奚必株守桑梓。吾闻西蜀天府之国也,沃野千里,人民殷富,天将启吾以行乎。"在他看来,既然听说西蜀"沃野千里,人民殷富",是天府之国,等待人们去开发。我又何必守株待兔,呆在家乡!这难道不是天意在催促我启程么!于是,他当即率子5人相随入蜀,乔居永宁。越3年,又偕妣廖孺人,挈家属俱徙叙永。
    居住在今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万福村的李氏家族后裔回忆说,其人川始祖在原籍粤东时,也是听到"西蜀地广民寡"的传言后,当即奋然而起日:"鹤不发顶则难宏其声,蟹不脱壳则难大其腔。与其故乡之恋,曷若迁地以为良。"这里使用南方民间的通俗比喻:白鹤突顶发声,螃蟹脱壳扩腔,来发抒自己的宏大抱负,如果不能挣脱故里的羁绊,也是难以有大的发展的。因此,与其沉湎于故乡之恋,还不如向外迁徙是为良策!于是,他毅然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率其子暨孙,"由广东入西蜀成都府华阳县东门外凉风顶,佃土居焉"。
    年过五旬的广东连平州人谢子越,在经过一番"探知"之后,听说经过张献忠乱,自明末迄清康熙之季,四川仍然"土旷人稀",认为这正是"豪杰可乘之机会",于是毅然决定"挈眷西迁",最终落籍成都华阳。显然,当时其他迁川移民,也如同谢子越一样,在出发前必定充满了一腔豪情壮志,无不认为这是一个豪杰竞出的大好时机,错过这样的机会,那将是一个终生的遗憾。
    对此,《严氏族谱·序》作了这样的归纳总结:"夫西蜀古称天府,扬子云、诸葛武侯之所居也。凡吾子姓往川者,俱意气勃勃,莫不争先而恐后。于是或居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者,处处大有其人在也。"好一个"俱意气勃勃,莫不争先而恐后"!好一个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各地,"大有其人"!这席话不仅代表了成都的严氏家族,同时也道出了当时外省移民迁川前的普遍心声,表现出一种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