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0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6-9 09: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简斌全 于 2015-6-9 09:29 编辑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八)
    五、盘费准备
    由于移民从外省迁往四川的起点和具体目的地各不相同,外省移民人川时的具体情况有别,诸如途程、经历、所费时间及开支标准等并非整齐划,因此,具体到各自在途中需要开销多少盘费,肯定是大不一样的。不过,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若干实例推测,当时一般从岭南等南方地区出发的移民,在正常情况下,其迁川途中所需的盘费,大约在数十两至一二百两白银之间。
    例如,广东兴宁县人廖体用在遭到家族强横者迫害的情况下,于雍正四年(1726年)春,辞乡投奔先期在蜀的长子廖凤绚。他出门时,只带了"钱四百",即400文钱,显然捉襟见肘,不够路上开销。因此,"濡滞辗转",到了年底才抵达湖北。后来,他写信给廖风绚,令其前来迎接。结果,到了次年,父子俩才相会于荆门。廖体用在川5年之后,通过辛勤劳动,积攒了"百余金",也就是有了100多两银子的积蓄之后,又"以祠墓在粤"为由,产生了"携眷东归"的念头,准备从四川返回广东。
    由此可见,以400文钱上路的廖体用,深知川粤旅途遥远,跋涉艰苦,没有100多两银子的盘资,休想东归。因此,100多两银子,应该是最起码的参数标准。
    广东平远县人李能长,于雍正五年(1727年)迁,定居罗江县。10多年后,召集族人后裔36人"捐资集会","集腋成裘",总共积攒了数十两银子。又过了几年,竟然"积蓄数百金之多"。有了这笔公积金之后,他们就开始委托人回广东将父亲的尸骸运来四川。结果,"费银数十两"。由于"所托非人,莫终其事"。可见,委托人回一趟广东,需要花费数十两银子。
    以上实例均是从四川回广东原乡的路费开支标准,以此反推,由广东原乡迁至四川的盘资似乎与这个数目应大体相当。不过,事实上,二者是有较大差别的。这是因为:从四川回故乡,是取水路出川,顺流而下,费用较低;比较起来,溯江而上,从广东到四川的盘费花销肯定要高一些。再则,人川时路径不熟,且行装累赘,路费开支肯定要比出川时高得多。
    下面就来看一下由广东到四川的盘费开支标准。
    据《廖氏族谱》记载,原籍广东兴宁县石涯头的廖奕珍,于雍正丙午(四年,1726年),"将田业房屋扫卖,借出债账纸约尽焚","自带盘费二百余两来川"。上路时,"尚剩余银八十余两"来不及收齐,临行时尽付内兄彭某代理,指望他收齐款项后尽快带来四川。廖奕珍携带妻子彭氏和年龄分别为16岁、12岁和8岁的3个儿子随行。一家5口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荣昌县西街歇息时,自带的200两盘费已经耗尽,而出卖家产的那笔80两银子,由于"彭某竟负所托",以致全家人"在川悬望不至"。后来听说彭某竟将银两耗散,"不敢来矣"。于是,抵达荣昌的廖氏一家人几乎陷入绝境。所谓"斯时也,盘费既尽,家无斗筲,举目无亲,借贷无门,拮据瘁瘩,固所难言",就是其真实写照。(见下图)
    原籍同为广东兴宁的张美升,于雍正三年(1725年)"自粤随母(张巫氏)携弟来川,肩负行李",抵达川东时,"仅有二十余金"。这个例子没有说出发时带了多少银子,如果按照廖奕珍的开支标准,推测张美升上路时,携带的盘费至少也不下200两,否则,他不可能抵达川东时,身上还余20多两银子。
    由此可见,一户从广东兴宁出发的移民家庭,前往四川途中的盘费开支,大体在一二百两银子之间。而一二百两银子,对于一个移民家庭说来,绝对不是一笔数目。
    按照前引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广东长乐人温紫彩写给先期来四川定居的嫂嫂张夫人的信中所述:"家乡连年饥馑,谷价腾高,人人困苦,度活难周。老者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不胜数矣。现今目下谷价每石价钱八百余。"若以每石谷800文钱计算,在粤东地区百两银子可购120石谷。一二百两银子的数目意味着,即将离开原乡的人们,必须罄其所有家产,才可能筹足这笔上路的盘资。
    从岭下村走出来的陈氏兄弟,在迁川之前所做的准备,没有提到筹集了多少银子,但是在族谱上却留下了这样8个大字:"荡析里居,由闽迁蜀。"这里, "荡析里居"寥寥四字,已饱含了为筹措盘资尽卖田产房屋,以作为上路所付出的代价!
    今天,在一些四川移民族谱上,当然也可以见到个别富裕家庭,携带重金人蜀的记录。例如,福建上杭县的蓝仲荣,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携千余金",即带着千多两银子人川,"遍寻吉地",最后在隆昌县南乡老君坝,从李姓手中购得"良田千亩,价金三千有余"。
    但是,随处可见的却是众多家族的迁川始祖,为了筹措盘费,变卖原乡家产的记载。
    例如,广东梅县人卢仁彦,"因见先业式微,难为长久之计",在听说"西蜀膏腴",看见"乡里多迁之者"的情况下,毅然"将田园、庐舍遂以出售,作为盘费之资"。出发时,只带着随身行李、囊橐上路。还有一个原籍广东长乐的杨喜,在先携13口来了一趟四川,亲身感受"蜀世界重新,风俗咸美"之后,又赶回粤东,"变业措银数百"。看来,这个杨氏家族还算有一定家业,居然在二度人川时,还能筹银数百两。而原居于贵州的舒永才与妻子铁氏,因不堪忍受继母的咒骂杖责,决意外逃四川。临行前,将铁氏出嫁时的"妆奁卖尽,换得铜钱三千",另由其父舒琏"赐给铜钱四百,作儿媳外逃路资,及到时安家用费"。
    那么,是否不具备这一条件,即没有凑够必要盘费的人,就一概不能上路了呢?也不全是这样。
    最典型的例子是,兴宁人廖体用,"自粤来蜀,不挟一钱",后来依靠"昆季力作,暮年置产数千亩"。说的是廖氏虽然没有一文钱,但却依靠出卖苦力,不仅顺利抵达四川,而且后来还发家致富。
    在"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中,许多外省移民由于家境状况不允许,或者是因为行期紧迫,来不及凑齐盘费,便跟随移民大军匆匆忙忙上路了。于是,对于他们说来,就有一个边赶路,边在途中挣钱筹集盘费的问题。以下这些实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部分人是如何在途中生活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广东长乐人钟宏予听从母命,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携3个儿子,从堂兄弟一行15人,启程上川。长子钟堤禀日:"盘费不足,奈何?"钟宏予说:"此地饿殍塞道,无从出备......走在丰熟地方,自可积钱。"于是,他们在路费不足的情况下,开始上路,准备在出产丰熟的地方,再设法积攒钱财,筹措进川的盘费。一行人行至湖南浏阳时,钟宏予行囊果然一空。众人欲停下来等其筹款,钟宏予劝阻说"切勿切勿",我"自有主意,可积钱。上川不过迟来三四年耳!各位前行,不必为我忧"。后来,他没有跟随大队伍前行,而是携带全家留居浏阳,以卖柴为生。经过在浏阳"奋力斩棘披莉,樵采三年,珠积寸累",终于积攒了100多两银子,凑够了途中所需的盘费,他才于雍正元年(1723年),自浏阳西行,经过40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在简阳县踏水桥安家落户。
    当时这种依靠一边行路,一边为人佣工的办法来筹集路费的人,绝不在少数。例如,广东兴宁县南厢毛公堡鲤子塘的黎连兴,年15岁时,寡母李氏去世,孤独一人,"家徒四壁"。乾隆二十年(1755年),逢至亲王姓迁蜀,黎连兴遂与他同行,及抵达四川简阳时,"已身无寸积"。那么,他在途中是怎样生活的?据族谱记载,黎连兴也是在旅途中,"为之担囊,为之营工"。又如,今双流县柑树乡的欧阳克武老人(81岁)至今还回忆说,人川启祖欧阳玉,系江西景德镇人。乾隆年间,靠一路卖劳力来川,落业于邛崃县高河乡,世代经营金箔为业,至今已传10代。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对于没有特殊技能,仅靠一身气力过日子的普通农民说来,通过在路途中帮人肩挑背驮,为他人打工干活,是维持途中生计,挣取必要的旅费的唯一途径。
    除此之外,中途盘费不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变卖随身值钱的东西以补不足,这也是迁川途中常见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是,广东人曾廷槐"自粤东偕诸弟来川",可能出发时携带的盘费不够,"途次赀罄",半路上就把银子花光了。当时,他身边的六弟、七弟尚幼,二弟主张把两个幼弟拿去卖了,充作路费。曾廷槐坚决不同意这样做,他说:"兄弟同气也,忍割同气以自生乎?亲灵必难相容也"于是,乃将自己穿的衣服以及妻子陈氏的首饰"悉售,以资前行"。后至金堂,寄寓族家,再转至简阳,佃耕谋生。原籍福建龙岩的傅荣沐,于雍正年间奉母携7子及孙10余人上川,途经江西瑞金,再转至湖南湘潭时,"旅费不足",不得不变卖随身值钱的东西,以至于到了"鬻冠缨"的地步,即把帽顶子上值钱的装饰品也拿去卖了,换取路费,最终到了金堂,后居成都。
    利用个人的一技之长,通过沿途行医、贩卖或者教书来筹措盘费,也不失为一举两得的事。
    最典型的实例是,著名作家李颉人,祖籍湖北黄陂县。其8世组李述明于清初入蜀,在从湖北迁川时,沿途贩卖布匹兼行中医,后来在成都府华阳县定居。李颉人的三曾祖父李正康以教私塾、行医为业,开中药铺,专门出售湖北祖传的"朱砂保赤丸",李颉人的父亲李传芳也靠此秘方行医兼教私塾,连李颉人的妻子也会制作此丸。又如,江西赣州府安远县的李氏夫人,于雍正四年(1726年)率男孙4人上川,"由湖广,盘费缺乏,住富翁王姓家设教"。这户移民家庭上路后,虽然缺乏盘费,但由于其子张为典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因此,通过在途中充当家庭教师,既可维持生计,也能获得筹集旅费的机会。
    而最令人不忍睹的是,在迁川途中,有的移民因为路费用完了,没有办法维持生计和筹集旅资,而不得不采取"出嗣"的方式,把子弟抱给人家当儿子。例如,原籍广东兴宁的余汝彰,于雍正四年(1726年)与3个弟弟一同人川,行至重庆府永川县时,"行囊告罄",无以为继。根据同行宗亲的主意,决定将幼弟汝常"出嗣"给同姓,由此"获银数十两"。后来,余汝彰凭借这几十两银子,勉强走到了荣昌县城附近的峰高铺。当时,盘费又已用尽,腰无分文。不得已他又把随身携带的一把破伞拿去卖了,"售获十八文",抵达隆昌县时,他身上只剩得汗衣一件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