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29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6-10 15:2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九)
    第二章吃住行用难题
    长途迁移险阻重重,难题多多。对一支流动的平民大军说来,难度最大的是,如何解决长达几个月的旅途生活中的吃住行用问题。有着丰富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的移民,自有一套从容应对的办法。看一看他们的行囊,装在其中的,看似一件件简单实用、朴实无华的日常物品,那里面却是充满了精明与智慧的法宝。
    一、干粮、盐蛋与岩洞
    就一般情况而言,从岭南出发的移民,在向四川作长途迁移时,需要首先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如何解决在长达数千里行程,历时至少3个多月旅途中的吃住行等生活需用问题?
    清代嘉、道年间,有一个名叫严如煜(音"异")的湖南人,在陕西汉中府任知府和陕西兵备道期间,经常到川、陕、湘、鄂诸边地,深入深山老林中踏访,对当地民间生活多有体察。后来,他根据自己亲履这些地方的所见所闻,写了一部颇有影响的书--《三省边防备览》。由于川、陕、湘、鄂诸边地是当年南方移民迁川的必经之道,他在那里不仅可以听到许多关于移民在迁徙途中的生活经历,而且还在当地体验过流民的生存状况。因此,该书所提供的资料,有助于了解当年移民在迁徙过程中的生活情况,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三省边防备览》对清代移民如何解决途中的行路、吃饭、住宿等问题,作过这样概括性的描述:
    "流民之入山者,北则取道西安、凤翔,东则取道商州、郧阳,西南取道重庆、夔府、宜昌。扶老携幼,千百为群,到处络绎不绝。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庙、岩
    屋或密林之中住宿,取石支锅,拾柴作饭。遇有乡贯,便寄住。写地开垦,伐木支椽,上覆茅草,仅蔽风雨......"
    在这里,严如煜从川、陕、鄂边的角度,简略提到了移民人川的路线,以及移民在迁徙途中的行路、吃饭、住宿等具体生计问题。他说,移民不走"大路",专走小路;不住客栈,只借宿"祠庙"、"岩屋",或在"密林中"过夜;饮食极为简单,仅"取石支锅,拾柴做饭"而已。
    虽然此处不是专门谈四川内地移民问题,但文中所述移民在迁移途中吃饭、过夜等细节却是大同小异的;例如,彭邦炯的文章证实,原籍湖南永州府的移民彭氏一家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由楚迁川,沿途就是"夜宿祠庙、岩屋、山洞,取石支锅,拾柴做饭",历经千辛万苦,始达南充县东境万家沟的。
    下面,我们就以迁川移民具体解决途中吃住行问题的实例,来推想当年移民们在上路前,是如何准备相关的生活用品的。
    首先是吃饭的问题。
    据《熊氏族谱》记载,原籍湖南永州府祁阳县的熊国珍,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携家室,负糇粮,跋山涉水,以至于蜀"。此处的"糇粮",就是干粮。当年移民在行囊中,究竟为途中的生活准备了一些什么干粮?
    重庆市璧山县《郑氏家谱》根据世代口碑而记载的歌谣,生动地描述了郑氏先祖迁川的历程及其依靠"半袋干粮半袋糠"度日的具体情景:
    吾祖挈家西徙去,途经孝感又汉江。辗转跋涉三千里,插占为业垦大荒。被薄衣单盐一两,半袋干粮半袋糠。汗湿黄土十年后,鸡鸣犬吠谷满仓。这个实例提及从湖北麻城孝感乡出发的移民,在"上川"途中必备三件宝:一两盐、半袋干粮和半袋糠。可见,在迁川途中,除了盐是不可缺少的外,途中饮食则主要是靠"干粮"和"糠"来对付的。至于这里的"干粮"为何物,以及这些"干粮"是怎样制作的等问题,则不得其详。
    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在其《陈香梅自传》中,有一段关于何香凝在抗战中,教家人如何做"米饼"的文字,弥足珍贵,可补此缺。她回忆说:
    何香凝叔婆对于吃的问题非常重视。有一次她要所有的晚辈到她房里去做米饼,说是以备香港发生战事时不致缺粮。这种米饼,广东人都知道是什么东西,那是出远门的人所带的一种干粮,是用米磨成粉,再加糖的一种混合物,在太阳或炉火中烤干后可以储藏甚久。吃时既干且硬,以温水合之,可以当作米糊充饥,是抗战时避难者必备的干粮。当时我们年幼无知,对于这种总动员筹备干粮之举感到有点小题大作。但后来珍珠港事变,香港被日军侵袭,我们对于筹备干粮之意乃有所了解。
    陈香梅的父亲与廖承志是表兄弟关系,故她称廖承志为舅父,称廖承志的母亲何香凝为叔婆。众所周知,廖承志是出生于广东惠阳的客家人,文中所述的米饼,当是客家人出远门必备的一种干粮。由于这种干粮是"用米磨成粉,再加糖的一种混合物",虽然"既干且硬",但却具有易携带,易储藏,就食方便等优点, "以温水合之,可以当作米糊充饥"。正因为这种干粮可备出远门和躲避战乱充饥之需,所以客家人才把它当作传家宝,一代代传了下来,以致到了战祸危及香港时,作为客家人家庭一员的何香凝,仍不忘以这种传统的办法来"筹备干粮"。
    与这种米饼相类的,还有黄叛(又称黄糕)。光绪《钟氏族谱·予公入川履历》记载,广东嘉应州长乐县客家移民钟宏予,自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携3个儿子因为筹集盘费,暂居于湖南浏阳长达3年之久。雍正元年(1723年)自浏阳西行,经过40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旧历除夕前,在简阳县踏水桥安家落户。钟宏予回想起3年旅途生活的艰辛,心中很不平静。为了庆贺在新居地过上新年,特地"蒸黄糕一笼,学学过年"。除夕这一天,他不仅"将完婚时父所置衣帽穿整祀祖",而且,大年初一,还备上贺礼和"黄糕",前往东家方老先生处贺岁。这位方老先生是湖广人,"见黄糕不知何物",并问"应如何调饪?"方老先生后来按照钟宏予的讲解,当场"尝之,大喜。
    这种在四川称之为"黄糕"的食品,在广东叫做"黄板",其做法与江西赣州地区"黄元米果"相似:用本地一种糯性很强的稻米,蒸熟后置于石臼中用木杵锤砸,同时用槐花和草木灰泡水淋浇,待粘结成团后即做成圆饼存放。这种小吃,色泽黄艳,食用时切成薄片,以煮为主,也可炒食,人口糯韧粘软,这是客家地区流行的一种特有的食品,多在春节前后食用。
    考虑到钟宏予作为广东移民,除夕前刚到简州,人生地疏,一时不可能具备制作这种"黄板"的工具,因此我推想,这批黄糕原本就是可以存放的干粮,带在身上,供路上食用。未曾料到,他很快就在简州找到定居之地,因此,这批未曾耗尽的干粮,正好就成为过节时享用的食品。
    然而,干粮毕竟是有限的,人也不可能天天顿顿吃干粮,因此,少不了要架锅烧水煮饭。严如煜在《三省边防备览》中所记载的"取石支锅,拾柴做饭",就是当时移民因陋就简解决热饮问题的真实写照。沿途烧水煮饭,三个石头支一口锅,就地拾柴,便可解决问题。沿途不愁没有燃料,唯有铁锅、"釜"、"罐"之类的炊具得事先预备。
    在现存的一些移民族谱与地方文献上,留下了不少清初移民们在路途中架锅烧水煮饭的资料。例如,广东兴宁人廖体用决意来川,途经湖广,辗转到了湖北荆门,被先期在蜀佣工的儿子迎至四川。在抵达四川什邡后,就是由郑姓主人"借一破釜为炊具",才得以吃上热饭的。这里的"破釜",可能就是一只破铁锅、破瓦罐之类的炊具。
    在今成都市双流县境内有一个名叫煎茶的地方,位于龙泉山脉尾部,是川东至成都的交通要道上行人必经之地。据记载,清顺治十年(1653年)有"两道人"路过此地,在小溪内取水用砂锅煎茶水解渴,"煎茶"这个地名就是由此得来的。这里的"两道人"虽然不明其身份,但显然不是本地人,他们仅仅是因为路过此地,从小溪内取水,用砂锅煎茶水解渴,因此,这个地名才得以产生。可见,用砂锅煎茶烧水以解饥渴,乃是民间过路人常用之法。
    在实地调查中,用来煮饭的炊具,在文献上称之为"釜",而在民间实际上就是泥烧的罐和铁铸的鼎锅。福建龙岩迁的陈氏家族,在定居大足后,经常到重庆去做生意,途中就是用这种瓦罐来煮饭。据传,该家族"男的挑米下重庆,一根胭脂萝卜吃着去还要吃着回来。就是说挑上一担米,带上一个煨饭的瓦罐,拿上一根红皮泡咸萝卜。途中休息时捡柴禾煨饭,用咸萝当菜"。
    另据孙和平副教授调查,有湖南宝庆府祁阳县蒋姓移民,于嘉庆年间移居达县,沿途携带一种被当地称为"泥模子鼎罐"的炊具来川,该鼎罐为铁水浇模铸造,做工精美,用它所煮之饭特别香软。该鼎罐代代相传,原藏于开江县严家乡箭口坝村二社蒋玉科家,完好无损。据测量,该鼎罐高18厘米,圆口直径20厘米,罐的下部呈半球形。
    在迁川移民必备的三件宝中,除了干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食盐。为了补充长途跋涉、大量流汗所消耗的盐分,随身携带"一两盐"以备急用,不失为明智之举。不过,"一两盐"毕竟是不够用的,而带上普通农家常备的盐蛋,是最方便不过的了。
    成都东山客家研究的先行者钟禄元(1913~1988年)在1941年发表《蜀北客族风光》一文,最先向外界报道四客家风俗习惯,其中介绍客家人人川经过说:
    据蜀北客人的传说言,他们入川的始祖,极其俭约。如刁姓人说,他们的祖先只带了一个咸蛋,就要吃到四川。张姓人说,他们的祖先只带了一袋白米,也要走到四川。从这些传说看来,虽不见得就可靠,但他们的刻苦、勇敢和冒险精神,这确是事实。
    四川著名作家艾芜在自传性小说《我的幼年时代》中说,他的先祖在上川路上,"沿途没有什么好东西吃,同时也缺乏盐,一块泡得很久业已黄白不分的盐蛋,每顿饭取出来,拿筷子尖沾点咸味尝尝,就这么样一块盐蛋在路上吃了一个多月"。在田野调查中了解到,现居新都区泰兴乡的客家人宋明钰也说:"祖上传下,宋氏先祖是带着一个盐蛋到四川的。"
    其实,关于"盐蛋的传说"(艾芜语),在民间广为流传,可能是目前有关反映四川人祖先在上川路上生活情景的最为普及的版本。近人卢杨村曾经以学术散文的优美笔调,记载了这个吃盐蛋上四川的故事:
    论籍贯,我是上川北的中江人。这里清代属潼川府。小的时候,听婆婆摆龙门阵,说我家的祖先也是从麻城县孝感乡来到四川的,在少得可怜的行李包中,也有一块小小的盐蛋,而且也是那么一丁点一丁点地从麻城一路吃进了四川。他们都是移民,姓氏不同,但地域来源完全一样;分布的州县不同,但流传的故事完全一样。情节虽然简单,人物的性格却非常鲜明,特别是那块盐蛋的吃法,让后世儿孙们回想起来,更叫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来自不同地域的移民,在上路上,都带有一个盐蛋,其吃法也都是拿筷子"一丁点一丁点地"吃,一路吃进四川。这个故事表明,移民们为应对长途迁徙的经验与方法,都是如出一辙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