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4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十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6-17 07:2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十一)
    再次是行路问题。
    移民迁行路,首先面临的是走大路还是行小路、走陆路或行水路的选择,同时还需要考虑是白天行路还是晚间行路的问题。按理说,白天行路最为方便,但因为怕官府出面阻拦,只好选择夜晚行路。而夜晚行路就有一个准备照明工具的问题。据今广东乳源梅花镇人陈泰华讲述,当地世代相传,其先祖在康熙年间人川,大都是夜间上路的。他说:"因为怕官府阻拦,陈氏先祖'往川'是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家出走的。摸黑走了相当远一段路程后,估计没有危险,才敢将事前准备好的松节油点燃照明。"又指着路说:"看,那条路是南通乳源的大路,另一条是北通湖南的小路。当年往的小路,每到晚上,就灯火通明,天天晚上都像过火把节一样。"看来,就地取材,采用松枝做成火把,应该是当时移民们解决夜间行路照明的最佳办法。
    在当时数千里的漫漫旅途上,最理想便捷的交通工具,当然是乘车骑马。广东平远吴敬轩撰写的《二亲六一双寿恭述》说:"清初他省移民人蜀,向望于道。吾族健者,亦多驱车人蜀。"这里的"健者",可能是指族中饶于资财的富者。这里所说的"驱车",指的就是驾乘畜力车,以供代步并兼载行装。而在南方,指的就是马拉车。
    对于有条件的赶路人,骑马是必不可少的。骑马不仅可以在崎岖的山路上跑得快,节省体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抢时间,赶在其他移民抵达四川之前,寻找到更为理想的生存空间。2003年8月,笔者在仪陇县周河镇方坝村调查时,听到当地大姓--许氏家族后裔追述当年其先祖从广东韶州府人川时的情形。据传,清初入川始祖是两夫妻,陪在他们身边的,还有一个牵马的仆人。该许氏先定居仪陇县后,这个马夫一直住在许氏的偏房内。因为马夫是个绝房户,他死后就埋在祠堂附近,现在有个地名叫"绝房嘴",就是由此得名的。既然许家先祖身边有一马夫随身侍候,推知当年该许氏就是属于那种骑马入川的"健者"。
    另据记载,在四川省中部的移民人口大县--三台县的东南部,有一个中新乡,该乡原青林大队的驻地叫做"安家沟",原本是"鞍家沟"。据传这个地名就是因为清初"卿氏一家从湖广迁来四川时,用一匹马鞍换来这条沟的土地"而得名的。既然有马鞍存在,推测当初该卿氏也是属于骑马进川的人。
    而对于大多没有马匹的移民群体,要想徒步将家庭成员中的老弱病残以及襁褓中的婴儿携带进川,就只有靠肩挑背驮了。因此,农家常用的翘扁担以及竹箩筐、竹椅子,就成为他们上川途中不可须臾或缺的运载工具。
    对于携带幼子入川的移民说来,为了解决年幼孩子的随行问题,他们大多是"用箩兜挑着"走完全程的。例如,福建龙岩籍人徐美周,带着6岁的次子和年仅半岁的女儿上路,就是靠箩兜解决携子行路问题的。据重庆大足《徐氏族谱》记载,原籍福建龙岩州溪口万安里的徐美周(时年40岁),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九月初四日,与妻韩氏(28岁),携带长子良彪,用箩兜挑着次子良凤(6岁)、女儿(半岁),与三房兄弟美昌,起身移居四川。
    这种用箩兜挑着幼子上四川的情况,在迁川路上经常可见。于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经常可以看见移民们肩挑一对箩兜,一头挑儿一头挑女的生动景象,移民们戏称之为肩挑"日月"。如广东长乐县移民李文元与妻张氏,奉双亲,并携两个幼子上川,"行路维艰"。两个幼子由张氏的胞兄挑着走,"张君重肩挑二子,于路戏日:'我肩日月矣。"'当然,在这群拖家带口、扶老携幼的移民大军中,也不乏年岁稍大的哥哥,肩挑或背负年幼的弟妹上路的实例。如长乐移民钟宏予携妻及3个儿子迁川,长子钟堤,时年15岁,也是"辄肩两季"上路的,即肩挑着两个兄弟,就道于湖南浏阳县。
    祖籍湖南安化的谌氏家族,于清初入川,定居于三台县南景福镇。据《谌氏族谱》记载,长兄谌安仕人蜀时,一路上肩挑两个年幼的弟弟安忠、安位人川。20年后,两个弟弟置业安家。谌安忠后裔为彰显先辈笃弟之情,特地在景福镇建"笃祜祠"以表纪念。祠中有对联一副,联文日:
    友爱笃前人,三千里外双肩弟;贤劳感后辈,二十年来一报功。幼子可以用肩挑着走,背负着走,而那些年迈之人又如何行路呢?只好用竹椅子抬着走。例如,有一个叫余汝彰的广东兴宁人,于雍正四年(1726年)迁往四川隆昌落业。为了把他的母亲钟氏夫人接来同住,又返回原籍,"迎钟太孺人,以竹几作舆,徒步数千里,安抵隆昌"。这里的"竹几作舆",就是以竹椅子当作轿舆,相当于四川的滑竿。显然土办法也能解决老人行路难的大问题。
    在所有行装中,扁担的功劳是最大的。它的功效除了挑运幼子之外,主要还用它来挑运随身行李。原籍湖南宝庆府武冈州九管乡人贺才柯,雍正二年(1724年)自楚迁蜀,年仅14岁。赤贫,仅靠"佣工食力",不仅顺利抵达四川,而且还在金堂县立足,后购产于武凤溪陈家沟。后来,"回楚接二老之蜀中,二老携弱弟从行"。随身所带的"行李二肩",即两担行李,"皆公一人往负矣"。看来,他凭借当年迁川以及在川出卖苦力所练就的这副铁肩膀,硬是不辞"万里之劳",终于完成了"负兼人之任"。
    那么,一根扁担在旅途中究竟有多少斤负荷呢?据来自成都近郊龙王乡的调查表明,原籍广东长乐县的戴氏家族成员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入川,路上走了整整两个月,其人川始祖戴焕祥,"行年20岁,每日肩挑80余斤行李至川"。一个20岁的小伙子,每天需要肩挑80斤行李赶路,其艰辛之状是不言而喻的。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以至在迁川路上,经常可以见到"栉风沐雨,数千里不畏艰险,负担奔走"的人群。
    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原名周月宾,按族谱上的字辈,又名周光瑚。祖辈世居广东长乐(今五华市),康熙中,其先祖迁徙入川,定居郫县。1991年,74岁的她出版《韩素音自传》(5卷本),在其第三部《残树》中,就对其先祖迁川过程中,如何用"一根担挑上两头的篮子,一走一晃就去了四川"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述。
    翘扁担、竹箩筐、竹椅子等工具,不仅在运送移民入川上功不可没,而且对于保存与发扬移民艰苦创业精神作用显著。许多移民家庭在川定居下来后,为了保存这段难忘的记忆,让后代儿孙分享前辈的成就,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后代不忘创业的艰辛,他们往往把先辈当年在迁川创业过程中使用过的劳动、生活工具当作传家宝珍藏起来,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以便用它作为教育后代子孙的教材。
    例如,原籍广东长乐的钟氏家族,在简阳寨子沟落业以后,最初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寨子山南自建祠宇一座,继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增修两庑,建成了一所三重堂左右两个大天井的四合院,约有1340平方米,内有三合土大坝。为了让后辈子孙不忘祖先迁徙之苦,特意在祠内正厅的一间小屋内,陈列入蜀始祖钟宏予(事迹详后)入蜀时一路谋生使用过的劳动工具--扁担、箩筐,以及创业时背盐巴使用的木杵。这些工具一直是钟家的传家宝,后来被供奉在祠堂香火的最上方,直至"文革"中才被当作"四旧"毁掉。
    另据调查,在三台县西平镇吴氏宗祠的房梁上,过去一直放有一根扁担,据传这是入川始祖吴氏兄弟,康熙末年从福建龙岩迁川路上做生意挑担货物时使用过的。在川南宜宾地区,"解放前多数人家供家神,有的摆放有锄头、镰刀、扁担搭钩,据说这就是祖先入川创业留下的遗物,置于'家神'供桌上,以示教育后辈儿孙不忘昔日艰难"。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