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29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十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6-19 15:3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十三)
    三、土地老爷与狮子龙灯
    对于离开原乡的移民说来,最不易割舍的东西,除了祖先亲人之外,就要数土地了。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祖祖辈辈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们,对于土地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那么根深蒂固,乃至将土地化为一种神祗,虔诚地对其祭祀崇拜。而一当这种信仰习俗形成以后,它又是那么顽强地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人们的行动。
    清朝初年,当无数农民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涌进四川之时,他们虽然离开了原乡故土,但头脑中对于土地神的崇拜信仰却丝毫没有减弱。怀着在巴蜀创业发迹的梦想,他们对于土地的期望更加强烈,因而,在原乡信仰习俗的支配下,他们随之也把土地神搬进了四川。
    在我国古代,土地神原本是管"田社"的神祗。"社"原本是我国古代农村的基层单位,古人有所谓"以乡为社"的传统,它起源于古之"国社"、"里社"。关于"社"的疆域范围有多大,各个时代有不同的记载。有说"方六里"为"社"者,也有以"二十五家为一社"者,更有称"民或十家五家共为田社"者。
    古代的人们出于对土地的崇拜,把祭祀的对象--土地神祗称为"社公",或称为"社"。祭祀社神的日子,称为"社日"。古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为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大致在春分或秋分前后。社日的活动,主要是乡邻共祭社神,然后在野外用祭品聚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春祈秋报",即春天祈求当年农业丰收,秋天以收获物报答酬谢神明。根据文献记载,客家地区也有"社日"之俗。客俗社日活动多保留古代中原遗风。特别是在春社日,即在春耕即将来I临之际,人们借娱神之机,聚饮作乐,以交流感情,松弛神经,做好投入春耕大忙的精神准备。
    在四川各地,民间普遍流行祭祀土地的习俗。一般以农历二月二日为春社日。有的地方,在春社当天,"街乡遍立小祠","祀而饮,或演傀儡,有至累日者。"有的地方以七月七日为"土地生日","家家设酒馔,纸钱祀之。"据县志记载,在客家人聚居之区的简阳县,民间普遍奉祀土地神。土地神的种类很多,"在家者日家神土地,又日长生土地,即古中雷;在山者,日山神土地,又日七郎土地;在田间者,日秧苗土地;在垭口者,日垭颈土地......乡民祀以七月七日或二月二日,犹是春祈秋报之遗,时俗循之"。
    遍布四川城乡的这种祭祀土地神的习俗是怎样来的呢?当然是肥沃的农业土壤产生的,但它的来源却可以追溯到清初移民迁川时代。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客家移民中,有一种崇拜"三山国王"和笃信土地公的信仰。随着客家人的迁徙,"三山国王"和土地公的神祗也随客家人的定居出现。据了解,"三山国王"只在沿海一带和台湾移民迁徙中出现,在四川则没有这样的先例。不过,土地公的神祗却随客家人的迁徙搬进了巴蜀大地。
    这里,可以举出一个由客家人把土地神搬进四川的典型实例来加以解剖。
    在今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西北4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宝胜村(原系简阳县宝胜寺辖境),总人口1539人(2000年),村子里的刘姓为第一大姓,其祖先来源分两个支系:一支来自江西,另一支来自粤东。据《刘氏族谱》记载,原籍江西赣南定远县南水乡太平堡下河西的刘立琼、刘立璋兄弟携带妻小,于雍正年间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步行数旬",从江西迁入简州宝胜寺。定居多年后,两次返回赣南,把父母、祖、曾祖三代祖骸迁葬此地,同时把祖传的"江西龙灯"以及"社公"搬进四川。(见下图)
    该刘氏家族入川的时候,还携带有祖传的舞龙技术和平时,刘家龙都供奉在刘氏宗祠。节庆吉日"出龙"前,首先祭祖,请求出龙;再拜"萨官";最后拜水。同时,还要杀鸡祭献,用纯色雄鸡的血点染龙头、龙角、龙目、龙口、龙珠等。由于经过300多年的风雨洗刷,以至当地的人们长期不明"萨官老爷"是何方神明。
    其实,客家话"社"字的方音(sO),直音就读为"萨"。在闽粤赣客家地区,土地神就称为"社公"老爷,也有呼作"社官"老爷的。由于客家话"社官"的方音就是"萨官",所以久而久之,在宝胜村,刘氏客家后裔至今所习称的"萨官老爷",究其来源就是原乡的土地神。
    至今,在宝胜村刘家祠旁仍有一座"萨官老爷"小庙。
    庙内供奉的是一块镌刻有"福主老爷神位"字样的圆形石碑,四周刻有几句隐语似的诗句:"金其里,银其里,金银还在七七里。谁能识得破,要(得)一千石(米)。"
    此处的"福主老爷"就是"福德爷"即土地老爷。福德爷一名来自于土地公的正式名号--"福德正神"。在四川民间,许多人家往往在堂屋神龛的下方,就供有家神土地--"福德正神之位"。在台湾南部,旧时奉祀土地公的会社,如果不称"土地公会",就称为"福德爷会"。至于宝胜村"福主老爷神位"字样的圆形石碑上的隐语,不解其意,动辄以千石米作为破解隐语的奖励,显然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有意思的是,这座客家土地庙的建筑风格,与客家移民从大陆迁入台湾后,在当地修建的土地庙有某种相似之处。据台湾《客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介绍,在台湾嘉义市番路乡民和村,原有一座义兴宫,拆除的旧土地公原件就放在新建的庙址旁。屋脊另加一翘尾屋宇,建材全部以石头打造,其中包括"福德正神"长形石块以及正方形两块大小祭台等,所有建筑风格,都完全是客家土地公庙的模式。其特点是,没有土地公神像,只有以长形石块雕刻"福德正神"4字,再上红漆,放置于石庙之内。由此证明,客家人从有开拓史以来,在全国各地都存在着笃信土地的信仰,连建筑恪都是一样的。
    根据田野调查表明,在旧时台南,绝大多数庙宇都是从别处的祀神社分出来的,这些祀神社大部分散布在居民祖籍是大陆漳州、泉州二府的一些小地方,只有少数庙宇是源于台南本地的祀神社的。由此可以证明,盛行于台湾的土地祀神社,也是随着大陆移民渡海从原籍搬到海峡对岸去的。无独有偶。这种随着客家移民迁徙,而把原乡的与土地相关的神祗也带到新的定居地的习俗,不仅在台湾出现,在同时期迁往内陆四川的客家移民中也有所表现。宝胜村的"社公老爷"被搬进四川的例子,就是最好的明证。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从广东搬过来的"三都司"老爷神祗。
    根据田野调查表明,在今成都市新都区三河镇,有一个名叫"三都村"的村落。居民至今说一口流利的客家话,村民分属杨、李、张、赵等姓氏,其祖先大多来自于广东长乐县。追寻其村得名的缘由,众口一词地说,这与祖先迁川时背负"三都司神明"的经历有关。
    李全中在《三河场的三都司庙》一文中考证说:
    清朝初年,广东长乐客家人慕西蜀沃野千里,谋生而来。长乐某地客家人历来崇拜明朝在当地掌管地方军' 政、民政、刑狱的张姓毛姓李姓三位都指挥使司。大约是三位都司曾有善举惠及地方的缘故,乡民将他们奉若神明,供奉拜祭。今要离开故园远去他乡,人们舍不得就此与祖辈几代人崇信的三都司神明诀别,便有请神上路护神入川的动议。于是,当地杨氏韶叔公一家将三都司神牌背负随行,踏上迁川之途。一路千辛万苦,数月艰难历程,有都司神明庇佑,又有地方公差护送,杨氏等一行乡人终于平安到达西蜀地面,立脚成都府北新都三星店、螺丝坝一带。今他们已繁衍后人十几代,杨氏韶叔公后裔中年长者名叫杨延财。三位都司神明就这样被广东长乐迁川客家人请到了四川。艰苦创业新建家园,人们也为三位都司神明营建了新的"官邸",一座三开间通体石结构的庙宇于乾隆六年(1741年)建成。又为三位都司錾石成像,石刻像高四尺左右,三位都司穿戴明朝礼服官帽,并列供奉于庙堂之中。
    这座供奉着"张都司毛都司李都司神位"的三都司庙,是移民迁移历史的文物见证。三都司被当地移民后裔奉为保护神后,一直享受着顶礼祭拜的宠遇。自从三都司庙在异乡建成以后,香火一直旺盛。延至民国初年,三都司庙由一座小庙扩建为有十多开间的建筑,庙内增设了钟、鼓等祭祀设施,最盛时还有七八个看司照管庙务。扩大了规模的三都司庙在周围百里内名气大增,当地的基层行政区划因此一度被命名为"三都保"。随着庙宇的扩大,当地的乡民又在庙中增塑了观音、牛王、张飞等坐像。三都司庙既是当地乡民缅怀先祖、朝拜神明的殿堂,同时也是人们开展娱乐活动的场所。与农事有关的节庆活动,如广泛流传于川西各地的秧苗会、牛王会,以及春节迎春活动,在这里都与三都司庙会活动结合在一起了。每年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十五,三都司庙前彩龙翻滚,大戏连台,热闹非常,成为客家民间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
    1949年以后,一所小学办在三都司庙内。"文革"期间,三都司庙遭到拆毁,神像不复存在。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当地的客家人萌生了集资重修三都司庙的念头。于是,
    在距原庙50~60米处的一片竹林里,我们见到了一座仅有八九平方米的简陋的三都司庙,庙内供奉着观音瓷器坐像和佛祖画像,同时还有一幅写着张、毛、李三位"都司老爷"神位的神榜。供桌上摆有塑a4鲜花和贡品,四周挂满了红布等祭幛品,显系近年来村民所献。庙里原来留下的遗物,只有一块残缺的石刻屋脊。经辨认,这可能是乾隆年间始建的那座三都司小庙的屋脊的一角,作为当年移民迁移文物的遗迹保存至今,弥足珍贵。(见下图)
    类似于"三都司"这样的原乡神祗在清初被移民背负人川异地供奉的实例,决不只有这一起,在全川各地比比皆是。
    例如,在川东北,有湖广蒋、陈、许三姓移民,迁川时各自身背一尊雕像上路,入蜀后定居仪陇县,合伙修建了一所祠庙,名"神仙观",轮流派人看守,管理祠庙。每逢三神寿期和清明节,三姓族长各带族人到祠庙祭祀。
    在川西地区,今成都市龙泉驿区所辖大兴场,是由清初移民谢、毛两大姓在此兴建起来的。在原大兴公社的共和大队,有一座五显庙,就是"毛姓在清朝从湖广人川将旧地五显菩萨及祖神前香灰带到此地"建的庙。后来由于"庙已毁",使该地成为一个地名保存下来了。
    在龙泉驿区西河镇原跃进大队有处地名叫大将庙,据传该地名源自于清代:有三姓人人川,在危难途中得一木牌"刘公大将爷"后转危为安,因此立庙,故名。
    在新津县太平乡有一座文昌宫,又是鲁氏家庙。据传鲁氏祖先于清初由湖北麻城身背一文昌神人蜀,定居新津后,遂修庙以祀,成为鲁姓家庙。
    出现在这些实例中的神明,除人所共知的文昌菩萨、土地老爷外,其余三都司、三菩萨、五显菩萨、刘公大将爷等等,不知是何方神圣,有待进一步考订。但从移民们之所以不辞长途跋涉的艰辛,大老远地把他们背到四川来的现象中透露出,移民头脑中的神灵信仰是根深蒂固的。他们或许相信,能够保佑其在原乡或在途中平安顺畅的各路神祗,一定也可以使他们日后在匹逢凶化吉、荣华富贵。因此,随着移民大举入川,许多外来神明也开始在这时跨进蜀门,安享起异乡的人间香火。
    值得注意的是,在移民携带的物品中,还有一种既是祈雨的神器,又是供人娱乐的狮子龙灯。
    据三台县文化馆赵长松先生提供的调查访问资料表明,在三台县狮王乡烂泥沟村,居住着从湖南安化迁来的谌氏家族。据《谌氏益智公支谱·大事记》记载:始祖益智公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自安化入蜀合川,6年后入三台观音场烂泥沟(今狮王乡新庙村)。抵达定居地时,用背篓将原供在湖南老家的龙灯等神器背来,"安放在宅前所建之龙王庙内,谌氏子孙每年阴历正月初二至初五,按老家习俗,组成龙灯会挨户祝贺新年,盛况空前,延续至今已300余年"。据传,庙里的龙王是一座1.2尺高的木刻雕像;而供耍龙灯用的"宝",则是用红绸所扎的一个圆球。龙王供奉在龙王庙内,龙灯和"宝"则一直架在房梁之上作为纪念。
    另据赵长松《吴家狮灯考察记》一文记载,同在三台县观音场烂泥沟,还活跃着一支"吴家狮灯班"。据传是清初"彭氏太婆长年(长)用背篼把狮子背来的"。从当地保留的乾隆四十三年八月初二日所立的"吴母彭老太君墓"的碑文可知,彭氏太婆"原籍广西庆远府天河县(今宜山市罗城县西天河镇)北乡古黎里毛洞村生长人士。生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时",长适吴氏,"于康熙壬寅春挈家来川,创业于三台西路中五里烂泥沟......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巳时寿终。"据考,大约雍正中期,吴氏开始在族内组织狮灯活动,子孙以耍掌教和尚和武功著称。该班狮具代代翻新,技艺代有传人,常玩常新,从未间断,至今狮头上,仍有当年进狮具的三根竹篾。其活动历史长达282年。狮灯讲究破阵,以武阵"天鹅包蛋"、"双夺印",文阵"麟麟送子"、"喂肥猪"等著称。至今享誉狮王、龙井、西平、八洞、乐安、通辑、回龙等三台、中江县各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5:40:17 | 只看该作者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