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5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二十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3 07:0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二十
    在漫漫迁川旅途中,因为种种变故,移民们从一个家庭、家族团队中失散,或者不得不分手的事,时有发生。为了防止失散的亲人在团聚时互不相认的悲剧发生,有的移民家庭在分手时还要留下凭证,以便日后异乡重逢时识别。例如,今成都龙泉驿区黄土镇长伍村的余氏家族,其祖先来自于广东兴宁县,清乾隆年间迁至四川简阳。在他们世代相传'的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歌中,有这样的诗句:
    余本元朝宰相家,洪朱造反散天涯。绿林岸上分鸡首,凤凰山前插柳桠。余姓并无三两姓,一家散为百千家。倘有一家不认祖,勿忘木本水源也。
    这首"余姓辨宗"诗还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诗句词语各有差别。例如,在一个以余汝彰为人川始祖的、原籍为广东兴宁的移民家族所编写的族谱中,也有这样的诗句:
    余本元朝宰相家,红巾赶逐入西涯。泸阳岸上同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否泰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余氏原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十人分散归何处,入门云游浪卷沙。据考证,这首"余姓辨宗"诗最早可能产生于元末明初。另外还有相类似的"任姓辨宗"诗,词句大同小异,也产生于元末明初。这些辨宗诗原本与清初的移民运动无涉,但是到了清初大移民时代,散居南方各地的余氏家族也随之卷进浪潮之中。为了避免发生迁徙途中四处失散,各不相认的事情,便在原来流传的诗歌的基础上,加以变通处理,从而增加进"绿林岸上分鸡首,凤凰山前插柳桠"的内容,以"作为同宗他乡相识的凭证",并要"子孙世代熟背勿忘"。
    这里的"分鸡首",应该就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分家仪式,其象征意义与民间的"砸锅分炊"、将蒸饭的甑子拆散等做法相类,表示一个大家庭同居模式解体,宣告"共爨"体制的结束与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始。其具体做法是,把一个象征完整共餐的整体(如铁锅、甑子等)拆散,按弟兄人数分解为若干份,然后各执其中一份,自奔前程,若日后异乡团聚时,将其合拢,以作为各分支后裔自认本家的凭证。
    据今崇州市唐家场镇新场村七组郭长金老人介绍,该村郭氏一族的祖先郭世伟,原籍湖广黄州府麻城县,清康熙年间弟兄24人结,沿途分散各县落籍。分手时,曾经以砸锅为记。这种习俗,通过一些地名也可见其痕迹。在今成都市清白江区清泉镇原七里大队,有一个小地名叫做"鼎锅梁子"。据记载,说的是清代,有一向姓人家,自河南入川,先定居于此,后族人分居,于此山砸烂鼎锅,各执一块,以示分炊。按:清泉镇是从原太平场发展而来的,而太平场又创建于清康熙中至乾隆初年,那时正值外省移民人川的高峰时期,由此可见"砸锅为记"的现象与当时移民迁移有关。
    至于移民在迁徙过程中如何凭砸碎的锅片彼此辨认的问题,在另一个迁川家族的族谱中,有这样生动的记载:
    我祖(郑)庄公之后,娶祁氏婆婆生十六子。公公身故,婆婆出于郝氏,又生十六子。公公身故,婆曰:我一身所改两姓,两姓所取,共姓子应先。先夫之子红棋郑,后夫之子黑棋郑,红黑为记。我红棋传三代,弟兄几入分散,干戈发动。弟兄三人将锅分为三块:分锅边者锅边郑,分锅中者锅中郑,我公所分锅底,将锅为记。
    这则记载表明,在一个家庭中,弟兄分手时,采取"砸锅分炊"的传统办法,早在郑庄公时代即已有之。其具体识别办法是:根据分得锅体的某个部位碎片,各自独立为同姓下的一个支系,为了互相识别,可以按锅的部位,区分为"锅边某"、"锅中某"、"锅底某"等。笔者怀疑这其实就是在清初这场大规模迁川运动中的产物,而被《郑氏族谱》的整理者附会到其远祖郑庄公时代了。
    生老病死,乃人生常事,定居时尚不可免,何况数千里迢迢之旅途。在恶劣的气候中和崎岖道路上连日行走,身强力壮的移民尚可支撑下去,而一些年老力衰者,经受不住饥饿疲劳的折磨和痛苦,则难免不倒毙在旅途。而一当遇到这样的不幸事件发生,移民们由于不具备停丧祭奠的条件,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就地掩埋,或者背负亲人的骨灰继续前进。
    前文引述彭邦炯的文章提到,原籍湖南永州零陵人彭三遵偕妻高氏举家迁川。行至途中彭三遵不幸染病去世,高氏及子、媳在河边将其火化,收骨灰于瓦罐肩背而行,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抵达南充县东境万家沟后,始将其骨灰暂寄附近东山金田寺。
    广东长乐移民张大梁在行进至贵州野猪冲时,其妻兰氏病亡,就地掩埋于店主空地之上,前已述及。三个月后,当其行进至永川县(今重庆市辖)时,其父汝茂公又不幸病逝,只得"借吴姓隙地掩之"。又如,原籍广东的林培玉,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携弟一家上川,行至湖南衡州,其弟患病,"遂卒于中途"。林培玉就地将其安埋,仍携弟媳、侄子奋然前行,最终在新都县立足。
    正因为葬身路途者不乏其人,所以,当其同行者或后裔抵川定居以后,一旦条件允许,他们一般又会重返当年掩埋亲人的地方,把这些中途亡故的先人的骨骸运回四川。
    例如,原籍广东龙川的黄氏家族,于康熙末、雍正初迁川,定居于今成都市新都区木兰乡境内。在黄氏历代祖先墓茔中,有黄位伍夫妻墓一座。据传,黄位伍"乃死于上川的途中,就地掩埋",待其后裔黄开来上川落业后,才派人将其重新"捡金",迁至四川,并与黄妣合葬的。龙岩州的傅荣沐在迁川途中,父亲死于江西瑞金,母亲死于湖南湘潭。在草草掩埋多年后,傅荣沐又分别派人将他们的灵柩运来四川安葬。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其中还有三起比较动人的故事:
    一起是两兄弟争相掩埋先父遗骸的故事。据传,在今成都市三圣乡的张氏家族,其入川始祖张子仁在迁川的半途上死去,就地掩埋。他的两个儿子入川后,一个住在龙泉驿,一个住在万福村。数年后,两个儿子都要争相"捡金骨"埋葬。结果,一个先去,把父亲的身子骨骸埋在了龙泉山顶上;另一个儿子迟到了一步,只取得头骨。"在回家途中过河时,船烂了个洞,就用烂棉絮堵住,一直护送回家,埋在现在万福村6队的混堰塘旁。"
    另一起是后裔不惜"发冢刺血验骨"找祖骸的故事。说的是广东平远人刘忠文,因其父来川贸易,死于湖南常德途中,为旅途同伴所掩埋。其时刘忠文才10岁,听到这一消息,惨恸不绝。后来,他在四川中江谋生,"力佣十余年",积攒了一些钱财,便到常德去寻找父亲的尸骨。由于年代太久,无法辨别,找不到父亲骨骸的他,于是大声痛哭起来。适遇当地的一个童子指引说:"尝闻诸祖,先年有粤客死葬此,乃无主孤坟。"于是,刘忠文不惜通过"发冢刺血验骨"的方法,终于找到其父的尸骨,并把它背负到中江安葬,后移葬于彭县。
    再一起是刮苔剔藓找祖墓的故事。说的是江西泰和籍人罗京祥,经商川黔,其子罗言铭"入川寻访",遂家于简阳县。后罗京祥客死于黔,罗言铭虽然在其地厝葬,并立碑为志,但是,因为缺乏祭扫,始终是一个遗憾。其后裔罗宾椿"长念先墓久荒","不畏远道,只身人黔。遍觅旬日,于白杨荒草中,剜苔剔藓",找到祖墓,然后,"礼祭而返"。他的孝行,因此而被列入县志。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440

    主题

    1万

    帖子

    4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11911
    沙发
    发表于 2015-7-6 11:01:08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可读性。
    方寸安静,再大的世界也安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