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37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三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6 06: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十)
    四、薪火相传
    移民迁徙之所以会成为一代代四川人经久不息、长盛不衰的话题,除了移民运动本身所具有的震撼力足以让后代人永远关注外,还有一个内在因素值得探讨,即亲身经历过大移民的人们,均认为迁川经历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凝聚在其中的艰苦创业精神,值得薪火相传。为了后代子孙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他们在家族中时刻不忘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移民史"的教育。
    艾芜在《我的幼年时代》一开篇就详细地描写了他们如何祭祀"上川来的那些祖先",还讲到上文所引述过的,他们的祖先是如何"怀抱着雄图,带着妻子儿女,远离了自己家乡和族人,来到战乱之后人烟绝迹的四川西部。路程自然是经过襄汉流域,沿着大江,穿过三峡,再到成都"的迁移过程,以及如何带着"这么样一块盐蛋在路上吃了一个多月"的艰辛与痛苦。以上这些关于祖先人川的传说,一直流传在家族之中。他们是怎么传给后世的呢?艾芜说,就是在每年清明节在祖先坟前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为上坟的子孙常常讲起"的。
    利用在祖先坟前举行祭祀活动的机会,对后代儿孙进行"移民史"的教育,是使家族的凝聚力得以增强、艰苦创业的精神得以代代传承的重要途径。由于祭祀活动在祖先坟前举行,有的还要将终年收藏、一般不展示的祖先画像挂出来,在隆重的祭祀过程中,再由族中具有权威的老人进行现场讲述,因此,这种教育具有生动直观的形式。加之,祭祀完毕还要举行会餐,宗族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所以,这种形式对于后代子孙一定会产生强烈而深刻的影响。艾芜之所以能在《我的幼年时代》一文中,以如此细腻的笔触记下入川祖先和家族中那么多生动的往事,显然与他从小参加上坟,经常听家族长辈为其"讲起",是分不开的。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今天,这样一种宗族性质的"移民史"教育活动,仍然在民间随处可见。以下就是笔者应邀参加、由谢桃坊先生以实录形式记载的一起范氏家族祭祖活动的全过程:
    近年东山(指成都附近的东山客家地区)较为普遍地于清明前举行墓祭活动。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于2000年3月8日,即夏历二月初二日,为了解东山客家民俗,参加了范氏的墓祭......墓祭之日,上午11点半钟,活动开始。(入川二世祖)范璧夫妇画像高高悬挂于墓上,老少男女三百余人站立墓前。石供桌上摆着雄鸡刀头、酒尊水果、香烛纸钱。珍字辈老人范学中主祭,另有助祭一名。主祭用四川话宣布祭祖:祭祀孙就位,陪祭孙就位;序立,排班;恭诣对扬公(范璧)墓前鞠躬,叩首,执事者传香......酌爵......献财宝金银(纸钱等)......献果品糕点......凡仪俱献,俯伏读祝(念祭文),读毕,化财焚祝章;酌佑食酒......再酌再献,以妥以佑;鸣鞭炮一万响;(鸣炮毕)起,辞神鞠躬;七叩首,八叩首,九叩首,礼毕平身。祭扫活动结束,时已中午,院内摆满席桌,共三十桌。每桌菜肴十余种,土碗斟酒,轮流饮用。像范氏这样的祭礼活动,东山现在已经是较为普遍的了。 (见下图)
    除了利用祭祖活动进行家族"移民史"教育这一有效形式外,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通过编纂族谱,把先辈迁川经历的珍贵资料记录下来。如果说祭祖活动是言传身教的话,那么,载之于谱则是存之以史,以作后世永久传承的依据和借鉴。
    现居重庆市荣昌县的廖氏,其入川始祖名叫廖奕珍,原籍广东兴宁县人。其入川经历曲折艰苦,颇富传奇色彩。雍正四年(1726年),廖奕珍携带妻子彭氏和3个儿子:16岁的文才、12岁的文达、8岁的文显,入川上路。当他们行至湖广(吕)陵县时,廖奕珍"欲歇宿于此"。一家人为此发生分歧,他的妻子彭氏与大儿子廖文才商议后认为:"此地荒芜,人烟稀少,非驻足之所。"而廖奕珍则坚持留下,并到当地找亲戚去了。全家人久等廖奕珍不归,在他"探亲未回"之际,就"负担往前而行"。廖奕珍回来后,"见家室既去,亦随后而来",一直追了"约有五里之程",方才追到家人的队伍。廖奕珍与家人会合后,哭泣不已,说道:"你等只说上川山遥水阻,祖父母坟茔谁顾也?"他的大儿子廖文才也哭着安慰说:"父亲休忧,儿至川稍得过日,即回粤将祖妣二金迁移至川,寻地安葬,免得父亲挂念。"廖奕珍这才"收泪,亦随而来至川"。后来,全家人在荣昌县歇脚时,"盘费既尽,家无斗筲,举目无亲,借贷无门,拮据瘁、
    痦,固所难言"。待到在"川日复一日,不竟一十余载",廖奕珍早已过世,为了兑现在沅陵许下的誓言,廖文才在"家须未有余钱"的情况下,于是"借银十两",命其弟专程回粤将祖妣二人的金骸运至落业地安葬。
    这段经历是如此的艰辛曲折,让人感动!后来,在撰修族谱之时,入川时年仅12岁的廖文达,作为迁徙历程的见证人,为了让后代牢记前辈创业的艰辛,把这一经历亲口告诉了他的儿子、族谱的执笔人。于是,今天我们在这部《廖氏族谱》上,多次见到作者使用"闻父达公云"的语气,把迁徙历程中的曲折经历记了下来。族谱中有一段话交代了他这样做的目的与动机,就是"为子孙计":
    噫!后人承祖父之业,坐享余泽,宜念祖公祖妣自粤来川,千山万水,受尽了许多艰难苦楚,莫非为子孙计。为子孙当念前人艰难,岂可顷刻忘之矣!
    在他看来,前人之所以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莫不是为后代子孙着想。那么,后代子孙承继祖业,就应当牢记前人的艰难,岂可顷刻之间把它忘得一干二净呢!这段话被写在了族谱上,又通过后人一代代传抄下来,笔墨间流露出的正是这样一种难以割舍的移民艰苦创业情结。
    与荣昌县的廖氏族人的情形相类似,现居简阳市石桥镇的钟氏,其先祖不仅同样具有主动存史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存我人川创始之迹",而且,还把搜集整理的口述史料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范本。该支钟氏的入川始祖叫钟成上(字宏予),有关他的迁川经历及事迹,本书在前面的章节中,曾经片段地作过引述。民国《简阳县志·士女篇·孝友传》将他列为清代该县"孝友"人士之首,可见其地位之显著。该传依据光绪《钟氏族谱》及实地采访所得,对其生平事迹作了如下介绍:钟成上字宏予,简东踏水桥人,原籍广东长乐。兄弟四人,分炊已久。康熙庚子(五十九年,1720年),粤旱。成上奉母命迁蜀,留四子珊在粤侍养。至浏阳采樵三年,薄有资斧。回粤省亲,旋由湘至蜀简东寨子山。懋迁树艺,渐有蓄积。雍正丙午(四年,1727年)粤饥,成上持金归省。其母谓之日:汝弟明上,丁繁室磐,恐作饿殍。成上告母,愿即引弟至简,合爨同耕,所置产业,令六子与弟平分,其母欢悦不已。迨乾隆三年(1738年),成上突然心惊,兼程而归。母已先一日殁。丧葬既毕,庐墓四十九日,始携珊来简。先后置业约千余亩。长子堤,年十五随父迁居,苦力经营,及析、居时,克顺父意,昆季六人与叔七分之。季子殡举茂才,成上犹及目睹。卒年八十有一。至今子孙繁衍,所立祠堂因名曰"孝友祠"。(参见《钟氏族谱》及采访册)。
    作为迁川始祖的钟宏予,到了晚年,在思想上产生了主动"存我入川创始之迹"的冲动。这是由于该支钟氏自迁居简州以来,至乾隆中期,通过"三次买业","在蜀颇获资本",已经繁衍为拥有六房的"巨族"。在丁口日增、"各置有业、各修有屋"的情况下,如何守业"勿失",成为衣钵能否传承下去的第一要务。为了"追宗荐祖",在计划修建祠堂这一物质载体的同时,迫切需要通过精神产品--口述历史,把自己的迁川创业历程记载下来。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这个家族在钟宏予的带动下,曾先后三次开展过口述家史的活动,其具体经过如下:
    第一次发生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腊月十六日。这一天是钟宏予80岁生日,他"爰以己意",亲自作了口述,命其外孙、金堂县庠生陈钟"书于中堂",并交代"付与子孙,世世存留勿失"。这次口述,以遗嘱的形式,概述了他迁川创业的始末(详下),以及教育后代儿孙如何孝顺勤俭、"敦宗睦族"的道理。例如,他在这次口述中说:"我赤手来川,苦挣苦积,才买有这点田土。就是有了这点田土后,依然操作如初。其家常日用亦不过疏食、布衣、土屋而已。你们千万不要忘了。"最后,他还要求:"你们定当将我这书卷好好收藏,世世流传。到每年祭我时,择一声音响亮的子弟,明声朗诵,逐一讲解。庶使人人知所警觉,切不可忘了。若家抄一册,贴在中堂,时时触目惊心更好。"
    第二次发生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腊月十四日,即钟宏予81岁生日前夕。这一天,他见前来为他祝寿的宾客陆续临门,极为欢喜。于是,"命人备香水,沐浴其身,更换寿衣、寿冠"。然后,"坐在堂中,言论不休",开始了又一次口iS_历史的活动。这一次,他"且言光上弟待我以心性,伊人川在简西陶家沟发迹"。"又言明上弟,因余二次回粤省母,以解母忧,引伊入川,亦占田土,共得一百三十余亩,可对我母。"当他"言至戌时,话不根舌,霎时西归"。这次口述,如果从午时算起,到戌时为止,整整讲了4个时辰,约8个小时,最后在口述现场离开人世。可惜这次口述事前没有安排笔录,以至今天我们仅从其后裔的追述中略窥端倪,更详尽的内容已不可得知。
    第三次口述发生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钟氏族谱》问世不久。这是"简州河东钟氏宏予公派"的首次修谱活动,仅在"编录参考诸旧谱而成"。族谱以"敬录宏予公遗嘱"为题,将原来经由陈钟记录下来、镌刻于祠堂上的文字,收编于卷2之中。这份遗嘱全文共2400余字,其中对人川经过作了这样的回顾:
    想我当日在粤,兄弟已经分爨,迫于饥寒,不得已,奉母命移家入川。尚留一子,供养祖母。厥后我在浏阳,父子卖柴至蜀简。二子贩盐佣工,稍挣有钱,不惮千里之远,亦不拘论兄弟轮奉,尝三番怀归省视,直至送老归山而后已。我待诸弟,从无怨尤。至季弟,是我回粤携他来川,同居同食,照股析产。又恐他子孙不能守成,尚嘱你们存他香火,附于我祠。这都是你们晓得的、听着的。你们世世子孙,处父母兄弟,要学我这样才好。
    遗嘱载入族谱之后,受到"族中父老"的好评。他们认为这篇遗嘱"能陈祖德、颂先成,可称善本"。钟宏予的长孙钟朴斋,最先也持这种态度,一度为之"喜甚"。但过了几天,他就当着其子、族谱编修人钟世铸的面说:"汝试诵《予公实录》令我闻。"这里的《予公实录》,就是《予公遗嘱》。在钟世镝朗诵了一遍《予公遗嘱》后,钟朴斋显得很不高兴地说:"谱之集成,可称善本。但予公人颠末,汝尚不得其详,未曾表出以为子孙法。"并说:等回家后,我再慢慢告诉你。
    由于钟朴斋的父亲钟堤,就是人川始祖钟宏予的大儿子,当年他仅15岁,即随父迁居,"身历苦境",从浏阳肩挑两个弟弟入川,因此,对于这段迁川创业的过程了如指掌。到了晚年,钟堤却因患风疾而卧床3年。钟朴斋作为他的儿子,终日随侍左右。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钟堤经常把这段难忘的入经历,当面向钟朴斋"言甚悉"。而今,当钟朴斋得知此事在族谱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反映时,感到甚为不安。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把从父亲那里听来的这段人履历"一一备述"出来,以便让他的儿子铭记在心,"谨志"下来,日后"为文"补进族谱之中。
    钟世镝从父亲那里听了关于曾祖父这段迁历程后,深为自己修谱"不得其详"而"不胜歉然"。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从此之后,每当进入祠堂,他都乐于向族人当众宣讲"予祖行略"。过了57年,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该支派再修族谱时,"抱憾五十年"的钟世铸高兴地说:"善哉!余前谱之阙,亦可于此补哉!"于是"殚数日笔墨之劳",终于把这段入履历整理为一篇《予公履历》。该《履历》"落落数千言",刚一脱稿,他就"命人递入祠宇,彼此传观"。他还说:"得此则予公孝行,愈信而有征。"随即"属人楷书",准备补人谱内。不料,新谱重刊因资金短缺,一拖再拖,当3年后族谱付梓时,钟世镝已经去世了。这篇文稿刊载在《钟氏族谱》续卷2上,题为"增补公人川履历",题下注文为:"光绪癸巳(十九年,1893年)曾孙世铸撰,时年八十有八"。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440

    主题

    1万

    帖子

    4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11911
    沙发
    发表于 2015-7-6 11:13:27 | 只看该作者
    发布这些资料,功夫深,累大功。等闲之辈能做到吗?
    方寸安静,再大的世界也安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9-22 19:35
  • 签到天数: 92 天

    [LV.6]常住居民II

    21

    主题

    269

    帖子

    194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43
    板凳
    发表于 2015-7-6 18:36:0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之!长知识!
    我很开心‘此时在美国纽约登上简氏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06:05:39 | 只看该作者
    通过编纂族谱,把先辈迁川经历的珍贵资料记录下来。如果说祭祖活动是言传身教的话,那么,载之于谱则是存之以史,以作后世永久传承的依据和借鉴。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