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3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简深秋(广西)发QQ群:中山市南朗镇南塘简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46
  • 签到天数: 322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407

    主题

    1万

    帖子

    4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11435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12 16:5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简恩承 于 2015-7-13 06:50 编辑

    孙中山亲笔题校训
    南塘学校藏身老林犹闻书声琅琅
    来源:中山商报 2010-04-04 第 1681 期 A4_A5版 发布日期:2010年4月4日 
    南朗南塘村
    荒废的南塘学校藏于林中,异乎寻常的寂寞让人倍感压抑。
    荒废的南塘学校藏于林中,异乎寻常的寂寞让人倍感压抑。
      面对南塘学校,简观亨老先生有着一幕幕美好记忆。
    历时百年的老城墙今剩这一段
    ↑当年南塘学校的学生,穿着统一的美式童子军校服,图中4 位小女孩,3人旅居国外,1人定居广州。
    黎蒴的枯木可培养蘑菇
    村中林荫道
    先果后叶的大叶榕
    小东西淡定自若
    核心提示 流传于南朗一带的《东乡村名歌》有唱:“简姓南面塘,老幼勤耕种,历代出科举”,这歌点睛之处是南朗南塘村历代勤耕重文的民风。
        徜徉在如今的南塘村,除了在山水林木间寻找到田园之乐,而更为重要的是,在祠堂、学校、庙宇、老屋、城墙、楹联里无不飘荡浓厚的人文气息,如西洋风格的 “贵族学校”、中山先生亲笔校训“朴诚勇毅”、历百年而不倒的古城墙、秀才巧对何阁老的传说、“三简”支持革命的慷慨……就连村后6.63公顷的风水林,当年也传出琅琅读书声。

    □村史小记
        南塘村,位于南朗东北部,前临丰阜湖,其他三面环山,面积不过1平方公里。南塘村的历史,在简氏宗祠有对联说“世系溯南雄,家风开赵宋”,大约在北宋年间从南雄珠玑巷搬迁而来,历九百年。如今村里有人口600多人,八成姓简,而从该村走出去的华侨及其后代,已经超过1000人。

    主办:中山商报中山市林业局
    总策划:刘廷玉、杜惠生、黄春华、查九星、林炳强、古石钦
    统 筹:查九星、林炳强、郑礼琼
    撰 文:记者魏静文摄 影:记者文波地图制作:吴文锋

    □人文
        3公里城墙赢得“小铁城”美名
        为了防盗抢,南塘人曾经用青砖砌起一道围墙,由南面横过东北面,将村落包围起来。
        这道围墙,原来有3公里长,如今只在村北还留着三四百米的一段,城墙是双隔青砖,高约1.8米,虽历时百年,墙面依然光滑。城墙也设立有门,叫拱辰门,是麻石构造,门框有孔,简观亨说这是以前用来横穿杉木堵门所用,而他介绍,以前还有一南门。南北两门边都建有一个炮管,各放置了一门铁炮,铁炮有木轮可自由移动,还有托枪两支,另外村里还有子母炮六门。晚上,村里的主要过道都设置有油灯,每晚亮4个小时。在周围的村落被打家劫舍时,南塘村得以保住平安。
        一村三街同时出了“简副市长”
        南塘村是弯月形,三面有山,前面是田野,村里的房子排成三行,命之曰上街、中街和下街。这三条街,出了三个“副市长”,而且巧合的是,都是同一届当选。他们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山市副市长简庆华、简冠筹和简国森,据说,为了区别这三个同时期的简副市长,人们用他们分管的部门来区分,管财政的称“简财市长”、管文化的称为“简文市长”、管农业的称为“简农市长”。

    □探林
        山林藏着一“贵族学校”
        南塘村背靠烟管山,左揽石船头,右倚丹头山。南塘村的树林,就分布在这些山上,这些山上的山泉千百年来,汇流一溪,从山上蜿蜒而下,滋润着村里的世世代代。
        我们走访风水林,爬的是丹头山。丹头山在南塘村的地位,就类似于五桂山之于中山的意义,我们常用“桂山岐水”来指代中山,南塘人则把丹头山写入了祠堂,简氏大宗祠大门对联是“经传漆壁,秀毓丹山”。
        登上数十级有70年历史的台阶,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参天大树,树木掩映下,一座残破但风韵犹存的西式建筑茕茕孑立,这就是曾经的南塘学校。旧校园和古山林相伴,传递出的是别样的沧桑。
        先说南塘学校,这个学校始建于1934年,此前,村里的孩子在村祠堂念书,归侨简侠魂考虑到祠堂办校非长久之计,便返美国发起倡捐,响应者众。建校后的余资,购置了学校周边的水田两百亩出租他人,收租所得用来聘请老师、杂工以及别的办校费用。
        如今,这西洋建筑,早已荒废,独立于山腰,外墙斑驳,墙根下长满了野草,进到学校之前,还得穿过一片长满了野草灌木的平地,平地中央留住一条水泥道通往学校的大门。旧校舍占地面积不大,不过1000平方米,前栋2层高,是西洋风格,圆柱子、椭圆形的屋顶、环形的阳台,房屋主要用作教室、办公室和老师宿舍;后栋和两侧则只有一层,水泥结构,屋顶盖着瓦片,后栋是礼堂,两侧是教室和厨房。校舍中间围着一个花园。我们到来的时候,有影视公司正在里面布置稻草人拍电影,一问,是拍惊悚片。
        老村长简观亨1937年出生,1944年到南塘学校读书,那时学校已经开办近10年。他记得,当时学校里共有5名老师,两三名杂工开了6个班,学校还为学生购置了裙子、西装等西式校服,每有重大节日,八九十个孩子统一着装。杂工除给老师做饭外,还负责校园里外的绿化管理修剪。操场除了篮球场、田径场外,还设了一个当年少见的网球场。学校门口还派人戎装看守,每有人员进出,守卫作敬礼状——俨然是一贵族学校,而其实当年的学生都是普通的农村子弟。

        林有“毒”蘑菇也有救命草
        在学校左侧,有条小路可通往林子。林子里,朴树发嫩芽,木棉花当红,还有润楠树,一株发多枝,枝枝像瘦骨,却也看出力量。还有一种树,枝头挂着一朵朵丝状的花,花的色彩淡绿偏白色,低调地隐匿在枝头里,让你不轻易看见。林业人员告诉我们,这是黎蒴树,三四月间,正是黎蒴的花开季节,而这树的枯木被用来培养食用菌,不过陪同的村干部介绍,这树下也长有毒蘑菇,不敢轻易地采摘。
        林子里还有大叶榕、花儿含苞未开的白颜树、凤凰木,还有一种被俗称为九节柴的树,这树是跌打药。我们先后两次来到南塘村,都见这林子里有采药的人,原来这小小乡村,出过很多大夫,上世纪至今就出现医生近20位,不少是中草药医生。

        两代人眼里不同的风水林
        这片林子在老中两代人心里有着不一样的印象。70多岁的老村长简观亨说,他在南塘学校读书的时候,林子是孩子们捉蟋蟀的地方,那里的蟋蟀,红头红身体大,孩子们捉来玩斗不亦乐乎。孩子捉蟋蟀是玩乐,有一部分大人却把捉蟋蟀当做正经事。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每年一到农历大暑前后,隆都一带的村民甚至携带帐篷粮食镰刀等,捉上三五天,早上四五点开始,晚上七八点收工,原来那个时候,斗蟋蟀成风,往往成群结队,到别的村去挑战。南塘人就曾带着蟋蟀,挑战到如今珠海的唐家,还获胜而归。
        而如今40多岁的村主任简北强,他在南塘学校读书的时候,正是“文革”期间,他说当时林子大片被砍伐,半山上开垦了一块块的菜地,每天都得浇水除草,学习的时间远远少于干活的时间。但是,也有勤奋的人,在干活空隙,倚靠大树读起书来。

    □走村
        中山先生亲笔校训
        牌匾失而复得
        走访南塘村,一到村的办公大楼里,我们的心便被投下一个重磅的“惊叹号”——这里的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亲手题写的牌匾,牌匾的底色为蓝色,“朴诚勇毅”四个黑色大字在牌匾中间,“诚”、“勇”二字中间上竖书两小字“校训”,右边题头为“南塘国民学校”,左边题脚为“中华民国十年孙文”。
        小小一乡村,为什么能得到孙中山先生的题字,而“南塘国民学校”又身在何方?牌匾本身的命运,又有怎样多舛的经历?而简观亨老人与这块牌匾的重新面世有着非一般的缘分。
        原来,中山先生当年闹革命,南塘村人简让之、简崇光和简永照三人(简称“三简”)大力支持孙中山,简让之变卖了在香港的京华百货商店,捐为革命经费,简崇光乃美国兴中会元老,为革命不遗余力筹款,而简永照则是孙眉的结拜兄弟,为革命四方奔走,“三简”都深得孙中山信任。
        1921年,简崇光为家乡创办南塘国民学校,“三简”一同出面约请时任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题写校训,中山先生欣然题写,并让时任的中山县县长吴铁城制作好送往。
        “南塘国民学校”一开始就设立在简氏大宗祠里,后来,旅美华侨简永成捐资兴建了一座西式学校(就是藏在风水林里的南塘学校),牌匾又悬挂到新学校的正厅。但“文革”中的一天,那块牌匾不翼而飞。
        直到1987年,有村民要租用村里的会议楼做厂房,简观亨前往收拾,在揭开一单人床的草席后,简观亨赫然发现,小时候对着朗诵总理遗嘱的校训牌匾,竟然被当做床板。拿布一抹,已经字迹模糊,凸出的字体已被铲掉。简观亨把牌匾交到了村财务室,可2年后又不见了,简观亨到处找无果。1992年,村里重建有100多年历史的 “仁和社”亭,任村主任的简观亨察看工地,看到地梁挡板太高,阻碍工作,上前准备拆散。可一拖出来,发现挡板竟然就是校训牌匾。简观亨这次把牌匾拿回家,买了凿子和油漆,按照模糊的字迹,重新把几个字凿出来,并上色,直到村委新楼落成,才让牌匾重新挂到村委办公楼里。

        一座祠堂楹联10多副
        校训 “朴诚勇毅”最早悬挂的地方,就是村里的简氏大宗祠。了解南塘的历史,这也是绕不过的地方。
        简氏大宗祠占地五六百平方米,这么大的宗祠在中山的乡村难得一见。宗祠最早建于清雍正年间,重建于光绪年代,至今已经百年。2003年修旧如旧,保有着原来的青砖、木梁结构,将瓦檐木雕、墙壁重新刷洗翻新,天井铺上花岗石。如今近前,灰雕木雕的花鸟人物,栩栩如生。宗祠上堂,分别挂着“经魁”和“进士”的牌匾,记录着先人金榜题名的大事。
        简氏在村里是大姓,关于姓氏的传说,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相传明末年间村人简墨,出言成章。那时候,朝廷重臣何阁老,要招聘名师教导儿子,于是用自己的姓氏“何”字做文章出了一上联:“人口添丁(注:“何”字),天下生成何阁老”。许多读书人都对不上,望着侯门兴叹,简墨得知,想出了一工整下联:“竹门入日(简字),太阳拱照简先生”。这样,简墨就成为何阁老的家庭老师了。
        在简氏祠堂里,也有十多副这样充满着文采和机关的楹联,其中一幅由清代举人简梦熊撰写的对联,上下联各31个字,交代着村落的迁徙来源以及勤耕苦读的传统,想一气读下颇有难度。简观亨说,这样的对联曾经有很多,但在上世纪50年代被毁失散,当年的楹联板对,被村民用做隔沟引水,或作桥板床板之用。

    □镇林之宝
        □黎蒴 常绿乔木,高达20米,三四五月间开花,秋冬结果。花开期间,花絮如丝带,绿中带白,哪怕在绿叶的映衬下,也不那么显眼,但是如果是一整片黎蒴花开,那漫山遍野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彩画。
        黎蒴的木材不耐朽,很少用来做家具,但是,黎蒴的枯木可培养蘑菇,算是一绝。所以如何让黎蒴丰产,是不少林业工作者研究的技术。
        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年,黎蒴一度在新闻里出现,因为毒蘑菇也同样寄生在它的身上,春季雨后加上温暖的气候,50克就能毒死一成人的白毒伞菌,就会在黎蒴树荫下生长出来,一般与根部相连,群生。据报道说,广州地区白毒伞菌中毒者的死亡率在90%,所以,野外黎蒴树下的蘑菇,还是不要采为好。
    孙中山亲笔题校训
    南塘学校藏身老林犹闻书声琅琅
    来源:中山商报 2010-04-04 第 1681 期 A4_A5版 发布日期:2010年4月4日 

    敬请下拉在跟帖中看图片
























    \


        \

      \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46
  • 签到天数: 322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407

    主题

    1万

    帖子

    4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1143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0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简恩承 于 2015-7-12 19:18 编辑

    “老三简”  “新三简” 简氏光彩!

    抱歉,这图片怎么不直接显示而是地址。
    把图片忙出来了,请欣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神闲气定对惊涛,四海云沉恶浪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