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2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三十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13 05:4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
    五、"飞人"与白毛女
    结合前文所揭示的田园荒芜、炊烟断绝、人迹罕至、虎豹纵横、瘟疫流行的场景,有理由追问:那时候的人总不致完全死绝,那么,幸存下来的人究竟是在一种什么环境中生存的?他们又是怎样从那段艰辛的岁月中走出来的?身处蓬蒿世界的蜀人,大难不死,得以幸存下来,必然留下许多传奇经历。在清代一些地方文献上,有人把各地蜀人在避乱中的遭遇记录下来,为保存那段特殊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虽然这些文字仅仅是出自猎奇而搜集保存下来的,但是,透过这些轶事异闻,却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揭示了四川战乱前后那难忘的凄凉景象。
    嘉庆初年,广汉人张邦伸在《锦里新编》中,记录了其先曾祖张连义于康熙甲子(二十三年,1684年)迁居广汉,在凉水井从事开垦过程时,发现一个"飞人"的故事:
    有一天中午,张连义按惯例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酒食。"忽有人自林间飞下",顷刻间,突然又"飞去",不见人影。他于是大声说:你若是想来加入到我们中间来,请一同吃酒。我们都是耕田之人,不会害你的。那人有所顾虑,不一至。张连义再次招呼说:"汝系鬼,即不必来。如系人,但来何害?我辈皆新迁之户,以养生治产为业,从无害人之心,不必避。"于是,那个人从树上飞了下来,并和大家一起喝酒,酒后大醉。酒醒后,张连义问他姓名,他"以手指口舌",想说却"不能言"。离开的时候,他"复飞升树颠,捷于猿鸟"。第二天,张连义又派人"携酒持粥"到田间,并招呼他下来饮酒。三天后,这个人渐渐能讲话了。接着便断断续续讲述了有关他自己的传奇故事。文中的··伊"是作者记录其人的称谓,如果复原为第一人称"我"来读,即是一篇标准的口述史:
    伊姓李,凉水井以南大林,即伊庄也。八大王(指张献忠)反时,伊已二十余岁,家中男妇大小百余口,尽为流贼所杀,伊藏树间得免。逾年,虎豹豺狼成群往来,人不敢近。又数年,马牛犬豕均能伤入。伊饥食草子、鸡头等物,渴饮塘水。见有贼人、恶兽,即隐藏树枝不动。久之舌硬,不能旋转。又久之,身亦轻,力益健,飞跃自如,不火食已三四十年矣。但不知今为何世?系何年代?
    后来,这个人"渐与人亲洽,饮食坐止,俱如常人"。通过相互介绍,才知道这个地方原来名叫"李家庄",其西为"郭家庄",其东为"何家营",其南为"后营",又东南为"许家大屋基"。他当时所认识的那些"旧人",已经"无一存者矣"。张连义见他孤身一人,无家可归,便把他。招至家中,听其随工人等耕作自赡"。然而,他并不适应眼前的农耕劳作,因而总是"性昏聩,语言颠倒,多不自主",所以大家叫他"李颠"。5年过后,他"忽遁去,不知所终"。
    这则故事进一步证实清初四川社会的凋残程度。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也就是张连义初至广汉插占的次年,一个朝臣在奏疏中描述当时四川的景象说:"四川幅员虽广,满目只有荒烟,百里竟无半灶"。张邦伸在文中记述,广汉这个地方,在明末清初三四十年间,炊烟断绝,人迹罕至。在这种环境中,不仅"虎豹豺狼成群",而且连"马牛犬豕均能伤人"。幸存下来的人,不仅丧失了说话功能,而且还练就了一身"飞跃自如"、"捷于猿鸟"的轻功。"飞人"李颠正是在这种满目荒芜的环境下,长期适应与世隔绝的非人生活的产物。
    刘景伯在《蜀龟鉴》中,也采录了这则"飞人"的故事,同时,他还辑录了类似的传闻,加以补充。如见之于叙州的"野人",因为避乱入山,"草衣木食,遍体生毛,与麋鹿无异,后见官兵,以为贼,飞走入山,追者莫及"。见之于南江的"二野人",体格健壮,力大无比,"能手格猛兽",并把生擒的獐鹿等野物活活吞食。他们身手矫捷,"悬崖绝壁,腾上如鸟隼","虽其家人亲戚召之,疾走不顾也"。发现于叙州与南江的"野人",因为习惯于荒野草莽生活,或因不相信现实世界,而不顾官兵与亲人的召唤,不愿回到人间过正常人的生活,从而使得这一人间悲剧继续下去。下面这则发生在中江的类似于白毛女重返人间的真实故事,则多少印证了当时四川社会存在野人的可信程度。
    光绪《潼川府志》引《中江县志》"处女避乱"说:明朝崇祯末年,有一个不知姓名的某"处女",因遭战乱,"与其叔避于治西三十里密峰山"。不久,其叔死亡。从此,该女独自过起了白毛女式的"野人"生活:"居山洞,食果木,衣棕皮。不见烟火者数年"。没过多长时间,该女"面形青白,肤生红毛。登山上树,飘飞如仙"。到了清顺治七年(1650年),有一个名叫赵起瑞的"邑民",偶然在山上发现了她。于是,赵起瑞回去后,便约集数人对她的行迹进行跟踪,终于发现她居住的山洞,并且把她带下山来居住。过了若干年,该女"稍复元形"。问起在山中生活了多少年,她回答说:"洞门栀子花凡六开矣"。由此计算,她起码在山间过了6年的野人生活。后来,赵起瑞纳其为妻,生有三子,该女活到80多岁才去世。如果说这个女子,因为避乱人山,在野外独自过了6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还能活着重返人间,经历实属传奇,那么,张邦伸在《锦里新编》中所记录的另一个在江津县家中隐居了40年的廖氏,与其外逃归来的丈夫相逢时,彼此互不相识的故事,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该文记述说,有一个姓廖的女子,原本是江津县民戚成勋的妻子。当张献忠入川,全家仓皇奔窜之际,戚成勋僻居山中,廖氏因体弱未能同行。她不得已留守故宅,"坚闭重门,自誓以死"。没想到过了数月,张献忠的军队并没来,由于家里"仓中积谷颇饶",可以供她吃若干年,于是她就在自己家中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独身生活。后来,住宅外长满了荆棘,丛生的荆棘把住宅完全遮挡住了,于是,她"遂与外隔"。当存粮不济时,她就"向宅池边种谷续之"。没有衣服穿,她就"以草为衣"。一晃40多年过去了,她也不知道丈夫的"存亡生死"。
    孰料戚成勋不仅仍然健在,而且在逃亡地贵州娶妻,生了两个儿子。40年后,当他60多岁时,"天下甫定",想必是思乡心切,也许是听从清政府招辑流亡的号召,他"归访旧里",准备在原居地开垦复业。当时,由于"川中土广人稀,田园半没深箐,虎豹豺狼纵横,人迹罕到,无从觅其故居"。他仅能凭记忆找到原来住处的大体方位。抵达那里后,他请人"力持斤斧,斩竹伐木"。在把荆棘树蒿清理出来之后,发现故居旧宅已经颓垮,但"尚存大树如围",屋中还不时冒出"微烟"。当他走近住宅欲睹究竟的时候,忽然从楼上传来问话声:"汝辈何人?"戚成勋惶怖失色,仓促厉声答日: "我,此宅主人戚成勋也。"廖氏从楼上向下望去,"窥视良久",发现来人"衣冠迥异昔时","而声音容貌仿佛似其夫"。于是,泣日:"君归耶!妾,君妻廖氏也。"她并叫丈夫先将他的衣裤递上去,以便"蔽体相见"。戚成勋随即"解衣掷楼上"。过了一会儿,廖氏从楼上下来,但见"面目黧黑,发乱如蓬",戚成勋"恍惚莫辨"。廖氏这才"备述其由,兼言当日事历历,夫妇相泣如在世"。
    戚成勋返回江津县旧居复业开垦时所遇到的环境,同样也是一幅"田园半没深箐,虎豹豺狼纵横,人迹罕到","大树如围"的荒凉图画。生活在这个与世隔绝环境中达40年的廖氏,当其与"衣冠迥异昔时"的丈夫相逢时,彼此互不相识,恍若隔世,真可谓:"不知魏晋,焉知有汉"!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05:43:4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