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8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四十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22 05:4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
    一、"住山"与"住坝"
    与移民入川后在何地初居的选择相联系的是,他们为了适应客居环境的需要,而不得不采取群居形态的居住方式。这是因为,迁居四川的移民,除了个别是单身外,相当部分人是带着妻儿老小,或者举家或者举族而来的。这些人本来在原籍就同在一个家庭、家族,或者在同一个乡里生活,他们进入四川后,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为了彼此有个照应,更愿意在落脚之地采取同一个家族集中居住的方式。这种情况以移居四川的客家人表现得最为突出。
    来自闽粤赣边的客家人,由于人川时间较晚,抵达四川后,既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挑战,同时更要面对早已在平坝插占田地、安居落户的湖广人的强势文化的侵蚀。为了在这样的生存空间站住脚,客家人势必作出这样的选择:保持群居聚落。
    作为聚族而居的典型,在成都东山客家聚居区内每个乡镇都不乏这样的例证。由于民居是家族形态的凝聚点,所以只要从实地和老的地图上,便可以发现许多以某一姓氏命名的地名,如:李家坝、林家湾、钟家营、廖家祠、谭家庙、冯家老房子、吴家新瓦房、曹家林盘、朱家堰、黄家烧房等等。这些便都是当年客家人采取家族聚居形态,适应陌生环境所留下的居住遗存。
    而在东山地区,客家人的群居形态又往往是通过"住山不住坝"的居住方式体现出来的。从表面上看,"住山不住坝"是出自对闽粤赣客家原乡祖地同样的生活环境习惯的恪守,但更重要的是,新的生存环境不允许他们分散在平坝居住。因为,平坝早已为湖广人所插占,在那惜地如金的平原大坝上,绝不会为初来垦荒的客家人提供聚族群居的条件。而只有东山丘陵地带才有足够的空间,为众多创业的客家人解决聚族群居所需要的宅基和土地,以及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住山不住坝"的居住方式之所以在成都东山地区得到传承延续,是客家人适应客观历史环境与发挥主观优势与潜能的产物。
    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客观的历史条件讲,清康熙二十年以后,四川社会基本安定,客家人才开始大规模涌人四川。在康、雍、乾掀起全川大规模移民浪潮之际,由于川西平原北、西、南三面的好田好土,已被捷足先登的湖广人抢先占耕,龙泉山西边就只剩下这一大片荒芜的次田次土有待开垦。于是,西进的客家人,只能在历史为他们准备的这个生存空间里创业。除此之外,他们是别无其他选择的。
    另一方面,从客观的自然地理环境讲,东山虽名之为"山",其实乃是一大片相对高差不超过50米的黄土浅丘。这里,土壤贫瘠,黏性很强,透气性差,严重缺水,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但是,当时客家人却把它视为最适合生存的乐土。这是因为:其一,这里缺水的自然环境,与进入这一地区的大多数粤东客家人(主要来自清朝嘉应州长乐、兴宁等地)所熟悉的生活环境极为相似,所以他们抵达这里后,能很快适应周边的生活环境,从心理上克服异乡异境的陌生感。其二,迁川的客家人大多采取聚族而居的生存形态,这种居住方式在地少人稠的平原地区极难实现,而在这片浅丘地区却容易找到适合定居的土壤。其三,这一地理环境,最适合发挥客家人擅长旱地农业的优势。客家人凭借在生产工具、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经验方面的特长,因地制宜,在发展此区经济上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其四,西进的客家人之所以看中这块地方,还在于它紧靠省会城市成都,具有发展商品经济的巨大潜能。因此,当历史为他们准备这片黄土丘陵的时候,客家人也从经济地理上选择了这片有待开发的热土。
    客家人虽然恪守着"住山不住坝"的取向,但在东山区内部却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例如,凡是最先来到东山耕垦的客家移民,往往选取这一区域内"条件较好的平原向丘陵的过渡地带",包括沿沱江上溯往南的金堂、新都、青白江一部分;接着,来得稍晚的客家移民,选取与此相邻的东山腹心区,这里"条件较差",包括石板滩、洛带、西河三镇及其周边地区;最后到来的客家移民,在东山条件较好的地带均已占尽的情况下,只好在"严重缺水,条件最差"的洪河、大面、高店子定居。由此可见,即使住山,也存在着一个"趋利避害"的价值取向。
    而在丘陵与平坝交界的客家聚居区,则既有"住山不住坝"的典型,如在东山客家方言区的边缘,在天回乡,客家人就分布在东南浅丘区的向海村、长胜村、土门村、大湾村和红星村一线,而不在平坝居住。同时,也有"住坝不住山"的典型。如在有20万客家人聚居的隆昌县,有一个叫周兴的乡镇,那里居住着来自广东、江西赣州的客家移民,周围还有湖南永州的移民。由于客家移民最先到当地闯世界,比永州移民去得早,所以至今在坝上聚居,而住在山上的则是迟到的湖南永州移民。
    关于湖南永州移民住山不住坝的现象,在四川带有一是的普遍性。崔荣昌在《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一书中指出,湖南湘人一般说来人川比清朝前期的大批移民要早,他们完全有条件移居城镇和富庶的川西平原。可是,他们却放弃了进人城市和插占平原的机会,有的甚至还从城市转徙到山区。例如,中江《谢氏族谱》载,祖妣"率子来蜀,初住省城纱帽街,后迁汉州高坪铺,以后迁金邑(金堂县),再迁简州,于康熙癸未年(1703年)迁四川北道潼川府中江县中村十乡同兴里何家沟翰村湾"。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迁徙定居现象?崔荣昌认为原因有二:一是避兵人蜀,城市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居住环境太不安全。二是避灾(主要是水灾)入蜀,对河平原心有余悸。例如中江县积金乡《李氏宗谱叙》说:"湖广南北屡被水荒,民多流离,兼之边境骚然,征役不息,所在居民散徙他处......明季最为痛切"。正因为如此,所以湖南人迁川后,一般都聚居在远离城市的边远地区,他们湘语的某些特色才能保留到今天。
    当然,"住山"与"住坝","住乡"与"住城",反映的往往只是清初各省移民落脚定居时的最早取向,并不一定代表他们的终生追求。事实上,其后客家人与其他移民家族的居住状况并非一成不变的。一当在某地生活若干代以后,随着家族人丁的繁衍与事业上的发迹致富,他们不一定会死守在初居地一成不变。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趋利避害"原则的支配下,为了更好地拓展自己的事业,他们也可能再次转徙,其最终的定居地不一定固守"住山"、"住乡"的传统。
    最常见的规律是:凡有利于从事商贸和发展经济的平坝、河谷和城市、场镇,便成为他们的首选对象。如我们所熟知的韩素音所属的周氏家族,最后选择平坝郫县定居,然后向成都市发展。又如由湖南迁川的三台谌氏家族、由广东梅州迁川的仁寿袁氏家族,最后都由丘陵地带举家迁入成都,而一时成为大族的典型。另据了解,在下川南地区,即泸州、宜宾市境内,这里原本是客家移民迁川的主要区域之一。但据调查,现在的客家人往往围绕一些地势平坦的场镇聚居,很少有像成都东山那样的客家聚居村存在。这些例子表明,向城镇方向发展,才是他们的最后归宿。
    三、河滨人家兵人豕同治《南溪县志》提到了有别于上述类型的另一种居住方式,即临河而居、临河而耕的问题。该记载说:"大约土著之民,多依山耕田;新籍之民,多临河种地。种地者,栽烟植蔗,力较逸于农,而利或倍之"。这里所说的"土著之民",是指清初大移民之前的土著居民,他们以湖广籍为、主体,仍然坚持传统农业耕作方法,"多依山耕田"。所称的"新籍之民",大多是来自岭南地区的移民。据当地"父老相传",这些移民迁来者众,从故乡携来了许多当地"明代无有"的新物种、新工艺,由于这些新物种,如甘蔗、烟草等大多种植在沿河台地上,仅为移民所为,由此形成了一种"河滨人家"的新景观。这些"由故乡携种来蜀"的人家,"百年递衍,遂为大宗",以至在南溪县中,"富室之家,多以制糖起家"。
    南溪县位于长江之滨,出现这种"新籍之民"沿河而居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按理说,这样的居住格局在四川其他临江之地也应该存在。这只需要把分布于各大江河的甘蔗、烟叶产地列出来,情况就一清二楚了。
    与南溪县相邻的富顺县,位于沱江之滨,也是甘蔗的主要产地,至民国年间,全县的糖蔗产出额在3亿斤以上。溯沱江而上,内江更是清代种蔗制糖的中心区域。甘蔗传人四川,最早就是康熙九年广东移民在内江梁家坝试种成功的,其后,甘蔗的种植逐渐遍及沱江各地。"沿(沱)江左右,自西往东,尤以艺蔗为务,平日众夫力作,家辄数十百人"。及至民国时代,四川甘蔗种植已遍及四大河川(嘉、岷、涪、沱)地带。根据西南交通大学民居学者季富政教授实地考察,位于内江西北沱江边上的樟木镇,是一个移民大镇,其中半个镇的居民都姓"官",其祖先来自福建,依靠做糖生意发的家。发家后在镇上和场镇外修建了许多民居,现在看来仍然气派,并带有闽南风格。
    至于烟草的种植,以福建移民最为著名。在川东的云阳;"业烟草者多闽人,赖、卢诸姓皆清中叶来,以其业名县中,利颇饶,今土人承之"。在清乾隆时期,四川烟草生产形成了成都平原和盆南川江沿岸两大片区。成都平原片区,最早就是由原籍江西瑞金的移民傅荣沐,于雍正七年经湖南带到沱江流域的金堂试种,并广为传播种植的。盆南川江沿岸片区,以位于长江之滨的合江烟最有名,仅次于成都郫县所产的郫烟。
    由此可见,这种由于移民的迁入所形成的"沿江而居"、"沿江耕种"的现象,是随着甘蔗、烟草等经济作物的栽种和推广而形成的,事实上是遍及于全省的各大河川地带。无独有偶,本书第一篇的主人公--来自福建的陈时安兄弟一家,就属于这种类型,其初居地与居住方式,就选择在河川之旁。为了深入解剖这一现象,不妨再从家族的居住环境作一些考察。
    据同治三台《陈氏族谱·详记规约序》记载:"我祖时安公乾隆壬申年(十七年,1752年)由闽之漳平挈家迁蜀,其始侨寓顺庆,继寓遂宁,后乃移居三台。"这段文字提到了陈时安一行人由闽迁蜀,抵达四川后最初的落脚点是顺庆,然后又侨寓遂宁,最后才在三台寻找到定居地。这里的顺庆、遂宁、三台,都只是府州一级的大地名,似乎看不出具体居地究竟是什么位置与环境。可是,在该谱人物传记的叙事中,却把这些问题补充说明了。
    如《陈兆深传》记载说:"兆深,19代,时安之长子。年十二岁,于乾隆十七年随父由闽入蜀。始居顺庆府渡鱼坝,继迁遂宁南坝佃耕。勤劳稼穑,贸易江湖。又迁三台县柳林坝佃耕。"《陈兆涵传》记载说:"兆涵,19代,时安之次子。十岁随祖入川,十六岁卒于遂宁南坝芋头嘴。"
    从这些记载可知,该陈氏一家进入四川后,首先选择顺庆府渡鱼坝作为初居地和落脚点,继迁于遂宁南坝芋头嘴,最后定居地在三台县柳林坝。细查地理位置,这里的渡鱼坝、南坝和柳林坝,前者在嘉陵江畔,后两者则在涪江之滨。
    今按:渡鱼坝,当为都尉坝的俗称误写。在顺庆府南充县境内嘉陵江畔,有坝10余处,皆无渡鱼坝,只有都尉坝,由于在四川话中,"尉"读作yu,与"鱼"同音,二者读音相近,怀疑系后世流传中的误写。(见左图)
    在明人曹学俭《蜀中名胜记》中,早有文献加以记载,称都尉坝得名于其地的都尉墓。而清嘉庆《南充县志》则明载,都尉冢在凤丫山北,距南充府南七八里许。承南充市志办潘大德先生提供有关都尉坝的历史资料及现状图,说都尉坝原来地处嘉陵江边,整个坝为两个台地,总面积有10.67平方公里,其中河坝部分(包括沙洲)面积为4.27平方公里。查新编《南充县志》,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水凿穿龙门、嘉陵江自然改变河道之前,都尉坝原为河床。随着河道的改变,都尉坝河床逐渐上升,逐渐堆成为沙洲,迄今已上升10至40米。都尉坝后因在民国22年(1933年)修建为机场,又被人们称之为"飞机坝",现已成为沟通内外的空中港口,今属南充市嘉陵区火花乡境。
    遂宁南坝芋头嘴,在遂宁城南涪江畔。承遂宁市博物馆刘书林先生来函告知,经他托人打听得知,遂宁南坝纵横数十里,芋头嘴现名南强镇马宗岭村九社(即三大队九社)。据当地老人介绍,因为几百年前有一条小河围绕山嘴而过,坡上插了一根芋荷杆,后长成樟树,樟树大的要几个人才能围抱,故名"芋头嘴"。(见右图)三台县柳林坝,在县北涪江畔,因有险滩而闻名。光绪《潼川府志》称,柳林滩,在三台县北十七里观音渡上。民国《三台县志》记载说:"柳林滩,在县北十二里。怪石罗列,商船偶有不慎,即为所损。天晴之际,滩声震吼,声闻十余里。"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05:44:17 | 只看该作者
    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