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29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四十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24 06:0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
    第五章备尝创业艰辛
    绝大多数迁川移民出于生存的需要,入川之后来不及进行休整,立即投身到艰苦的劳作之中。他们一般都经历了为人佣工,再到佃种他人田地,直至成为自耕农的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可以说,入川定居的移民,几乎家家都有一部艰辛的创业史。而最终能够品尝到发家致富成功欢乐的,也只有少数人而已。
    一、佣工谋生
    对于渴望在四川获得土地的外省移民来说,由于入川时间迟,错过了通过"插占"报垦和以廉价购买的方式获得土地的黄金时机,最后,不得不接受替人佣工佃种的命运,这是许多移民所意想不到的事情。
    本来,在清初四川田地普遍荒芜、人稀土旷的时代,是最容易通过插占报垦,或以低廉的代价获取土地的。这样的黄金时段,大致出现在康熙中后期至雍正初年。但是,随着。各地旷土开垦殆尽,这样的机遇也就越来越少了。例如,在绵竹县,到康熙末期,"荒地都行开垦,一片水田,秧针如绣,实不让于水乡"。安岳县在康熙三十到四十年期间,垦殖高潮渐起之时,"招徕渐多",元气"犹不过十复其五";但到了乾隆时期,其地则已经"开垦殆遍,几于野无旷土了"。乐至县在康熙后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田地益辟,烟户渐蕃,遂无插占",于是,随之便出现了"买卖田房以著"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一些官员的奏疏中得到了证实。如乾隆八年(1743年)十月,四川巡抚纪山在奏疏中说:"查湖广等省外来之人,皆因误听从前川省地广人稀之说,群思赴川报垦,不知川省已无荒可辟"。纪山这个奏疏写于陈时安一家迁川前9年,可以视为那一时期外省移民人川前,四川整个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说,到了乾隆初年,插占报垦的阶段早已成为历史了,川省土地已经到了"无荒可辟"的局面。
    "无荒可辟"的局面只是终结了以往通过插占报垦,或以低廉的代价获取土地的历史,但是,却为更多移民入川从事"佣工佃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如贵州官员在奏折中说:"风闻川省地土广衍,年岁丰熟,虽无荒地可垦,当可佣工佃种,易于觅食,以故人川民人络绎不绝"。加之,许多移民以亲戚在川,有亲可傍为由,大量涌进四川,可以通过佣工佃耕的方式谋生。正如广东官员所说:"省果无可耕之地与可依之人,何至数千里外挈家荡产而轻去其乡?况粤民之入,实为倚托亲族耕种谋生而往。"
    在这种背景之下,外省移民如果条件允许,有能力筹到资金者,还可以从一些较早入川并取得土地的人们手中购买土地,从而成为自耕农。例如,有一个名叫涂宏亮的湖广人,在迁之前,听别人说四川的荒地很多,"占垦者至,则各就所欲";占地后,只要把地牒呈报官府,官府不问地方有多大,就发给土地执照。在这种传闻的鼓动下,他于乾隆二年(1737年)携16岁的儿子离开湖广,来到云阳县创业。谁知到了那里才发现,"占垦之例久废"。也就是说,清朝政府早就取消了插占报垦的优惠政策。面对严酷的现实,他只得自己筹集资金购买土地。但由于经费不够,便与卖方约定,等他从湖广措资回来偿还。于是,他又"挈其子归蒲圻"。
    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移民说来,他们离井背乡,来到四,早已卖掉了原乡的田产房屋,义无反顾,做好了在蜀中落业的准备。他们所带资金有限,不足以买地置业,因此,只好佃种他人土地,加入到佃耕大军行列之中。例如,广东长乐人张文瑞,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携家室动身上川,原本准备有充裕的旅资,但由于对途中的困难估计.不足,以至在贵州境内,途遇风雪,被迫多住40天,结果,抵达目的地新都时,"带来银仅三十四(两)",显然已无法在当地置业,于是只得面对现实,为人佃耕,"与三伯父在马家场当田一分耕种"。
    除以上两部分人之外,移民中还有一部分赤贫者,由于人时盘费不足,人后两手空空,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为人佣工。例如,广东永安县移民江海清三兄弟,追随迁浪潮,"因无资斧,路上停留多,前进缓,至蜀时,已无无主之田土,而归不得"。这里说的是,江氏兄弟因为没有盘费,路上停留的时间较久,等他们赶到四川时,已错过了"插占无主之田土"的机会,欲返回原籍又没有条件,因此,不得不为人"佣工"过活。
    这种依靠"佣工"度日的现象,在乾隆年问入蜀的迁川移民中比较普遍。例如,成都龙泉十陵卢氏人川始祖卢仁彦,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吉日携二、三、四3个儿子,从粤东出发,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在四月中抵达华阳北门外隆兴场,依族人卢朝华而居。由于他生怕"偷安旦夕,无以供朝夕",于是,"伫足三日,即命次子佣工于乡邻,三子牧牛于族党"。这里说的是,卢仁彦抵达川西驻地才三天,就开始投入劳作之中。由于没有土地可以耕种,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命子"佣工于乡邻",命三儿子去给本族同宗当放牛娃。
    原籍广东兴宁的14岁客家少年刘秀标,抵达重庆江津县油溪镇,当晚在一户人家的吊脚楼下露宿一夜,第二天天刚亮,他就找到一份替人放牛的工作。所幸这家女主人富有同情心,怜其贫苦,把他当作自己儿子一样照顾,到了晚上,还叫,把破衣服脱下来替他缝补。由于衣服长期没有洗过,又脏又破,已经长满虱子,该女主人甚至还将其衣拿去"蒸湔"。
    刘秀标的胞兄刘秀桂,早其弟几年入川,当时他也只有14岁。抵达川省后,首先在重庆府永川县"习石工艺",即替石匠当小工,结果不小心,被石头砸伤了脚,"成脓疮"。刘秀标好不容易找到哥哥,并经过多方医治,才把,的脚伤医治好,结果"疾愈钱罄"。两兄弟没有办法,求人借贷,"人不允",不得已,只得靠乞讨度日,"迫为乞人"。像刘氏兄弟这样初人蜀境即沦为乞丐的悲惨遭遇,是当时部分赤贫移民艰辛生活的一个缩影。
    根据川西平原的调查,截至解放前,地主富农佣工或雇工分为四种形式:
    一是长工。常年在地主富农家干农活,雇主除供给食宿外,每年给长工1~3石谷米,有的发3件衣服或给土布1疋作为工资。长工伙食与主人分开吃,平常一般吃素,一月之中有两次吃荤,俗称"打牙祭",习惯定在初二、十六日,故四川话中有"初二、十六打牙祭"的谚语。成都邛崃有一首民谣唱道:"一张桌子四角方,唯有长年不好当。主人桌子摆酒肉,长年桌上摆面汤"。
    二是季工。指在大小春、农忙季节给雇主干活的短工。大春一般在春分上工,端午下工。每季干2~3个月,工资按劳动月数计算。一般除食宿外,视劳动强弱可得到4~6斗米。
    三是月工。指在农事最忙的季节,给雇主劳动1个月以上的短工。一般为栽秧打谷时雇工,工资按月计算,除食宿外,每月工资可得1~2斗米。
    四是日工。又称零工,为农忙时临时雇用。雇主除管伙食外,工资分大工、小工(栽秧打谷为大工,薅秧、扯草为小工),大工日工资1.5~2升米,小工0.5~1升米。每年农忙季节,各地打工农民三五成群,聚于城镇,廉价出卖劳、动力,俗称"人市"。有一首卖工歌唱道:"新打锄儿角角尖,栳起卖工打天天。顿顿吃的玉米饭,面朝黄土背朝天",即反映了雇工的艰辛。
    以上虽然是截至近代的雇工种类及其生活情况,这其实也是清初以来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缩影。清省移民在生计无着、替人佣工期间,付出的是汗水与辛勤,而所获的报酬却十分低廉,很难维持温饱。
    据三台《谌氏族谱》记载,原籍湖南安化移民谌安仕,于雍正四年(1726年)15岁时由楚来川。抵川后,借住在三台南路官庙景福院中,后经人介绍,去景福院鲜家嘴谌益内弟陈惟明家做佣人,并"预领工资铜钱十二串"。由于谌安仕与谌益礼同为"先祖四九公之后裔",有同宗之谊,谌益礼还是他的族叔,可能因为这层关系,谌安仕在族叔内弟家做佣人,还能事先预领铜钱12串作为工资。
    而刘秀标就没有这么幸运。据记载,刘秀标为人牧牛,不仅没有预领工资,并且明确说"初年无资"。所谓"初年无资",就是开初第一年,不领工资,只给饭吃。后来,到了第二年,"始给工资一千五百文,三年亦仅给二千五百文"。
    以下是有关档案资料中所提供的清代四川雇工、童工工资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清代乾隆年间一般雇工日工资在70文,年工资在1500文至2000文左右,到了嘉、道时期,雇工年工资一般在6000至7000文左右,嘉、道时期工人工资高出清初一至二倍。从而反映出清初四川地主利用外省移民初来,衣食无着的困境,极力压低雇工工资和残酷剥削童工的情形。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一些族谱上,见到了许多移民初入蜀境替人佣工期间,由于工资低微,而不得不在贫困生活中挣扎的真实记录。
    例如,有一个名叫万安静的广东人,在原乡苦作山佣者20年,仍不能发迹,遂决定辞粤迁蜀。乾隆六年(1741年),万安静偕妻携子,一行三人,由粤东嘉应州长乐县迁蜀。"征途落寞,行李萧条,跋涉五千里"。及至蜀,他们最先来到成都凤凰山,没有房子住,便"编茅而处"。当时,全家"钱不满千,米不盈斗"。全靠万安静"负贩谋生"。"越二年,贫不可支"。后迁于简阳县凉风顶、肖家沟,佃富者田土而耕。于是,"竭力躬耕,不分旦夕,虽聊堪度日",但是,随着"诸父辈弟兄七八人相继出世","食指日繁,依然四壁萧然"。居16年,迁于百工堰。又过2年,迁于山泉铺。以三两六钱银,佃李姓之业居焉。尽管如此,仍不能使全家求得温饱。于是,不得不继续替人佣工。由于"时工资甚薄",所以,"所获无多。家人恒不得一温饱"。乃至小孩长到10多岁,还从来"未见袜袄者"。
    该《万氏族谱》还提到:全家人"长者为佣,少者为牧"。年过七旬的万安静,"因刈草伺牛坠于崖,几至绝命,半载力愈,仍欲躬耕"。他的儿子万桂章,"幼遭贫困,七八岁即为人守葱蒜,牧牛羊。长又苦作山佣,傍人门户者十余年。个中汗力之劳,辛霜之苦不能枚举。后为人刈麦,常于昏夜中不断镰声。裸体批汗巾,虽汗流巾透湿,不鸡鸣不遑息也"。到了壮年,开始烤酒,"督理烧房,日居烟火窟中,虽熏得双眸欲裂,亦不辞其责。曲蘖之余,不忍一息。闲或披蓑戴笠,躬耕于三春之中。或负笼担囊,送酒与百里之外......披荆斩棘,风雨中亦不倦也!"他的妻子刁氏,"随公几庭播迁,一家十余口,赖孺人独操中馈。炊爨之余,佐公耕稼。日则流汗相随,夜则挑灯纺绩,无一夕得安闲,勤劳备至。"
    出生于乾隆八年(1743年)的谌孝海,是由湖南迁川谌氏宗族一支成员、六甲后裔谌安仕的次子,他在为其父谌安仕撰写的传记中也写道:"当斯时也,家无斗宵,饕餮莫给。宁甘袖手而待毙者乎?只得营工度日,赡顾一家,以免悬罄之悲!"谌孝海还在为其父谌安仕撰写的一通墓碑序文中,详载了这段佣工度日的艰苦过程:
    (谌安仕)自雍正丙午由楚入蜀,偕祖父母及诸叔父,并携胞叔辈,始迁铜梁、遂邑诸郡,继迁三台。徙居无常,营谋匪定,所食者力耳,所衣者力耳。维时家无寸积,业无寸土。披星戴月,几亡昼夜晨昏。犁雨锄云,何知雨雪风霜。只想携眷来,或可大振家声,无知命运多舛,谨能谋衣谋食。
    谌孝海作为移民的后裔,在回顾先辈创业历程时,明确提到,其父辈原本"只想携眷来川,或可大振家声",结果错过获取土地的最佳时机,抵川初期,"家无寸积,业无寸土",窘困万状,"命运多","所食者力耳,所衣者力耳"!在营工度日期间,披星戴月,胼手胝足,结果"谨能谋衣谋食"而已,与万静仁的情况相类:"所获无多,家人恒不得一温饱"。
    原籍广东兴宁县的刘子进,在迁川途中,妻子徐氏因患麻疹身亡,年仅22岁,留下一子一女。因苦无盘费,止于荣昌之烧酒坊场背,帮人做长工。刘子进经常带着尚需哺乳的儿子在田间劳动,因为无乳可喂,只好向过路的少妇哀求,为小儿讨一口奶吃。《刘氏族谱·从广东进四川梗概》记述说:(刘子进)"见有少妇人带在伊过者,便问:嫂嫂有乳否?此子六月无母,有乳舍点我儿吃吧!屡屡如此。"后来此子渐渐长大成人,是为刘有章。刘有章成家后,辛苦度日。"只得编箩易粟",夫则佣工,妻则绩纺。刘有章夫妇共生有五子四女,因为无法养活,命运十分悲惨:三妹8岁而嫁黄姓为室,四妹三朝抱与廖姓,五妹3岁而嫁谢姓为室,六弟、七弟8、9岁与人牧牛度日,八弟、九弟尚小,"饿死数次"。刘子进83岁时,得病月余而死。"当是时,家无粒米,家贫如洗"。只得"草草安葬",连丧葬用的"衣食棺木"都是邻里亲戚捐献凑钱代办的。入川后依靠佣工谋生的刘子进及其家人的悲惨遭遇,便是那个时期众多移民生活的缩影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