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江南佳丽境 游齐鲁圣贤区 览燕赵雄风地 -----2018年初夏皖豫苏浙鲁冀京家族文化考察之旅(2) (二)合肥会简勇,游览包公祠。 4日一早,简绍然老叔送我到安徽六安叶集镇乘客车往合肥。中午时分抵合肥,简勇驾车至车站来接。昨天简勇就微信告知:已提前在格林豪泰旅店订好客房,同合肥的宗亲们也联系上了,晚上可以一聚。 简勇老弟是简绍澍老叔的公子,同我联系有年,我们同为雍公56世,兄弟相称,亲密无间。简勇每年订阅《简氏通讯》10多份,分发宗亲们,积极支持家族的公益文化,贡献良多。多年前家父梅松公为编著《简氏通志·豫皖苏卷》曾到访合肥,也是简勇老弟召集合肥宗亲,体贴周到进行了接待。家父在世时常常提及绍澍老叔一家,对《简氏通志·豫皖苏卷》编著的贡献和支持。后来在合肥同简勇聊天,方得知安徽金寨数次修谱,从他祖父到他父亲简绍澍宗长,再到简勇,历次都有参与。文化家风是有传承的,此语果不虚也! 午餐后,我家小子赶来相会,他们公司接了合肥一处工程,他在做项目部的生产经理,原本打算让他同合肥宗亲们晚上见一面,无奈工程赶进度。父子俩唠叨几句,他就要回工地了。人生尽从事上过,血气方刚之际,多经事,动脑出力,乃日后人生行程中的资粮也。 读《宋史》知:包拯,字希仁, 庐州合肥(今 安徽合肥 肥东)人。向闻合肥亦有“包公祠”,包公者清明廉政之化身,包氏家训更是千百年来家风文化之高标,遂同简勇一道往观之。包孝肃公祠 在包河公园内,"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 谥号,盖棺论定了包公忠孝一生。明弘治元年 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 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包公祠里端坐 包拯高大塑像,威严不阿,“寒芒正色”的题匾,让人震撼于千年以来铁面无私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 眼前的包河据说仁宗皇帝封包公为 龙图阁大学士时,欲将半个 庐州城赏赐给他,谁知包公却说:"臣作官是为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是为了请赏,所以我不要。"仁宗听了暗自称赞,于是说:"那就把包家门前那段人工河赏赐给你吧!"包公只好谢恩接受了。说也奇怪,包河有鱼,铁面;产藕,无丝。据说是因为包公铁面无私之故。 《通志·氏族略》云:包氏源于芈姓,楚国大夫 申包胥之后。《战国策》记 申包胥为蚡冒勃苏,为楚君蚡冒的后裔。从祠中的包氏世系图中可以知晓包拯为申包胥第三十五代孙,祠中还陈列着各地的包氏家谱。最引人注目的是刻在石碑上的《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寥寥37字,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后往廉泉、明月亭、清风楼,无不一一诠释已经神格化了清官形象。为民造福者,即是济世的神!有题《游包公祠》:
斯人留清风,正气满宇宙。
断案民尽欢,铡刀鬼见愁。
遗迹附传说,英名与神俦。
社鼠仓雀辈,到此应愧羞。 晚上简勇做东邀合肥宗亲前来一聚,他们是:简绍龙、简绍东、简绍宇、简绍明、简俊、简湘东、简勇。 席间,得知我要往江苏吴江盛泽,简湘东等宗亲于是联系上在吴江盛泽的宗亲简祖江,并将其联系方式给我,要我到吴江后找当地的宗亲联系,便于我的吴江盛泽考察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