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11-6 15:30 |
---|
签到天数: 415 天 [LV.9]以坛为家II
论坛元老
 
- 积分
- 8640

|
本帖最后由 简国志 于 2016-6-11 07:47 编辑
前不久外地来了一个朋友。作为东道主,唯一能给客人展现孝感传统文化的地方,自然是董永公园了。朋友一家三口,两夫妻,一个小女儿。女儿上初中三年级,口才好,喜欢问问题,非常可爱。
当我们参观那个二十四孝碑廊的时候,看到那一个个颠倒黑白、思想混乱、让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天真的孩子一个个疑问,让我这个主人张口结舌,脸面丢尽,下面分述之。
《二十四孝图》之首篇是“孝感动天”,相传舜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小女孩问我,舜的父亲和弟弟是故意杀人未遂,怎么能算是传统文化中的孝吗?舜有什么恩可感,连性命都要取他的,明明是仇敌,他不但不去报仇,这不仅是以德报怨、逆来顺受,这是敌我不分,难道仅仅是因为凭父亲这一点血缘关系吗?尧帝选拔自己的女婿当皇帝,舜帝封其弟为诸侯,是任人唯亲。还有,舜一夫多妻好像也不好吧,这些都是负能量啊。小女孩还说,如果舜是个有足够爱心的人,他应该回报社会,把国家治理得更好,让更多的人享受太平。
第二个故事:卖身葬父。故事就不讲了,大家都知道。孩子问我:孝感这大的地方,难道就不能对这个可怜的孩子实施捐助,非要逼着这个孩子卖身才能安葬父亲呢?
第三个故事:“埋儿奉母”。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孩子问我,为什么为了让母亲有饭吃,就可以活埋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第四个故事:尝粪忧心。这个故事不说,大家就已经吃不下饭了。孩子根本没有问,因为这样的故事不可想象,孩子都不好意思张口。
后面还有的故事是鼓励孩子牺牲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来照顾父母。有光着身子喂蚊子的,有光着身子在三九寒天融化冰块找鱼的......
在古代,“孝”被极端化,被统治阶级用来愚弄百姓工具,“孝”成为封建道德的制高点,愚昧百姓的丰碑,把子女变成父母的附属品,完全否定了个体的独立性和价值,奴性十足,简直个个令人呕吐。二十四孝的流世,完全是封建统治的产物,是愚民们的信条。从至孝到至忠,是封建统治者宣扬“孝”的目的所在,因而孝道是反动的,是反人性的。《论语》中所宣扬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在观其行,父没观其志,三年无改父之道,方为孝”,把子女与父亲绑到了一起,这些落后的思想,难道就是“孝道”的本质吗?
鲁迅在他的《二十四孝图》中说“二十四孝都是孝的极端,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他还说:“‘’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也应传播先进文化为责任,对传统文化只能是借鉴和批判地吸收。这些早就为五四先贤批臭批烂的封建孝道,现竟然有人拿来顶礼膜拜,不能不说是当代人的悲哀。《二十四孝》的沉渣浮起,反映了少数人思想混乱与无知,反映了一部分人道德观念的的无所适从,反映了现代思想、民主科学的窘境。中国的现代化需要用现代的思想武装,有许多普世的观念需要拿来,而封建孝道是与现代化背道而驰,是不能用来支撑“大国崛起”的,何谈建设“湖北的苏州”?
孝感董永公园,你该关门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