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0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十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6-25 06:4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十九)
    三、历史附会
    根据笔者的研究,这完全是附会历史,把发生在明初的强制移民现象,附会到清初历史中来的结果。
    从词源上考察,"解手"一词,绝非起源于明代。查《四库全书》全文检索,以"解手"为主题的词条多达90多.条。在"解手"的字串下,真正富有含义的条目并不多,细有含义的"解手"词义,大抵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
    (1)从南朝沈约《宋书·庾登之传》,到《南史》、《北史》以及《隋书》等史书,其所使用的"解手"一词,含义均是解脱"手缚"之意。表明早在南北朝乃至唐代,民间已经开始用它来形容松绑、解手铐一类行动。宋末文天祥在《指南录》中提到元兵押解他时,"卫防甚严","坐十余日,然后解手缚"。这里的"解手缚",就是指的传统史书上所载的"解手"的意思。
    (2)从唐代大诗人韩愈首先使用"解手背面"一词以来,唐、宋时代的文人多以"解手"作分手、离别之用。以至人们常把"解手"与"背面"连用,专门用以描写"辞离送饯"场面。
    (3)从元代作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到明代戚继光的《练兵纪实》,元明时代的人们开始把"解手"等同于古代历史上使用的入厕"小溲"、"大溲"、"大便"、"小便"之义。特别是戚继光在其著作中,多次明白无误地使用"解手"一词,把它等同于解便之义,表明在明朝民间已普遍使用"解手"一词代指大小便。例如,他写道:
    第八防解手。凡行途有解手,官军下道之时,该管队内即以一人在旁守之。俟毕,追赶入原伍,迟三里不'至者,贯耳示众。
    第十八处夜解。每马军一旗、每车兵二车,各开厕坑一个于本地方。遇夜,即于厕中大小解......夜间不许。客一人出营解手。
    由此可见,虽然"解手"一词出现的时代较早,但是,等同于"解溲"、解便之义的"解手",只是到了明代才普遍流行于市井与军营之中,证明明代才是"解手"一词的滥觞阶段。
    现今中国,"解手"一词流行之广,遍及四川、湖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等省,此外,在北京、邯郸、呼和浩特、齐齐哈尔、锦州、哈尔滨、郑州、西安、西宁、重庆、贵阳、徐州、崇明等地,也都有这个用法。各地有关"解手"的传说,俯拾皆是,内容大同小异,都认为它与历史上捆绑"押解犯人或移民有关"。而且,在四川以外的地区,几乎都认定"解手"是明初强制移民政策的产物。
    来自北京的"汉语教学"网,选录《中国民间掌故精选》说:
    "解手"这个口语,大人小孩都懂得,就是"方便"的意思。有谁会想到这个口语的来历却包含着苦难呢!明太祖以前,由于长期的战乱,南方各地的老百姓大都逃往比较安稳的山西省,这就使江南缺乏劳动力,而山西人口过分稠密起来。明太祖登上皇位后,为了尽快恢复南方的生产,巩固自己定都南京的政权,便下令要逃走的老百姓回到南方。从山西到江南路途很远,朝廷担心这些移民不肯返回,便派人强行押送,还用一根绳子把他们的手捆住,挽一个结,一个连一个鱼贯而行。在整个漫长的步行过程中,人人都要"方便",怎么办呢?移民们便请求押送的役吏把捆住手的绳扣解开,"方便"之后再重新捆上,于是"解手"成了移民们"方便"的同义语。由于这次的移民时间延续很长,人员又数以万计,这个词儿使用的人数又多,渐渐地就变成为专用口语而流传下来。(《解手》)
    山西"大槐树"网"解手"的来历作了这样的叙说:
    元末,由于十几年的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和瘟疫流行,天灾人祸,人民涂炭。明军将元朝赶到漠北后,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河南、山东一带出现了许多无人区,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明朝建立以后,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这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劳动力和土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明政府采取了移民垦田的政策,即把"地狭人众"的山西地区的农民迁移到地广人稀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但故土难离,人们谁不留恋自己的家乡呢?这时明政府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往古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人也来了,第三天。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他们拖家带,熙熙攘攘,暗中祷告上苍保佑他们平安无事。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数员将簇拥着一个官员,那官员大声宣布道:"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雳,人们都惊呆了,但不久就醒悟过来他们受骗了,人们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骂的、有呼儿唤女的、有哭爹叫娘的,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接着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人们的哭喊声惊天动地。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官兵强迫百姓登记后,为防止逃跑,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一步一回头,大人们指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何方何地都云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就是这个道理。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移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路上就经常有人要方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方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方便,此后,"解手"便成了方便的代名词。移民到了新的居住地点,到处是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到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苦恋,大多数人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了槐树,以表达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解手"的来历》)
    类似的传说,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区也广为流行。这里仅引述一位山东作者的解释以见一斑:
    明初山西移民山东......对山东民俗语言的影响以"解手"一词最具代表性。民间传说中"解手"一词是这样来的:官兵们在押解的过程中用长绳串连着把移民们反捆起来,由于长途跋涉,途中经常有人要大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就把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了是要方便。久而久之, "解手"便成为大小便的代名词,并且在有洪洞移民的地区广泛流传开来。
    来自于武汉的作者对"解手"的词源和来历作了如下的考察:
    武汉话把上厕所叫"解(goi)手"。大便叫解大手,小便叫解小手。俗语有"吃起萝卜像在吃藕,打起嗝来像在解手"。按说,上厕所是解裤子,怎么是解手呢?......经查,元代时就有"解"、 "小解"的说法。《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小生前日腹坏,至今未好,借解一解。"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可要起来小解了。"可见"解手"一词起源于元明,与押解犯人或移民有关。史载,明初有大批江西人迁入湖)北。
    云南多数汉族移民的祖先,都称是明代初年"从南京充军而来的"。因此,在云南也普遍流传"解手"的传说:云南人称上厕所为解手,大便叫解大手,小便叫解小手。为什么入厕叫解手?原来充军者在路途中是绑缚着双手的(重者戴枷或脚镣),如果要大便或小便,必须请求押送者把捆着手的绳子解开,也就是先解开双手才能大便小便,往后,就习称入厕为解手,一直相沿至今。当然,这种称呼也流行于其他充军流放的边远地区。
    由此可见,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有关"解手"的民间故事,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正好与等同于"解溲"、解便之义的"解手"一词的滥觞阶段--明代相同步。
    环顾国内流行"解手"传说的地区,无不在这一时期的重点人口迁入迁出区域范围之内,四川地区也不例外。例如,在湖北地区的族谱上,就有"抽迁","路邑催逼","奉旨分丁",以及"奉户帖"来居之类的用语,显然是明朝政府对移民政策而产生出来的措施,是施加了"外力',的结果,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产物。有研究者认为,"明初的强制性移民,不仅在江西移民中存在,同时由两湖迁往四川的移民中也有"。
    四川也是明初接纳移民的重要地区。经宋元战争、明玉珍人据和洪武四年(1371年)廖永忠平蜀,四川各地人民或徙或逃,泱泱大省"人物凋耗"严重。明政府当然不会忽视对沃野千里而地旷人稀的四川的开发垦拓。自洪武初年即采取措施,有组织地由秦、楚向四川移民。
    据香港学者研究,明初四川的移民存在着两种类型:一是自愿迁移入蜀(入川者均自行插占土地,官府并未加以组织及干涉,其后为明确各户土地界址,曾经补立"插线契约",后则演变为法制"鱼鳞图册"之依据);另一种是渐进式强制移民徙蜀。所谓强制移民,就是由专差强行监押,甚至一路用绳捆索绑,只有在大小便时才获准解开双手。故隆昌、内江一带,至今仍有称大小便为"解手"之语。
    部分四川地方志和族谱也为我们展示了明廷诏令下强制移民四川的具体情况。例如,据《宣汉县志·人口志》记载,韩氏原籍湖北麻城,明初"奉旨入川"居万源县,后迁本县。川南内江县《周氏族谱·修谱自序》云:"明初,诏以湖广世族安插入川。"又如隆昌民国28年《黄氏族谱》载:"明初,洪武以为四川乃近西隅夷地......惟孝感乡人民可以化之,诏饬行专差逐遣。"于是张、郭、陈、韩等13姓被强制入县。这类使用"奉旨人川", "安插入川",甚至"专差逐遣"等用语的记载,是明朝政府组织移民人川的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资料。民国资阳《陈氏宗谱》也明确记载了明初捆绑外省移民入川的细节:"明太祖初起兵时,曾在麻城受人民反对,既而太祖登位,欲将麻城的人民概行杀戮;诸臣恳免不从。刘伯温再三谏阻,始以流罪人川。并且人川的人,尽以绳索系来。"
    此外,在明代官方文献中,关于政府组织移民四川一事,也有一鳞半爪的记载。如《明太祖实录》卷一八一记,洪武"二十年三月丙子,汉州德阳县知县郭叔文言:·四川所辖州县,居民鲜少,地接边徼,累年馈饷,舟车不通,肩任背负,民实苦之。成都故田万亩,皆荒芜不治,请以迁谪之人开耕,以供边食,庶少纾民力。'从之。"对郭叔文的上言,朱元璋予以采纳实行。经过几年有组织的移民,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四川人口增至140多万,较元末增加70余万。这"迁谪之人"诚然有贬谪边徼的戴罪者。但这类人毕竟数量不多,难胜"开耕"之任。其中多数应是被强制的普通百姓。他们既是被迫无奈而上路,如有不遂解差之意者,也难免不被加以绳索,承受"流罚"待遇。
    曹树基在阐述明朝政治对移民的影响时,作了这样的说明。他指出,朱元璋为了保证专制主义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用了20年的时间制定出一部"大明律",对一切藐视或不服从专制皇权的行为和个人实施严厉的惩罚。在种种刑罚中,有一种对罪犯实施强迫移民的处罚,叫做流刑。受罚者被处以二千至三千里范围内的迁移。由于这批罪犯人口众多,也是构成为明代移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在华东、华北、西南、西北的许多地区,都流传着关于先祖流徙而至的动人传说。这些传说所具有的某些细节的相似性,使人相信这是当年某种制度的产物"。
    关于这些实施流刑的刑具,《明史·刑法志》有规定,凡处以流刑的人,在上路前还要根据所犯罪行的大小,先分别处以杖刑或笞刑。罪重者被戴上15至20斤重的枷,罪轻者被缚以绳索。其绳索"长一丈,以系足徙者带以轮,作重三斤"。云南是明初西南强制移民的地区之一,但凡"充军云南者被缚以一丈长的绳索及三斤重的索铁带轮,加上道路的险峻、气候的恶劣、押送者的折磨,旅途之艰辛困苦是可想而知的"。
    通过上面对明初移民概况所作的勾画,可以看到,无论是迁往太行山以东的洪洞移民、江西徙楚的赣民,还是由楚入川的湖广移民,都是皇帝敕旨由当局派员组织实施的。移民关系到明王朝统治秩序的维护,必须实行;组织移民是各级官员的任务,必须遵旨完成。这样,各地移民也就不得不被驱赶上路了。流传于各地的"解手"的传说,就属于这一类的"关于先祖流徙而至的动人传说"。各地传说中内容与细节的相似性,证明它们是在同一个明代皇权专制下的产物。
    四川作为大明王朝治下的一个行政区,自然摆脱不了推行强制移民的背景,因此,同其他众多地区一样,流传同样内容的"解手"传说,应该是毫不奇怪的。从这层意思讲,捆绑移民是明代强制移民政策的产物。四川地区的民间传说之所以不把"解手"与明朝挂钩,并不是因为四川不存在这样一个时代,而是因为这一时代被长期湮没了,有待重新认识。
    四地区之所以把"解手"的传说归源于清初,并不是因为四川历史上真的发生了可以超越于当时国内形势和社会背景之外的强制移民现象,仅仅是因为,四川地区在明初兴起"湖广填四"的移民活动之后,继又在清初再一次出现了规模更大的外省移民填川潮流。由于在这两次移民活动中,湖广人都占大多数,因此都被称为"湖广填四川",而且两次移民中都有"奉旨填川"的说法,这样,在民间难免不发生混淆。"解手"一类故事,原本是前一次移民运动的产物,却被人为地附会到后一次运动身上。
    各种形式的民间文学作品,是长期以来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经文化人的整理、加工、修改的产物。作品内容离不开一定历史时代,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价值。但在创作加工的过程中,有的得到提高,有的难免不被篡改。其中,附会历史的成分尤其值得引起注意。
    在四川,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原因,人们普遍容易受到"张献忠屠蜀"的刺激和影响。当一些文人在把这一类故事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中,当民间通过口头文学形式来反映自己祖先的来历时,很有可能采用了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手段,从而在有关"解手"来历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炮制出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四川版本。
    当然,移民问题是复杂的,各种个别特殊现象都可能会发生。在从整体上把握清初移民的基本方式是结伴而行,不是强制移民的大前提下,在已经弄清"解手"传说附会于清初四川移民的来历,可能是出于"时空错乱"的移民传说的基础之上,当然也不排除在清初大移民中,对个别特殊人群,如贬谪人员、流刑人员、战败俘虏、原籍逃亡人员中的反抗回归人员,有可能出现强制行为。
    至于在今天保存的私家族谱上,是否就没有清代强制移民、"捆绑入川"案例的问题,很难一口断定。不过,根据《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一书的统计,在其所搜集的177份族谱(其中包括原籍为湖广人、客家人、湘民、闽民的族谱)中,在区分人蜀原因时,分别提到了"或避乱入蜀、避兵入蜀、避地人蜀,或奉旨入蜀、宦游人蜀、随军人蜀,或贸易入蜀、避灾(涝灾、旱灾)人蜀等等"。但是,正如作者所声明那样:"值得注意的是,四川民间传说的'捆绑起来四川的'却无一记载。"
    来自于口碑传说方面的资料则有些例外,并且时有所闻。例如,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季富政毫不讳言,他的祖先是清乾隆初从山东充军流放到四川,押解至巴县落户的。四川省原人大副主任李永寿亲口告诉笔者,他的祖籍湖南,先祖在卖布途中被吴三桂抓去当兵,后来押解来四川,最终辗转落户于雅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即使口碑中有类似的事例存在,只可作为个别现象来解释,而不能作为通例来套用,更不能把"解手"传说后面的强制移民现象,当作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基本移民方式来解读。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