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2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二十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4 06: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二十
    一、卓然超群
    在"湖广填四川"浩浩荡荡的移民大潮中,有一支格外引人注目的人流,这就是由妇女组成的特殊队伍。移民妇女的作用贯穿于从原乡始发到途中迁徙再到四川定居的全过程,她们卓然超群的表现与精神,可以感天地,泣鬼神,值得后世充分肯定和赞誉。纵观迁川妇女的表现与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在迁川之前,发挥家庭主妇作用,积极支持家庭成员向外迁移。
    原籍广东长乐县的钟母杨氏,在丈夫去世后,独撑家务。在家庭人口日渐增多,"家计日渐萧条","殊难俯畜"的情况下,她断然决定,将家庭成员分阶段向外迁移。但是,"连命三次上川",都不足以打动长子钟宏予。钟宏予"哭泣不忍别,未行"。她暗自思量,可能是平日里"长子素有孝心,惯听母言,随命随作。今不如命,谅是我说顾他儿子,他便不往",如此,只要"还须说要顾我,他便会行"。于是,她决计巧言说,子心甘情愿前行。有一天,她对钟宏予说:"母命你上不去,倘我儿孙都像邻家饥饿涂地,我纵饿不倒,亦会气倒。你若不放心,留你第四子王舟服劳,遗一角田土,又有三个胞弟照料。如何为我多活几年,你都不去?"至此,钟宏予终于决心迁。"届期拜别祖宗慈母,及三弟族众等,始行"。
    原籍广东兴宁的刘母彭氏,"因家计窘迫",在已经派遣一个儿子上之后,决定再把年仅14岁的次子刘秀标也送去四川,自谋生路。她说:"吾土田所产,举家难赖。汝次兄已往省,汝亦可自出营生。"刘秀标不忍离去,彭氏断然表示:这是"母命",决不可违!刘秀标见母意坚决,不可违背,于是"不得已,辞亲入川"。
    巫维舒,原籍广东惠州府连平州人。祖仁福,祖母冯氏。"时,粤省岁大饥。薪桂谷玉,待哺殊难"。巫维舒"意欲远迁"。但是,考虑到"祖母、双亲在",未敢行。后来,双亲去世后,祖母冯氏"窥其意",对他说:"吾之奉养,有汝叔在。汝有远志,可速行!"在祖母的支持下,巫维舒于是同其大叔"贸易至简西高明场置业兴家"。
    上述实例中的钟母杨氏、刘母彭氏、巫母冯氏,识大体、顾大局,在原乡生存空问日窄,收成不足,遭遇天灾,全家难以维持生计的紧急关头,毅然决定派遣、说服、动员家庭成员上川开拓新的出路,顺应了当时人心思迁的时代潮流,表现出超常的远见与卓识,不愧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的佼佼者。
    其二是,在丧夫的情况下,亲率子孙向匹迁移。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高龄妇女中。由她们亲率儿孙人的实例散见于各地,下表是仅见于有关论著中的客家妇女亲率子孙迁川的实例: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17例中,除第5例张氏谢妣是在人川 3年后,其夫在原籍过世的外,其余都是在原籍均已丧夫的情况下,独立卓行,毅然决然带领儿孙上路的。她们以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威信、经验与影响,发挥着迁徙组织者的作用,当之无愧地成了大移民运动中的领头人。
    通过上表可加,由高龄妇女充当迁川领头人的现象,分布于四川各县,相当普遍。再从1个县来观察,妇女率众迁川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在一本名为《笑问客从何处来--客家新大陆仪陇探源》的书中,作者从仪陇众多的客家姓氏中,列举了现居该县的12个客家大姓:朱、郑、杨、张、梁、彭、许、黄、丁、潘、吕、莫的源流,其中有3个姓氏家族就是由女性带队迁徙入川的,共占总数的25%,也就是说,在所列举的迁川家族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由女性充当领队的。具体情形如下:
    丁氏家族:清康熙十年,丁姓第九代祖母刘氏率4子尚德、尚会、尚智、尚文,从广东乳源县移居四川合县。吕氏家族:康熙二十一年,人川始祖吕观珠之妻肖氏太婆,率子上智、上义、上奇等,从广东乳源县赵家湾灯盏窝移居四川合川县。
    许氏家族:康熙五十一年,许氏祖徐廷翔遗孀陈氏老祖母,率领其子开先、开仕和孙子景渊、景增,从广东乳源县通济桥移居四川仪陇周家河大桐包。
    对于在大移民中担当组织重任,表现出类拔萃的女性,理当浓墨重彩地加以大书特书,但是,过去由于受"男尊女卑"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以至她们的许多动人事迹都被湮没了。今天,我们仅能从地方文献搜集点滴资料,补充一些生动的实例,以见妇女在移民史上地位与作用之一斑。
    有一个名叫钟黄氏的妇女,原籍广东长乐。丈夫钟傲沛卒于某州任内,维持家庭的重任全由她一人支撑。当时,钟家是一个6世同堂的大家族,"一家八十余人",均由她主持。钟黄氏精明能干,表现了较高的指挥能力,县志上称赞她"敏于治内"。康熙庚子岁(五十九年,1720年),大旱。"长乐草根木叶,人食几尽"。有人劝她"迁入四川"。她以"老姑病瘫"需要服侍为由加以拒绝。后来,一直等到病姑去世,黄氏为之治丧服阙,把后事料理完毕后,这才"率子孙自粤来川"。在迁川路上,她每晚为全家人安顿好住宿,之后"必令孙辈读书,子妇绩麻"。在从粤东至简阳的"八千余里"程途中,钟家后裔天天读书不止,夜夜绩麻不息。抵达简阳时,已绩麻"四十斤"。黄氏60岁时,长乐贡生钟腾万寄诗祝贺,其中有句云:"驿路慈云霭,高堂爱日鲜。仪发明三族,慈严任一肩。"黄氏可谓当之无愧。她去世时,享寿88岁,有子9人、孙31人、曾孙191人。
    在简阳县东禾丰场清水湾后,有周宗升妻肖氏墓。王楷撰写的墓志铭说:周母肖氏是"周氏入川始妣",生于康熙三十五年,卒于乾隆四十四年,享寿84。世居湖南宝庆府邵阳县大东路三溪石碑老屋场。德配周宗升,生三子。雍正间,周宗升中年疾卒,三子中长者方弱冠,幼者尚在襁褓中。岁荒家贫,生活维艰。周肖氏深有所感,慨然说道:"韩信以丈夫不能自食,况女子乎!"于是,奋然自起,"乃为远徙计"。她率3个儿子西行,跋涉数千里,佃居金堂县属之长鱼沟。每天带头早起晚歇,"先鸡鸣而兴,后斗转而息"。人蜀之初,家无余资。到了肖氏暮年,则储资数千贯,叠创业于县东禾丰场所属清水湾等处,约有田300余亩,县志称赞说,这些家产,"皆孺人所积也"。
    重庆市江津德感镇有一座陈氏五桂祠,原来是为纪念从福建武平迁川而来的陈氏家族修建的。该陈氏家族的迁川始祖,就是82岁高龄的陈氏邱老夫人。邱氏系福建武平人陈军礼的妻子,生有5个儿子。丈夫去世后,邱氏独撑家务。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邱氏听说蜀中连年战乱,"土广人稀,家业易就",便遣二子上瑛、三子上琳来川,兄弟俩居于江津德感里上坝。数年后,"家业小康"。这时年逾82岁的邱老夫人,又亲率余下的两个儿子及长孙,举家迁蜀,只留下四子在武平守祖茔。由于这支陈氏共有5房人,所以修建的祠堂便命名为"五桂祠"。现在该祠堂为德感镇小学校舍。据目前所见到的材料,时年82岁仍率家人人川的邱老夫人,不仅在妇女中,就是在整个移民浪潮中,也算得上是年龄最长的指挥者和领队人。
    民国10年(1921年),资阳县有一个名叫文华椿的72岁的县参议员,撰写了一篇题为"文氏始祖家传述略"的碑文,充满深情地记录了入川始祖文李氏在迁川过程中的事迹,为我们保留了一篇难能可贵的移民史料。
    该家传记载,文母李祖妣,是文正章的妻子,原本楚人,世居广西桂林,耕读传家。文正章不幸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没于楚,仍葬全州,寿六十有二"。传记记述了文正章死后,文母李夫人率领全家数人迁川的经过,其中,对迁徙途中的生活作了这样的描述:
    祖妣李,见乱离之后,苌楚兴嗟,仳离条啸,思迁乐地。因闻益州天府,"献逆"既定,民无孑遗。诏书远播,募民迁徙。母子数人,告别九凝,浮渡三湘。既历浔阳,复经汉口。母则负杖携筇而行,子则担簦曳履而从。风潇雨晦,人叹骊呕。夜静更残,秋闻鹤泪。曾日月之几何,而夏口武昌不可复识。沿江直指,上达夔巫。江走黄牛之峡,灏喷黑龙之浪。跋涉危险,备历艰辛。
    这里提到李氏率领6个儿子,取水道由楚入蜀,沿途经过了九江、汉口、武昌、夔门、巫峡,艰险备历。在漫漫千里旅途之上,李氏勇往直前,扶着竹杖在前面开路,6个儿子挑着担子,紧随其后,为了赶路,沿途不知爬了多少坡,过了多少坎,穿烂了多少双鞋!情节真实,感人至深。
    文中对她人蜀后训诫儿子如何创业守成作了这样的记述:
    求得乐邑陈姓之业,佃耕三载。编篱插棘,塞瑾筑墉,犁雨锄云,瞻杏望蒲。诫其子永诚、永试、永谦、永论、永让、永记曰:万里离乡,创立门户,当整顿精神,独立意志。勤以致富,俭以聚财。胝足胼手,勿痛夏畦,祝蹄操豚,总期瓯宴。
    文中提到"万里离乡,创立门户,当整顿精神,独立意志。勤以致富,俭以聚财",这些诫语,极具针对性,实属治家名言。它出自于一个有过迁川创业经历的妇女之口,更加难能可贵。
    李氏于康熙四十五年去世(1706年),享寿六十。由此推算,她率子人川的时间,当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时年57岁。由于千里跋涉,劳累过度,在川耕居3年而故。李氏去世后,文氏兄弟各自立业,恪守母亲生前教诲,"勤以致富,俭以聚财",终于在资阳县东枕头寺下邵家沟定居置业"二万余亩",发展为"富甲一乡"的大家族,"可谓盛矣!"
    文氏后人不忘李氏祖妣迁川创业之功,于光绪年间为之迁葬建祠,"岂徒以壮观瞻,骇耳目哉!盖叙天伦,讲揖让,为儿孙观礼耳!"据介绍,迄今李氏墓仍保存在资阳邵家沟马鞍山(今属资阳回龙乡江诗村),数千文氏后裔集中居住在回龙乡,每年清明仍不忘祭扫云。
    其三是,追随移民大潮,协助丈夫完成迁川大业。
    在四川,许多移民后裔编纂的族谱,在记述当年先祖人川过程时,最常用的一个词语就是:"携眷迁川"或者"偕妣上川"。虽然这些随同上路的女性,默默无闻,可她们非但没有成为迁徙的包袱和累赘,恰恰相反,她们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迁移途中相夫教子、生儿育女,最终偕夫携子抵达目的地。
    最典型的实例莫过于来自江西的傅氏林孺人。据《傅氏族谱》记载,傅荣沐"因谋迁蜀",考虑到高祖母林孺人年事已高,准备把她留下来守家,"计不与偕祖母林孺人"。孰料林孺人知道后,决然说道:"株守岂男儿事哉!察汝子皆足佐汝起家,早决计,余惟汝是从。"乃于雍正七年(1729年)由福建前往四川。这种不愿株守桑梓,誓同男子一道外出创业的气概,正是那个大移民时代里巾帼不让须眉精神的体现。
    又如,据《廖氏族谱·高祖妣薛宜人传》记载,广东兴宁人薛氏,是廖体用的妻子,生有四男三女。"自(康熙)丙午偕高祖携三子来川,蒙犯霜露,不惮艰险,夫妻辛苦,垫隘疲劳至矣!然屡经空乏,卒无怨言。"结合廖体用迁川事迹可以知道,廖体用入川在雍正四年丙午春。为了与先期至川的长子相会合,全家决定跟随来川。当时,廖体用已56岁,薛氏43岁,3个儿子分别为16、11和5岁。他们出门时仅"携钱四百,濡滞辗转",到年底才抵达湖广。至荆门,即写信给长子,这才将全家迎至四。在这一过程中,夫妻辛苦备尝,其艰险曲折难以尽表。而薛氏居然在"屡经空乏"的情况下,始终做到"卒无怨言",其精神之高尚由此可见一斑。
    在由粤迁川的李氏家族中,有一位协助丈夫完成迁移大业,堪称贤内助的刘夫人,她品德高尚,精神可嘉,赢得了同族后裔的称赞。在《李氏族谱》中,保存了一篇《春分祭刘祖妣祝文》,该文声情并茂地咏颂了这位客家妇女的美德:自古大姒徽音,孟母遗范,固所称为女中君子,女中尧舜者也,岂有可以娩美者哉!然窃思我高祖母刘老太君,庭生巨族,幼年于归,处于东粤,迁于西蜀。徒步入川,不辞艰难险阻之苦;道路云远,历尽登山涉水之劳。出幽谷而迁乔木,辞故土而适乐郊。高祖有所欲为,高祖母莫不赞襄成之,因夙称为内助者也。迄后得业居住,迁葬上三代之金骸,置田产,立祖祠。俭以持家,宽以御众。高祖治外,高祖母治内。后嗣孙等皆所以享高祖母之福也。兹者节届春分,备牲醴,设粢盛,敢云享祀,不忒不过,曰聊报祖宗恩德于万一也。倘使克昌厥后,旌立华表,绵血食于千秋因所应尔。高祖母有知,来格来歆。谨此昭告。
    文中使用一般祭祀用的文体,讴歌李母刘老夫人在这场移民运动中的表现:(1)"高祖有所欲为,高祖母莫不赞襄成之,因夙称为内助者也。"是难得的贤内助,迁川决策中的支持者。(2)"徒步入川,不辞艰难险阻之苦;道路云远,历尽登山涉水之劳。"迁川途中一往无前,不甘落后,是移民运动中不畏劳苦的人。(3)入川居住之后,"俭以持家,宽以御众。高祖治外,高祖母治内。"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善处内外关系,是深谙治家之道的一把好手。(4)"后嗣孙等皆所以享高祖母之福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能够得到后嗣孙等的交口称颂,她不愧是有功于家业、有功于后世的艰苦创业者。
    应该承认,在迁川途中,妇女所承受的痛苦与磨难远比男子多。由于清初移民多是携家带口,全家同行,在迁川途中,妇女临产、新生婴儿出世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例如,前面提到的钟宏予,在暂居湖南浏阳,靠卖柴筹集盘费时,他的幼子殡诞生了,这一切发生在杨四舅的空屋之中。据达县《夏氏族谱》记载,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月,时年38岁的湖南东安县流洪司人夏日昭,携妻陈氏及两个儿子上川,在入川途中的船上,生下一子景昌。路途中临产即使在现代也多所不便,更何况在迁川的长途跋涉之中,其艰窘之状可想而知。该夏氏入川后,落业于绥定府明月乡亭子堡六保一甲(今达州市达县亭子镇天安村一组)。原籍广东永安县乌石约大陂甲龙树堂里的罗玉钦,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与长子起麟及妻白氏同行。入川时,"路经数月,历经风霜",其所受的酸苦难言。就在路过资州,即将翻越龙泉山,距离目的地仅有4天路程的时候,白氏就要临产了。当时,"寸步难行",只好留在当地暂住,"此辛苦往川者莫不皆然"。据调查,罗氏落业简州后,白氏独立支撑该家族创业发达,成为当地极受尊敬的人物。她去世后,墓道两边立有石人石马,显极一时。至今白氏祖婆的墓地仍在龙泉驿区金龙镇石碾村境内,前些年险遭盗墓。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06:18:00 | 只看该作者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2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436

    主题

    1万

    帖子

    4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11875
    板凳
    发表于 2015-7-6 11:09:27 | 只看该作者
    慈母贤淑,自古而今。寡母撑家,不让爷们。
    迈着健康步,走着阳光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