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2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四十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20 06:0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
    三、一锄挖个"金娃娃"
    清初四川开垦土地的条件较为宽松,一般说来,不论移民入川早迟,只要他们劳动力强,经营得法,勤奋劳动,节俭持家,每年收获所得,除去必要的开支,总会逐年有所盈余。这种盈余便为移民社会地位的上升创造了条件,为一部分佃户转化为自耕农、自耕农转化为中小地主奠定了基础。但是,有些人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发迹致富的,究其原因,往往与他们在垦荒阶段,起获意外财宝,较早掘得"第一桶金"不无关系。
    原来在明末清初之际,四川历经战火,惨遭浩劫,民人非死即逃。有的富家大室在远走他乡避难之时,往往把不便携带的金银财宝埋藏起来,以便回籍时起用。不料随后世事变迁,埋在地下的财宝化为灰烬者比比皆是,而回归原籍的旧主则更是寥寥无几。这样,到了清前期社会秩序安定之后,这批深埋在地下的金银财宝,有可能因为移民垦荒而得以重见天日。于是,在全川各地流传的这类移民挖金拾银的传说故事,便有了合理的历史依据。以下仅摘录几例以见斑:
    一是三台楚籍移民谌安仕开荒拾银锭的故事。
    据《谌氏族谱》记载,年仅15岁的湖南安化少年谌安仕,于雍正四年(1726年)随父母叔婶幼弟等一行人来川后,经过辗转迁移,终于在三台南路景福院官庙借住下来,并经人介绍,到陈惟明家当佣工。雍正八年(1730年),族叔谌益礼去内弟陈惟明家拜年,认识谌安仕,遂将其由陈家赎回,安置在他家所在的老岩头正沟,"佃耕及佣工度日"。结果,"数载余而业就家成,家道勃兴"。
    为什么一个一无所有,仅靠"佃耕及佣工度日"的少年,几年问就创下"业就家成,家道勃兴"的辉煌呢?个中的奥秘就在于,他在老岩头佣工之初,在开荒时,从荒地中挖到了一缸银锭,发了一笔意外之财。事情经过是这样的:雍正九年(1731年)三月初五日,是景福院一年一度的民间庙会--铁货会的会期,谌益礼家雇的工人一律放假一天,上街赶会,每人发给铜钱40文作为盘费。日夜辛劳的谌安仕不愿休息,仍然像往常一样,挑筐执锄,到一个名叫乌龟垭口的地方开荒去了。忽然问,他从荒地中挖出石缸一口,只见里面盛满白银。他当即捡了一担,用柴盖覆,直接挑至主人谌益礼的厅堂上。然后又连续运回二担。当时忠厚老实的谌安仕对湛益礼说:"此银是在你土地上挖出来的,应由你主家所有,故而挑往叔家。"但是,深明大义的谌益礼却推辞不受,并说:"此银由你拾得,实属侄之福分也,应由你所有。加之我们首先入川,插占田地不少,仅我老岩头就有五沟十大庄园,足够我子孙受用矣。"
    3年后,当谌安仕23岁时,凭借这笔意外之财,他不仅与三台邑南茂隆庙白鹤湾生长的王姓姑娘成亲,而且还购得刘藻沟黄正海田地,从而实现了获得土地,成为自耕农的梦想。由于有这笔原始积累起家,再加上"年丰岁稔",经营得法,"余积倍增",于是,年年买,岁岁置,竟然在"数十年内相继置业数十余契",成为三台县南路远近闻名的一大望族。
    二是巴县龚姓移民放鸭拾黄金的故事。
    据四川大学教授、明清史专家李映发讲述,他的老家、重庆巴县龙凤乡(白石驿附近),长期以来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一龚姓人家,入川始祖原本是外来移民,一直依靠放鸭为生,居无定所。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赶着一群鸭子出去放牧,在途经当地一个名叫九里垭口的地方时,群鸭围着路边的谷堆争相啄食,久久不愿离开,连赶多次都赶不走。于是,龚姓始祖跟着谷堆往下刨,想看个究竟,结果在谷堆下面挖起了一堆金子。凭借这笔意外的财喜,龚姓买了几十亩田地,当起了自耕农,同时还修了房子。龚姓为了在自己房前院落挖一口风水池,结果又在挖池子的过程中,起获了一批金砖。由于接连两次的意外收获,龚家迅速发家致富,成为民国时期当地第一大姓。
    据介绍,龚家的房子建筑在平地之上,是一座带有围墙的长方形院落,墙高3丈,墙比房子高,墙上设有多处枪眼,是典型的防卫性建筑群。在龚家大房子落成时,当地的一个秀才特地为其撰了一副对联,联文记不清楚,但是那横额却很奇特,是4个字:"文方鸟甲"。把其中第二字放在第一字之前,正好合起来是一个"放"字;把第四字放在第三字之前,合起来正好是一个"鸭"字。"文方鸟甲"4个字,巧妙地道出了龚家的身世与发迹的来历--"放鸭"出身。龚家后人不仅不避讳祖上放鸭起家的经历,而且还视为一种荣耀,竟然把"文方鸟甲"4个字做成一块金匾,代代相传。龚家的这座祖宅,后来成为"龚家祠堂",这块祖传金匾一直悬挂在正堂之上,直到解放后还保存完好。据李教授介绍,若干年前他回老家都还看到过这块匾。
    三是湖南罗姓移民在三台放猪拾银的故事。
    三台县南路有一个名叫李金阁的地方(今名李井沟,属三台县观桥镇文台办事处),这里有一个有名的罗氏家族。罗氏家族是清代至民国时期观桥第一大姓,家道殷富,功名显著。民间有歇后语形容其地位说:"观桥的锣(罗)--打不得","罗家的功名--捐的"。关于罗家最初发迹的故事,在当地民间多有传闻,其来历与上述故事相类。
    据嘉庆翰林院庶吉士、历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孟邵撰写的《奉直大夫罗君启龙墓志铭》记载,罗氏"先世居楚南宝庆新化"。曾祖罗其畴为迁川始祖,"徙蜀,卜居重庆府"。生三子:长光儒、次光圣、三光耀。光耀生罗启龙。"复迁潼川三台治南李金阁,遂家焉"。乾隆甲子(九年,1744年),罗光耀妻逝,"继娶左氏,戮力耕桑",此时罗启龙刚10岁。到他30岁时,"家业渐裕,无复向者"。可见,该罗氏发迹之时,正当乾隆中叶。其后家族长盛不衰,迄今尚存的光绪皇帝颁赐的"诰命碑"制作宏大精美,就是这一历史的文物见证。(见下图)
    据当地民间传说,罗家为解决李金阁的蓄水问题,决意在定居地修一口堰塘。有一天,罗氏雇请了不少短工长年挖堰塘,中午太阳正烈,晒得人懒洋洋的,大家正好休息。罗氏家人恰于这时把圈养的母猪放出去晒太阳。母猪一直跑到、刚挖掘的池塘中,活蹦乱跳,一阵乱拱。结果在池塘的黄泥底下,拱出了10坛财宝。罗家由此发迹致富,富甲一方。后来,母猪死了,罗家不忘母猪为其发家所立下的功劳,特意为之举行厚葬。现在观桥当地有一个"母猪坟"的地名,琚说就是由此得名的。
    以上实例表明,在一个经历了长期战乱的社会中,确有人通过垦荒起获前人所留下来的遗产而获得了一笔可观的原始积累。通过这种方式积累财富,固然对于移民在异乡的起步,乃至对其后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获得这样的意外之财的人,毕竟是少数,并不是人人、时时、地地都有这样的机会。更何况仅靠这笔意外之财坐吃山空,也是维持不久的。能够支持移民家族崛起并且长盛不衰,最根本的还是"艰苦奋斗,克勤克俭"8个字,这才是移民创业的成功之道(详后文)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06:08:33 | 只看该作者
    105岁的杨绛先生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