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0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四十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22 09:17
  • 签到天数: 16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4921

    主题

    8741

    帖子

    40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简氏义工

    Rank: 8Rank: 8

    积分
    4065556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7-23 06:3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长篇连载之
    上述3个坝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均处于紧邻川江正流,其地基本上属于河流改道后所形成的河滩地,土质不好,随时可能遭受季节性洪水的淹没。这种河滩地,在四川当地被人称作"水打地",由于收成不稳定,无人愿意耕种,经常被抛荒闲置。陈时安一家由闽入蜀后,何以首选顺庆府南充县境内嘉陵江段的河滩地作为落脚点和初居地,族谱没有记载,据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客观条件看,这与他们人川时间较迟有关。由于顺庆府在清初是较早属于川省政权治下的3个府之一(另外两个府是阆中府与潼川府),社会秩序恢复较川西地区为早,吸收外来移民相对较多,荒田荒地开垦较为充分。当乾隆十七年(1752年)陈时安一家由四川东部就近进入此区之后,这里早已无荒可开,无地可佃。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不为人们看好的河滩地可供他们选择。
    其次,从主观条件看,河滩地正好可以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这些不被人们看好的河滩地,虽然有被洪水淹没的不利的一面,但由于濒临江河,却有利于从事水上养殖。前文述及,陈时安一家在原乡虽然生活在福建博平岭东侧的大岭村,但其下有九龙江的支流经过,在土地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他们祖上就是依靠养鸭作为副业,以弥补家用。长期的养鸭实践,使他们一家掌握了一套在江河池塘中放养鸭子的特殊技能。因此,无人佃耕的河滩地正好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场所。
    最后,最重要的是,河滩地虽然土质较薄,不宜于种植稻麦,但由于沙层堆积所形成的土壤透气性能好,特别适合栽种经济作物烟叶与花生。烟叶与花生是福建闽西原乡常见的农作物,家家都能种植。根据口碑资料,陈时安在柳林坝定居后,就是靠种植烟叶发的家。而上文引录的,跟随他人川的二儿子陈兆涵,时年10岁。当陈兆涵16岁时,却早逝于遂宁南坝芋头嘴。据传,死因就是因为在河边守夜,不慎失火,被烧死在花生棚子里。
    正因为以上这些主客观条件的结合,这才使得来自福建的本书主人公--陈时安一家人,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河滨人家。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移民在定居地采取"临河而居"的居住方式,主要受定居地的经济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大。这是因为,当移民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异乡环境中生存,首先面临的是维持生计与站稳脚跟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居所时,当务之急自然是考虑如何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谋生优势。于是,随着他们所携带和掌握的诸如甘蔗、烟草等经济作物与经济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这部分移民也就相应地在沿江地带定居下来。
    除了上述经济原因之外,还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进去:一个是政治因素,即来自地方官府的行政安排;另一个是传统人文习惯因素的影响。
    关于前者,据《云阳县志》记载,云阳县的移民夹着滚水分作南北两岸(应作东西两边),南岸是明朝洪武时从湖北麻城孝感迁来的,清代成了土著老户;北岸则是康熙、雍正年间迁入的寄籍户,其中以两湖人士最多。他们迁移时间不同,形成的风俗习惯也有差别,大致南岸俭而北岸奢。这里提到,分布于云阳淡水两岸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他们只是由于迁时间早迟不同,而分居于滚水两岸的。他们之所以保持沿江而居的方式,可能是自发形成的,也可能是受政府行政干预的结果。这是因为,当地土客矛盾由来已久。"土著之民无券契,自云洪武年间来蜀,挽草为业"。在清初"颇仇客民,久乃相浃"。在这种背景下,既然一岸以土著为主,把新来的客民相对集中于对岸,利用天然河流分岸居住,就能有效地避开"土""客"之间的冲突,从而有利于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清代,这种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移民居住方式,不仅限于临江地带的云阳,就是在川中的威远县也有类似情况发生。据记载,该县土著之民,大多集中在明代所设立的东西南北四乡,由此形成为"东西南北,半多老户"的格局。清初以来,随着大量移民的涌人,"有司虑无以处之,于是,捐兹一隅之土处客民焉"。也就是说,清朝又在原来四乡的基础上,特地为安插移民设置一个新乡。只不过,被分隔开的客民,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其居住地不是设在水边,而是被安排在相对偏远的山区。
    关于后者,即移民居住方式受传统人文习惯因素影响的现象,集中表现在湖广人聚落形态的外形,大多呈长条布局特征。在四川乡间各地,但凡是湖广人的民居聚落,一般都采取"一字形"长条布局,民间习惯称之为"火筒子"房。这种聚落布局模式,正是湖北民居的基本特点。据研究,由于受基本环境因子--河湖水体的影响,湖北民居聚落一般沿水体边缘伸展,自然而然便形成为长条形布局。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由于受地貌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水道是古代最重要的交通线路,聚落作如此延伸,可以最大限度地分享区位优势。深受湖广文化影响的四川人,其民居聚落遍及巴山蜀水,尽管许多建筑民居不再临江,但由于受原乡传统人文习惯的影响,至今仍然采用"一字形"的布局模式,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就在于此。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这个小百姓冬天难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