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9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35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超级版主
乐呵呵
 
- 积分
- 4122734
|
本帖最后由 简恩承 于 2025-1-11 16:56 编辑
集思广益解四题
凝心聚力再起程
今天在荆楚简氏第四届理事会核心群看到了斌全先生发布在群里的四道题,感觉到肩上无形之中有了一份责任,斌全先生在问我们大家下一步往何处去?方向在哪里?宗亲会现在工作重点是什么?目前的抓手是什么?就这几个问题,就我个人的认识谈谈一点看法:
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一个基础,二个目标,三个任务:
一,第一个问题: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要搞好各地基层宗亲会组织的建设,通过前几年疫情的变化,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再加上大部分青壮年都打工在外,各地乡镇场地年青人都很少,哪有人来管宗亲会,有也是一些退休老人在支撑着,一些基层组织百分之七十都有名无实,仅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也难以为继!苦撑着,俗话说:蛇无头不走,鸟无翅不飞,所以,要想恢复昔日宗亲会的活力,非有一个好的领头人不可,然后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有三五个得力的骨干,一个当秘书长,一个当常务副会长,一个当财务主管,有了这三五个人做支柱,那么这个基层的宗亲会才有凝聚力和活力,才能号召,带动宗亲们一道前进!宗亲会的工作难点就在这里,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那就是这个宗亲会成功的保证。这个抓手就在这里!伟人曾经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的奇迹都可创造出来!所以目前的难点就是要建设好基层的亲亲会组织,有了集体的力量,组织的保证,那么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建设好基层宗亲会才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取决於基层宗亲会有没有凝聚力,工作干不干得好,就看有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所以,工作重点就从这里抓起!
二,这第二个问题是确立两个目标:
(一)第一个目标是传承家族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组织续修宗谱,自从十几年前梅松先生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简氏大修谱,至今已有十几年了,很多在修谱以后出生的人要造册入谱,但由于人员外流现象严重,想搞清楚以后出生的人,造册修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有大量的实际工作要做。但再大困难也是要克服的,续修宗谱是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悼以轻心,决不容忽视。
第二方面就是如何办好《简氏通讯》,大家都知道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是文字,文字的载体是书藉,我们家族有引以为自豪的家族刊物《简氏通讯》,我们为什么不珍惜呢?每年一共才80元,对于个人来说钱是没有问题的,那问题就是很多人不知道,因为宣传的圈子太小了,还是有其它原因?大多数人在外务工,也不容易传递到订《简氏通讯》的信息,现在转来转去都是那些老订户,但不管怎样,传承文脉,人人有责,所以希望通过走亲访友,过年串门等等形式,都可动员大家参加,只有人人参加,文脉才能兴旺,文化才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再者各地宗亲耍湧跃投稿,向《简氏通讯》主编斌全先生报告各地的新人新事,家风民俗,奇人异事,简氏的祭祀,庆典活动,家事变迁,个人传奇,家族趣闻,亲情故事等等,投稿不光是编委的事,还有那么多的特约联络员等,只有大家都动起来,才有人气,才有兴旺之气,家族才能兴旺发达!
(二)第二个目标,就是注重敬宗睦族,顾名思义,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色,敬宗就是尊敬,崇敬祖宗,睦族就是要在家族内部讲团结,讲友爱,讲互助,讲交流,讲文明。所以我们首先要把祖宗安顿好,供奉好,让历代先祖有一个安息供奉之地,建祠可以逐步来,先易后难。比如我们天门分支,有十七个支房,但祖居地在天门金坑柳,早在二00五年五月梅松先生首访天门金坑柳时就号召我们为先祖先立碑,确定建陵之地,后建陵,又通过三届会长的不懈努力,历时19年,终于在金坑柳,为先祖迪简公建了一座《迪公亭》还请斌全先生题写了《迪公亭》三字。虽然建亭过程坎坷曲折,但最终还是修成正果。所以,一个地方的宗亲会,会长很重要,辅佐的功臣亦非无能之辈,也要齐心合力才能完成。在建亭的过程中也是凝聚族心的过程,最多的捐善款一万元,宗亲会常委一班人都是五千元以上,各分支负责人有三千二千一干不等,有的宗亲捐三百五百,个别一百二百的也有,贡献不分大小,但只要有敬仰祖先的这种精神,这才是最可贵的!之所以要重点讲敬宗睦族,因为这是梅松精神的核心,有了先祖供奉之地,后人就有了朝拜的地方,就有了敬祖磁场的轴心,这样办事出师有名,才有凝聚力!通过建亭,我们在会长贤红〈尊荣)的带领下,走访了几个分支,增加了互动,每到一个地方,都如见亲人,不光捐赠善款,还好酒好菜招待,我们要推辞都不行,盛情难却,真是比亲人还亲。实践证明,敬宗睦族促进了亲情的发展,亲情的升华,促进了感情交流,增进了友谊,增进了亲情。要知道同祖同根是何等重要,血浓于水的亲情何等珍贵!
三,第三个问题是三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在做好本支工作的基础上,关注全族续修宗谱的大局,各尽所能的支持全族为完成十二大卷《简氏通志》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只有简氏天下一谱,才能简氏天下大同!这是大局!
第二个任务是面向荆楚宗亲会各群体,各支房,走出去,请进来,与各界各支人士进行广泛交流,增进了解,促进互动,条件成熟时进行互访,促进宗亲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第三个任务是组织本支宗亲贯彻学习《简氏通讯》刊登的简氏八十八统一字派,学习梅松先生制定的族训,族范家教,家族精神以及《简氏通志》上刊载的修谱知识和育儿经,养生之道的经典名篇,提升宗亲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提升宗亲的家族情怀和良操美德,弘扬家族精神,做正能量的优秀宗亲。在荆楚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谱写更多更美的篇章!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广大宗亲的讨论,群策群力,为办好宗亲会,办好《简氏通讯》而努力!本文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荆楚简氏宗亲会荣誉会长
湖北天门:简定立(尊燮)
二O二五年元月八日於竟陵
赞一个人的编辑部
这份沉甸甸的《简氏通讯》浸满了斌全先生的汗水,
这份金灿灿的《简氏通讯》饱含着斌全先生对家族文化事业的深情和辛劳 ,
这份满载家族荣耀的《简氏通讯》, 诞生在一个人的编辑部里!
她为什么这么挺拨,这么骄傲?
因为她历经风雨,历经沧桑!
她为什么这样顽强,这样狂放!
因为她从出生就缺衣少食,是众多宗亲的呵护和相帮,
是一个人的编辑部默默硬扛,
其中的辛酸和苦楚,
不曾经历者,谁会感同身受?
谁会知晓个中的煎熬!
10多年来,斌全先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泪曾在心里流, 苦又往何处诉?
自从良侣痛失,无人相伴!
雨苦风凄,长夜漫漫!
默默爬起,挺起脊梁,
生活还要继续, 依然象往日一样坚强!
他也是人,不是牛,
需要援手,也需要人帮!
为了家族文化的兴旺, 他一个人殚精竭虑,奔走呼号!
申报非遗也是一个人在操劳,
而满载的是简氏家族的荣耀,
个中的辛苦谁人知道!
谁会管申遗背后的辛劳和付出?
须不知,这份辛劳和付出
将简氏谱牒文化,
深深植入主流文化的通道
梅松先生的伟大出于平凡,
丰功伟绩,誉满华夏!
斌全先生的伟大出于寂寞,
他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他用心血,汗水和大好的人生年华!
用一个人的编辑部,承载着家族的希望和荣耀!
有多少人想过? 斌全先生还要生活,还要生存,还要为家庭操劳!
一个人扑在家族文化事业上,他又是为了啥?
一个人的编辑部! 十多年来一个人孤勇的坚守!
这是伟大中的平凡, 也是平凡中的伟大!
宗亲们想一想, 一个人十多年来如一日
都倾注在家族事业上,
父子两代人,两千万字的出版
通志、通讯、先生文集,
卷轶浩繁,体例宏大,
纸寿千年,千载有光!
让我们致敬: 斌全先生
一一 家谱文化非遗传承人!
荆楚简氏宗亲会荣誉会长
湖北天门:简定立(尊燮)
二O二五年元月九日於竟陵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