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5-3 17:22 |
---|
签到天数: 352 天 [LV.8]以坛为家I
论坛元老
 
- 积分
- 6520
|
本帖最后由 fcaa 于 2015-9-21 10:23 编辑
张其文,浙江兴宁人,举人出生,是清朝康熙时龙泉县的第十二位县官,他于康熙四十五至四十八年(公元1706—1709年)任龙泉知县。
明朝灭亡后,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百姓开始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清政府也采取了诸多优惠政策安抚民心,如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就下令:军民七十岁以上的免除其杂派和差役,八十岁以上发给绢一匹、棉一斤、米一石,九十岁以上发给绢二匹、棉二斤、米二石。随着全国的统一,龙泉县已在康熙年间的行政区划户籍、土地得到了不断规范。驿道、邮铺、县学开始建立。特别是张其文上任后,重视文化,再次增修县学,向石阡府争得府考,八名龙泉学子考取秀才,同时修建文庙,在北门外(今凤冈供电局)筑山川坛,南门外筑社稷坛(今凤凰街口)。也有感于全省各州、府、县都在编修地方志,张其文遂决心编修《龙泉县志》,完成龙泉历史上的第一部志书。
张其文深知编修县志是文化史上的大事,一点马虎不得,决定身体力行,深入民间调查收集资料。他走村串寨,对民间疾苦详细了解,对民风、民俗、掌故、传说一一搜集,对龙泉的奇山秀水,风景名胜亲临记录,足迹无所不到,通过近一年的了解,他搜集了大量的资料,阅读和整理了大量与修史相关的文献,精读《黔记》,为编修《龙泉县志》可谓呕心沥血。
然而就在着手编写之时,张其文三年知县任期已满,不得已在龙泉百姓的欢送中卸了任。《龙泉县志》究竟编修如何,相关资料下落如何?从此不得而知。直到240多年后,即1954年浙江图书馆发现了一本张其文编写的《龙泉县志》手抄本,将贵州省图书馆复印回来后,鉴定确系张其文编修的龙泉县志。1988年,凤冈县人民政府编修《凤冈县志》时,才由《凤冈县志》总编苏正强和副总编谭得录从贵州省图书馆复印出来,《龙泉县志》稿在外漂泊近三百年后,终于回到了凤冈。
《龙泉县志》稿有目录二十五章,包刮天文分野、山川地形、建置沿革、民风、民俗、兵防邮铺、公署学校、田赋选举、文物古籍、官宦名流、烈女乡贤、诗文汇萃。比较全面地记载了龙泉各个方面的历史,是一本了解龙泉历史的百科全书,也是凤冈历史上第一部史志稿本。
《龙泉县志》稿共三千多字,文言文作句,竖行编写。目录前二页有龙泉县城图和龙泉县地理图及贵州省图书馆1965年从浙江省图书馆复印的说明,并对错字和明显错处的改正。目录右下角有“康熙四十八年知县张其文编辑草创”十五个竖行黑体汉字。
《龙泉县志》稿虽然内容单薄,字数教少,但不失为凤冈文化史料的珍宝,为研究凤冈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依据。1938年国民党县长陈势涛组织乡贤胡向阳(永和人)、胡子春(县城中街人)、黄光琦(石径人)等编修《凤冈县志》,大量以《龙泉县志》稿为据。可惜未刊失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出版的《凤冈县志》和2004年开始编修的第二轮《凤冈县志》也大量参考《龙泉县志》稿的内容。
《龙泉县志》稿是凤冈文化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张其文为凤冈首创志书,其名字也必将随《龙泉县志》永载史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