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 念 同 学、作 家 ------- 简 冰 邹勇翔 他走了……. 其噩耗,我是在香溪论坛的一则新热帖知道的。时间是三年前大概是四、五月份吧,死因是突发脑溢血。当年他最多四十六岁。帖子是兴山青年文学爱好与创作者写的。他们对他极度地尊重与评价,称之老师、说文星陨落,也有哀痛、惋惜。 对他的文学成就未有提,也不难看出他们对他的不幸经历不知晓。 简冰的文学成就我不太清楚,他在高阳的时候,常在桥头碰见,他总是热情的打招呼,相互问候一下,一直没有交谈什么。在他离别一年前我在《三峡日报》见了一则他发表长篇小说《水月》消息;之前只是耳闻说他发表一些作品;在高岚时(他还在世)听同行说县政府大东西、硬骨头一般要请他搞;之后听我。老哥说他的《水月》得了茅盾文学二等奖。其他具体什么不清楚,但对他不幸的遭遇,我却十分清楚。 简冰高岚学堂坪人(现为水月寺镇),与我姨母同一个组,初一在高岚同学半年。他的第一次不幸是在小学时,一次乘拖拉机看电影,一手被碾,虽然未少一个指头,但被压得变形,四指细长细长,不能屈伸,不仅完全丧失了功能,而且成为易伤害的对象。因为是右手,为了写字、不被碰绊伤害、遮丑,他常年用纱布缠着,平时不是宿在袖口里,就是放进衣裤袋里。 简冰很早就爱读书、爱写作,有一颗火热的心。我初中见的第一篇好作文就是他的“送军”,仍记得一段描写:“送军人早早排在公路两旁,一辆从宜昌方向疾驰而来的货车来到人群,车上的新兵不停向我们挥挥手,好像在说:家乡再见,亲人再见!”。第三年即198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兴山一中,被分在高一三班。一周后一个吃晚饭的时候,在寝室过桥我看见他班主任找他去谈话,感觉不妙,第二天他收拾东西,我完全明白了点什么,我还是关心地轻轻问了一句,他沉默一下,头没抬淡淡说了一句,我不读了。一个多么酷爱读书的人,有壮志的人,就这样辍学了!就这样一周就结束了高中生活! 不知三班有几人能知道他的名字?不知本班有多少人还记得有这人?我的同学,残废的手啊,又一次给他心灵的伤呀! 不知是他辍学的第几年?又遇到一件不幸的事。一个有雨的夏季一天,在镇兽医站工作的他爸接到对河有人的牲畜病得厉害,他爸迅疾不出诊,返回时雨更大,河水又涨一节。住在河边,善过河他爸,有把握过河。哪知走到河中,被水冲来东西把他撞到,间隔一下一股大水冲得他无法站立,迅疾卷走了他。得到此信后,全村男劳动力全体一扑顺河找人,妇女在家善后。家里停着一个借来空棺木等候,排行老二儿子老大的简冰披着白孝,见人就哭,见人就跪,哀求乡亲,希望找到爸爸,哪怕是尸体,再看一眼也行。村里的人不停息地白天找,夜间打着通红的火把继续,从夏阳河到高岚河、香溪河找过遍地没有;不甘心再派人沿着长江直到葛洲坝一路探寻,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办法简冰他们只能带着遗憾与悲痛下葬了搭几件衣物一个没有尸骨的空棺木。算作安葬了爸爸。暂时安顿了一下简冰的心。 幸运的是妈妈决定简冰顶班(姐妹也可)、畜牧局也没有歧视残废的手,之后做动物检疫工作。虽然有了工作,担子仍不轻,弟弟读书由他肩负,他也下了决心绝不能让弟弟辍学,供到大学。从此继续创作一发不可收拾(后转专业的)。写此文时,我查了一下。在省级以上共发表了五百多篇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除了长篇小说还出版散文诗集《香溪伊人》、《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兴山卷》、《走进兴山》、《感动兴发》等书,他创作的已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水月》在《安徽文学--长篇小说》杂志社被评为最佳小说二等奖。并发表于《长篇小说.海外版》。获得优秀作品奖达到30多次。为此,他不知换了多少纱布;磨坏了多少层不易愈合的皮;忍受多少次疼痛。简冰,简冰! 简冰不是健全人他比健全人更顽强、更有尊严、更富有;简冰没有读完高中、没有上过大学,他比众多读过大学的人更有成就。他用毅力书写了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他用追求、奋斗证明了成功的真理。 安息吧,简冰!致敬!致哀!你是我们的骄傲;你是我们的力量;你是旗帜;你是精神…..激励我们前进! 江梅引·悼简冰 项小琼 是年惊雷悼英才,愁云来,漫徘徊。 不见音容,幼子哭琼台。 天人永隔遗孀苦,诗魂在,人去也,孰语谁? 生死难聚清风诉,思故人,残稿里,壮志成灰。 断肠泪,不觉魂飞。 知音难酬,遗恨上心头。 泪洒《水月》几梦回? 空樽雨,飘零零,一夜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