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41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乡杂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6 15:30
  • 签到天数: 41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19

    主题

    936

    帖子

    86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40
    QQ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8-2-28 14:4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简国志 于 2018-2-28 16:57 编辑

      离开老家近三十年了,总感觉自己还是农村人,可能是根在农村,亲人还在农村,父母埋在乡下的缘故吧。
      老家年前有祭祖的风俗。大年团圆饭吃完,后辈们就要带着火纸、鞭炮来到宗亲和先祖的坟前烧纸磕头,以便让地下的亲人和祖先有足够的钱财过个丰盛的大年。
      我住外地,在部队时,越是年节,越是紧张,越要战备,这多年来很少回老家过个春节。父母去世后,也没有机会回老家过年。转业了,时间相对宽裕一些,就和县城的三位堂兄和堂侄相约,每年小年(腊月二十三)回老家祭祖。
      今年腊月二十凌晨,带女儿乘火车回到老家市里。侄女侄女婿带着他们半岁的女儿一大早到火车站接我们。惭愧的是,我和女儿在火车站过了早,居然没有过问他们是否吃了早饭。到了镇上,才听侄女说,他们还饿着肚子呢。幸好女儿带了足够的饼干,解了急。侄女婿非常善良,勤劳持家。从表情上看,侄女过得很幸福。大哥生病后,一直住他女儿家里,侄女婿当成亲爹来照顾,非常难得。
      在镇上和堂兄、堂侄碰头,一起回乡下。"近乡情更怯”。我在外面奔波三十年,无功无名也无钱,半头白发,见到乡亲总感觉没有脸面。幸好乡亲没有这么看。我见到熟人,打支烟,听着三十年前被人称呼的小名,乡土乡音乡情一下子让人变得亲切起来。
      上坟、烧纸、放鞭。见到父母的坟头,一种愧疚感再次涌上心头。28年前,我参军入伍,父母亲已经整整六十岁了。这多年,为了小家,为了部队的工作,我只顾自己在三个城市之间奔波,对父母亏欠太多太多。父母在世时天天念叨着儿子,儿子却很少照顾到他们。父母就在这些年的牵挂中一天天变老,直到最后长眠于地下.....
      女儿跟着我学会了规范的磕头作揖。这些动作,还是儿时给外婆上坟时,母亲手把手教我们兄弟学会的。我没有舅舅,外公34岁牺牲在抗日战场,外婆守寡终身。母亲有两个妹妹,大妹妹被狼从当时只有六七岁的母亲怀里叼走,小妹妹嫁人后得肺病早逝。外婆去世后,母亲每年都会带我们弟兄给外婆上坟,但堂舅根据老家的规矩都会责备母亲。在老家,女儿是不可以进祖坟祭祖的。尽管如此,母亲年年被堂舅舅说,年年还是带我们去。在母亲的观念里,她是外婆唯一健在的亲人,如果她不去祭祀,其他人是没有诚心给外婆送上足够纸钱的。
      老家的雪还没有化完,阴坡的积雪还很厚,还好祖坟都埋在阳坡。我们爬了半面山,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把本家亲人和先祖所有的坟头都烧了纸钱。
      近几年新添了三四座新坟,这些逝去的人都是过去熟悉的本家脸孔。不少人因为打工时没有劳动保护患上职业病或劳累过度,五六十岁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想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农民和农村牺牲自己给予国家发展最原始的积累,可是国家没有给这个阶层应有的回报。虽说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存状况得到部分改善,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些许变化,但与其他阶层对比,农村、农民和农业仍然是困扰整个国家发展的瓶颈。几千年来,农民还是这个社会最低层的牺牲品。
      中午约定在大姐家里吃饭。大姐年近七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糖尿病、高血压加上患了白内障,路都走不稳,眼睛都看不到人了。三姐从镇上赶回来做饭,和堂兄堂侄以及大姐夫、三姐夫一起吃了个团圆饭。
      女儿和她大姑妈感情较深。女儿出生后,我和妻两地分居,妻要上班,实在找不到人带,女儿半岁的时候,只好送回老家,放姑妈和爷奶家。这半年来,我和妻万分牵挂,但女儿适应力强,吃饭不挑食,在老家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一年后,我带女儿再回老屋,看到女儿还能熟悉地穿梭于老屋和姑妈家各个房间,感觉当年把孩子放在老家,让孩子从内心深处与老家亲人建立了感情,尽管苦了点,还是值得的。



      在大姐家呆了一天,坐在火炉边,薰着柴火的浓烟,听大姐唠叨一些家长里短:盖新房子借钱、与二姐二姐夫之间的一些疙疙瘩瘩、大儿媳生病、大姐夫为人处事等等一年来发生的我没有听说过的事。新的事情讲完了,又开始聊起几十年前我们小时候的人和事。有些事说了很多遍,但亲人之间相互聊着却不嫌厌烦。也许,浓浓的亲情也就是靠聊这些小事来体现吧。
      和大姐聊着聊着就想起母亲来了。母亲生前,只要我回家,她一定让我帮她在灶前添火。母亲也会像大姐一样,跟我讲近几年家里家外发生的一些是是非非。其实很多内容我都反复听母亲讲过,但在母亲的记中好像是第一次讲。母亲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她的表达方式、表情、用词几乎一模一样。比如在数落大哥大嫂时会提前长叹一口气;在讲到邻村某人发生怪异事件时,会表现出一种惊奇的表情;在讲到一些悲伤的事件时,会一把眼泪一把流。
      父亲拉家常和母亲不一样,他讲历史,讲趣事,但两老不能在一起聊。父亲有超强的记忆力,很多年前发生的事,他能把具体日期说出来。母亲老了记忆力就差很多,有时说一件事,连年份都会记错。父亲一纠正,母亲还不依,说着说着两老就会拌嘴。父亲对本村、邻村张家李家王家等族系上下几代人的历史都记得一清二楚。知道他爱好这些,每次聊天时,我就故意往这些方面引,父亲就滔滔不绝地讲半天。见我听得津津有味,父亲感觉很有成就感。
      大姐家新盖了楼房,大姐夫担心我晚上一个人住二楼会害怕。我把前两年我一个人睡老屋的事告诉他,把大姐夫吓得直耸肩。
      村夫不相信鬼神,但相信逝去的亲人和活着的人之间还是有一些说不清的联系。父母去世后,老家的房屋一直没有住人,加上光线昏暗,很多人白天都不敢单独进去。前两年,大哥还住在老家的时候,我就睡在父母亲离世前的那张床上。小小的房间,一夜到亮,睡得特别踏实,有一种被父母呵护的感觉,不仅一点都不害怕,反而特别温暖。
      在大姐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和女儿一起沿公路往三姐家走。路过岔河口一初中同学老家附近时,见到他的哥哥,我就给远在广州的同学打了电话。同学早我一年参军,后在广州军区某老干医院当军医,八年前技术9级转业到广州市花都区某局。期间我们一直有联系,但三十多年没见过面,打个电话双方都感觉特别亲切。
      同学老家侧对面有一座山,雪还没有化,女儿动员我们爬这座雪山。我从小山里长大,会走路就会爬山,只担心女儿爬不动。还好,咱们父女俩用了近20分钟爬过这座山,下面就出现一条乡村公路,离三姐家不远了。
      返程坐外甥女婿的车回到市里,住四姐家。第二天,再坐火车回到现在的家。每年的这个日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老家和新家之间奔走,虽然时间有些紧,人也有些累,可想家的情绪却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请点开下面二维码关注本人公众号“村夫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0
  • 签到天数: 32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390

    主题

    1万

    帖子

    4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11142
    沙发
    发表于 2018-2-28 18:46:16 | 只看该作者
    逐句逐段拜读了,跟随着文笔走了一趟亲戚。农村人对农村体裁的文章格外爱读!过年了,亲人团聚,其乐融融。祝福国志公,阖家幸福生活,日子一天比一天甜蜜!
    到门前,摸口袋没有钥匙,猛然一急!再一想,嗬嗬,这是在南通了,用门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6 15:30
  • 签到天数: 41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19

    主题

    936

    帖子

    86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40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08:58:45 | 只看该作者
    简恩承 发表于 2018-2-28 18:46
    逐句逐段拜读了,跟随着文笔走了一趟亲戚。农村人对农村体裁的文章格外爱读!过年了,亲人团聚,其乐融融。 ...

    谢谢恩承公,您的关注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能耐心看完我的流水账一样的文字的,一定是知己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