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392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源共祖情 简氏一家亲 ——阳春时节中原行 简良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132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525

    主题

    3201

    帖子

    40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041084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3-12 11:1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源共祖情    简氏一家亲
    ——阳春时节中原行
      简良开
    3月10日接到中华简氏宗亲会、宗谱续修委员会通知:简梅松先生纪念碑落成祭典暨中华简氏一届四次年会,定于2014年4月19日—20日在荆州举行。4月18日在金北湖宾馆报到。
    中华姓氏学家、简氏族圣、修谱导师梅松公,去年8月10—11日参加指导在宁蒗县召开的云南简氏宗亲会期间去泸沽湖考察民族文化、摩梭风情回来途中遭遇车祸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15日不幸逝世。由于诸多原因,后事草率从略,8月17日在丽江市古城区殡仪馆吊唁厅举行“简梅松先生遗体告别仪式”。火化后由其亲属将灵骨带回荆州。鉴于他一生对中华简氏所做的丰功伟绩和全国简氏宗亲对他的敬仰和思念的心情,中华简宗亲会、中华简氏宗谱续修委员会联名荆楚简氏宗谱续修委员会和荆楚简氏宗亲会成立治丧委员会,在他家乡荆州市岑河镇西湖村简家湾建立简梅松先生纪念碑以资纪念。
    作为宁蒗简氏族人、云南简氏宗亲会的发起、筹备和主持者成员,是必定要参加这次活动的。又值年已65岁的妹妹简良娣,丈夫李继兴因身患绝症逝世,老年丧失伴侣,无不感到孤单寂寞,神情抑郁,况且一生从农,无机会出门,对外面的世界陌生。正逢阳春时节,春和景明,气候温和,是外出旅游的好机会。我和夫人利用参加这次活动的机会带着妹妹出去走走,让她散散心,认识了解外面的世界,接触认识各地的宗亲,开阔眼界;认识了解中华简氏遍天下,俊彦迭出,英才济济,成就辉煌,举世瞩目;为有这样的家族感到光荣,自豪。也因她身体单薄,精神差,晕车厉害,我把时间安排得宽松些,一天的行程乘车时间不宜过长,走走停停,轻松愉快。时间确定后就叫她先上昆明在儿子那儿住一段时间,保养好身体。出发前又与在大理务工的昭通永善县人简赫宗亲联系上,结伴同行。简赫虽然年近半百了,但没出过省,对省外的行程陌生,一切都听从我的安排。我们这一去就是半个月,相继到了成都、简阳、三峡大坝、荆州、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市,无论去到哪里都受到各地宗亲的热情接待,充分感受到中华简氏,同根共祖,手足情深。
    云南人有个不成文的习惯,云南边疆进入四川称内地,内地以内便泛称中源,所以我把这次漫游泛称为“中原行”。
    一、三进成都武侯祠拜谒雍公
    4月13日早上,我和夫人离开永胜上省城,在昆明停了一天半,15日下午18:01时,我和夫人简秀丽、妹妹简良娣、家门简赫一行四人乘K146次列车从昆明出发前往成都。
    16日上午11:30时,列车到达成都,我们先找宾馆住下,吃过午饭,去畅游武侯祠。我是第三次游览武侯祠了。一次有一次的感受。
    第一次是在半世纪前的1966年12月初,红卫兵大串联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清除“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各地好多文物古迹都遭到浩劫。我原是永胜一中学生会主席,“文革”开始已高中毕业,国家决定高考延期,应届毕业生留校“闹革命”,我转任为文革主任。当时我已22岁,显得成熟老练,说话做事稳重,讲紧紧把握大方向,把握做人的基本准则,讲仁义道德,自己不乱来也尽量阻止别人胡作非为。大串联期间,我和子金凯、张嘉良、汤和邦、史法、毛英国、张式荣5男2女7个同班同学组成“金沙江畔长征红卫队”徒步串联来到成都,在那里休整几天,参观名胜古迹。成都市接待站把我们安排在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杜甫草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我们走出杜甫草堂来到 “川西第一道观”青羊宫,继进南郊公园,从南郊公园出来猛然看到武侯祠的牌子而惊喜。武侯祠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卫兵、造反派虽然闹得很凶,但魔爪还没伸向武侯祠。我们来到武侯祠,当时大门已封闭,工作人员正忙着封闭里面的厅堂。我们从侧门进入,碰上一个守门的老头,阻拦我们,不让进去参观。我们一再解释请求并向他保证参观名胜古迹是为开阔眼界长见识,一定守规矩,游览一遍就走,不会动着里面的一草一木。老头见我们很老实,态度诚恳,不像是去搞打砸的,就放我们进去。成都武侯祠肇建于公元223年刘备惠陵时,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武侯祠乃“昭烈帝庙”中的一祠而已,但人们概以武侯祠称呼。祠内有塑像47尊,东廊文臣、西廊武将,各有塑像14尊。每尊塑像前都有石碑,刻着塑像者的生平事绩。文臣以庞统为首,简雍为亚首,武将以赵云为先。因天时已晚,我们只能蜻蜓点水,匆匆看一眼就了事。我在文臣厅简雍塑像前注视良久。雍公名如其像,人如其像,雍容大度,风流倜傥,眉宇间英气勃勃,可想象当他那“常为谈客,往来使命”英俊潇洒的形象。
    我熟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通读过几遍,谙知简雍其人其事。那时我思想单纯见识浅薄,只听先辈们讲我们宁蒗简家是来自江西临江府,不知简雍与我们有无族源关系。想到他毕竟是历史知名人物,使我为之自豪,值得敬仰的老祖宗。于是,我对雍公塑像行了三鞠躬,以表达简氏后代对他的崇敬之情。
    第二次是四十六年后的2012年12月20日,我和夫人到荆州参加中华简氏一届三次会议后,从宜昌到三峡大坝乘客船穿越游览三峡水库到重庆,再从重庆乘车到简阳,又从简阳到成都武侯祠拜祭雍公。此时,我已花了十多年时间,编纂出宁蒗简氏族谱并扩展为丽江简氏族谱,三访祖籍地江西新余,获得百科全书《简氏通志·豫章卷》,并在梅松公的精心指导下,辩证祖源,理清了从黄帝到简伯,从简伯至简雍,从简雍到简宪,从简宪到永康,从永康公到我这房的根藤脉络和世系,对中华简氏特别是自公元前七世纪简姓肇起至公元二十一世纪2800年间简氏家族的根藤脉络和谱牒文化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认识。我从内心深深感谢祖籍地宗亲和谱牒圣人梅松公。梅松公汇天下简氏于《简氏通志》中,其世系就是以简雍为肇始。1800多年前,刘备入主蜀中,简雍说降刘璋,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王朝,封简雍为昭德将军。因此梅松公编撰《简氏通志》将简氏世系称为“昭德世代”。这次已理清根藤世系,已知我们属西蜀系,蜀汉大臣简雍是西蜀系简氏始迁祖,我是其五十五世裔孙,是专程来瞻仰拜谒西蜀系老祖宗的。
    这第三次,我已是七旬老者携夫人、妹妹和昭通永善县在大理打工的简赫宗亲一行四人作为云南代表再次来祭拜雍公老祖。五十年间三进成都武侯祠,瞻仰祭拜简氏老祖宗,这在百家姓中是罕见的,可谓奇迹。当然在我们简氏家族中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家,谱圣梅松公,他在四十年前放蜂时,追花逐蜜,曾经昆明抵达成都,就到武侯祠雍公老祖塑像前祭拜过。四十年后的2013年8月7日,作为谱牒导师梅松公带着中华简氏宗谱续修委第一常务副主任简贵琰、秘书长简永龙和长子、《简氏通讯》主编简斌全、幼子简小泉前往宁蒗参加云南简氏宗亲会,途经成都,腾出一天时间在成都简以芬女士陪同下,代表中华简氏宗亲会、中华简氏宗谱续修委员会到武侯祠祭拜简雍老祖宗。梅松公与我同辈都是雍公五十五世孙,他长我七岁,我们早已兄弟相称,他是大哥,我是老弟。荆楚滇云两省地,雍公后裔两兄弟,相继几次来拜祖,成为佳话传世间。
    我们在雍公老祖塑像前拍照留恋,瞻仰良久。我们面对雍公老祖塑像,俯身长揖再三。我与诗词无缘,不会作诗,在这里只得弊拼一首,以此缅怀老祖宗:
    乱世群雄竞逐鹿,范阳雍公随先主。
    唇枪舌剑建奇功,刘璋倾心献成都。
    三国鼎立昭德将,跌宕笑傲有风骨;
    抚辑牛鞞称简州,西蜀一脉传千古。
    二、简阳,雍公遗迹何处寻
    17日一早,我们四人用过早餐打的直奔老祖宗封地简阳市,11时许到达简阳,简德清宗亲已在简雍巷等候着了。2012年12月18日晚,我和夫人从重庆来简阳就是他接待的,19日他冒着连绵阴雨陪我们察视简阳市简城镇雍公墓遗址和卧龙山雍公殿。这次是故地重游。德清家门正忙着在他家楼顶上增建房子,请工拉砖,搬运,忙着哩。知道我们来了,他停下手中的活路接待我们。
    简阳是雍公封地。公元215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王朝,拜雍公为昭德将,镇牛鞞。牛鞞,汉时县名。随雍公入蜀之族众,聚居于牛鞞。筑城捍卫,人烟稠密,遂有城镇,因简姓大,四周略无杂姓,故名简城镇。雍公驻兵之山,后该处因雍公葬,地号简山。雍公治理牛鞞,惠泽及人,皆民怀雍政也,留有美誉,故隋仁寿三年(公元603年)易牛鞞县为简州,至民国改称简阳沿用至今,治简城镇。
    据说,雍公的墓很大,墓道很长。在横穿简阳市中心的成渝公路东一则巷口,绿树成荫处树着一标牌——简雍巷。简雍巷过来十数米成渝公路西就是石笋井街口,简雍巷口至石笋井之间的公路位置就是简雍墓。过去的简雍墓葬处,的确是一座山,从石笋井街斜坡的石梯就可以看出那是过去的山坡。经过漫长岁月人为的和自然的作用,现在已改为居民区,修公路荡平了雍公墓,大规模的城市建筑,山都被推平了,成了现在的样子。沧海桑田,地覆天翻,一千八百年后的雍公封地仍有三大标识:简阳市、简城镇、简雍巷。
    我们在简雍巷标牌下合影,留作纪念。
    而今的简阳,成渝公路横穿市区、横穿雍公墓而过,雍公墓只留下能说明墓址的古石笋井;简城镇留有简雍巷标牌,其余痕迹消失殆尽;简姓人家寥寥无几,据说简姓老户仅有十余户,现有的川渝简姓大都由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回迁。雍公后裔到此感到无比悲壮,凄凉。此事引起雍公后裔有识之士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发掘、保护、开发、利用雍公文化,使之成中华文化宝库的一支奇葩。中华简氏宗谱续修委员会、中华简氏企业家协会,于2012年7月成立了简阳市简雍纪念馆筹建委员会。确定在简阳市普安乡卧龙山建造简雍纪念馆。第一期工程是铸造雍公塑像和建雍公殿。
    《简氏通讯》2012年第3期公布了简阳市简雍纪念馆筹建委员会(建议稿),同时刊登了简斌全(康风)《简阳祭祖——雍公塑像落成记》、简梅松《在四川简阳市雍公塑像安放庆典暨祭祖会上的发言》、简明勇《祭拜雍公先祖祝章》、简德清《千年之壮举》;《简氏通讯》2013年第1期刊登简良开《简阳市简雍纪念馆感言》,简德清《良开夫妻千里祭祖》等文章,集中介绍并反映了相关的事宜和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明确指出:简阳市简雍纪念馆筹建委员会在简阳市普安乡卧龙山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成了雍公殿,安放了雍公塑像,雍公有了一个简易的暂居之地,但条件尚差,仅仅是奠基。简氏族人和游客到了那里,第一感觉是单调,孤独,冷清,望而叹之。纪念馆是个系统庞大的工程,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必须抓紧抓好,善始善终,否则留下历史的遗憾和笑柄。
    我们原意是要去卧龙山雍公殿拜谒的,但听简德清宗亲说,简阳市简雍纪念馆筹建委员会并完成第一期工程后,就一直搁浅,没有任何新的举动,卧龙山租用两年的土地已经到期,土地一经收回,雍公殿也许不存在了,去那里已无任何意义。听他这一说,不由叹息曰:
    西蜀简氏发祥地,雍公何处寻遗迹?
    挥手一千八百年,尚存地名可考稽。
    宗亲曾有筹建意,无奈简州简姓稀,
    一纸建议并非虚,人财难继惟叹息。
    三、重游三峡大坝
    简德清宗亲招呼我们在简阳用过午餐,我们坐汽车来到成都火车东站,乘当晚18:34分列车前往湖北宜昌。18日清晨,到达宜昌东,我们利用半天时间畅游三峡大坝,大坝在雨雾蒙蒙中,隐隐约约,忽明忽暗,显得神秘莫测。
    三峡大坝,我和夫人也是第二次来游了。前次是2012年12月16日下午,中华简氏一届三次会议之后,我和夫人来游览三峡大坝并在当晚乘客船游三峡水库至重庆的,这次重游三峡大坝,却也感慨:
    长江三峡美如画,珠冠之称天下扬。
    凌空绝壁江涛情,自古墨客抒豪放。
    危崖屹立三峡坝,宛如蛟龙卧江上,
    高峡平湖世界殊,登天有路曲畅想。
    四、简梅松先生纪念碑落成祭典
    4月18日晚,我们到达目的地荆州,简祖亮、简斌全、简贵琰夫妇、简恩承夫妇、简恩来夫妇,简永龙、简永刚、简清良、简宗良、简清云等宗亲已先期到达金北湖宾馆,正忙碌着接待、会务等各项筹备工作。他们为筹建梅松先生纪念碑和这次年会奔忙,出大力操尽了心,的确很辛苦。我们特向他们表示慰问和感谢!参加这次活动的云南代表10人。其中,81岁的简长翰老人单身一人提前从昭通镇雄出发到湖南郴州宜章简素凤宗亲那里寻根,已先期到达;简良开夫妇和妹妹简良娣,偕同在大理务工的昭通永善人简赫先生四人到宜昌游览三峡大坝后乘动车于下午17:30分到达;简良仁和他大姐简良英、二姐简良珍、女儿简婉婷四人当天早上从宁蒗县城驱车到丽江乘飞机至武汉,又从武汉乘动车于晚上21时到达荆州北湖宾馆;简良德长子简传文则是出差在北京,19日一早从北京乘飞机赶来赴会的。我们与各位宗亲重逢、邂逅,互相问候,格外亲热。
    19日上午, “简梅松先生纪念碑落成祭典”,下午 “中华简氏一届四次年会”,全天活动报道详见《简氏通讯》2014年1、2期合刊,简斌全专文《中华简氏集结古荆州,缅怀先贤开启新征程》。
    参加简梅松先生纪念碑落成祭典,赋诗二首:
    (一)
    简氏谱圣梅松公,谱牒满腹震国中。
    辩证祖源清支系,续谱归宗求大同。
    通志通讯创伟绩,天下简氏成一统。
    七十七载人生路,丰功伟绩千古颂。
    (二)
    为族捐躯在宁蒗,简姓族人哭断肠。
    劬劳有报众缅怀,立碑勒石永流芳。
    文化先贤精神在,千秋功德众颂扬。
    松公大名列仙班,丰碑永存人心上。
    五、 中华简氏一届四次年会
    下午2点,来自全国包括台湾共16个省市代表153人汇聚在金北湖宾馆二楼大厅,举行“中华简氏宗亲会一届四次年会”,这是中华简氏的空前盛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天南海北的宗亲在这里聚汇,有老相识也有新面孔,虽乡音各别,但亲密无间,一种浓化不开的亲情,在这里弥漫,炽热,凝聚。
    开会之前,全场以最热烈的掌声一致通过中华简氏宗亲会主任简祖亮提议:简斌全(康风)为新一届《简氏通志》主编和中华简氏宗谱续修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华简氏宗亲会名誉会长;简贵琰(文琰)为新一届中华简氏宗谱续修委员会主任、中华简氏宗亲会会长;简恩承(尊农)为新一届中华简氏宗谱续修委员会、宗亲会秘书长。至此,新一届中华简氏宗谱续修委员会、中华简氏宗亲会核心领导人产生。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具有凝聚力、号召力、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华简氏领导班子,为我们简中华如此心齐,紧密团结,欣欣向荣,人才济济,发达兴旺,感到自豪。
    诗云:
    1  中华简氏宗亲会,收族归宗指路灯。
    引领族人修谱牒,理顺根藤脉络清。
    简姓族人遍天下,同根同源一家亲。
    先贤谱圣铺坦途,新秀鹊起登征程。
    2、精英荟萃古荆州,继往开来话图强。
    百万族人团结紧,凝聚共同理想下,
    众志成城齐努力,睿智谋发正能量。
    早日圆上大同梦,续谱两通新篇章。
    六、手足情深
    20日上午,云南代表中简长翰、简良仁和简传文叔侄因有急事要办先行离去,简良开、简秀丽、简良弟、简良英、简良珍、简婉婷和简赫七人尚在荆州逗留。梅松公遗孀於爱珍、女儿简又红领着我们参观游览荆州博物馆,与我们叙谈家常。
    梅松公一家与云南有着特殊情结。四十年前,梅松公以养蜂营生,放蜂时,追花逐蜜,曾经到过昆明,对云南一往情深。后来在编纂《简氏通志》过程中又几次来云南,一直关注云南续谱事宜。
    中华简氏一届三次会议期间的2012年12月15日晚,云贵代表简良开、简秀丽、简成举、简荣彬、简盛华、简祖谟到梅松公书室(现称“念梅堂”)拜访,与梅松公洽谈《简氏通志云贵卷》出版征订发行的相关事宜。云贵卷出版后,梅松公依然关注续修工作,欣然接受宁蒗简氏家族的盛情邀请,专程来宁蒗走走,直至为族捐躯。
    去年8月11日的车祸,一车五人都受了伤,只有简小泉是轻伤,梅松公、斌全公、永龙公和车主简传琳均受重伤。12日一早除简传琳留宁蒗县医院治疗外,梅松公、斌全、永龙转丽江市人民医院治疗;15日,梅松公经抢救无效逝世。梅松公是我大哥,从他受伤时起我们夫妇就一直守在他身旁。16日,梅松公遗孀於爱珍、女儿简又红从北京、次子双全从武汉赶来丽江参与料理后事,与丽江简氏族人结下深情厚谊。17日上午在丽江古城区殡仪馆举行“简梅松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下午简良开夫妇以缓解梅松公亲人的悲恸之忧,引领於爱珍、简双全和简又红到丽江古城散心,逛游了有江泽民题书“世界文化化遗产”的新华街口、水车桥头、古城广场、四方街,丽江给她(他)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18日下午,他们护送梅松公的灵骨回荆州。丽江古城美,但那里是他们伤心断魂地,不堪回首处。10月中旬简斌全伤未全愈便急于出院回去处理急须事务;简良仁将病情有所好转,但行动艰难的永龙公接到他家中调养。11月1日,斌全公偕永龙三弟简永标重返宁蒗料理善后事宜并接永龙公回荆州,只因诸事不顺,周折颇多,耽搁了十天才料理好。他们在简良仁处住了十日,我们夫妇也从永胜回到宁蒗陪同他们十日。承办云南简氏宗亲会,处理事故及其善后,都由我堂弟简良德、简良仁和贤侄简传银、简传琳率族人料理,鼎力承办。这家族亲情,深情厚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斌全、永龙他们临别时以中华简氏名义再次给予宁蒗简氏家族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分别给简良仁、简传银惠赠了条幅。赠给简传银的条幅是:“荆湖滇云一家亲,宁蒗简氏传天下”;赠给简良仁的条幅是:“德泽四方,仁盖天下——中华简氏衷心铭感”。这两副条幅讲的非常明朗,确切。就是说,简传银是白角坝支,属在国公之孙尚惠公房后裔;简良仁是金棉支,属在国公之孙尚元公房后裔。这又充分体现了宁蒗简氏家族无论是哪房后裔,就是一个家族,手足之情,目标一致,精诚团结,同心协力。时隔八个月,梅松先生纪念碑落成祭典暨中华简氏一届四会议期间,又重逢相聚,宗亲深情厚谊难书难叙。且回诗一首:
    滇云荆楚两省地,金沙长江一脉承,
    同宗共祖血缘情,手足情深见心真。
    七、南京游
    20日下午,应中华简氏宗谱续修委员会名誉主任兼秘书长、江苏省句容市原常务副市长简恩承亲和简恩来宗长的盛情邀请,我和夫人、妹妹与他们一道乘动车从荆州去南京一游。恩承公一行因去游览宜昌、三峡水库至重庆,他专门嘱咐恩来宗亲接待我们,当晚就由简恩来和夫人赵容艳热情接持。
    21日上午,恩来宗长忙着处理完单位业务,冒着霏霏阴雨,亲自驾车陪同我们出游。在南京,我们游览参观了古城墙,玄武门、朝天宫,夫子庙、中华门、雨花台、中山陵、总统府等处风景名胜。
    南京
    古老文明南京市,勾践灭吴筑“越城”;
    楚王设邑建置始,金陵之称而得名。
    孙权迁都名建业,南京建都此肇起。
    明代民国皆于此,“六朝古都”享美誉。
    八、苏州寒山寺名诗名句寻
    4月22日一早,简恩来宗长驾车送我们到南京汽车客运站,我们离开南京后相继游览了闻名天下的苏州和杭州。这一趟的确轻松愉快,所到之处自然美景、人文风情一饱眼福,收获多多,启迪匪浅。我们相继游览了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苏州河、苏州丝绸超市、桃花仙馆、唐寅园、北塔报恩寺、北塔胜境等处,接着去到必然要去的景点寒山寺,因为它与永胜土司文化有着内在联系。
    我对边屯文化的定义是:边屯文化是政府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产物,是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边地土司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和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具有典型的军屯戍边特征的文化现象。
    讲土司文化,在永胜以世守高氏为代表。土司是宋元明清时期在西北、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世袭的官职。云南土司主要是高氏,高氏是一个在云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家族。据永胜、姚安、鹤庆等地高氏家谱记载,蜀汉时的越嶲郡守高定为一世祖,祖籍江西吉安庐陵县井岗村。可谓源远流长,但真正发迹是南诏后期时为善巨郡(今永胜)守的高方,崛起于大理国时的高智升。高氏世居永胜,历宋元明清民国数朝代,直至民国后期彻底废除土司统治,长达千余年。高氏自古以来一直与中原内地有着紧密联系,对于汉文化在云南以及永胜更早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氏从江西移居云南,虽然一度被当地少数民族夷化,但一直视中原文化为正统。
    明末清初的高氏世守高斗光称为儒雅土司,崇信佛教,对佛教有很深的造诣,率土练将兵寨扩建为城堡和土司分衙署,兴修佛教名寺大德寺,为他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通路。在他晚年,约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他在他留山栖云洞崖壁上题书并镌刻诗句 “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而享誉于世。数百年后,我发现并创立了他留文化,他留山日趋走热,高斗光的这幅题书镌刻引起众多文人学士的关注而成为热门话题。其实此诗句源于苏州寒山寺。为考证核实高斗光书此诗句的来历,特到寒山寺一游。
    寒山寺因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闻名中外。相传寒山寺始建于六朝时期的梁武帝天监年间(502年-50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从天台山来此作住持,遂改名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经考证核实,高斗光所题“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确是来自唐代诗僧寒山子题於苏州寒山寺《登陟寒山道》:“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溪长石磊磊,涧阔草蒙蒙。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据史书记载:北宋崇宁二年(1103),被称为高氏三雄之一,曾经分守滇西,并担任过大理国宰相的高泰运奉命前往宋朝国都开封求取佛经及汉文典籍,取回佛经、汉文典籍69家、药书62种,史称崇信三宝。这些典籍在大理国的传播大大加速了汉文化在云南大理国境内的推广。现在永胜灵源观音寺,原为世守高氏的家寺,其中著名唐吴道子笔的观音像即为永胜高氏第三十四世族人高多罗生所刻。高氏五十一世土司高斗光镌刻于他留山栖云洞的寒山子诗词就是由其先祖高泰运在那时求取来的。
    九、杭州西湖之游
    4月23日,我们到达杭州游览西湖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自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五代吴越国南宋在此定都,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自古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西湖,我也是二次重游了。第一次是在2009年10月31日。那是我经十数年艰苦努力,研究论证了历史的澜沧卫即今云南省丽江市面上永胜县,是世纪伟人毛泽东的祖先即韶山毛氏始祖毛太华生活并留下后裔的地方,永胜毛氏家族与韶山毛氏家族同一始祖,出版了专著《从永胜到韶山——毛泽东祖先事》,创立了毛氏文化品牌。作为毛氏文化研究专家应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筹备委员会的邀请,与永胜毛氏族人代表毛炳荣一道前往参加10月28—30日在江南毛氏发祥地——浙江省江山市举行的 “首届中国·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暨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成立庆典”,活动结束后在西湖岸边逗留半日,摄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这次是我们兄妹三人专程旅游,乘船到湖中游了一转,特地到体现着西湖在中国悠久文化中重要地位的出现于人民币壹圆纸币背面的三潭印月,还到雷锋塔景观游了一遍。
    简恩来宗长特地与贵州务川在浙江工作的简康联系,请他接待我们,遗憾的是简康已回贵州了。
    宁蒗去的简良英、简良珍和简婉婷三孃侄是21日去上海,也就在23日这天来到西湖游玩,只因地方大,景点多,人也多,各在一处。25日,我们从杭州乘飞机返昆明,这天她们三孃侄正好在南京,简恩来宗长同样热情接待她们,并于27日送她们从南京乘飞机回丽江。
    十、从鸾公是伯章公后裔说起
    江苏南京简氏是从河南光山迁来的,豫斓堂支房与河南光山同一支房。恩来宗长说他们是鸾公后裔,是从很有名的“筷子街”移出的,“恩”字派是鸾公第十九世,鸾公以前世系他没弄清楚,让我查一查。4月27日,我回到云南永胜家里打开《简氏通志·豫皖苏卷》,祖先画像上就有河南光山分支始迁祖简鸾像,说明非常清楚:简鸾,字盛济,行龙四,成化间与兄时济等经南昌筷子街徙麻城,再迁河南光山县,于晏河乡开基,居址号简大山。子孙布河南、江苏、安徽和浙江等地。至2010年《豫斓堂》谱截稿已有8000余人。真是人丁兴旺,后裔发达焉。翻开751页,更使人惊喜,竟然与我们是近亲房,同是韶公一派,雍公31世伯章公后裔。其世系:伯章——去辩(长房),去忮(次房,即豫斓堂支先祖),去妄(幺房,即宁蒗支先祖),去忮——再三——文真——正大——天用——奇岳——资典——兴才——长子时济(荆楚孝感支始迁祖,河南商丘支先祖),次子盛济(龙四,鸾)河南光山支始迁祖。时济、盛济即鸾公是雍公40世。
    我们丽江支从韶公至永康公的世系:韶——光裕——廿二郎——鹏举——冲霄——德卿——良辅——伯章——去妄(幺房)——斯立——原真——一清——庆元——茂生(永康)。茂生,字永康,为雍公(昭德)三十七世。
    在这次荆州会上认识了简修举、简天明、简见民等河南商丘宗亲,随后在网上偶逢简修运,一聊方知河南商丘与我们是亲房。“修”字派是雍公55世,与我、与梅松公是同辈的。他们的始祖奇岳公和我们始祖永康公均是雍公37世,是雍公31世伯章公的后裔。伯章公三个儿子,长子去辩,居泉下,后裔有的商云南;次子去忮的后代,至37世奇岳公在元末明初迁四川綦江县犊中里,兴才长子40世时济(龙三)先迁麻城,后定籍孝感南乡(豫章卷1188页);兴才次子40世盛济河南光山分支始迁祖。世奇公留居綦江县犊中里裔孙传至47世友恭公,因避张献忠之乱再远迁河南驻马店,后又再迁商丘的。
    我为理清宁蒗简氏的根藤脉络,三访祖籍地江西新余;在新余由简香彩、简菊根、简小生等宗亲的支持下获得《简氏通志·豫章卷》,并与梅松公取得联系,理清了我们的根藤世系;在梅松公的引领下,通过参与编撰通志云贵卷,弄清了宁蒗简氏与华坪、永胜、大理洱源、剑川,以及贵州余庆、习水、赤水、四川泸州古蔺简氏是一支即永康公后裔;贵州遵义桐梓、仁怀、重庆江津及湖北崇阳简氏与我们是亲房,即永康公长兄永文公后裔;再通过这次南京之行,又得知河南光山、江苏、安徽和浙江等地简氏与我们是近亲房。由此可知:凡属江西系者皆雍公22世庆远公后裔,凡属西蜀系者皆简雍公后裔,而雍公徙自范阳,属简伯公24世;凡属范阳郡者皆属简伯公5世简克谄公后裔;再往前推,则天下简氏皆系鼻祖简伯公后裔也。或者说凡是根在江西的无论是韶公、頀公、武公的后人,都是江西始迁祖庆远公的后人,而庆远公老爸的老爸的老爸一直往上就是西蜀系始祖简雍公,雍公再往前往前推则是中华简氏鼻祖简伯。可见梅松公提出的“正本清源,理清支系,统一字派,天下大同”共同理想的正确,伟大!
    家族根藤,谱牒文化,血缘亲情,博大精深。我们所到之处无论是否亲房都象在自己家里一样,宗亲们无不盛情款待,关怀备至,亲密无间,心心想印,畅所欲言,诉不完的宗亲情,表不尽的血缘衷肠!
    正是:
    中华简氏本一脉,源自姬姓续简伯。
    支分千年播四方,遍布天下蔚荣光。
    正本清源成一统,精诚团结族繁昌。
    血缘亲情永相续,万众一心振家邦。
       (2014年七月初二日修订,时值梅松公为族捐躯周年之际,既以纪念。)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今天,我精神好些,又来上网阅览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6-8-22 13:55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59

    主题

    744

    帖子

    40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005158
    QQ
    沙发
    发表于 2015-3-12 18:52:03 | 只看该作者
    正本清源成一统,精诚团结族繁昌,赞!
    早起觅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473

    主题

    1万

    帖子

    4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12430
    板凳
    发表于 2015-3-28 08:53:24 | 只看该作者
    亲情厚重,一脉同源。
    呵呵,差点儿漏签,大意了。开电脑一上网就要签,否则,很容易忘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132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525

    主题

    3201

    帖子

    40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04108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4-2 11:32:4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是亲房,总的说中华简氏同源同根,同宗共祖,正是这样,都为大同梦辛勤操劳。
    今天,我精神好些,又来上网阅览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132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525

    主题

    3201

    帖子

    40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041084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2 11:42:54 | 只看该作者
    简良开 发表于 2015-4-2 11:32
    我们是亲房,总的说中华简氏同源同根,同宗共祖,正是这样,都为大同梦辛勤操劳。

    血缘亲情永相续,万众一心振家邦。
    今天,我精神好些,又来上网阅览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