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简恩承 于 2022-1-10 10:03 编辑
文化是纽带,文脉靠传承 --致天门简氏迪公后裔关于征订《简氏通讯》的一封信
各地各位简氏迪公后裔宗亲,大家好! 目前正值春运前夕,不久就有四面八方的简氏宗亲回家过年,正是万家亲人相聚团园之时,作为简氏迪公后裔的我们,应该以家族利益为重,放假不忘订通讯,团聚不忘讲通讯。积极投身於家族的文化公益事业,请大家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当前正值《简氏通讯》订阅的黄金时期,大家都要投身於订阅《简氏通讯》的高潮之中,我们每个宗亲只要少抽一包烟,少打一圈麻将,少喝一歺洒,都可以节省这八十元来订一份《简氏通讯》。这样才能用实际行动支持斌全主编的家族文化事业,为继续办好《简氏通讯》尽一份责任,出一份力。 (二)扩大订阅,共同努力,早日达到总量突破一干册的目标。同时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要尽力捐助简氏通讯,解决因通讯而亏空的应急资金,让斌全公一心办通讯,免去后顾之忧! (三)我们迪公后裔有十七支房(不含贵州的宗亲)户过三干,人口近万,按百分之一比例也应有近百人参加订阅通讯。为什么没有达到预计人数呢?一是人员过度分散,在农村基本上找不到年青人和订通讯的人群,,有些人並不知道还有家族文化刊物《简氏通讯》。二是要求宗亲会各支房负责人带头,加强宣传力度,要互相告知,已订人员要动员末订人员参加,搭桥牵线。三是要利用打工之便相约和各人所在群进行宣传,宣传订阅通讯的义意和好处(一册通讯在手,能知简氏天下事!)所以征订通讯应当成为每一个简氏宗亲的自觉行动,持之以恒。 斌全主编,您和梅松先生为天门宗亲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十七年前松公为天门宗人首访金坑柳,从而开启了天门简氏的寻根问祖之旅,理清系支,进入《简氏通志》,才有天门迪公支系十七支房认祖归宗,大家才能相识,相知,相聚。继而为迪公老祖宗立碑修陵,成为在荆楚简氏树立的一面敬宗睦族的旗帜!松公不幸去逝后,您又为修建《迪公亭》助力鼓劲题匾作词,题亭联写祖志,劳神劳力,多次亲临现场指导,促成《迪公亭》早日建成,虽然中途遇阻,但终归是要完成的。您们父子两代人不离不弃为天门留下了宝贵的文献和不朽的篇章!天门宗人永逺不会忘记您们父子两代人的恩情。我们天门简氏宗亲会将永远铭记,感谢您们的大恩大德。我们要懂得感恩,跟着您努力办好通讯,向为完成松公的遗愿这个伟大目标而努力!
天门简氏宗亲会会长简贤红秘书长简定立於竞陵 二O二二年元月九日
征订通讯掀高潮 〈一) 銀牛岁末送瘟疫, 金虎生风气象新。 琰公护航显赤诚, 斌公挂帅再出征。 建始振臂订通讯, 全族闻风齐响应。 人心所向天顺意, 聚族之力地生金。
(二〉 征订通讯浪浪高, 寒冬大地涌春潮! 文化兴则族之兴, 奉献精神振家声。 两通一网族之魂, 家族文化靠传承。 一经墨染纸干年, 流芳百世万年春! 注: 两通即《简氏通志》和《简氏通讯》,一网即《中华简氏网》。 简定立〈尊燮)
读(通讯)牛年第四期致敬斌全先生
斌全公、您好! 牛年第四期巜简氏通讯》已收到、谢谢您、辛苦了! 这一期内容涉及内容广泛、对宗亲会工作、续谱、祖源辩析、简雍公与续简伯之来由史末、以及汉蜀政权的兴衰都有详细条理的分析、给宗亲有一个弄清简氏源流本支的知识普及。诗词与散文,回忆与连载都不失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的好文章。特别是像良开公,恩承公,希刚公,定立公一般老编委的大作,刘峰的续地简伯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期《通讯》在很大程度上算得不逊于《家谱》之珍贵,希望宗亲们认真拜读,从中学习掌握一些简氏家族千年历史变迁,分分合合的艰难与辉煌的历史,让订阅巜通讯》的宗亲真正体会到是一本难得的家书,爱不释手的传承下去。同时也殷切期望我们的编委们多拿出高质量文稿,分享与宗亲为一份份美味文化大餐! 斌全公,继松公之事业,扬简氏之风范,我们一起努力吧!
简文爵牛年腊月初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