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简氏网

搜索
 
 
查看: 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熊泽民 || 情景交融韵自扬 ——简希刚先生《秋日小语》赏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69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647

    主题

    1万

    帖子

    41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乐呵呵

    Rank: 8Rank: 8

    积分
    4128115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简恩承 于 2025-8-26 11:37 编辑

    情景交融韵自扬
    ——简希刚先生《秋日小语》赏析
    文/熊泽民
           简希刚先生近体诗写的好我是知道的。譬如:去年中秋节前湖北诗词学会姚泉名先生游排湖,写了一首咏排湖的诗,简希刚先生应白泥湖诗社汪火炎先生之约和了一首诗:“浩渺排湖聚众仙,鸥欢鹭惬柳腾烟。萦怀旧泽嗟多少,悦目新图赞万千。镜见芰荷相映美,畹滋兰菊乃思贤。四围胜景供诗兴,明月有情伴不眠。”
            前不久,我写了一首关于天门女子诗社的诗,希刚先生步韵一首:“云锦裁来织玉绸,天门逸响彻琼楼。墨含灵气开新境,笺注深情赋雅讴。漫溯唐风心自醉,轻吟楚月梦同游。红妆妙笔惊尘世,笔揽星河入韵畴。”
             近日翻阅资料,看到希刚先生1997年11月12日发表在《仙桃日报》“桃苑”上的一首诗《秋日小语》:“秋风,三两片落叶/泛出酒醉的红晕/哦,缤纷的花季悄然离别/洗尽尘世铅华/那金黄色的绒幕谢了/郑板桥的怪笔/画得出三秋瘦竹的劲带/却永远/画不出秋的浪漫与休闲/。”顿生感慨,多好的诗啊!
             这是以现代诗的语境吟诵的一首关于秋天的诗。诗意浓郁,扣人心弦。“秋风,三两片落叶”,一下子把秋的境况点化出来了,纷纷飘落的树叶,在预示秋的到来,繁茂的叶子已成旧梦,时令不留情的把秋展示在世人面前。要指出,诗者惜墨如金,只用了“三两片”这极富诗意的白描手法。秋风先抖落满树繁花,再吹落片片树叶。接下来,“泛出酒醉的红晕”,这是十分出色的描写,可谓神来之笔。花季悄然离别,洗尽铅华,让人有点伤感,但,为新意呈现作了铺垫,你看,那金黄色的绒幕谢了,郑板桥的怪笔,纵然能画出三秋瘦竹的神韵,却永远也画不出秋的浪漫与秋闲。这是独特的观察和感悟,不是就秋写秋,就落叶写落叶,而是把秋放在一个阔大的自然背景上,突出秋的浪漫与休闲,这就赋予了秋别的意味,让人深长思之。作者别具匠心,将众人皆知的郑板桥请出,面对秋的恣意浪漫与休闲,他只能眨巴下眼,画笔无力,甘拜下风。这也形成了一种情感对抗。
            诗者的笔调是轻松的,浪漫的,也透出深刻,别有意蕴。与一般咏秋的作品相比,高出许多。当然这与作者的人文素质是有关系的。一个蹩脚的诗人永远写不出高洁的诗来。
             能在近体诗和现代诗之间信笔行走的诗人不是很多。据我能知,希刚先生已写了千余首近体诗(律绝),同时撰写了近万副楹联,并多次在诗联赛事中获奖,在全省诗词楹联界颇有名气。他似乎不经意时,也偶尔写点现代诗。他的近体诗与现代诗都很有韵味的,相映成趣,值得一品。
            这首现代诗《秋日小语》虽是希刚先生二十八年前创作的,如今再读再品,亦爱不释手,写下这些话,聊表敬佩之情。
    (全文989字)
    二O二五年八月二十一日中午于酷暑中


                         熊泽民


    作者简介
    熊泽民, 原仙桃日报副总编辑,仙桃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文集8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新桥碧水柳随枫,半绿成行半艳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